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理财产品:为重庆公租房模式叫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8:31:43
2011-10-7    老蜗牛乌有之乡
近段时间,重庆电视台每晚的《共富大家谈》节目引起本蜗牛极大兴趣,若问为啥对这个节目感兴趣,乃因当年“总设计师”曾说过要“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老夫虽然不属于“先富”之例,但对“总设计师”的承诺总是念念不忘,日日期盼,但经过几十年“特别是”以来的眼见耳闻,感觉似乎有人在对“总设计师”的承诺断章取义,仅在前半部份大做文章,对后半部份总是忽略不提,只讲怎样做大“蛋糕”,不讲怎样公平分配“蛋糕”,这点老夫当然有点不满。现在重庆推出了《共富大家谈》节目,对俺无权无势的小民百姓来讲,自然是吸引眼球的。其中本蜗牛最感兴趣的是重庆模式所推出的公租房政策。
据报道,重庆市政府为解决百姓住房难题,筹资1100多亿,大力兴建公租房。需要说明的是,此公租房并非其它地方的所谓经济实用房(包括茅于轼那厮叫嚷不让修卫生间的经济实用房),也不同于其它地方推出的所谓廉租房,而是在政府统一封闭管理下的一种新的模式,此等为民政策,让老夫感慨颇深。
吃、穿、住、行,是小民百姓不可缺少的基本生活需求,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所以“居者有其屋”成为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目标。早在一千多年前,著名草根诗人 杜甫 先生就曾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蔽天下寒士尽开颜”的期盼,足以说明住房的重要性。
本蜗牛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前半辈子生活在公有制年代,住的是单位分配的房屋,每个月只象征性地交一点房租。由于住房是单位的,单位是国家的,因此也相似于公租房,这一点算是非常幸运的。
但进入“特别是”年代后,大概有人对那个时代看不顺眼,一切都要改革,住房当然也不例外。记得老夫当时响应改革号召,不惜高额借贷,东拼西凑,花了几千块大洋将所住陋室买下,自认为加入了“有产阶级”行列,不禁一阵沾沾自喜。然后便是房价一路飚升,暗自庆幸自己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但兴高采烈不久,却发现情况似乎不太对劲,俺还是住在原来的房子里面呀,房子虽然升值了,但俺的生活并没有随之“升值”,还背了一屁股债。日子还如往常那般过,不同的是工资除了要还债,还要应付物价节节上涨的压力,住房改革实际对咱并没带来啥好处,俺总不能卖了房去住桥洞吧。渐渐地才发现,这项“改革”似乎并非为了“蔽天下寒士尽开颜”,而是造就了少数富得流油的房地产开发商、个别先富起来的投机炒房客、以及大多数为了一套住房而一辈子打拼的房奴。
几十年的住房私有制化改革,不但没让“天下寒士尽开颜”,反而改出了诸多事端,改出了“房奴”、“最牛钉子户”、“月光族”、“光棍族”、“蜗居族”、“蚁族”等新词汇,改出了为保卫自家房产面对强拆而自焚的悲剧,个中辛酸,只有当事者最能体会。如果一项改革的结果不是比改革前更加公平公正,而是让少数人得利、多数人吃亏,那么任何人都有对它提出质疑的权利。
随着房价不断飚升,有网友调侃曰:如今要想买套 100平方米 总价300万的房,你只要不是三大式人物(大款,大官,大腕)那所付出的代价请看: 1、农民:种三亩地每亩纯收入400元的话要从唐朝开始至今才能凑齐(还不能有灾年); 2、工人:每月工资1500元需从鸦片战争上班至今(双休日不能休); 3、白领:年薪6万,需从1960年上班就拿这么多钱至今不吃不喝(取消法定假日); 4、抢劫犯:连续作案2500次(必须事主是白领)约30年。 5、妓女:连续接客10000次,以每天都接一次客,需备战10000天,从18岁起按此频率接客到46岁(中间还不能来例假)。以上还不算装修、家具、家电等等费用。
虽然是调侃,但为了一套住房,将人逼到如此境地,说明我们的社会必然有点瑕疵。然而我们的一些“专家”并未反省,反而教训小民曰:不必要求人人有住房,只须做到人人有房住就行了,买不起房可以租房住呀。他妈的,对讲这话的所谓“专家”,俺真想上前抽他两个大嘴巴,他丫的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痛,过去不就是人人都有房住吗,你他妈还改什么呀?就算租房住,房东三天两头动不动喊涨价,不然就请你另寻高就,这般扎腾,谁受得了。以犬女为例,大学毕业后在省城打工,几番被房东以涨价要挟被迫搬家,为了安定团结,无奈之下,只得将几年打拼的积蓄及东借西贷,加上老夫积攒的几个养老钱一并借去交了首付,总算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蜗居,从此不再受人要挟,也算是响应了政府“稳定压倒一切”的号召。不过因此得为银行打工二十年,成了货真价实的房奴。真是“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负债到何时”,恐怕到还清债务时,也与老夫一样白发苍苍了,悲乎。
