苏州平望小姐福无图片:高中应试作文漫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45:40

高中应试作文漫谈

(2011-01-31 23:15:19)转载 标签:

高考

教育

情感

人生

社会

作文

分类: 作文 高中应试作文漫谈一、中学生作文常见病症及其对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和最令人头痛的环节,而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作文这一环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便是阅读和写作。然而,现在的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储备是如此的贫乏,就在所读的有限的书籍中,大部分都是“跟风”和“追星”的东西,有时尚性,却无经典性和长久性。写作更是学生头痛的,很多学生一写作文就像让他受刑一样的难过,只能应付教师的任务,胡乱地瞎写一气,交差了事,因此,那作文中就存在着许多问题,归纳起来,学生作文中常见的病症有这样几点:
  1。空洞无物,缺乏生活。在这样的文章中缺乏生活气息,没有鲜活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没有充实的内容,写好人好事,就是帮助老人过马路;举先进人物、英雄人物便是雷锋、张海迪;记同学间的事情,就是掉钢笔、借橡皮这类的老掉牙的鸡毛蒜皮………
  2。受《读者》一类杂志影响下的卒章显志式。这类文章通常是学生平时受到《读者》之类消遣娱乐性杂志的影响,在这类杂志中,有大量的文章是通过讲故事来说道理的,常常是一个篇幅较长、内容较为感人的生活故事,有一定的可读性,甚至有较好的教育意义。一般是在结尾用几句议论性的话语点明主旨。这类文章,休息时读一读未尝不可,可如果受之影响,也如此照葫芦画瓢,未免就有点俗滥,而且也随之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套用甚至照搬其中的故事。这种情况,笔者在参加江苏省高考阅卷时,就时有发现。
  3。死板的条框式、套路式作文。这类文章是学生将老师传授的有关文体的写作要求,机械化、模式化、套路化。写记叙文,就是事情的起因、过程、结果三大块;写议论文,则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是提出论点、举例论证、结尾点题的三段论式,行文平淡,缺乏变化,没有创新,读来千篇一律,味同嚼蜡,令人反胃。
  4。话题作文背景下的“四不像”。自从高考作文出现了话题作文以后,在这根“指挥棒”的挥舞下,话题作文一统天下,不仅高中写必“话题”,就连初中甚至小学的的作文也都“话题”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缺乏常规文体的严格的系统的训练,因而写出的作文“非驴非马”,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纯粹是围绕话题,将与之相关的东西,强拉硬扯地罗列到一块。这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然而这这种不加筛选不加组织的野蛮胡乱操作,生产出来的东西,只能是“四不像”式的“散”文、“杂”文。
  5。语言贫乏、枯燥、单调。受浮躁的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心境也很浮躁,当然有时作业的量也比较大,因此,写作文就变成了应付,没有文字的斟酌与加工,加上又缺乏必要的积累,缺乏一定的文字功底,也只能是想到那儿,就写到那儿,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没有锤炼,没有修饰,更别说有古人那种“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精神了。因此这样的文章中的语言,也只能是词汇贫乏,文笔单调枯燥了。
  6。字迹不工整,文面脏乱差。也许有人会说,这不属于写作的范畴,是写字的问题,而我要说,这恰恰是作文的一环,而且是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对于应试作文而言。作文的评判是纯主观性的活动,虽然有详细的评分要求,但谁也不能保证它的完全的客观性,谁也不能用几条纯客观的条框来硬性衡量一篇作文评判的客观与否。而一篇作文字迹的工整与否,卷面的整洁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评判或阅卷教师的心态。大家都很清楚,同一篇作文,因为字迹与文面的不同,得分的差异是很明显的。尤其是从2005年开始,江苏省的高考实行网上阅卷,在扫描试卷时对字迹与卷面的要求会更高。一篇字迹不工整,文面脏乱差的作文,想得高分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即使它的内容挺不错的。
  面对上述这几点常见病症,该如何去防治呢?我想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对症下药:
  1。注重生活积累,丰富写作素材。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多看、多听、多记。可以让学生以日记或随笔的形式,记下每天的有价值的所见所闻所感。不要强求字数与数量,但一定要是有价值的。不要小看记日记这似乎是很老套的方法,其实它是很管用的。有经验的教师,都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日常的写作训练。
  2。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读者》这类的杂志,不是没有可读性,它里面也有一些名家之作,有一些值得一读的文章,而且也有较大的信息量,只是仅此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指导学生怎么去看这样的文章,看其中什么样的文章,如何去看,从中学习什么等等。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多读一些名著,多读一些精品佳作,提高阅读品位。虽然学生的时间有限,但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呼吁,让学生从题海中浮出头来,呼吸几口新鲜的空气,增添一些文学修养。另外,教师也可以从《散文》《美文》《杂文选刊》等一些杂志上,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读的文章,复印给学生。以前我就曾这样做过,深受学生的欢迎。
  3。指导学生发挥个性,打破框框。灵活运用作文规则,不要写成那种死板的文章。可以利用教材本身的条件,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课文本身所具有的写作经验,指导学生布局谋篇,学会选择材料,学会议论说理;学会细节描写,学会情节的设计,使之波澜起伏,跌宕生姿。
  4。强化常规文体的写作。基础年级一定抓好常规文体的写作,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写所谓的话题作文。正如学习武术一样,基本功还没学会,单个动作还没有做到位,你就让他演练套路,让他上阵格斗,他也只能乱舞一气,杂乱无章。所以,常规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文体,应该进行系统的有序的训练,练好基本功,才能玩套路,才能出组合拳。现在不是有高中的学生连请假条都不会写吗?基本功不扎实,话题作文也只能是“四不像”,胡乱地堆砌词语,凑够字数而已。所以话题作文最好是到毕业年级时再加以训练,如果练好了基本功,什么文章都能对付。
  5。语言的训练必不可少。要让学生养成打草稿的习惯,教育学生多修改,多对语言进行斟酌提炼,自觉地主动地去运用一些修辞方法,引用化用一些古典诗词,可以使文章生色不少。要学一学杜甫的那种“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
  6。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字迹是一个人的门面,虽然现在是电子时代,电脑已十分普及,但手写字依然必不可少。作文也是做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可以使作文在应试中得高分,而且也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二、高考作文“六要”“六戒纵观高考成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考作文水平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文成绩的好坏,进而决定考生的命运。那么,高考作文如何才能在激烈的角逐中技压群芳,脱颖而出,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而获得高分呢?下面的“六要”“六戒”或许能助你一臂之力——
  
