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剧情:美文精选辑 1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41:29

尝试跳开自我

有句俚语是这么说的:“人不为已,天诛地灭。”不知道说这句话的人是哪一位,想来必是绝顶自私、拔一毛而利天下亦不为的个人主义者。而且,八成缺乏博爱之心,不关心别人,不在乎周遭的一切,心中既无国又无家,既无爱也无情的人。不过,不管他是谁,生于哪个时代,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那个人绝对是个不快乐的人。也可以说,凡是服膺那句话,将之奉为座右铭的人,都活得不愉快。因为,一个处处为自己打算,永远以自我为中心,容不下别人,不肯替旁人设想的人,基本上,便摒弃了快乐,等于关闭了心灵大门,拒绝许多美好事物的进入。常常觉得人的许多烦恼、愁苦,半是庸人自扰,太过于重视自己而引起的。比如,我们经常听很多人怨叹“为什么没有人了解我?”于是,越想越自怜,越觉得委屈,父母、兄弟姐妹、同学、朋友,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快乐,唯独我,一肚子不如意,处处碰壁,做什么都不顾,唉!真倒霉,比倒霉更倒霉的是,在遭受这许多不如意、坎坷之后,竟然得不到一点关怀、一点同情。世界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却找不到一个真正了解我的人,真是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哪!年轻时,我也曾沉溺于那种自怜自怨的情绪中,如今已属不惑之年,才幡然顿悟,那实在是很可笑的,不必要的自我设限,其动机,很少不含有几分为自己找台阶,找借口的推诿,加上一分逃避现实的怯懦。不但对自己丝毫无益,反而会养成退缩、不负责的心态。人需要别人了解、渴望别人关心,无非是强化自我,证实自我的另一种表现。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充满信心,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大可不必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也不必费力去让别人了解你。比如有些妇女,在得知丈夫有外遇时,到处哭诉,博取旁人同情,让所有人都知道她是无辜的受害者,都指责她丈夫的不是,结果呢?这些外在的赢取,一点弥补不了自己内心的创痛,对整个事实也丝毫无补。好,如今大家都了解你,是否你会因此而稍稍减轻一点点痛苦?再比如考试失败了,你大可举一千个理由来让别人明白,那是意外,题目不对,试场不对,天气不对,但是,唯一对的,是你自己没考好,所以,千百个了解不一定能改变半点事实,徒增困扰而已。  人若能学习跳开自我,以客观的态度来回视自己和周遭的一切,会比较快乐,比较放得开些,而一个比较快乐、比较放得开的人,必然会活得开心、自在而充满信心。

生活不相信眼泪

在浪漫的人生旅途上,一个人总是会遇到挫折和伤心失意的时候,也会流下痛苦的眼泪,但有的人将泪水和痛苦一再延续,尽情宣泄着泪水,最终被生活所抛弃,而有的则把泪水和痛苦一起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以一个新的形象来面对生活的挑战,被生活所接受。眼泪,对于勇于面对挑战的人,只有欢喜时才会流出,而对于那不敢面对生活的人,睛泪是无时无刻不在流的,生活不相信眼泪,生活只相信那些勇于面对挑战和迎接挑战的人。我国科学普作家高士其,在他23岁那年,因为一次意外事故,不幸全身瘫痪,头向左歪,语言含混 ,两眼发直,连进食都困难,然而他并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落下一滴眼泪,而是乃和他没有衰弱的心和那顽强的毅力写了许多让人回味的文章和诗篇。其中有一篇文章题为<<笑>>,这是一个残疾人在挑战生活后,被生活接纳后的笑,笑得是那样的甜,还有许多人都用笑来面对生活,因为他们都知道生活是不相信眼泪的。  在这商品竞争的社会里,每个人每天无时无刻都面临下岗。有的人则是受不了这种残忍的现实,没有勇 气去面对生活,甚至有的人竟想去自杀,而有的人则是顽强不息地去拼,尽可能尽自己最大努力拼出一条新路,使自己走向辉煌。 不知为何,每个人一降生便都是哭的,没有笑的,可能是上帝正在提醒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饱受了酸甜苦辣才能创造光辉灿烂的明天,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一帆风顺,平原纵马的,总会要有一些曲折和坎坷的,生活是一个艰辛,持续的奋斗过程。只有敢于面对生活的人,才能积极进取,成为生活的强者。     生活不相信眼泪,因为生活只属于勇于挑战未来的人。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友人发来一条短信:“一个人的快乐,并非是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有余。舍弃也不一定是失,而是另一种更宽阔的拥有”,反复琢磨,觉得甚有人生哲理的味道。人生丰富多彩,人生短暂无常,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必须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才会有快乐,才会拥有幸福的感觉。人的一生将面临很多诱惑,很多机会,如果不懂得选择和放弃,那么人所有想要得到的你都想拥有都去争取,并将把一生所有的荣耀所有的成就所有的所得都背负在身,那么纵使你有一副钢筋铁骨,也会被压倒在地,停滞不前。大地放弃绚丽的黄昏,才会迎来旭日东升;春天放弃芳香的花朵,才能收获累累硕果。倘若蝌蚪总是炫耀自己的尾巴而舍不得放弃,那它将始终长不成自由跳跃的青蛙。放弃是为了更好地拥有,轻装前进,才能不断有新的收获,保持一颗简单和明朗的心,你会觉得其实在奔跑中也可以很沉稳。同时,人的一生又有很多不如意,也许你为生活的拮据而苦恼不已,也许你为与人相处不和谐而痛苦不堪,也许为失恋的痛苦而受伤憔悴,也许你在事业受挫面前而一蹶不振……一切的一切都如沉淀在你心中的梗石,挥之不去.如果你不懂得放弃,把自己的心浸泡在后悔、遗憾和怨天尤人中,痛苦必将占据在你的整个心灵。学会放弃吧,放弃失落带来的痛楚,放弃受挫留下的懊恼,放弃耗费精力的争吵,放弃与人相处一时的不快,放弃心中所有难言的负荷,放弃对权力、金钱、虚名的争夺,放弃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弃烦恼,摆脱纠缠。凡是次要的、枝节的、多余的该放弃的都应放弃。你会发现放弃是快乐的,就像园丁锄去花丛中的杂草一样,花儿会更茁壮,花儿更更美丽。  勇于放弃者精明,乐于放弃者聪明,善于放弃者高明。学会选择和放弃才拥有一份成熟。学会选择和放弃才能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

用幽默塑造智慧

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家里被窃,朋友写信安慰他。 罗斯福回信说:  “谢谢你的来信,我现在心中很平静,因为: 第一、窃贼只偷走了我的财物,并没有伤害我的生命。   第二、窃贼只偷走一部分东西,而非全部。  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任初期,有一次被枪击中,身负重伤,子弹穿入了胸部,情况危急。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里根面对赶来探视的太太所说的第一句话竟是:  “亲爱的,我忘记躲开了。” 美国民众得知总统在身受重伤时仍能保持幽默本色,康复应该指日可待。他的幽默稳定了因受伤而可能产生的动荡局势。 发生事情的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哪个角度去切入。  英国首相威尔逊,在一次演讲中,在刚刚进行到一半时,台下突然有个捣蛋分子高声打断了他:“狗屎!垃圾!”   威尔逊虽然受到了干扰,但他情急生智,不慌不忙地说:“这位先生,请稍安勿躁,我马上就会讲到你所提出的关于环保的问题。”   全场人不禁为他的机智的反应鼓掌喝彩。  掌握自己的情绪,才能掌握自己的未来。 一次,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公开场合演讲,从台下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两个字“笨蛋”。  丘吉尔知道台下有反对他的人等着看他出丑,便神色从容地对大家说:  “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只记得署名,忘了写内容。”   丘吉尔不但没有受到不快情绪的控制,反而用幽默将了对方一军,实在是高! 有幽默感的人,凡事健康思考,保持正面态度,在遇到困难时,容易化险为夷。 天才幽默大师卓别林曾被歹徒用枪指着头打劫。卓别林知道自己处于劣势,所以不做无谓抵抗,乖乖奉上钱包。  但是,他对劫匪说:“这些钱不是我的,是我老板的,现在这些钱被你拿走了,老板一定认为我私吞公款。兄弟,我想和你商量一下,拜托你在我帽子上开两枪,证明我被打劫了。”    歹徒心想,有了这笔钱,这个小小要求当然可以满足了,于是便对着帽子开了两枪。  卓别林再次恳求:“兄弟,可否在我衣服和裤子上再各补一枪,让我老板更深信不疑。”    头脑简单、被钱冲昏头的劫匪统统照做,6发子弹全部打光了。这时,卓别林一拳挥去,打昏了劫匪,取回钱包喜笑颜开地离去了。

走出惯性的思考

一家酒店经营得很好,人气旺盛、财源广进。酒店的老总准备开展另外一项业务,由于没有太多的精力管理这家酒店,打算在现有的三个部门经理中物色一位总经理。老总问第一位部门经理:“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第一位部门经理不加思索地答道:“先有鸡。”老总接着问第二位部门经理:“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第二位部门经理胸有成竹地答道:“先有蛋。”这时,老总向最后一位部门经理说道:“你来说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第三位部门经理认真地答道:“客人先点鸡,就先有鸡;客人先点蛋,就先有蛋。”老总笑了。他决定将第三位部门经理升任为这家酒店的总经理。【点燃思考】就事论事,往往很 容易局限在一个小的圈子里,这就是常说的“惯性思维”。跳不出来时,就找不到处理事情的正确方法;相反,当我们换个角度跳出原有惯性思维的框框时,我们就走上了一条新路,即:柳暗花明又一春。

你不妨大胆一次

一次,我去一所公关学科的学校里采访。为了让学生增强生活的能力和自信心,一个极高水平的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题——必须做一件你平日里不敢做的事。学生们一下子激动兴奋起来,他们想不到老师会布置这样的作业,太有趣太新奇太刺激了。是的,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薄弱的一面,而且往往薄弱得不可思议,令入发笑。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大块头钳工,能扛起几百斤重的钢件大步卯飞,能空手制服窜进厂院里的恶犬,但他都却怕鸡蛋大的小耗子,一见耗子就浑身乱抖。有人一见领导就发慌,就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像犯了什么错误似的;有人很会讲话,但一到公众场合就吓得张不开嘴;还有的人上前线不怕枪林弹雨,但有病时却怕医生注射扎针。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总之,人们有各种莫名其妙的弱点。遗憾的是人们对自身的弱点漫不经心,甚至有意无意地认定是天生的。很少有人自觉地去同自身弱点斗争对抗。所以说那个老师极有水平。学生们汇报完成这个特殊作业的情况时,简直妙趣横生。一个男同学说他胆子小怕登高,为此他鼓起勇气从他楼顶的窗口爬出去,在半空的楼墙凸出的砖棱上站了5分钟。街上的行人惊讶地仰望他,以为他神经失常。一个女同学说她过去很畏惧灯红酒绿的大宾馆大酒店,这次为了完成作业她雄赳赳地闯进宾馆显赫的门庭,还叽哩哇啦地说了几句才学会的外语。当她看到拿破仑卫兵似的门卫和风度翩翩的服务小姐朝她恭敬地点头微笑,她的畏惧一扫而光,并相当暇意地在宾馆里昂首阔步。课堂里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年轻的朋友们,也许你有各种各样恐为人知的、荒唐可笑的,却又是难以冲破的弱点和障碍,那么,你不妨大胆一次。这种大胆,并不要你在半空墙壁上站立,也不是要你去逛宾馆酒店,真正的意义是你一下子就会产生一种所向无敌的信心利力量。如果你确实敢于面对自己的薄弱点大胆一次,我敢保证,你一定会感到这个世界美妙无比。