老夫为啥要为重庆推出的公租房模式叫好,理由如下:
其一,这次重庆推出的公租房模式,好就好在首先是“公”字当头,由政府筹资兴建,建好后由政府统一出租,统一管理,而且租金低廉,让刚参加工作的年青人也负担得起,避免了房东动不动以市场经济为由涨价要挟的烦恼,解除了租房者的后顾之忧,使之能安心工作,励精图治。
其二,出租对象不以当地户口为限制条件,只要是在重庆市有稳定工作或收入的,都可以提出申请,经审核后参与抽签获得住房,仅此一条,便让参与重庆建设的打工仔们欣喜若狂。由于没有任何地域歧视,为重庆市的建设和发展会聚了大批的人才和劳动力。
其三,租房者只有居住权没有转租权,若不再需要租住,必须退回公租房管理机关,重新分配给新的住户,这就避免了投机牟利的途径。
其四,居住者满五年后,若有购买意向,可向公租房管理机关申请,经批准后可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以满足其愿望,但不能上市销售,当不再需要时,公租房管理机关以收购价回购,从而斩断了心术不正者的私欲。
其五,公租房配套设施完善,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管理有序,这一点从电视转播画面上得到证实。不象有的地方将经济实用房建在交通不便的地方,几乎没有任何配套设施,将经实房作为政府对小民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
其六,由于公租房模式的推出,不仅解决了广大群众渴望以久的住房需求,而且对扩大销费,拉动内需奠定了基础,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应对当前欧美经济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问题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
所以老夫要在此为重庆推出的公租房模式欢呼叫好,如此改革,才能真正做到“蔽天下寒士尽开颜”,才是真正的为民着想、为民办实事、受人民群众真心欢迎的改革。如果将此经验向全国推广,何愁房价降不下来,何愁拉不动内需,何愁国内经济不向好的方向发展。但让老夫担心的是,其它地方一味追求GDP的官老爷们,他们能有重庆这般执政为民的胆略吗。
按理本文应该在此画上句号了,但老夫对“特别是”以来所搞的所谓房改仍然耿耿于怀,总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但又说不出个名堂,幸亏一位聪明的网友看出了玄机,于是写了一篇调侃文章,老夫顺将此文摘抄于此,让大家茶余饭后置之一笑,看看“特别是”以来的房改是不是按此套路来进行的,由于未经作者同意,故先致歉为感:
“话说从前有个地主,找了很多长工为其干活,地主给长工们盖了一批团结楼住着。一天,地主手下的一名狗腿子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有点钱了,他们住你的房子,每月交租子,不划算,反正他们是要永远住下去的,你干脆把房子卖给他们,起个名堂叫做公房出售!告诉他们房子的产权归他们了,可以把他们这几年攒的钱收回来。地主说:嗯,不错,那租金怎么办?狗腿子说:照收不误呀,起个日本名儿,叫物业费。地主很快实行,赚了好多钱,长工们那个高兴啊!
过了几年,狗腿子又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又有点钱了,我们把他们的房子拆了盖新的,叫他们再买回去,起个名堂叫做旧城改造,让他们把手上的钱给我们,顺便还可以多盖一些卖给别人,赚更多的钱。于是地主依计行事,但这次有些长工不高兴了,于是地主的家丁派上了用场,长工们打掉牙只好往肚子里咽,地主又赚了好多钱。
又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了,土地更值钱了,狗腿子又对地主说:东家,咱们把这些长工的房子拆了,在这个地方建别墅,拆出来的地盖好房子卖给那些有钱的大款,还能大赚一笔。地主问:长工们不干怎么办?狗腿子说:咱给他们钱多点儿,起个名堂叫货币化安置,再到咱们的猪圈旁边建几栋房子,起个名堂叫经济适用房,给他们修个马车道让他们到那边买房住。地主又问:他们钱不够怎么办?狗腿子说:不要紧,可以从咱家的钱庄里借钱给他们,一年6分利息,咱这钱还能生崽,又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于是地主按此实行。长工们拿到了钱,但地主的经济适用房到现在才建了一间,长工们只好排队等房子,直到现在,还等着呢……。”
这个故事虽然有点幽默,却道出了“长工”们的辛酸与苦涩。如今的打工仔们不就是如此的写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