  一要以情动人,戒一味讲究华丽辞藻。语言是文章的外衣,高考作文在服务于内容的前提下,追求语言的生动优美本无可厚非,但切不可重形式而轻内容。如果不在布局谋篇上下功夫,只是玩弄文字游戏,在句子的对仗、音节、平仄上大做文章,甚至搜肠刮肚,将平时积累的名言、文段简单罗列,那就本末倒置了。一味讲究词藻的华丽,只会给人以词语堆砌、空洞无物、华而不实的印象。人常说:文以情动人,无情未必真豪杰。纵观历届高考满分作文,无一不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正是这些真情、挚爱,撞击出了读者心灵的火花而倍受青睐,一举夺魁。相反,那些写社会不深、写家庭不亲、写童年不真的无病呻吟之作,只能被打入冷宫。高考满分作文的“潜规则”告诉我们,过于追求词藻华丽、语意含蓄的作文大多命运多舛,因为阅卷老师没有闲情逸致去字斟句酌,细细品味。
  二要合身得体,戒盲目追求文体创新。现行高考作文命题大都是“文体不限”,其命题本意是便于考生驰骋想象,发挥特长,百花齐放,同时也体现出一种语文命题的人文关怀。然而,高考作文因此而盲目追求文体创新的现象俨然成为一种时尚,也带来了一场灾难。各种文体诸如“诊断报告”“通缉令”“说明书”“祭文”“剧本”“诏书”等铺天盖地,蜂拥而至,“四不像”作文也频频出笼。一时间,弄得不少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其结果连基本的作文法则也丢失殆尽。“文体不限”不是不论文体,更不是乱用文体,刻意标新立异,故弄玄虚;而是要选择一种最便于表现题旨又便于发挥考生特长的文体。要清楚地明白,不同的作文材料或话题,它们的文体指向是各有侧重、不尽相同的。不能凭好恶取舍,更不能盲目赶“时髦”。这就要求考生细细琢磨,选择一种最佳文体。如话题“外面的世界”“我想握住你的手”较适合于写记叙文小小说;话题“站在名人门口”“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较适合于写散文;材料“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一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较适合于写议论文,等等。那些不顾材料与话题的特点只求文体“抢眼”的做法,实在是无务实求真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只能自讨苦吃。
  三要文简字约,戒刻意拉长文章篇幅。高考作文不同于即兴作文,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它一般要求篇幅不少于800字(诗歌除外)。据调查,不少考生对此有些误解,他们认为高考作文的字数应像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于是,在行文时不分主次轻重,一一道来。有人甚至在结束全文之后,因空白太多而心有余悸,又勉强“增容”,另加尾巴。这样的文章,乍一看,洋洋洒洒,好似内容很充实,表达很到位;仔细阅读却无异于画蛇添足,狗尾续貂。据抽样统计,历届高考满分作文的篇幅大约平均在840字左右,并非长篇大论。因此,高考作文应文简字约,高度凝练,结构紧凑,力争以简短的篇幅(底线800字),完成较大容量意蕴的表达。这样既便于精心构思,打造精品,又能保证书写的工整美观,还节省了大量时间,可谓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
  四要巧用经典,戒不加取舍全盘照搬。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平时都要广泛涉猎一些优美的经典范文,并熟记成诵,以备临考之需。这种方法是可取的,事实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对经典美文的选用,一定要灵活巧妙:或借鉴其立意,或模仿其布局,或效仿其语言,或套用其文体,或截取其精华,或借用其标题……做到合理取舍,不露痕迹。切不可全盘挪用,让经典范文牵着鼻子走,以致于失去了“真我”,成为范文的“盗版奴隶”。如果这样,你的行为一旦“败露”,阅卷老师一定会因你涉嫌抄袭而痛下杀手,最终弄巧成拙,十年心血付诸东流。2009年高考作文《感动我的中国色》由一批59分到最终15分的惨败,原因就是阅卷老师最终发现该文通篇挪用了乔良的《高原,我的中国色》一文。2001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也曾引起强烈争议,其原因也在于文章有抄袭的嫌疑。
  五要行文活泼,戒陈旧老套八股文风。高考作文除了要求材料鲜活、立意新颖之外,在行文上要求活泼多变,充分体现当代青年的朝气与活力,体现新奇多彩的文风,展现思维的灵动美。品读作文,犹如带给人一道丰美的精神大餐,令人眼前一亮,怦然心动。记叙文、小小说力求波澜迭起,悬念丛生,力戒平铺直叙,和尚念经;议论文要长短句并用,错落有致,音节和谐,掷地有声。写欢快之情,语言应像高山流水,叮咚悦耳;抒悲壮之意,言辞应像大河奔流,激越铿锵。段与段之间,长短搭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那种开头先说形势好,中间讲讲过程作检讨,最后再把决心表的“三段论”式的八股文风,死板教条,晦涩乏味,注定要被扫进垃圾堆。鲁迅先生《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在生动叙述了法海和尚因多事而最终躲进蟹壳之后,文末仅用“活该”一词独自成段,嘲讽、戏谑之情是何等的干净利落、酣畅淋漓,实为经典,值得借鉴。
  六要成竹在先,戒随心所欲狼藉涂鸦。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面对考题,要沉着冷静,从拟题到选材,从立意到谋篇,纵览全局,点点滴滴了然于胸。拟好了提纲,打好了腹稿,自可下笔如有神,文思泉涌,一气呵成。力戒“仓皇布阵,草草收兵”。有些考生深怕时间不够用,在行文时只讲速度,不讲精度。边想边写,边写边改。其结果是狼藉一片,惨不忍睹。高考作文,除了内容切题、立意高远而外,卷面书写也至关重要。在书写规范(包括文字和标点)的基础上,努力向书法作品看齐。这样的作文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快感,阅卷老师自然会偏爱有加,高抬贵手。这样的作文才真正算得上是文质兼美的佳作精品,何愁不能独领风骚呢!三、最为常见的4大错误错误一浮浅
  