让我来想想办法

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他们想要一个房间。前台侍者回答说:“对不起,我们旅馆已经客满了,一间空房也没有剩下。”看着这对老人疲惫的神情,侍者又说:“但是,让我来想想办法……”  叙述到这里,你希望下面有一个数学的继续,还是愿意得到一个文学的结局?但不管怎样,数学和文学都将在这里分手了。数学的故事是这样发展的:这个好心的侍者开始动手为这对老人解决房间问题:他叫醒旅馆里已经睡下的房客,请他们换一换地方:1号房的客人换到2号房间,2号房的客人换到3号房间……以此类推,直至每一位房客都从自己的房间搬到下一个房间。这时奇迹出现了:1号房间竟然空了出来。侍者高兴地将这对老年夫妇安排了进去。没有增加房间,没有减少客人,两位老人来到时所有的房间都住满了客人——但是仅仅通过让每一位客人挪到下一个房间,结果第一个房间就空了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两位老人进的是数学上著名的希尔伯特旅馆——它被认为是一个有着无数房间的旅馆。这个故事是伟大的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所讲述,他借此引出了数学上的“无穷大”的概念。这一概念对于这门学科来说之重要,可以说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很难想像数学将如何存在。只要会数数的人都知道,每一整数都有一个后继者直至无穷(所以在希尔伯特旅馆里,每间房子后面都会有一间直至无穷)……数学就是一门关于无穷大的科学。 好了,我们回到侍者说“让我来想想办法”的地方。文学的故事是这样继续的。这个文学的侍者理应更富人性和爱心,他当然不忍心深夜让这对老人出门另找住宿。而且在这样一个小城,恐怕其他的旅店也早已客满打烊了,这对疲惫不堪的老人岂不会在深夜流落街头?于是好心的侍者将这对老人引领到一个房间,说:“也许它不是最好的,但现在我只能做到这样了。”老人见眼前其实是一间整洁又干净的屋子,就愉快地住了下来。 第二天,当他们来到前台结账时,侍者却对他们说:“不用了,因为我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屋子借给你们住了一晚——祝你们旅途愉快!”原来如此。侍者自己一晚没睡,他就在前台值了一个通宵的夜班。两位老人十分感动。老头儿说:“孩子,你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旅店经营人。你会得到报答的。”侍者笑了笑,说这算不了什么。他送老人出了门,转身接着忙自己的事,把这件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没想到有一天,侍者接到了一封信函,打开看,里面有一张去纽约的单程机票并有简短附言,聘请他去做另一份工作。他乘飞机来到纽约,按信中所标明的路线来到一个地方,抬眼一看,一座金碧辉煌的大酒店耸立在他的眼前。原来,几个月前的那个深夜,他接待的是一个有着亿万资产的富翁和他的妻子。富翁为这个侍者买下了一座大酒店,深信他会经营管理好这个大酒店。这就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希尔顿饭店首任经理的传奇故事。  事情都是从一个富有同情心、满怀仁爱的侍者的智慧头脑开始:“让我来想想办法……”进入数学的领域,需要的一定是严密的逻辑,合理的推论及精确的求证;来到文学的天地,凭借的却是美好的人性,动人的情节和意外而圆满的结局。但你发现没有:不管是文学还是数学,结局都很神奇——爱加上智慧原来是能够产生奇迹的。

失去灯光后,我们拥有了满天星星

有个七十岁的日本老先生,拿了一幅祖传的珍贵名画上节目,要求「开运鉴定团」的专家鉴定,他说,他的父亲说这是名家所价值数百万元的宝物,他总是战战兢兢的保护着,由于自己不懂艺术,因而想请专家鉴定画的价值。结果揭晓,专家认为它是膺品,连一万日圆都不值,主持人问老先生:你一定很难过吧? 来自乡下的老先生,脸上的线条却在短短时间内变得无比柔软,憨厚微笑道:「啊!这样也好。不会有人来偷,我可以安心的把它挂在客厅里了。」老先生的自我解嘲让人感概:失去,竟然可以比拥有轻松。 据说,有一个富翁,为了教每天精神不振的孩子知福惜福,让他到当地最贫穷的村落住了一个月。一个月后,孩子精神饱满的回家了,脸上并没有带着被「下放」的不悦,让富爸爸感到不可思议。爸爸想要知道孩子有何领悟,问儿子:「怎样?现在你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们过得这么好吧?」 儿子说:「是的,他们过的日子比我们还好。因为-我们晚上只有灯,他们有满天星空。 我们必须花钱才买得到食物,他们吃的是自己的土地上栽种的免费粮食。 我们只有一个小花园,对他们来说到处都是花园。  我们听到的都是噪音,他们听到的都是自然音乐。 我们工作时精神紧绷,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大声唱歌。 我们要管理佣人、管理员工,他们只要管好自己。 我们要关在房子里吹冷气,他们在树下乘凉。 我们担心有人来偷钱,他们没什么好担心。 我们老是嫌菜不好,他们有东西吃就很开心。 我们常常失眠,他们睡得好安稳……  所以,谢谢你,爸爸,你让我知道,我们可以过得那么好。」 失去才能领略更多美丽。 在我们拥有的时候,总是害怕着失去,但也许必须任由它失去,我们才能够不再画地自限,反而拥有更多美丽的经验。失恋了,斤斤计较你辜负我多少我有哪些不甘,是人之常情,但分手自有分手的理由,何不在痛过之后自我安慰:以前老是担心会分手,现在没什么好担心了,以前总在抱怨他对我不好,现在我再也不必受到不好的对待。以前只能守着一株草,现在到处都可能有芳草。 如果不要只着眼于一时的失去,失恋,失业,失婚就可能带来更宽阔的视野。只要不失去生命,我们依然大有可为。  我一直相信一句老话:如果老天爷为你关一扇门,一定会为你开一扇窗。虽然,大部分的时候,从门到窗的距离,可能超乎想象的长,我们还是要找到那条路,从门,走到窗口那边,才会看到一大片蓝天。蓝天,原本就在,只是我们一直把自己关在房子里。

你只是别人的插曲

你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惹得路人哈哈大笑,你当时一定很尴尬,认为全天下的人都在看着你。但是你如果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一下,就会发现,其实,他们早把这件事给忘了 一位年轻作家初到纽约,马克·吐温请他吃饭,陪客有30多人,都是本地的达官显贵。临入席的时候,那位作家越想越害怕,浑身都发起抖来。“你哪里不舒服吗?”马克·吐温问。“我怕得要死,”这位年轻作家说,“我知道,他们一定会请我发言,可是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想起可能要在他们面前献丑,我就心神不宁。呵呵,你不用害怕,我只想告诉你,他们可能要请你讲话,但任何人都不指望你有什么惊人的言论。” 很多人一直渴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情,可是当机会突然降临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一下子变得手足无措。第一次演讲、第一次独立做事、第一次被领导委派任务,你可能会紧张得一夜都睡不好觉。这时,你一定要明白,你周围的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你身上,他们还是把你当成一个普通人来看待,他们并不期望你能干出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你只要和别人一样,就好了。读高中时,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是大家公认的“歌星”,无论多么高难的歌曲,到了他的嘴里,总是变得轻松动听。有一次,学校里举办歌咏比赛,他连预选都没参加,直接被班主任保送进决赛现场,但是,由于精神紧张,他在比赛中完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只得了最后一名。这件事过去很长时间了,他还在因此而郁郁寡欢。他一遍遍地到班主任那里去解释——我那天有点感冒,嗓子哑了,否则,我一定能取得名次的。老师安慰他:没有关系,我相信你!可是他仍然见了老师就提这件事,把老师搞得不厌其烦。我们是否太在意自己的感觉?比如,你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惹得路人哈哈大笑。你当时一定很尴尬,认为全天下的人都在看着你。但是你如果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一下,就会发现,其实,这件事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甚至,有时连插曲都算不上,他们哈哈一笑,然后就把这件事忘记了。人生路上,我们只是别人眼中的一道风景,对于第一次参与,第一次失败,完全可以一笑了之,不要过多地纠缠于失落的情绪中,你的哭泣只能提醒人们重新注意到你曾经的无能。你笑了,别人也就忘记了。有句话说:“20岁时,我们顾虑别人对我们的想法,40岁时,我们不理会别人对我们的想法,60岁时,我们发现别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我们。”这并非消极,这是一种人生哲学——学会看轻你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

活着需要美好想像

拥有对生活的美好想像,生命才是真实的、生动的。如果没有了美好的想像,那才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呢! 动物没有美好的想像,也就没有苦恼。而人由于有着这样那样的美好想像,在体验美好想像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就产生了苦恼。生命的美好想像及欲望,是天然而自由的,想像是心理活动,是生命自身的一种能力。而生命自身又存在着种种局限和欠缺,加上社会的限定和偶然因素的存在,这些东西都会造成对于美好想像的实现的难度,以及幻灭。我们的苦恼,来源于生命的本体性欠缺与美好想像之间的差距,即不平衡。而这样的不平衡,任何社会制度均无力解决,它需要自我的意识和调节,当然,社会有责任予以关爱。痛苦的自己,最后还是需要痛苦的自己的帮助,这是强者的声音,而弱者却有可能走向宗教。个体生命的幸福是残缺的,想像也会受伤。在这样的情形下,其实生命性情会跌至一个十分脆弱的地步,但是我相信,事到临头的时候,生命的张力才会真正地体现出来。许多人遭遇不幸,他们竟挺了过来,连他们自己都难以置信。自身的某个方面的力量,在特殊的时刻无意识地发挥着作用。旧的东西毁灭了,或者是过去了,新的美好的想像又滋生了出来。大概生命就是存在于如此的希望的无望和无望的希望之中。热情又悲观的生命,始终都在生命的悖论中挣扎,并歌唱着。因为苦恼就不去想像,或否定想像吗?也许,对于生活的美好想像,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为什么要那样去想像,如果那样的想像不切实际,又平生许多烦恼,何必呢?如果有太多的困难,太多的问题,不允许你的美好想像去实现,那想像不是一个错误又是什么?比如,爱情,对爱情的美好想像,一般是十分理想化的。一部波兰电影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故事告诉我,爱情的圆满是人类想像的成果,在这个充满偶然的世界中,也许你永远都与你渴望中的爱人擦肩而过。如果你非常幸运,或许会与那个你心目中的人不期而遇。那个波兰导演认为,爱情仿佛是一个苹果的两半,上帝从来没有许诺被切成两半的苹果应该重合。或许就根本没有一个苹果被切成两半这回事。而大约我们的一生都在苦苦地寻找着爱情,因为,我们一直觉得自己的另一半正在大地上飘荡。我们的行径,无疑在证明着“苹果的爱情”的假设,非常亲和,尽管其结果无非是两手空空。苦恼对于生命到底算什么?假如没有了苦恼,是否比拥有苦恼还要苦恼。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我会为因了美好的想像而生出的苦恼感到庆幸,假如季节没有了风霜雨雪,季节的生命是否也会很快干枯?我想是肯定的。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生命的过去和现状,却可以改变想像,我并不是说完全地改变。比如,对于物质的需要,需要的内容和程度怎么就不能改变一下而变得实际一些呢?“我的爱,一生都不可改变”,这是歌词,十分动人而伤感。但是,事实上总还是要有所改变的,甚至意想不到的残酷的改变都不时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某人说,不要去缔结离婚的婚姻,谁会知道自己缔结的这个婚姻会解体呢?而现代人缔结的离婚的婚姻的比例,据有关资料显示是呈上升趋势的。少一点对于爱情的理想的想像与夸张,是比较理性的引导,而爱情搀和进了理性还称得上是爱情吗? 珍惜来自于生命的美好想像,尽管人生可能会出现许多不幸或不如意,尽管美好的想像有时会像易碎的玻璃,然而我依旧对生命美好的想像充满信心和敬意,我喜欢有着如此丰富的想像和为其而奋斗的人生,也许那美好的想像,一生都是一个追求的过程。  对于个人生命的美好想像的支持,而不是扼杀它,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度之一。

留有余地

在韩非子的《说林·下篇》中有这样一段话:“桓赫曰:‘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也,则事寡败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工艺木雕的要领,首先在于鼻子要大,眼睛要小,鼻子雕刻大了,还可以改小,如果一开始便把鼻子给刻小了,就没有办法补救了。同样道理,初刻时眼睛要小,小了还可加大。如果刚开始雕刻时,就把眼睛弄得很大,后面就无法缩小了。为人做事,也是一个道理,凡事要留有余地,留有后路。只有这样,才不至于遭遇失败。一个老练的木雕艺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讲究的是从上到下,从前至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留有余地。民间行话说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惟愁脊薄难复肥”,“内距宜小不宜大,切记雕刻是减法”。处世为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90年代中期,我被组织抽调参加基本农田保护宣传活动,记得当时有一句最实在、使用频率也最高的宣传标语:“但余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说的就是要给子孙留“余地”,留生存与发展的“余地”。无论是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还是其他资源,都是有限的,甚至是永远无法再生的,如果我们只知道盲目地开发、拼命地掠夺、无节制地浪费、奢靡地消耗,不计后果,不留余地,就会殃及子孙,祸及后代。民间曾有许多的俗语如:“养儿防老,囤谷防饥”,“晴带雨伞,饱带干粮”,说的都是要未雨绸缪,为明天留后路,留余地。闽南话中也有一句俗语:“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意思是说与人相处,凡事不可做绝,要记得彼此留有余地,以后不管在什么场合见面,都不会难堪,不会尴尬。书画家进行创作,要懂得“留白”。编辑进行版式设计,要懂得“留白”,印刷书籍,也要留有相应的空白。留白,也就是留余地。给观赏者,给读者留想像的余地。建筑楼群,要留出一些余地给绿树、给花草、给阳光、给空气。铺筑路面,每到一定的距离,便要留下一条名为缩水线的“余地”,以免路面发生膨胀而破裂。高速公路,每过一段里程,就要在路边留出一块“余地”,供有毛病的车辆应急停靠检修。狡兔三窟,留有逃生的余地;得势不忘失势,留有后退的余地。强盛而不忘衰败,富有而不忘破落。甚至人情世故,恩怨是非,都得留有余地。退耕还林,是给树木留一份苍翠的余地;保护森林,是给自然留一份和谐的余地;保护湿地,是给水禽留一份生存的余地;保护隐私,是给心灵留一份隐秘的余地。电脑的档案资料要备份,以防病毒攻击系统瘫痪;房屋的钥匙要多备一把,以防遗失进不了家门。树与树之间,留有间隔,才能长得茂盛粗壮;人与人之间,保持相应的距离,才能避免摩擦和纠纷。批评人而留有余地,便是给人留下改过自新的机会。表扬人而留有余地,便是给人留下继续进取的动力。制定计划,要留余地;享受人生,要留余地;批评下属,要留余地;日常用度,要留余地。房屋装修,要留有更新的余地;再狭窄的公路,也要留有错车的余地;再紧张的工作,也要留有休息的余地。甚至高考升学填报志愿,也要留有“第二志愿”的余地。就是我们身上的五官布局,也都留有相应的余地。双眼的布排,留有余地;眉毛的错落,留有余地。耳朵生长于头颅两侧,大小高低不差,同样留有余地。再来看四肢、五官、七窍,也都分布得非常的均匀。家有余粮,日子好过;日有余用,生活安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人在社会,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学会留有余地。话不可说满,事不能做绝。留有余地,才有足够的回旋的空间。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就是说连上天都会为每个人留有转机,留有选择的余地。弹琴唱歌,余音绕梁;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流水有回旋的余地,才会减少灾害;江河有涨落的余地,才不致泛滥成灾。留有余地,才能做到均衡、对称、和谐。留有余地,才能做到进退从容、曲伸任意。

境由心生

布朗先生途经一个偏僻小镇,来到一家旅店打算投宿。这时,另一个人也正好来订房间。然而,不巧的是,这家旅店只剩下一个房间了。“这是一间双人房,”服务员说,“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就同住一个房间,可以吗?” 一开始,两人都不愿意,但由于此时已经是深更半夜,外面又开始下起了雨,他们就勉强同意了。他们稍做收拾之后,各自上床睡了。在睡梦中,布朗先生忽然听到有人喊叫,忙睁开眼,房间里漆黑一片,“出了什么事?”他惊问。同房间的那个人用虚弱的声音答道:“对不起,我不得不将你叫醒。我有哮喘病。我现在感觉很不好,头痛得十分厉害。如果你不想我死掉的话,麻烦你赶快帮我把窗户打开。” 布朗先生跳下床开灯,但是停电了,灯不亮。病人继续呻吟道:“空气、空气……我需要新鲜空气。我快支撑不住了。” 布朗先生摸黑设法去找窗户。花了好长时间,他终于找到了,但是却怎么也打不开。同时,病人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情急中,布朗先生操起身旁的一张椅子,猛地朝窗户砸去,玻璃哗啦一声破碎了。病人立刻停止了呻吟,紧接着说他感觉好多了,并向布朗先生表示感谢。然后,两人平静入睡,直至天明。可是,他们醒来时,惊讶地发现,房间里惟一的窗户关得紧紧的,完好无损,而室内穿衣镜却成了碎片。这就是境由心生。弥尔顿曾说:“心,乃是你活动的天地,你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国,亦可将天国变成地狱。”认识到这一点,在有着各种压力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营造心境,诗化生活,超越生活,实现一种思想、文化和精神的自我拯救,从而开垦出芳菲满地的精神桃花源来。

解套与放下

“九连环”这种益智游戏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说发明于战国时代。它是人类发明的最奥妙的玩具之一,无论解下还是套上,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十九世纪时有人经过运算,证明共需要341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更为便捷的答案。其玩法比较复杂,解套方法是在前两环解下后,要解第三环时,需先将解下的第一环再套回,然后才能下第三环。之后再套回第一环;到解第四环时,依前法套回前面的三环,再解下开首的前二环,然后才能下第四环,最后又套上开首的前二环。以此类推,每要解开一个环,就必须将前面已解开的环再套回去,直到解到第九环,须将前面所有已解开的环都再套回去。如果解套者在每一步骤中,舍不得把好不容易解下的环套回,那么这个九连环就无法全部解开。我们的生活就犹如这个九连环,是一个一个环扣所组成。如果只贪图面前的小名小利,只安逸于现有解开的那个环,而不肯放弃,那么就无法再更进一步,获得更多的收获。再从另一层面来说,又如我们对于功名富贵的“环”放不下,生命就被功名富贵套牢;我们对于悲欢离合的“环”放不下,就会在悲欢离合里痛苦挣扎。因为放不下,我们就无法解开层层缠绕的环扣,无法解脱。要解套与否,就全在人们的一念之间。

向右走

一位木匠师傅带了徒弟几个月后,徒弟出山了。第一个月,一个中年人抱怨椅子做得大了,徒弟无言以对,师傅忙解释道:“椅子大了,您不仅坐着舒服,放在客厅,也显得大方。”中年人听了高兴而去。第二个月,来了个青年人,瞧了瞧,“这椅子是不是小了点儿?”徒弟无语,师傅微微一笑:“这样一是替您节约成本,再者小而精致,可以点缀任何东西。”青年很乐意。第三个月,徒弟小心谨慎,谁知农民来了埋怨做工太长,徒弟一脸无奈,师傅走过来说:“为您,我们拿出了自己最好的技术,不过欲速则不达,但为了您满意,我们尽心尽力。”农民听罢,怒气全消,满意而归。第四个月,徒弟小心谨慎的同时加快了速度。第四个客人是个商人,他感叹做工太快。师傅又一次兴奋地说:“我们不愿意浪费您的时间,对您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所以我们速战速决。” 第五个月,徒弟疑惑地问师傅:“你为什么处处为我辩解?”师傅顿了顿道:“凡事都有两面性,就如同出门,如果向左走是一死胡同,向右走也许能走出阳光大道。无论我说什么,都是为了顾客满意,更是为了鼓励你,激励你,教育你!”从此以后,徒弟不仅钻研技术,使技术精益求精,为人处事更游刃有余,生意蒸蒸日上! 师傅几句话化解了顾客的不满,温暖了徒弟的心。无论他说什么,关键在于他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梳理了人际关系。我想无论你在哪儿,无论对谁,尽量多地给你以外的人多一些愉悦和满足,给你的朋友和下属制造一些宽松的环境,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如果你向左走不通,请向右走!

冲破“自我设限”的藩篱

生物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些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所以跳蚤称得上动物界的跳高冠军。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些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是立即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罩,“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罩上。跳蚤虽然也十分困惑,但是它决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们开始根据玻璃罩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经过一段时间,这些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玻璃罩,而是在罩下自由地跳动。第二天,实验者开始把玻璃罩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玻璃罩已经去掉了,还是按原来的那个高度继续地跳。三天以后,实验者发现那些跳蚤还在那里跳。一周以后发现,那些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其实它们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它们已从一个跳蚤变成了一个可悲的爬蚤! 后来,生物学家在玻璃杯下放了一个酒精灯,并且点上了火。不到五分钟,玻璃杯烧热了,所有的跳蚤自然发挥求生的本能,每只跳蚤再也不管头是否会撞痛(因为它们都以为还有玻璃罩),全都跳出了玻璃杯。生活环境使跳蚤迷失了自我,它们不知道自己是善跳的跳蚤了。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啊!玻璃罩已经罩在了跳蚤的潜意识里,罩在了心灵上,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扼杀了。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人有些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面也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我要不要跳?能不能跳过这个高度?我能不能成功?能有多大的成功?这一切问题都取决于:自我设限和自我暗示!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社会遭遇中,如何认识自我,在心里如何描绘自我形象,也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成功或是失败的人,勇敢或是懦弱的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命运。

去繁就简的人生

智者的简单,并非因为贫乏或缺少内容,而是繁华过后的一种觉醒,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夏秋相交之时,家门口的一棵柿子树被一场罕见的大风拦腰吹断了,很是让人心痛。那棵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每年都给当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我当时少不更事,便问正在对树叹息的祖父,冬天风也好大啊,还那么冷,它怎么就没被吹断呢?祖父说,这树亏就亏在了结果太多,枝叶太旺,招风啊。我当时听得似懂非懂,并不完全明白祖父话中的意思。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渐多,才慢慢体会到祖父话中的意味。柿子树在夏秋之际的断折,是因为它在最为繁华的时节,背负了太多的沉重,就像英雄往往魂断于盛年。而在深秋或寒冬,华叶落尽,果实卸下,生命开始简单而平静,再次面对风霜雨雪的袭击时,就显得无畏无惧,宁静泰然了。在人的一生中,也会有许多的追求,许多的憧憬。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追求金钱,追求名誉和地位。有追求就会有收获,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很多。有些是我们必需的,而有些却是完全用不着的。那些用不着的东西,除了满足我们的虚荣心外,最大的可能,就是成为我们的一种负担。古人有句话叫“大道至简”,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越是真理的就越是简单的”。的确,古往今来,那些真正健康长寿的人,那些人格高尚,具有爱心,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给人类社会留下精神财富的人,无不生活简朴,思想单纯专一。在世人眼里,他们看起来也许并不怎么聪明,甚至会有些傻里傻气。实际上他们只不过是大智若愚,自觉淘汰了对他们来说多余的东西罢了。智者的简单,并非因为贫乏或缺少内容,而是繁华过后的一种觉醒,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曾经读过一本美国诗人的传记,他一生都住在旅馆里,拒绝房子等他认为是负担的东西。他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旅行到另一个地方。他的一生都是在路上,在各种交通工具和旅馆中度过的。当然他并不是没有能力为自己买一座房子,这是他选择的生存方式。后来,政府鉴于他为文化艺术所做的贡献,也鉴于他已年老体衰,决定免费为他提供住宅,但他还是拒绝了。理由是他不愿意为房子之类的麻烦事情耗费精力。就这样,这位特立独行的行吟诗人,在旅馆和路途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直到90多岁时逝世。他死后,朋友为他整理遗物时发现,他一生的物质财富,就是一个简单的行囊,行囊里是供写作用的纸笔和简单的衣物。而在精神财富方面,他给世界留下了十卷优美的诗歌和随笔作品。著名的美籍华裔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有一个很有趣的“数学人生法则”,说数学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九九归一,化繁为简。在人生的过程中,往往越是单纯专一的人,就越是容易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而那些想法很多,在许多方面都行,都一试身手的人,则往往终其一生而无所作为。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即便你健康地活到80岁,才有29200多天。这里面还要除去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睡眠和其他琐事,还要除去童年、少年和老年的时光,其实你可以利用来做事情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千天。在有限的人生中,你不可能做得太多,所以只能有选择,有方向地去努力。一个心中有坚定信念的人,一个有明确目标的人,他会心无旁骛,并善于将可能引起忧思苦恼及妨碍行进的事物丢弃掉,不让它干扰自己的身心和脚步。现在许多人都在使用电脑,无论工作或娱乐,都很方便快捷。但使用电脑的人也都知道,你安装使用的软件越多,电脑运行的速度就越慢;并且在电脑运行的过程中,还会有大量的垃圾文件、错误信息不断产生,若不及时清理掉,不仅仅是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还会造成死机甚至整个系统的瘫痪。所以,你就必须定期地删除多余的软件,清理掉那些无用的垃圾文件,这样才能保证电脑的正常运转。人的身心何尝不是这样,你要想有所作为,想在生活中健康有力地向前走,就不能背负太多无用的东西,要学会清理和放弃。简单的过程是一个觉醒的过程。大道至简, 健康人生一定是一个去繁就简的人生。简单使人宁静,宁静使人快乐,而快乐才是生命不断走向高处的动力。