  张玉庭教授道“两点论不如一点论”,可我们的学生面面俱“道”,蜻蜓点水,不是聚焦一点深入论述,文章说理也就难见深刻与厚实。
  面面俱“道”,说理浮浅,一是论点过多。如08年福建一考生写《味道与生活》:
  生活需要甜味……
  生活需又苦又甜的滋味,……
  生活需要平淡的滋味,……
  [结尾]甘甜之美,犹如夏日争芳斗艳的花儿;甜苦之美,犹如春天历冬绽绿的小草;平淡之美,犹如秋天散发幽香的秋菊。品味生活的各种滋味,就能感受生活的美好,生活的丰富,就能更是感觉生活的弥足珍贵。
  文章写了生活需要三味,不是说离题,但一篇800字的文章,讲了三个论点,每一论点都无法讲透,文章便见浮浅而不见深刻与厚实,说理也就失却力度。作文阅卷组组长余岱宗教授道:“如若就其中一点集中论述,说理就厚实有力了。”
  二是分论点过多。议论文分论点的切口过多,也使文章缺失厚实与力度。如一文章《告别过去》,考生如此写:告别过去,是给自己一个新的起点/告别过去,是给他人一个新的面貌/告别过去,是生命的理性/告别过去,是生命的执著/告别过去,是生命的大气。
  似此,800字左右的文章,分论点就有五个,文章分析也就难以深刻,难以厚实有力。于是800字的应试作文,文章的分论点应不宜超过3个。
  ★启示:拒绝蜻蜓点水,面面俱“道”,而要用力集中,深入透析,文章也就厚实深刻,迸发张力。
  