一再错过的机会

改革开放之初,几个哥们打算去广东贩电子表,他们约小李一起去,小李不以为然,可是那些哥们儿都发了,等小李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满街都是卖电子表的小贩了。小李跟我说,他很后悔,后悔极了。后来又有人去广东倒挂历,小李仍然没去,他觉得那玩艺儿书店里太多,赚不到钱,可这回他又错了。那天他请我到小饭店一醉方休,酒后他哭了,他说自己太笨。如果时间真能倒转,我们每个人都会成功的,不过即使时间不能倒转呢?终于有一天,小李打起行装决定一个人去广东。我问他做什么生意,他竟然说不知道。但他告诉我,他发现一个规律,只要广东流行的东西,不几年内地就流行,只要你做了,肯定错不了。这回反倒是我犹豫了。几年后,省城开了家最大的家电商场,美其名曰“大集体”,其实就是几个人合伙经营,老板之一就是小李。那时国营的商场进货渠道单一,定价又不合理,很快小李就发达了,没过几年,他把电器卖得一件不剩,又开始做电脑,愈加发得不可收拾。前几天我又碰到他,已经是老李了,他说他已经把店盘给了别人,正准备出去走走。我说:“还到广东吗?”他摇摇头:“现在信息流通都很顺畅,广东已经不行了。”他要去国外看看,他发现很多国外流行的东西可能就是国内即将流行的,他还特意给我讲了强化木地板的例子。不久老李就出国了,不知道下次回来,他又要干什么大事。生活中,如果多数人都认为是机会那肯定就不是机会了,而当我们真正面对机会的时候,大多数的人总是犹豫不决的,所以才成就了少数的成功者。我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错失机会,我们在每一次错失后都会懊恼,然后又在新的机会面前犹豫不决。其实我们缺少的不是机会,而是捕捉机会出现规律的慧眼。

把生命当做一个土豆

一位美国人最初靠养猪为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偶然得到一个消息:前线作战部队需要大量的脱水蔬菜。他立即向银行贷款,买下了当时美国最大的两家蔬菜脱水工厂,专门生产供部队用的脱水土豆。过了两年,纽约一位化学师研制出冻炸土豆条,买下脱水蔬菜工厂的美国人认定这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军需产品,果断地买断了化学师的生产技术,大量生产炸土豆条,果然一炮打响。然而,炸土豆条的工艺也有缺点,每个土豆只能利用一半,其他的都被当做废料扔掉了,浪费惊人。那位美国人在剩余的土豆里拌入谷物用来作牲口的饲料,饲养了前线十五万匹军马。前线部队有数以百万计的车辆,每天消耗的汽油非常可观,他又抓住这一良机,用土豆来制造以酒精为基础的燃料添加剂,效果非常好。与此同时,那位美国人用土豆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含糖量丰富的废水灌溉当时的农田,把土豆喂养战马所产生的马粪收集起来,作为沼气发电厂的材料。整个二战中,他的土豆系列产值超过了10亿美元,利润超过了6亿美元。他就是被称为“土豆富翁”的J·R·辛普洛特。对于一个小小的土豆,辛普洛特开发到了极致。正是这种决不浪费的理念,极大地托举了辛普洛特的事业。 人有时其实就像一颗土豆,有的能力像土豆心可以做大一点的用途,有的能力像土豆皮只能干相对较小的事情。我们应该充分开发、利用它们,把每一种主要的能力都化成人生实实在在的成就,让生命在多个方向实现突破。把生命当成一个土豆,充分利用它的每一项潜能,人生才会有所超越,我们拥有的天空才会越来越广阔。

多一点欣赏

历史上凡是成就一番大业者,多是心地坦荡、襟怀坦白之人。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是不是胸怀宽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是否欣赏他人,又是如何欣赏别人。一个人如果视同道是 冤家,看他人一无是处,“他是伤疤我是花”,最终自己也将难有大的作为。只有学会欣赏 别人,才能为自己的发展提供“雨丝鱼儿出,风轻燕子斜”般和谐的人际环境。欣赏他人,是一种真本相,一种高境界。在这方面,名人的作为就是一面明镜,一根标尺 。一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 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 十分欣赏,他四处打听,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肯定与欣赏:“ 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 他本是因为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写小说的,由于名作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创 作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目标,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国际声誉 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伟大的列夫·托尔斯泰。欣赏他人,需要具有一种宽广的胸襟和一种无私的勇气,也可能是一种超然的智慧和一种 劝人的艺术。欣赏他人,可以是出自爱才之心、容才之量,也可以是助人之难、解人之感。 有的时候,这种欣赏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他人的命运。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渴望得到欣赏。林肯有一次在信里说:“每一个人都喜欢人家的赞美 。”威廉·詹姆斯则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如果一个人能 由衷地欣赏别人,主动关心帮助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欣赏,就会得到别人的关怀,自然也 就会感到幸福,这便如同一个人经过不断努力,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一样。在此过程中,因欣赏他人而换取的收获,远比那些在牌楼碑塔上徒受日晒雨淋的哑口 无声的颂文重要。可见,多一点欣赏,少一点挑剔,于人于己都是至关重要的。

人生开关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那年考上了大学,却没有钱去读。惟一能来钱的路是上山砍柴。附近有一座矿山,矿上每天要烧很多柴,民工们从山上砍柴,挑到公路边,由矿上派人来收购,用车拉走。我也加入了砍柴民工的队伍。但我力气小,柴砍得慢,只怕是夜里不睡觉也挣不够上学的钱。后来,矿上来收柴的张叔要找一个人替他过磅记数,由矿上开工资,这是一份好差事。他知道我缺钱上学,特地把这差事安排给了我。过了几天,和我一起砍柴的大毛悄悄地跟我说:“给我多记一点,我拿了钱分你一半。” 张叔是按我记的数字给民工发钱的,只要笔下轻轻一画,不出力不流汗就能来钱,天底下原来还有这等美事!不过,张叔会不会发现呢?大毛说:“不会。柴是一车车拉走,少个三五百斤谁也不会知道。”“好,就算不知道,但我这么做,对得住张叔吗?”大毛说:“咳!你真是的,柴是公家的,又不是张叔家的,有什么对得住对不住的?” 我差不多被他说得心动了,但还是觉得有些不踏实不对劲。我把这事说给我母亲听,母亲坚决反对,她说:“吃了不该吃的会拉肚子。” 我听了母亲的话,没再理会大毛。那年我挣够了上学的钱,踏进了大学的门槛。毕业后,又被分配到一个我喜欢的地方,有了一份我喜爱的工作。我的人生道路很顺畅。早些时候,我回家探亲,见到张叔,提起那段旧事,我问他:“假如我那时虚报冒领,会怎么样?”张叔说:“你要是想昧心多拿一点,最后会连一点也拿不到。”他告诉我,柴拉回矿里,他中间抽检过好几次,没有发现差错。我吃了一惊:幸好当初没有听信大毛的蛊惑,不然的话,我此后的人生道路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一位先哲说过,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会把人带进或黑暗或光明的两种境界。这话我信,因为当年在那座大山脚下的公路边,我就接触过一个这样的开关。

咬着牙微笑

2006年2月13日,都灵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开始了,年轻的中国运动员张丹、张昊充满自信地进入赛场。开始几个动作两个人的表现相当精彩,赢得了全场观众的一片喝彩。谁也没有想到,意外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在挑战后内四周抛跳时,由于张昊抛出的高度偏低,张丹在空中旋转周数不够便重重地摔在冰场上,致使腿部韧带拉伤。看着张丹痛苦的表情,全场观众的心都揪了起来。比赛不得不暂时中断,赛场上一片寂静。正当人们以为张丹要提前告别比赛时,让全场观众震惊的一幕出现了:外表柔弱的张丹不顾医生的劝告,硬是忍着韧带撕裂带来的疼痛再次登场!此时,全场观众都安静下来,所有的镜头不约而同地对准了这位异常顽强的中国女孩!张丹咬着牙含着泪,继续微笑着参加比赛。刚开始的几个动作,张丹因为腿部剧烈的疼痛而有些变形,可两个人接下来的表演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在规定的倒计时之内,转身,滑行,抛跳,空中旋转,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动作的难度系数越来越高,两个人的表现也近乎完美。赛场上除了悠扬的中国乐曲之外,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所有的人都被他们的精彩表演深深震撼了。最终他们获得了银牌,这也是中国选手在奥运会花样滑冰历史上取得的最好成绩。其实,在生活的舞台上,每一个人都可能重重地摔倒。很多人都体验过摔倒那一瞬间身心巨大的痛苦——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下,在聚光灯照耀的舞台上,毫无预料地摔倒在地,多年的努力和汗水在一瞬间化为虚有,惊慌、恐惧、无措、失败将你团团包围,曾经热切的目光骤然冷却,所有的聚光灯也在刹那间黯淡下去。如果你在此刻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含着泪水,蹒跚着离去,哀伤地躲起来,任泪水冲尽脸上的光华,也不会有人笑你懦弱,甚至还会对你同情万分。但如果那样,本应属于你的光荣,就在你自艾自怜的同时,离你悄然逝去;本来触手可及的成功,就在你放弃自己的舞台的同时,与你擦肩而过。面带微笑,咬牙坚持,是一种永不妥协的姿态,是驱散阴霾的阳光。咬着牙微笑的人永远都不会放弃希望;不放弃希望的人,生活也不会放弃他,成功终将垂青他!