  错误二隔离
  
  论点与论据之间成隔离状态,无法形成严密的论证关系。一是论据与论点隔离,如一学生这样写:
  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把握我们的心情;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心境。
  俄国作家普希金是一个清贫的书生。一位地主嘲笑他活的如此狼狈,普希金回答说:“如果你的管家不从乡下给你带钱来,那你就会挨饿;而我,却可以凭着我的33个字母,随时保证我的开销。”
  这个例子只能说明知识带来财富,而不能说明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心境这个论点。
  二是论据缺分析,论证失严谨。如下段:
  自信如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让我们一扫冬日的寒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走出失意的阴霾,就会沐浴生命和煦的阳光。
  诗人李白,曾一心想出仕,却怀才不遇。终有一天,挤进官场,却又不被重用,皇帝只封他个“御用文人”的称号,整日无所事事,只有当皇上需要时才得以召见。但他并没有为命运所折服,他毅然选择离开官场,“甩手一笑出门去”,他看透了官场,但不看低自己,于是他选择自己心灵释放的空间,选择了自己展示自信生命的方式,浪迹天涯,诗篇作伴,吟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吟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一例,只是说李白自信而“选择自己心灵释放的空间,选择了自己展示自信生命的方式”,而文章还应分析而告诉读者:李白就是心怀自信,“走出失意的阴霾,就会沐浴这和煦的阳光”。因此,文章还应加上:
  自信,让他笑对官场失意,重返生命快乐的诗坛,沐浴生命和煦的阳光,于是,创造唐诗辉煌历史,成就了这位令后世瞩目与景仰的“诗仙”。
  如此一加,则见作者思维的严密,论证的清晰,文章也就迸发说理力度。
  ★启示:议论,也就要自圆其说,说理严密,让读者膺服其论,文章方有审美价值。
  
  错误三老套
  
  一阅卷老师反感说:“高考作文,李白、司马迁、雷锋、张海迪的例子,考生用得且多且滥,陈旧不堪,让我们审美疲劳,一看此文,就打入手分以下的分数。”看看下段:
  心应有远大的理想。
  在奥巴马的记忆中,母亲天真得就像詹姆斯笔下的人物:她义无反顾地走出家门,因为她以为世界和她想象中一般单纯,她不知道自己的追求会付出什么代价,不知道离开夏威夷是否有危险——她甚至不知道,在她出发去印度尼西亚前的几个星期,当地刚发生过一场造成数万人丧生的流血政变。即使后来有人告诉了她,也未能改变她的初衷,因为她有一个理想,她要捍卫着人道主义、罗斯福新政、美国和平队和所谓的自由主义。母亲追求远大理想的执著激励着奥巴马,他为母亲的一生写下注脚。
  “文章合为时而著”,如此聚焦时代,以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演绎自己的思想,事例不老套,文章也就有了现实性与思想性。
  ★启示:议论文写作,应有自己独特的角度,自己独到的事例,如此文章方有自己的思想,方见新鲜脱俗。
  