拉长幸福

日常生活中,人们抱怨最多的莫过于命运的不公,感叹日子总是那么平淡与乏味,总感觉生活好像专门与自己过不去似的。其实不然。大多数的人,之所以有种种不成功不幸福的感觉,不是生活原本就是这个样子,而是自己不懂得经营人生,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曾看到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一对新婚夫妇,妻子的一篇论文获奖。丈夫为了对妻子表示祝贺,亲自下厨烧了几个拿手菜,小两口点上蜡烛,共饮了一瓶葡萄酒。 过了一段时间,那种喜悦之情在妻子的心中渐渐变淡了。一天,妻子一走进家门,就见桌上摆满了她平时特别爱吃的菜肴,还摆上了蜡烛和美酒。妻子有些奇怪,忙问丈夫今天是什么日子,丈夫微笑着说:“今天是你论文获奖一月纪念日!”妻子一听笑得差点儿趴下:“你这是怎么了,那么一点事你还没完没了,一月、二月、三月、半年、一年…难道就这样一直搞下去?” 丈夫却一本正经地说:“当然要一直搞下去,知道吗?这叫‘拉长幸福’!直到你写出第二篇佳作……” 这的确是一位有创意的丈夫,那个幸福的女人可真是幸运。他们经营幸福的技巧,给人太多的启迪。仔细想来,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好好地经营:每一个明媚的日子,每一个温馨的时刻,每一点成功的喜悦,每一步跋涉的记忆……每一点每一滴,都可以经过有创意地经营,变成人生值得收藏的经典。人生就像种田,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秋天就一定会收获沉甸甸的果实。幸福也好,成功也罢,都离不开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与努力。那些生活得相对好一些的人们,说到底,并不是生活对他们多么偏爱,而是他们善于拉长自己的幸福,擅长经营自己的人生。

以感恩的心态面对

史蒂文斯失业了,一切来得那么突然。他是个程序员,在一家软件公司干了八年,本以为可以在这里做到退休,然后拿着优厚的退休金颐养天年。然而,这一年公司倒闭了。这时,史蒂文斯的第三个儿子刚刚降生,他感谢上帝的恩赐,同时意识到,重新工作迫在眉睫——作为丈夫和父亲,自己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让妻子和孩子们过得更好。他的生活开始凌乱不堪,每天到处找工作。一个月过去了,他还是没找到工作。除了编程,他一无所长。终于有一天,他在报上看到一家软件公司要招聘程序员,待遇不错。史蒂文斯揣着资料,满怀希望地赶到公司。应聘的人数超乎想像,很明显,竞争将会异常激烈。经过简单交谈,公司通知他一个星期后参加笔试。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笔试中,史蒂文斯轻松过关,被告知两天后面试。他对自己八年的工作经验无比自信,坚信面试不会有太大的麻烦。然而,考官的问题是关于软件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问题,他竟从未认真思考过。史蒂文斯觉得公司对软件业的理解,令他耳目一新,虽然应聘失败,可他感觉收获不小,有必要给公司写封信,以表感谢之情。于是他提笔写道:“贵公司花费人力、物力,为我提供了笔试、面试的机会。虽然落聘,但通过应聘使我大长见识,获益匪浅。感谢你们为之付出的劳动,谢谢!” 这是一封与众不同的信,落聘的人没有不满,毫无怨言,竟然还给公司写来感谢信,真是闻所未闻。这封信被层层上传,最后送到总裁的办公桌上。总裁看了信后,一言不发,把它锁进抽屉里。 三个月后,新年来临,史蒂文斯收到一张精美的新年贺卡,上面写着:尊敬的史蒂文斯先生,如果您愿意,请和我们共度新年。贺卡是他上次去应聘的软件公司寄来的。原来,公司职位出现空缺,他们想到了史蒂文斯。十几年后,凭着出色的业绩,史蒂文斯一直做到了这家公司的副总裁。这家公司就是美国微软公司,现在闻名世界。以感恩的心态面对一切,包括失败,你会发现,人生其实很精彩。

一枚闪亮的硬币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美国19世纪的三大富翁之一。他一生至少赚进十亿美金,捐出的就有七亿五千万。他虽然拥有亿万家产,但他平时花钱却十分节俭。有一天,他陪朋友到一家熟识的餐厅去用餐。在那家餐厅附近,他遇见一个年轻的乞丐拉着小提琴,朝行人乞讨。洛克菲勒一下子被那些美妙的声音吸引住了,他走过去聆听了一会儿,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年轻人,你很有音乐天赋,不应该靠乞讨度日。” 乞丐感觉面前这个老人很面熟,好像经常在一些报纸上看到。乞丐惊讶地问:“你是?” 洛克菲勒笑着说:“洛克菲勒,一个靠搬运油桶谋生的老头。” 顿时,乞丐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然后,洛克菲勒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纸币递给那个乞丐,不小心将一个一毛钱的硬币带了出来。那个硬币在地上划了一个圈后,滚落在乞丐身后的排水沟里。洛克菲勒走过去,俯身将那个硬币捡起来,然后仔细擦去上面的泥污。那个乞丐诧异地问:“洛克菲勒先生,如果我像你那么有钱的话,根本不会去在乎那一毛钱的。” 洛克菲勒好像是开玩笑地说:“也许,这就是你至今仍在乞讨的原因吧。” 就在洛克菲勒转身离开时,那个乞丐疾步追了过去,嗫嚅道;“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用你给我的这张整票,换那一枚硬币” 洛克费勒很高兴地与他交换了,并且还拍了拍那个乞丐的肩膀。几年后,洛克菲勒有一次应邀去欣赏一个音乐演奏会。在演奏会结束时,一位年轻的小提琴家,急匆匆赶到洛克菲勒面前,异常感激地说:“洛克菲勒先生,你还记得那一枚硬币吗?”说着,他从贴胸的口袋里,摸出一枚闪亮的硬币。洛克菲勒快乐地大笑起来说:“迄今为止,这是我知道的一枚最有价值的硬币!” 同情一个陷入困境的人,伸出热情的手给予他无私的帮助,的确是重要的,但这只能使他们得到一时的慰藉,更为关健的是,应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自尊和价值——只有充分相信自己,并有决心和勇气去摆脱面前的困境,才会迎来他们希望的天空。

两根木条

一位游客为了领略山间的野趣,一个人来到一片陌生的山林,左转右转迷失了方向。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迎面走来了一个挑山货的美丽少女。少女嫣然一笑,问道:“先生是从景点那边走迷失的吧?请跟我来吧,我带你抄小路往山下赶,那里有旅游公司的汽车等着你。” 游客跟着少女穿越丛林,阳光在林间映出千万道漂亮的光柱,晶莹的水汽在光柱里飘飘忽忽。正当他陶醉于这美妙的景致时,少女开口说话了:“先生,前面一点就是我们这儿的鬼谷,是这片山林中最危险的路段,一不小心就会摔进万丈深渊。我们这儿的规矩是路过此地,一定要挑点或者扛点什么东西。”游客惊问:“这么危险的地方,再负重前行,那不是更危险吗?” 少女笑了,解释道:“只有你意识到危险了,才会更加集中精力,那样反而会更安全。这儿发生过好几起坠谷事件,都是迷路的游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一不小心掉下去的。我们每天都挑东西来来去去,却从来没人出事。” 游客不禁冒出一身冷汗。没有办法,他只好接过少女递过来的两根沉沉的木条,扛在肩上,小心翼翼地走过这段“鬼谷”路。两根沉木条,在危险面前竟成了人们的“护身符”。与此相类似的是香港启德机场,它就位于市中心,飞机掠过九龙等闹市的时候,乘客能清楚地看见住家阳台上晒的衣服。就是这么一个被称作“世界上最危险的机场”,数十年直至关闭都没有出现过大灾难。探究其中的原因,有人说正是因为危险,所以全世界的飞行员都小心翼翼,不容许自己出一点差错,香港的启德机场因此才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机场之一。危险固然可怕,但比危险更可怕的是人的麻痹大意;危险不一定制造灾难,但人的疏忽往往是灾难的渊薮,这正是“压力效应”——推而广之,人生中的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该在肩上压上两根“沉木条”,让它唤醒我们的斗志与韧性?

人生只有使用权

人的一辈子会走进很多误区。其实,走进误区也没什么可怕,可怕的是人明明走进了误区,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结果一路错误地走下去……人生,很像下棋。围棋大家吴清源先生讲过这样的话:下围棋就是两个人接连地犯错误,犯得大的,犯得多的输棋。人生亦是如此。人生的误区有很多,关乎财富,关乎生命,关乎价值。有些地方看似平地,实为陷阱;有时你以为这条路最便捷,其实却该走另一条路。比如,我们买房子。我们取出全部财富,还要向银行借上许多钱,终于拥有了产权证上写有自己名字的房子,以为这套房子的所有权是自己的其实,我们错了,在关乎房子的所有权上问题上,几乎所有的买房人思绪都走入了一个误区,产权证上已经明确无误地告诉你了,你拥有的“产权”是70年,也就是说,你只有70年的使用权。想开了其实无所谓比70年再长又怎么样呢?70年以后几乎现在所有的买房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台湾花莲有个证严法师,她的“人生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一语,我以为足以警醒我们在自己人生的棋盘上少出几招坏棋。细想起来,对呀,人生里哪样东西是我们真正拥有的啊?好像真的没有。我们不敢说我们拥有自己的生命,因为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没有人和你商量,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人提前告知。失利/痛苦/疾病/失恋,许多不好的东西不是你选择放弃就可以放弃的,那么,在归你使用的几十年人生里,尽可能地享受你的每一餐饭,每一杯茶每一段爱恋,每一份亲情甚至于每一阵清风和每一次细雨。一切的一切早晚都是人家的,所以,珍惜你眼前的一切,千万别为别人的东西着急。我们不能说我们拥有多少多少的物质财富,穷人不用说,富人也不该说。一张钞票就很能说明点什么:这张钱放在你的钱包里是你的钱,呆在她的钱包里是她的;你用这张钞票买杯清茶你享受了清凉,她用这张钞票换支口红感受了美丽。钱,你只有使用了,把它花出去,它才是钱哪。钱只是一个能让我们生活品质更好的工具,不要把钱当作一切,钱也不是我们生活的最终目的。“人生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一句总是能让我们在很多时候把心静下来,并坦然面对一切。人生一生,命有长短,运有好坏,财有多少,心安才能使好它们。智慧之光:一生之中,我们为了许多东西而努力追求、付出,但它们不应该是我们最终的人生目的,我们的人生目的应该是让人生的过程更加快乐、美好、幸福,美好的过程才是我们最想要的。不要为有些东西迷失了自己,珍惜当下,珍惜现在,珍惜现在拥有的一点一滴,并用美好的过程让它更加灿烂辉煌。

道路是开辟出来的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城堡里住着一位貌若天仙的公主,方圆数百里的未婚男青年都想一睹公主芳容,更梦寐以求娶公主为妻。后来机会来了,城堡的主人国王,贴出一张告示,说所有未婚男士都有希望娶公主为妻,条件是他能够畅通无阻地连续三次走进城堡。另有附加说明是,在进入城堡前不可以后退,一旦后退就失去了求婚的资格。国王是一个地形迷,他命令手下在城堡周围修建了密如蛛网的迷途,看似交错纵横,实质路路不通。所以,很多求婚的都迷路了,许多人都不得不放弃。但是有一个小伙子连续三次敲开古老城堡的大门。他是扛着铁锹凿子,以及一大包干粮走进城堡的。他和其他求婚者不一样的是,在遭遇死路时,他用铁锹和凿子打通另一条路。就这样,一条路又一条路,总有一条是通往城堡的幸运之路。事实上,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到无路可退的时候,如果退让,我们也许就会放弃一个很好的机遇。为什么我们不劈开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呢。

知己知彼

在张家界爬山,从七星阁下山,看到一个在蜿蜒山路旁歇息的年轻人。他身旁放着一个背篓,背篓上是一个装满碎石的丝袋。年轻人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打湿,肩头处的衣服已经破烂不堪了。年轻人大口喘息着,我和他攀谈起来。年轻人背篓上的丝袋里装着的是50公斤碎石,从山脚下迈1600个石阶到山顶的施工现场,背一袋4元钱,一天下来可以背4袋……我突然想起在七星阁上,那两个身着民族服装的土家族阿妹,她们每陪客人照一张相收取10元钱,一天最好的时候可以收入上千元。我对满脸往下淌汗的年轻人说起土家阿妹赚钱的技巧,而他如此劳累心理是否平衡。年轻人憨憨地说道:“阿妹能做的,我做不了。我只知道如果连石头都不背,我就一分钱也得不到。”  重要的不是渴望做什么,而是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幸福的底线

作家史铁生曾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从心底说出这话的人,一定吃尽了“疾病”或“便宜”的苦头,所以才把自己的“幸福底线”定得如此之低。但当他们意识到什么是真正幸福的时候,生命留给他们享受幸福的时间已经少得不能再少。许多人一生在茫茫红尘中奔走,陷在名与利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蓦然回首,才发现真正的幸福恰恰就在出发的原点,而当初他们却坚信它在更远的地方。所以,从今天起,我们应该给自己的幸福画一条最浅的底线,去学会从最平常的日子、最琐碎的事情里品尝幸福的滋味。

在黑暗中打个盹

一个朋友深夜开车出车祸飞出了道路,车子坏了,腿也伤得动不了,偏偏手机又没电无法呼救。他独自在寒冷的秋雨和荒野的黑暗中待了8小时,最终盼到了曙光和营救人员。我们感叹一个受伤的人怎样在被孤独放大了许多倍的恐惧中熬过漫长的8小时?!他的回答却令人吃惊:“我先检查了身体,发现没有生命危险又无法实施呼救后,就靠在车子的后座上睡了一觉,以免没有效果的盲动使伤口出血过多带来真正的危险。”在黑暗中打个盹。朋友说,这就是他对付480分钟黑暗最有力的武器。他的叙述改写了我对去年一起探险事故的遗憾。几个年轻人在黑黢黢的山洞里迷失了方向,被黑暗吞没的恐慌追赶着他们在洞内没有目标地狂跑,结果离洞口越来越远,最后困死洞中。救援人员后来分析,他们最初迷路的地点离洞口其实只有十米左右,如果当时就待在原地让慌乱的心冷静下来,完全能感觉到光明在不远处的隐约跳跃。人生往往就是这样,当你遭遇到工作和生活中种种暂时的黑暗时,并不一定要立即采取对抗行动,在你尚未找到穿越黑暗的方向和途径时,先屏住呼吸在黑暗中打个盹也许是一种更有效的进取。只是,它表面上有些消极,并且,需要大勇气和大境界做底气。

在宁静中寻找智慧

朋友大竹是一家媒体的高级职员,他每天下了班以后,都会开车到乡间自己的别墅去。他先到自己的花园当中赏花、浇水、施肥,然后到游泳池里,在那里游泳、洗热水澡,让自己的身心彻底地放松平静下来。接下来他会坐在榻榻米上,静静地倾听风铃的声响。在这整个过程当中,他几乎不与人交谈,一切都在和谐的宁静中进行。他说,他感觉自己从进了别墅的那一刻起,就暂时与世俗的生活告别了。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渐渐进入了沉静的状态里,心胸开阔起来,视野里一片明朗。我随他到他的别墅去的时候,他告诉我他正有一个重大的问题要做决断。我说,为什么不找朋友一起商量拿拿主意呢?他说,不,争论是争论不出什么答案来的,只有把一切的杂念都忘却掉,才会有清晰的思路和办法。我们的古人说过“宁静致远”。西方的耶稣也对他的信徒说过“你们将家人留下,在荒野里去休息一下。”他们的意思都是说,在宁静中才可以得到智慧。

一念之间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师父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了。  才回到公司,一个人就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却什么也没动。日子真快,转眼十年过去了。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的,忍着气,努力学,总算做到了经理的职位,可人也苍老憔悴了很多。一天,两个人遇到了。“奇怪,师父给我们‘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何必死守在公司?所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何没听师父的话呢?”“我听了啊。”那经理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两个人又去拜望师父,师父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然后挥挥手。人生道路的选择很多时候都只是一念之间的事,但结果却可能大相径庭。所以,要想将来不后悔,不怨恨,就只有在那一念间慎重考虑,仔细思量。

心灵释荷

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是个大胡子,浓密的胡须铺垂近腹。据说有一人见此,顿生好奇,问:张先生,睡觉时,您的胡子是放在被子上面还是搁在里头的?”大千先生一愣:“这……我也不清楚。是啊,我怎么没在意这个呢?这样吧,明天再告诉你。”晚上就寝,大千先生将胡子撂在被子外头,好像不太对头;收进被子里面,又觉不自然。折腾了半宿,都不妥当。这一下他自己也犯愁了,以前这可不是什么问题呀,现在怎么成了件头痛的事呢?大千先生的烦恼源于平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引起了他的关注。生活中,心累通常是人为地在自己的思想上加压造成的。我们凡事太在意了,太在意邻里无意的评足,太在意同事间的小磨擦,太在意上司偶尔的责骂,太在意爱人一时的赌气。人生总会有烦心事,睁开两眼历历在目,闭上双眸空无一物,倘若凡事都记取,怎能不让人负重前行!透视琐事、忘却不幸、藐视挫折,这何尝不是一种心灵的释荷、人生的升华呢。

勤奋遭到的斥责

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偶然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实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下午呢?”“做实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追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卢瑟福大为光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呢?”勤奋的学生却遭到斥责,看似委屈,实际上大师是在传授真经啊。很多时候人们宁可让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之中,却极不情愿拿出时间进行思考,以至于思维总是在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最终一无所获。

败给悲观

很早以前,有一群印第安人被白人追赶,逃到了某个地方,他们的处境十分危险。由于情况危急,酋长便把所有的族人召集起来谈话。他说:“有些事我必须告知大家,我们的处境看起来很不妙,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也有一个坏消息。”族人中间立刻起了一阵骚动。酋长说:“首先我要告诉你们坏消息,”所有的人都紧张地站着,神色惶恐地等待着酋长的话,他说:“除了水牛的饲料以外,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吃了。”大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起来,到处发出“可怕啊”、“我们可怎么办”的声音。突然一个勇敢的人发问了:“那么好消息又是什么呢?”酋长回答:“那就是我们还存有很多的水牛饲料。”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就是因了这个智慧而略有些幽默的酋长,因为他在死的困境中依然保持着泰然豁达的心性,他所看到的,只是生的希望。一个在厄运面前不会绝望的人,注定是一个永远不被生活打垮的人。事实上,我们人生的好多次失败,最后并不是败给了谁,而是败给了悲观的自己。

等待灵魂赶上来

印第安人赶着羊群往日落的地方走去。他们行走的速度很快,不过每走过一段距离,都要停下来。停下来的时候,映着天空悠悠的云,印第安的牧人们安详地跳起舞蹈,老人们咂着烟草,蓝色的烟雾更加显得宁静和祥和。有一个过路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就对印第安人说:“你们再不赶紧上路,日落之前就到不了目的地了。你们还等什么呢?”印第安人说:“我们慢下来,是因为我们在等灵魂赶上来啊!”路人愕然。人生的境况也是这样。我们往往匆匆忙忙过一辈子,到头来也不知道自己的前方到底有些什么值得我们如此。一味的追逐丧失了我们应得的幸福。行色匆匆,满心装满了忧虑;追逐甚多,内心里痛不欲生。人生之所以有痛苦,在于欲念太多。欲念逼迫着我们,使得我们的心灵荒芜,野草杂生。我们应该学一学印第安人的从容,心态慢下来,放弃细微的乐趣,短促的享受,才能得到广阔的宁静,和永久的祥和!

对折的墨迹

把自己的思想、情绪、性格等特征不自觉地反映到别人或外界事物上的心理作用,在心理学上叫做“投射”。这一作用在心理学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根据这一心理学原理,瑞士心理学家赫尔曼·罗夏克发明了一种“墨渍测验”,以此来分析人们的心理特征。罗夏克的测验方法是:把一滴墨水滴在一张白纸上,接着将白纸对折,使墨渍变成看起来对称、但实际上却毫无意义的图形。然后让测验对象对它进行随意想像,由此来分析测验对象的心理特征。这一测验的理论依据正是上述“投射”原理,所以这一测验也被称为“投射测验”。对这样一块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墨渍,有人会把它想像成两个拥抱着的儿童,而有人却把它想像成一具被解剖的动物尸体,这一测验的答案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但其中的区别却正说明了想像者不同的心理状况。罗夏克通过多次测验、比较和分析,选出了5张黑白,3张彩色和2张黑红混合的对称墨渍图作为测验材料,让测验对象进行描述,同时观察他们对颜色的反应等等,并确定出一套记分方法和解释原则,以此作为衡量人们心理特征的参考资料。后来这一测验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家的大力推广和改进,在二战期间甚至有人把墨渍图制成幻灯片,让两三百人同时进行测验。罗夏克的“墨渍测验”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和对待生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当中,每天都要与别人打交道,但每个人看待别人和社会的眼光却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有的人就喜欢积极地看待一切,这样他的心情就会十分舒畅和愉快;而有的人则总喜欢把别人和社会看得很坏,其实这种人的看法不但反映出了他们自己的心理不很健康,而且还会使自己的性格压抑,感到活得很累,长此下去对身心非常不利。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社会,微笑地面对你的人生吧。

也许,生活并没有痛苦

法国纪录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只屎壳郎,推着一个粪球,在并不平坦的山路上奔走着,路上有许许多多的沙砾和土块,然而,它推的速度并不慢。在路正前方的不远处,一根植物的刺,直挺挺地斜长在路面上,根部粗大,顶端尖锐,格外显眼。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屎壳郎偏偏奔这个方向来了,它推的那个粪球,一下子扎在了这根“巨刺”上。然而,屎壳郎似乎并没有发现自己已经陷入困境。它正着推了一会儿,不见动静。它又倒着往前顶,还是不见效。它还推走了周边的土块,试图从侧边使劲——该想的办法它都想到了。但粪球依旧深深地扎在那根刺上,没有任何出来的迹象。我不禁为它的锲而不舍好笑,因为对于这样一只卑小而智力低微的动物来说,实在是不会解决好这么大的一个“难题”的。就在我暗自嘲笑它,并等着看它失败之后如何沮丧离去时,它突然绕到了粪球的另一面,只轻轻一顶,咕噜——顽固的粪球便从那根刺里“脱身”出来。 它赢了。没有胜利之后的欢呼,也没有冲出困境后的长吁短叹。赢了之后的屎壳郎,就像刚才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它几乎没有做任何的停留,就推着粪球急匆匆地向前去了。只留下我这样的观众,在这个场景面前痴痴发呆。也许在生活的道路上,它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景;也许它活着,根本不需要像人一样,需要许许多多的“智慧”;也许在它的生命概念中,根本就不懂得赢输。推得过去,是生活;推不过去,也是一样的生活。由此想来,也许生活原本就没有痛苦。人比动物多的,只是计较得失的智慧,以及感受痛苦的智慧。

完美的误区

一位未婚的先生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进入大门后,迎面见到有两扇门。一扇门上写着:美丽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美丽的。此君推开“美丽的”门,迎面又见到两扇门。一扇门上写着:年轻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年轻的。他推开“年轻的”门,迎面又见到两扇门。一扇门上写着:善良温柔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善良温柔的。他推开“善良温柔的”门,又见到两扇门。一扇门上写着:有钱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有钱的。他推开了“有钱的”门…… 就这样一路走下去,他先后推开过美丽的、年轻的、善良温柔的、有钱的、忠诚的、勤劳的、文化程度高的、健康的、具幽默感的九道门。当他推开最后一道门时,只见门上写着一行字:您追求的过于完美了,这里已经没有再完美的了,请你到大街上找吧。原来他已经走到了婚介所的出口。这个幽默故事不只是讲婚姻,也在讲人生的追求。在这个地球上,十全十美的事是不存在的,完美只是人们的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和一种憧憬,却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的追求。

抱怨是往鞋子里倒水

抱怨的人不见得不善良,但常常不受欢迎。抱怨的人以为自己经历了世上最大的困难,他忘记了听他抱怨的人也同样经历过这些,但感受不同。抱怨是什么?像烟头烫破一个气球一样,让别人和自己泄气。天下有好几样无价值的行为。譬如,在沙漠里推销一只船,收藏鱼刺,再就是抱怨。 宽容地说,抱怨属人之常情。“居长安,大不易”,难道不许别人说一说苦闷吗?然而,抱怨之不可取在于:你抱怨,等于你往自己的鞋子里倒水,使行路更难。困难是一回事,抱怨是另一回事。抱怨的人认为自己是强者,只是社会太不公平。如同说,全世界的人合伙破坏他的成功。这就可能把事情的因果关系弄颠倒了。抱怨不同于坦然承认自己的失败。敢于承认失败的人,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如同看到一个伤痕累累、神色平静的勇士,如同英雄。而抱怨,是明明失败却不承认失败,明明有伤,却把伤口装扮成花朵一般的庸人。人本来同情弱者,由于抱怨的人气急败坏,反得不到别人的同情。 抱怨的人在抱怨之后,非但没轻松,心情变得更糟,怀里的石头不但没减少,反而增多了。常言说,放下就是快乐。包括放下抱怨,因为它是心里很重又无价值的东西。人们所以倾心于那些乐观的人,是倾心他们表现出的超然。生活需要的信心、勇气和信仰,乐观的人都具备。他们在自己获益的同时,又感染着别人。人们和乐观———包括豁达、坚韧、沉着———的人交往,会觉得困难从来不是生活的障碍,而是勇气的陪衬。和乐观的人在一起,自己也得到了乐观。许多人都抱怨过处境的烦难,发现无济于事之后便缄口了。抱怨相当于赤脚在石子路上行走,而乐观是一双结结实实的靴子。 抱怨失去的不仅是勇气,还有朋友。谁都恐惧牢骚满腹的人,怕自己受到传染。失去了勇气和朋友,人生变得很难,所以抱怨的人继续抱怨。他们不知道,人生有许多简单的方法可以拨乱反正,闭嘴是其中的真谛之一。