  错误四空洞
  
  一些学生没有把握具体实在的事例,于是就用模糊或诗意的语言掩饰之,如此让读者如坠云雾,疑惑顿生。似此,如何有说理力度?
  我们的社会存在着责任的缺失。
  远者不言,就道新近沸扬盈天的三鹿奶粉事件。一个具有六十多年的品牌企业,面对记者与消费者的质疑还信誓旦旦,百般狡辩,设法掩盖,以致就是发生了死亡事件之后还有一批婴儿仍在食用三鹿问题奶粉,使众多孩子患上结石病,留给孩子家人永远的痛苦。
  如此信誓旦旦,如此设法掩盖,如此为企业为个人之利漠视生命,罔视家长孩童的痛苦与未来,如何可见“极高的社会责任感”?
  话语模糊,如何在“信誓旦旦,百般狡辩,设法掩盖”?没有具体的描述或说明,读者如坠云雾,难以获得深刻印象,甚至怀疑作者是否真的掌握材料。如此语言美了,说理却乏力了。第2 段画线句子一改如下就好:
  远者不言,就道新近沸扬盈天的三鹿奶粉事件。一个具有六十多年的品牌企业,早在7月中旬,就已停止生产确认受到污染的奶粉,可面对记者与消费者的质疑,还郑重其事:“三鹿几乎成了我国奶粉的代名词,因此我们具有极高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没有问题的。”8月6日,公司告知经销商停售该品牌全部奶粉,且是秘密进行了召回,但却未公之于众。这导致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有一批婴儿仍在食用三鹿问题奶粉。
  ★启示:叙事说理要少用高度概括的成语或形容词,要具体实在,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此说理才不至有忽悠之嫌。四、如何打造考场作文亮考场作文要想脱颖而出,必须有个性、有文采,有令人眼睛一亮的内容。考场作文若没有亮点,就很难拿到高分。
  那么什么是考场作文的亮点呢?考场作文中的亮点是指富有创意的超凡脱俗的内容,出彩、出新激动人心的内容。但怎样才能在考场作文中打造亮点,取得高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审题要准确
  
  首先要审清楚文题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或是图画作文。特别要注意命题作文,不得更改标题。无论哪一种文题都要按照各自的要求去行文。文章内容要符合题意,立意偏离,文章肯定拿不了高分。
  如2008年高考作文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坚强”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讲,不仅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更是一种传统美德、一种人文财富。古往今来,有关“坚强”的人与事、情与景、趣与理,可谓不胜枚举。只要我们有对“坚强”的深刻认知、独特思考,再加上丰厚的文化积淀、扎实的写作功底,就一定能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令人欣赏的佳作。
  
  2。题目要新颖
  
  好的题目会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对整篇文章顿生好感。以各地高考作文题目为例,“一蓑烟草任江平”有诗意;“青山一道同风雨”大气而凝重;“米卢与孔明”类似“关公战秦琼”表现了时空的错位,让人充满好奇。
  拟题的技巧多种多样,可以运用适当的修辞方法。河南一考生的文章标题“握住别人垂下的藤索”,以青藤喻良言,新奇而贴切,形象地表明了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
  可以化用古诗文。上海一考生的文章标题“忙兮忙兮奈若何”由项羽的《垓下歌》中的“虞兮虞兮奈若何”化用而来,给人一种幽默调侃的感觉。标题所透露出的几丝茫然与无奈,正是吸引读者阅读的强大磁力之所在。
  可以化用历史、文学素材。古有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今有江苏一考生的文章标题“醉翁之意,不在山水之间也”。
  可以揭示哲理。人人都知道“自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河南一考生的“带上自信上路”,对自信与成功的辩证关系做了更深一步的阐述,读来受益匪浅。
  特别提醒:若是命题作文,标题则不可以任意发挥。
  
  3。 开头要精彩
  
  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开头是展现给人的第一缕“阳光”,学生尤其需要悉心打造考场作文的开头。作文开头不仅能奠定行文的基调,而且也能带给读者一份好心情。文章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开头:开门见山法、引用法、设置悬念法等等。采用排比句式、设问句式,或引用经典诗文,或采用含蓄隽永的语句。如安徽一考生的《带着感动出发》一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因为感动,人生的光辉与色彩才被我们领略;因为感动,生命的律动与力量才会给予我们希望;因为感动,万事万物深层的美好才会被我们碰触,被我们欣赏。那么,带着感动出发吧!用感动创造出一个辉煌的人生。”这位考生用排比句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观点,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4。过渡照应要精巧
  