一生受用不尽的经验

妹婿是美国人,从小向往外面的世界,想先环游世界再回学校念书。虽然他父亲是医生,家庭经济环境许可,但是父母并不给他钱,他也没向家里要。高中一毕业,他就去了阿拉斯加伐木存钱。因为阿拉斯加夏天日照时间很长,一天如果工作十六小时,伐一季木的工资可以让他环游世界三季。他在走遍世界两年之后才回大学去念书。因为是在自己深思熟虑之下才决定念的科系,所以他只用三年时间就把四年的学分修完了。他工作得很顺利,可以说平步青云,一直做到总工程师。有一次,他告诉我一个小故事,说这件事影响了他一生。他在阿拉斯加打工时,曾与一个朋友在山上听到狼的嗥叫声,他们很紧张地四处搜寻,结果发现是一只母狼的脚被捕兽器夹住了,正在号嚎。他一看到那个奇特的捕兽器,就知道是一名老工人的,但是这名老人因心脏病被送到安克瑞契医院急救了,这只母狼会因为没有人处理而饿死。他想释放母狼,但母狼很凶,无法靠近。他又发现母狼在滴乳,表示狼穴中还有小狼,所以他与同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狼穴,将四只小狼抱来母狼处吃奶,以免饿死。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给母狼吃,以维持母狼的生命,晚上还得在母狼附近露营,保护这个狼家庭,因为母狼被夹住了,无法自卫。 一直到第五天,他去喂食时,发现母狼的尾巴在微微摆动,他知道自己已开始获得母狼的信任了。又过了三天,母狼终于让他靠近到可以把兽夹松开。母狼自由后,舔了舔他的手,在他替它的脚上完药后,才带着小狼走开,一路还频频回头望他。他坐在大石头上想,既然人类可以让凶猛的野狼来舔他的手,和它们成为朋友,难道不能让另一个人放下武器成为朋友吗?他决定以后先对别人表示诚意,因为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到,先释放出诚意,对方一定会以诚相报。因此,他在公司中以诚待人,先假设别人都是善意的,再解释他的行为,常常帮助别人,不计较小事,所以他每年都升一级,提升得很快。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都过得很愉快,因为助人的人要比被助的人快乐得多。虽然他并不知道中国有“施比受更有福”这句话,但是他的生活证明了这一点。

泥泞留痕

鉴真和尚刚刚剃度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让他做了寺里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和尚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芒鞋。住持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芒鞋做什么?”鉴真打了个哈欠说:“别人一年一双芒鞋都穿不破,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我是不是该为庙里节省些鞋子?” 住持一听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落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吧。”寺前是一座黄土坡,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住持拍着鉴真的肩膀说:“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鉴真说:“我当然希望能光大佛法,做一代名僧。” 住持捻须一笑:“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 鉴真说:“当然。” 住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又干又硬,小僧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住持又笑笑说:“今天我俩在这路上走一遭,你能找到你的脚印吗?”  鉴真说:“当然能了。” 住持听了,微笑着拍拍鉴真的肩说:“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经风不沐雨,没有起也没有伏,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干又硬的大路上,脚步抬起,什么也没有留下。而那些经风沐雨的人,他们在苦难中跋涉不停,就像一双脚行走在泥泞里,他们走远了,但脚印却印证着他们行走的价值。” 鉴真惭愧地低下了头。

因为有对手存在

日本的北海道出产一种味道珍奇的鳗鱼,海边渔村的许多渔民都以捕捞鳗鱼为生。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返回岸边后,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的。而其它几家捕捞鳗鱼的渔户,无论如何处置捕捞到的鳗鱼,回港后都全是死的。由于鲜活的鳗鱼价格要比死亡的鳗鱼几乎贵出一倍以上,所以没几年功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周围的渔民做着同样的营生,却一直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  老渔民在临终之时,把秘诀传授给了儿子。原来,老渔民使鳗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整仓的鳗鱼中,放进几条叫狗鱼的杂鱼。鳗鱼与狗鱼非但不是同类,还是出名「对头」。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遇到成仓的对手,便惊慌地在鳗鱼堆里四处乱窜,这样一来,反而倒把满满一船仓死气沉沉的鳗鱼全给击活了。 加州的《动物保护》杂志也介绍过一则类似的故事:在秘鲁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活着一祇年轻美洲虎。由于美洲虎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全世界现在仅存十七只,所以为了很好地保护这只珍稀的老虎,秘鲁人在公园中专门辟出了一块近二十平方公里的森林作为虎园,还精心设计和建盖了豪华的虎房,好让它自由自在地生活。虎园里森林藏密,百草芳菲,沟壑纵横,流水潺潺,并有成群人工饲养的牛、羊、鹿、兔供老虎尽情享用。凡是到过虎园参观的游人都说,如此美妙的环境,真是美洲虎生活的天堂。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从没人看见美洲虎去捕捉那些专门为牠预备的「活食」。从没人见牠王者之气十足地纵横于雄山大川,啸傲于莽莽丛林。甚至未见牠像模象样地吼上几嗓子。人们常看到牠整天待在装有空调的虎房里,或打盹儿,或耷拉着脑袋,睡了吃吃了睡,无精打采。有人说牠大约是太孤独了,若有个伴儿,或许会好些。于是政府又通过外交途径,从哥伦比亚租来一只母虎与牠做伴,但结果还是老样子。 一天,一位动物行为学家到森林公园来参观,见到美洲虎那副懒洋洋的样儿,便对管理员说,老虎是森林之王,在牠所生活的环境中,不能只放上一群整天只知道吃草,不知道猎杀的动物。这么大的一片虎园,即使不放进去几只狼,至少也应放上两只豹狗,否则,美洲虎无论如何也提不起精神。管理员们听从了动物行为学家的意见,不久便从别的动物园引进了几只美洲豹投放进了虎园。这一招果然奏效,自从美洲豹进了虎园的那天,这只美洲虎就再也躺不住了。牠每天不是站在高高的山顶愤怒地咆哮,就是有如飓风般俯冲下山岗,或者在丛林的边缘地带警觉地巡视和游荡。老虎那种刚烈威猛、霸气十足的本性被重新唤醒。牠又成了一只真正的老虎,成了这片广阔的虎园里真正意义上的森林之王。  一种动物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庸碌无为。一个群体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因为相互的依赖和潜移默化而丧失活力,丧失生机。一个政体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逐步走向懈怠,甚至走向腐败和堕落。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丧失进取的意志,就会因为安于现状而逐步走向衰亡。  鳗鱼因为有了狗鱼这样的对手,才长久地保持着生命的鲜活。美洲虎因为有了美洲豹这样的对手,才重新找了回逝去的光荣。有了对手,才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 有了对手,你便不得不奋发图强,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锐意进取。否则就只有等着被吞并,被替代,被淘汰。 许多的人都把对手视为是心腹大患,是异己,是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后快。其实只要反过来仔细一想,便会发现拥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反而倒是一种福份,一种造化。因为一个强劲的对手,会让你时刻有种危机四伏感,它会激发起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 善待你的对手吧!千万别把他当成「敌人」,而应该把他当作是你的一剂强心针,一台推进器,一个加力档,一条警策鞭。善待你的对手吧!因为他的存在,你才会永远是一条鲜活的「鳗鱼」,你才会永远做一只威风凛凛的「美洲虎」。

细节伤害

一位开出租车的朋友,将遗失在车上的钱包还给了失主。两万多元!许多人认为他傻,失主并不知道他的车牌号码,本来他可以将这钱昧下来的。而他却耽搁了几天的出车时间,去报社,到电视台,出招领启事。钱包递到失主手里,心,这时却真的凉了。他认为自己确实很傻。失主打开钱包,将里面的钱数了三遍。“硬是当着众人的面数了三遍。”朋友委屈地说,“数一遍也就可以了,数了三遍,还拿着些钱对着阳光照照,我当时尴尬得无地自容,难道我会抽出几张或者换几张假币进去,那样我又何必去还?”数三遍,也许是那人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是一种习惯。钱,通过三遍数得准确无误了,可是,动作附带的信息,相应地也传递到人的心里。每一个细节都有深长的意味和指向,每一个动作的背后都隐含着一种逻辑。将失而复得的钱,数上三遍,对于失主,也许就是习惯;而对捡钱的人,则可能是一种情感伤害。母亲打电话给儿子。儿子接到电话就问“有事吗?”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母亲有些伤感,反问道:“没事就不能打电话吗?你不打电话过来,是因为你忙;我打电话给你,还一定要因为什么事吗?”儿子张口结舌。儿子怔怔地握着话筒,后悔了。他应该问问母亲生活得怎样,母亲身体可好,对于年迈的母亲,还有那么多的担心和牵挂,平时积蓄在心里,怎么一握话筒就忘了询问和表达呢?简单的一句“有事吗”?显然是将母亲的心深深地伤害了。人们生活在大大小小的细节中,因为习惯,常常忽视了细节的暗合逻辑和给他人的感受。细节伤害像一把软刀子,一点点切割着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仅有的那点温情,直至真心灰冷,善行敛迹,美德遁形。往往,灾难未必能将人倾覆,而一个小小的细节,伤害至深,让人忧思难忘。

善意是一颗球

有一次,和家人到一家西餐厅用餐。那天客人蛮多的,菜出得慢,我点的餐还没送来,因为是一家人,所以我吃你一点你的前餐,你吃一点他的主菜,大家都没注意到这事,但我没忘记。送饮料来时,服务小姐很不好意思地询问,是不是还有一份餐未送来?我说是,服务小姐很客气地说了一声对不起就离开了。  不到三十秒,老板娘带着大厨到我旁边,连声抱歉,说刚把主菜放下去而已,还要一二十分钟,问我能不能等一下,或者就退掉。我答:“没关系,我知道你们今天忙,我等一下好了,到时候打包,我带回家。”老板娘跟大厨连声道谢离开。然后,原来没点餐的小朋友都有了甜点、水果与饮料。买单时我惊讶地问是否算错了,老板娘在旁边解释道:“因为你的谅解与客气,所以餐点打八折,没上桌的那一份免费,小孩子的附餐也免费招待。”我笑笑说:“你太客气了。”老板娘回了一句话:“因为你客气,所以不得不让我们更客气。”我笑着离开,不因为少花钱,只因客气也可以传染给别人…… 我的工作让我常常有机会介绍想装潢的客户给做室内设计的朋友,按照行规,或多或少总会有些介绍费,但我从来不接受。大概是从高中开始,当朋友要回报我对他们的帮助时,我总是拒绝。我认真地告诉朋友,哪天我需要帮助,拉我一把就好了。因此,当我需全家外出离家数天时,我不用担心家里的鱼会饿死,花会枯死;当我需要搬运东西时,我不用找搬家公司;当我无车可用时,不必担心没人载……  善意与帮助像是一颗球,当你毫不迟疑地将球丢向对你招手的人时,有天,当你也在招手时,也会有颗球飞到你手中,或者,还不只一颗。