  过渡是指段与段之间的衔接;照应是指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前后文内容的照应、各部分与标题之间的照应。一篇文章在段与段之间的跳跃性很强。这就需要用一两句话来过渡文章内容。这样,文章的思路就会顺畅。同时也要注意过渡的内容不能太多,多了反而显得烦琐累赘。如果文章缺少照应,就会给人一种不完整或是偏离题意的感觉,反之就会成为一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好文章。
  
  5。语言要有文采
  
  要使文章有文采,并有文化底蕴,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恰当地借用和化用诗文名句。这些名句,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以一当十,可唤起读者的联想与思考。如山东一考生的《蝶变》开头的句子:“谁不期盼破晓的绽放绚烂一季的光辉?谁不渴求篱下的花夺取满园的荣耀?谁不梦寐水鸟的双宿双飞羡煞湖光的潋滟?”三个句子构成了排比句群,既总领全文,又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诗意。
  
  6。材料要生动
  
  在议论文论证中,要做到“有理有据,层层深入”,必须要有充足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值得学生注意的是,记叙文叙事时要宁简勿繁。旧材料可“以旧翻新”,可“新瓶装旧酒”,可变换角度。如在《选择永恒》一文中这样论述永恒:“站在历史的海岸,追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蒙蔽视听,也不随波逐流。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
  
  7。卷面要整洁
  
  高考阅卷时间紧迫,卷面印象很重要。首先要求卷面整洁,不涂改乱画;其次字不要求写得有多好,但一定要工整,清楚。“字好一半文。”现在利用网络阅卷,作文被扫描进电脑,字一经放大更难以辨认,学生一定要重视这一点。减少失分,还要远离错别字。错别字太多给阅读老师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学生基本功极差”。一些最常用的字不能写成别字或错字,特别是文章标题更不能有错别字。
  
  8。结尾要有意味
  
  李渔曾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笔留连,若难遽别。”结尾是留给阅卷老师的最后一道“风景”,一定要给阅卷老师“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惊喜。写文章结尾应注意四点:一是让阅卷老师感到你这个结尾总括了全文,即有“总而言之”的感觉;二是一定要再次回应主题;三是如果写议论文,就必须在结尾处强调论点,如果写记叙文,就应该在结尾处通过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四是语言有文采,含蓄隽永,让读者读后能久久回味和思考。
  用智慧打造几处亮点,用亮点强化分值,考场作文得高分,就不是一件难事。五、材料作文的运作写作指导
  同样的原料,让不同的厨师烹饪,谁烹饪的菜肴味最美?在这里,厨艺十分重要。同样的材料,让不同的人去作文,谁的作文最精彩?在这里,对材料如何进行运作十分重要。具体地讲,材料作文的运作应该注意抓住以下几点:
  
  一。审清题意,避开误区。
  近年来新出现的材料作文,其内容侧重材料的含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材料本身,有人称这类材料作文为新材料作文,以区别于旧的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命题的好处是既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同时又有利于减少猜题、押题现象的出现。可以预料,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这种作文命题形式将会继续受到作文命题专家的青睐。
  新材料作文的立意源于材料,因此,要写出精彩的新材料作文,审题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正确理解材料的主旨,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对于只有一个中心意思的材料而言,写作时,要围绕这个中心意思确立作文的主旨或中心论点;对于有几个方面的含义的材料而言,要分清主次,选择其中一个最佳的角度确立作文的主旨或中心论点,展开联想,全面拓展思维空间。万万不可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或断章取义,执其一端,或把枝叶当主干,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行文偏离题意或完全脱题。
  例如: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一伟大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她:“你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说:“其实,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善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这则材料如何运作呢?有的同学抓住了关键词“雕塑自我”,以此为话题,立意为“我勤奋努力塑造自我”、“我通过多读书塑造自我”、“我选择好的朋友塑造自我”、“我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来塑造自我”等等。有的同学更是出新:“我不用祛除自身的毛病,因为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缺点错误。”上述立意只抓住了材料本身的“只言片语”,没能准确把握出题者的真正意图,未免偏离题意。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审题时,应该把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除了“塑造自我”这个短语以外,“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信息。“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才能塑造完美的自我”才是材料的中心内涵,围绕这一点立意,选材,文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二。辨清要求,用好材料。
  材料作文离不开对材料的思考、加工甚至引述。但有些同学不懂得引述材料的技巧,习惯在文章的开头复述材料,或者把材料简单地作为一个论据来使用,还有的将材料生硬地拉长,将一个概括性的材料改编为没有细节描述的冗长故事等。这样引述材料,使用材料显然是不合适的。
  材料作文,如何处理试题提供的材料才正确呢?一是概括引述。试题提供的材料一般有几百字,大家都将其引述在文章中,难免会令评卷老师生厌。如果能用概括的语言、形象的笔墨引述,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二是引述关键语句。试题材料中能揭示主题的关键语句,往往是文章立意的关键点,也是巧妙引述材料的切入点。三是续接材料法。如果材料是叙述性的,自己构造故事的能力又强,用续接故事的方法新编故事,也不失为一种处理材料的好方法:以材料的结尾为媒介,或浮想联翩,演绎神异故事;或精研深思,前瞻事态未来,以精妙的构思、新奇的情节制胜。
  例如: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同样展示了运动的精彩。残奥运动是人道的事业,它向世人宣示,不管你是否有缺陷,你同样拥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你的人格和尊严都同样受到尊重;残奥运动是爱心的事业,它呼唤、凝聚、传播着爱的语言,把相互关爱和帮助给了最需要的人;残奥运动是融合的事业,它打破人们心中的围栏,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促进相互融合,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残奥运动是勇敢的事业,它告诉遭遇困难的人,挑战并不可怕,有信心相伴,你就会变得越来越坚强;残奥运动是希望的事业,它使我们看到,真善美就在人们心里,希望的曙光在前方。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上述材料文字较多,作文中如果大量引用材料甚至全文照搬,肯定不妥。有篇作文是这样运用材料的:
  我们追求美,我们追求完美。然而,那断臂的维纳斯令我们心醉,那种因残缺而更显美丽的魅力震撼人心。
  残奥会,一个残疾人竞技的舞台,一个残疾人展示顽强精神的舞台,一个残疾人对抗命运的舞台,它,使人落泪;它,使人心醉……
  上述文字,抓住了材料的要点,处理就十分恰当。
  
  三。大处着眼,小处着墨。
  写材料作文时,立意要高远,眼界要宽,但具体写作时,却要善于化大为小:要选准一条思路、一个角度,一旦选好了,就要一心一意走到底。也就是说,文章要从小口子切入。写议论文,就其一点,纵深开掘,把一人、一事、一物、一理写得深刻有力,容易把问题说深说透。写记叙文,就是要有真实的具体的生活故事,通过生动的记述,构成文章的主体,然后或感或议,这样就不是空发议论,你的记叙文也就有了根。有了根,才能枝繁叶茂,这样的文章显得充实丰满,容易出彩。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受或联想?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读这则材料,感受或联想不能停留在植物上。大处着眼,可以联想到人生;小处着墨,可以就 “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谈“专一也是一种成功的品质”。当然,也可以就“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6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谈“耐得住寂寞,才能享受生命的辉煌”。总之,切忌大话空话,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六、高考作文高分五字要诀

   

    高考作文时间短,阅卷迅速,有着许多特殊性,考生要注意特别对待,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作文要得高分,可以从以下五个字上面下点功夫:  
 一、显  
  由于时间关系,高考阅卷老师不能细细揣摩文章,也不能明晓考生的作文功底,考生要特别讲究一个“显”字。  
  首先,文章的主旨要明了,平时作文,有学生喜欢写些含蓄的文字,以求文学的含蓄美,也得到了老师的青睐,甚至发表了不少的文章,但是高考场上不能这样做,太含蓄了,就会使文章走进隐讳的死胡同,短时间内难以让人读懂,就很容易被阅卷老师误认为离题打入冷宫。  
  其次,文章的分论点最好用分段的方式明确摆出,开头、中间、结尾都要顾及体现自己中心思想的语句,最明显的方法就是把它们放在段首,好让阅卷者一目了然。例如,满分作文《用旁观的眼神》全文用了七个段落,中间段落首句有这样明显的观点句:“用旁观的眼神看别人,是意识的清醒。”“用旁观的眼神看事物,是理念的超越。”还有一个段落这样集中写道:“用旁观的眼神,才有了顾况毫无私心,发出的“居,即易也”的真诚赞赏,让初露才华的白居易消除了后顾之忧;用旁观的眼神,才有了徐悲鸿力携傅抱石,大力支持他出国深造,成就了一代名家的事业;旁观的眼神,才有了毕加索与张大千化倾心交谈,奏一曲东西方绘画相融相成的绝唱!”你说,这样明朗,这样有观点的文章让人看了不舒心吗?  
  另外,还要注意把你认为写得最得意的语句放在段首,或者用题记的方式醒目标示,或者干脆另立段落。  
  