心灵迷雾

在肯尼亚的东部有一个巨大的休眠期火山口,这里终年阳光充足,云雾飞扬。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树木葱郁,古藤攀绕,遍地鲜花芳草,四季如春。但是一直以来,这样一处世外桃源却被称为“梅南加伊”。在当地部落语言中,“梅南加伊”是魔鬼的殿堂的意思。原来,在这里曾发生过许多耸人听闻的事件:到那里玩耍的小孩,常常会迷路;一些宗教信徒甚至莫名其妙地在那里自杀。于是当地的人们便认为这是邪恶精灵在火山口四周拉起很多美丽的墙,被他们困住的人因而分不清东西南北。一位英国科学家贝里到非洲考察原始生物时经过那里,知道了这个事情,便住进“梅南加伊”进行观察。他很快就发现,这个进入休眠期的火山口,里面还有一些炽热区域,地下喷出的雾气常年漂浮在空中。是不是雾气有什么问题呢?这引起了贝里教授的极大兴趣。  借助光学仪器,贝里教授测量出特定时间里阳光在雾汽中发生了折射。那是温度不同导致各层次的雾气密度也不同,使阳光发生了折射甚至全反射。这样,身处其中的人就会感觉到周围环境仿佛发生了变化。然而,这种现象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一旦太阳偏离了合适的角度,很快就会消失。因此,在那里受到伤害的总是年幼的孩子和精神脆弱的人。“梅南加伊”原来就是雾汽,由于肯尼亚是一块古老而又闭塞的大陆,科技落后,宗教盛行,一个简单的光学现象被穿凿附会成鬼怪之说。在这个世界上,眼前的迷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中充满迷雾。因此,很多时候,我们最需要的还是首先拨开心灵的迷雾。

重要的不是爱而是欣赏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光有着美丽的风景,同样也有着不同个性、不同气质、不同人格魅力的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你会相识、相遇很多的人,不同的人身上有着不同的品质及魅力,欣赏、喜欢和爱便成了我们最难把握的尺度。 有人说,男人和女人最重要的是相知、相爱。其实,在你的一生中,真正能打动你的人,远远不止一个,都去相爱吗?很不现实,爱是一种用心投入的狭隘的情感,它美好但独立而排他。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便想完完整整的拥有他,包括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以及他整个人。但每一次的感动过后,你又能长久的拥有吗?没有永远不变的思想,也没有永远唯一的情感。所以重要的不是爱,而是欣赏。优秀的人身上会散发着诱人的光彩,他不仅吸引你,同时也吸引着和你同样有着鉴赏能力的人。就象美丽的风景,它的存在不是为了一座山、一片旷野而是为了整个自然,是为了点缀这美丽的世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欣赏、去品味、去陶醉其间。 不同的人、不同的品味,会对同一幅景象产生不同的感觉。晶莹的雪山有着冰清玉洁的美,潺潺的小溪有着清秀自然的美,波澜壮阔的大海有着宽广豪放之美,每一种美都给人不同的震撼。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他们的身上同样散发着不同的美,每一种美好的品质都是诱人的。任何时候,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你周围的人,你便会更坦然地面对一切了。人性的弱点就是想占有,想占有自己喜爱的一切东西。但人又是有思维的这种思维随时都在变,没有一种情感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不要奢望你能拥有很多,用一种平常心态去欣赏一个人,就象欣赏一幅画一样,你会很快乐,也会很坦然。  当你用一种平常的心境去认识一个人、结交一个人的时候,你便会没有了一些私情杂念,你们便可以自由随意的交往,心也便会一点点的交融,真正的朋友便会在你欣赏的眼光中向你走来。友情同样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在你拥有了很多真心朋友的时候,你才会觉得生命的快乐。   拥有一个好朋友,比拥有一段感情要平实得多,在人的一生中,每一次用心的投入都是一种伤害。而朋友则不同,你可以在拥有朋友的同时,体味到人性的纯美、真情的可贵。友情同样是一种爱,一种更高尚、更至诚的爱。这世上树叶有千万片,这世上人有千万种,不一定都要相爱,不一定都要相守,只要学会欣赏。

高贵的自由

据说,前英国首相布莱尔曾偕夫人去法国西南部的一个小镇度假。虽然是首相夫妇大驾光临,但小镇依然我行我素,该晒太阳的晒太阳,该谈恋爱的谈恋爱,每个人都生活得自在而有序。明知布莱尔是个“大人物”,但大家仿佛不当一回事,因为众生平等。布莱尔喜欢泡吧,小镇惟一的一家酒吧老板丝毫不给面子,按预定计划关门休假去了。不过,老板仍然很礼貌地在酒吧门口留下这样一张字条:“欢迎布莱尔先生和太太,很抱歉,现在我们在放假,假期结束后我们会回来的。很抱歉!”另一件事是我姑妈从德国“带”回来的。德国政府订立法规,要求猪农们必须遵守以下一些条例———猪农每天至少花20秒,即早晚各10秒,跟每一头猪相处;每头猪都必须接触到光线,冬季时更要提供额外光源,以免它们心情忧郁;还要给每头猪提供两三个木头玩具或稻草人作为消遣,以防它们无事生非打架……这似乎有点难,但德国人做到了,因为法律是神圣的。他们信仰法律。权力与法律,这是每个公民都必须面对的两样东西,但我们往往只迷信权力,崇拜权力。其实,法典才是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我尊敬的英雄很多,但我最欣赏南非的黑人领袖曼德拉先生婉拒人民挽留连任,坚决走下总统宝座时说的一句话:“我老了,我要回家!”权力不是他的全部生活,这是怎样一种洒脱?我也非常喜欢丘吉尔的母亲。有人问她,是否为自己当首相的儿子感到骄傲,她说:“是的,我还有一个儿子正在田里挖土豆,我为他们感到骄傲!”人的一生要面对许多人要经历许多事,但无论如何都要活得自由而高贵,其实这也不难,学会平视权威,你会变得气宇轩昂,即高贵;学会尊重法律,你会活得心安理得,即自由。

回头不难

大和尚与小和尚结伴下山去镇上购买寺院一周必需的粮食。去镇上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远路,需绕过一座大山,蹚过一条小溪,来回近一天的路程;一条是近路,只需沿山路下得山来,再过一条大河即可,不过河上只有一座年久失修的独木桥,未知哪天会桥断人翻。大和尚和小和尚自然走的是近路,毕竟远路太远,一天一来回,费时费力。他们轻松下得山来,正准备过桥,突然细心的大和尚发现独木桥的前端有一丝断裂的痕迹。他赶紧拉住抬头一路走的小和尚:“慢点,这桥恐怕没法过了,今天我们得回头绕远路了。”小和尚经大和尚的提醒,也看到了桥的断痕,但他甚是迟疑:“回头?我们都走到这儿了,还能回头么?过了桥可就是镇上了,回头绕远路那还得有多远啊?我们还是继续赶路吧,桥或许还能撑得住。”大和尚知道小和尚性格倔犟,见他执意要过桥,便不再言语,只是抢道走到了小和尚的前面,并随手捡了块石头在手中。“砰”的一声,腐朽老化的独木桥应声而落,碎入三四丈下湍急的河流中。偌大的独木桥竟经不起大和尚手中小石块的轻轻一敲!小和尚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继而庆幸自己还没来得及踏上危桥,又暗自为自己的鲁莽无知感到羞愧。在回头的路上,小和尚感激而又疑惑地对大和尚说:“师兄,刚才幸亏你的投石问路,要不然,我可要葬身鱼腹了。你说,我当时咋就那么懵呢?满脑子想到的都是回头太难,过了桥便是镇上了,绝不能回头了。压根儿就没想过桥万一真垮了摔下河怎么办。”大和尚不无深意地说:“只要懂得放弃,其实回头并不难。” 只要懂得放弃,其实回头不难。人生的很多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读书使人优美

“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地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且永不磨损。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华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一块被弃的石头是幸运的

我听过一个美国小男孩的故事。 有一次,这个叫杰米的小男孩要参加学校举行的戏剧表演。他志在必得,母亲却担心他会落选。终于到了分派角色的那一天。放学的时候,母亲去接他。他跑到母亲跟前,脸上流露出抑制不住的自豪和喜悦。“妈妈,你猜猜看。”他大声喊到。他说:“我被选为负责鼓掌和欢呼的。”  这句话的重点在于,他认为自己作为观众,是被幸运的选中的。  像那个孩子一样,我也始终是站在舞台下鼓掌和欢呼的那一个。区别在于,我从未认为我是被选中的。我常常沮丧,也因此对于自己的角色没有自豪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只能是站在台下为少数人的成功鼓掌和欢呼的那一个。但我们也许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竟然是被选中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并且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观众,如果没有台上的表演,我们照样可以活着;作为演员,如果没有观众,表演就必定不能达成。对于这个世界来说,观众也许远比演员重要。因而上帝只拣选了少数人做演员,而安排大多数人做观众。可以肯定,如果缺少了观众的鼓掌和欢呼,这个世界就会比冬天的旷野还萧瑟。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有足够的信心和充分的理由,像那个孩子那样自豪和喜悦了。  我常常认为,自己是一块被匠人遗弃的石头。我总在暗中祈祷,希望有一天灿烂的阳光能够突然临到我,使我能被一个大师慧眼相中,然后被他神奇的双手雕塑成一件伟大的艺术品。 如果我能像那个孩子,就会安于作一块被遗弃的石头了。而我的人生,就会变得很不一样,就会成为一个完全喜悦的享受的旅程,而不是常常困惑和迷惘。  是的,我的确不能做伟大的事,但我可以做微小的事。关键在于,我能否像那个孩子一样,确信这微小的事,是上帝特意分派给我的,并确信我是被选中的,是幸运的。

自圆心理

一位叫紫格尼克的美国心理学家,给138个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业,让他们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令其中途停顿。一小时后对这些孩子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多数孩子对中途停顿的作业记忆犹新。紫格尼克得出结论:人们对业已完成的工作较为健忘,因为“完成欲”已经得到满足,而未完成的工作则在脑海里萦绕不已。于是,心理学家将人倾向于把一件事情做完的心理称为“紫格尼克效应”。“紫格尼克效应”也称“自圆心理”。你不妨试一下:一笔画个圆圈,在交接处有意留出一小段空白。回头再瞧一下这个圆吧,此刻你脑子里必定会闪现出要填补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人的“自圆心理”有时会以它的对立形式表现出来:拖拉、有始无终。一个人做完一件事,内心感到愉快;未做完一件事,内心若有所失。然而,当一个人害怕某件事可能做不完或做完某件事要付出艰苦劳动时,为了逃避这种做不完可能带来的不愉快,就会拖延完成的时间。“自圆心理”以不自圆的方式表现,这说明人的心理具有复杂的机制。其实,人的“自圆心理”具有两重性。如同一个圆圈能画成圆固然好,不能画成圆也没什么。做任何事情不顾具体情况都有始有终,其结果往往束缚自己的手脚,让许多精力消耗到没有多少意义的事情上去。例如,我们读一本书,可以仔细地从头读到尾,也可以粗粗浏览一下,甚至翻几页就放下。如果每读一本书都要“有始有终”细读,简直是浪费时间和自我折磨。我们对每天要做的事情最好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成三类:对第一类事情要保证有始有终,对第二类事情要努力有始有终,对第三类事情则要见机行事。

别人能做的,你不一定也要会

不要随便羡慕或是嫉妒别人,别人能做的,你未必能;你能做的,别人也未必能。 “你为什么不能像某某某那样?”这是一种最不负责的说词。我当然不能像别人那样,因为我是我。世间也有些事是人人都能的,像开心、爱,像在公车上让座位;也有些事是谁都不能的,像飞,像长生不老;有很多别人能的而我不能的,这与智慧全无关系,只因每个人各具不同的禀赋,如此而已。他们能,我为什么不能?用做一种激励,是好的,若视为一条定律,就错了;有句老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就是劝人少跟别人比。快乐的根本在于自己跟自己比,在于自己超越自己,在于胜过自己后的喜悦。这超越不一定要多么伟大的成就,做一件以前不会的事,改一个坏习惯,讲一些从前难于启齿的话,都是一种自我超越。所谓难、易,本无一定标准,那么能与不能,自然就因人而各异了,别人能,是他们的事,我不能,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