    二、虚  
  虚就是虚构。高考作文能写实固然好,但由于我们长期处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很难发现生活中真实动人的故事。高考作文要求有创新,必然把原本平淡无奇的事情编得生动曲折。例如,高考满分作文《保姆与家教》就用小小说的形式,虚构了一个故事。作者从一个社会学教授的心理感受出发,把她置身于一场裙子风波中,真切地显露了她对勤劳实在的保姆信任,对热情活泼的家教猜疑,而风波的结果却出乎她的意料,从而生动地嘲讽了那些凭感情亲疏来认知事物的错误倾向。当然,虚构要符合生活的真实,《保姆与家教》中的保姆是乡下妹子,貌似朴实,家教是大三学生,喜爱漂亮,不要说教授,就是我们常人都要怀疑家教偷穿了裙子,何况,保姆做事井井有条,家教教学聊得正欢呢?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虚构不能没了生活的基础。

 

    三、全  
  全即文章的结合呼应,给人完整感。阅卷人的心理,对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很看重,特别是结尾的结构呼应或者主题升华的语言等等。例如,高考满分作文《红舞鞋》,文章有机地安排了这样两条线索:①“我”带着往日的荣耀,高傲地参加了征文比赛,结果失败了;②珈伦穿上美丽的红舞鞋,忘情地舞着,以至于鞋已经长到脚上了,只好请求砍去双脚。文章构思的精妙之处在于,巧妙地把这两条线索并行推进,明暗交错,故事的内涵也不言自明,形成一种错落有致而又完整的意境美。结尾处用“是啊,荣誉已是往事,我又何苦被它束缚?与不实际的“红舞鞋”说GOODBYE吧!成功在向你招手!”道出了在往事与现实面前的合理选择,扣住了话题,从而也把两条线索完整地收在了一起了。文章得满分也就理所当然。  
 

    四、简  
  简即简笔勾勒。高考的一般议论文也好,一般记叙文也好,最好需要多种材料的荟萃,这样信息量大,以符合“内容充实”的要求,因而不欢迎一些时间、地点、人物、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俱在的材料啰嗦记叙。一般记叙文,特别有点散文形式的作文,特别忌讳一人一事的简单记叙(当然构思精巧的小小说除外),以免使文章走入浅薄的深渊。例如,高考满分作文《面对大海》中有这样精彩的一段:海与大河不同。河流缓缓流淌,如老聃的“清静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变化万千,如庄周的“洞达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势,海水的傲视天下,海水的宁静微澜——面对这样的海,我听到的是孟德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看到的是太白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我想到的是子寿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就来源于对材料的精心锤炼,文字洗练而内蕴丰富,何乐而不为?至于议论文材料语言的简洁更是众所周知的特点。考场上故事写得概括些,一可以增加故事的容量,从多角度阐明话题观点,二可以更加使段落层次明了,形成简洁明快的美点。  
  

    五、亮  
   亮就是试卷上的亮点。亮点是多方面的,字迹端正、卷面整洁是其中第一要着。文章无错别字,没有明显的病句,没有明显的涂改痕迹,行款漂亮等等,都会让阅卷老师一翻到试卷就精神大振,产生好感,不忍心打低分。每年高考评卷场上,卷面上一字不改的作文有很多都是高分作文。作文有文采,这是使作文亮起来的又一要着。文采的讲究也是多方面的,排比句、对偶句、长短句的灵活运用都很见作者功力,阅卷老师最喜爱阅读,这往往又使作文亮出色彩而获高分。  
  高考作文与平时作文是不能完全等同的,但只要注意一些考场技巧,在平时训练中多多落实,还是会显示出自己应有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