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服帅男装官网:辛亥100驚奇兩岸顛覆民國符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07:35
         辛亥革命百年,两岸颠覆了「民国」符号,中国大陆对中华民国「去妖魔化」,官方《中华民国史》超越「国败共胜」框框;民间提出「民国范儿」概念,嚮往胡适、徐志摩等民国特殊气质;作家岳南的巨著《南渡北归》,为「民国范儿」文化平反。台湾则将中华民国「虚位化」,放弃「秋海棠」宏大论述,「龙的传人」音符也飘远。这显示北京已超越内战思维,更有自信心,为中国未来的和平统一,埋下了辛亥思想的伏笔。         进入二零一一年十月,全球华人驀然回首,发现台海两岸社会都颠覆了各自的主流论述,对辛亥的民国符号,悄悄地,但也剧烈地,改变了原来官方的史观。对「中华民国」的解读,两岸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中国大陆从官方到民间,都将「中华民国」去妖魔化,民间知识分子甚至带有一种崇拜的心情,看待民国的一切,有强烈的「文化平反」的意味。而台湾方面,则将中华民国的政治符号「虚位化」,甚至偷樑换柱,将中华民国等同台湾,放弃了百年以前和两蒋时代中国地图是「秋海棠」的宏大叙述,更不会提五六十年代蒋介石所强调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连八十年代侯德健所歌颂的《龙的传人》也成为宝岛飘远了的音符。两岸的民国论述,竟是奇异地移形换位,大陆对「民国」越来越高调,而台湾对「民国」越来越低调。         其实中国大陆这一两年间兴起了一股民国热,不仅至今不衰,并且横跨朝野。二零一零年,作家陈丹青在广州《新周刊》的一篇访问中,概括了他对「民国范儿」的观察,指出民国时期的人物,都有一种特殊的气质,从胡适、徐志摩、钱钟书到傅斯年、陈寅恪、梅貽琦、俞大维等,都有一种今天共和国时代所没有的精气神。「民国范儿」成为一个时髦而又充满想像空间的文化认同,对一百年前所建立的中华民国,儘管在神州大地只有三十八年的岁月,但如今中国大陆对民国的评价都越来越正面,冲破了过去那种只是「前朝往事」的视野和价值观,而是有一种「不胜嚮往」之情。一些公共知识分子,认为必须重新认识这个时代,将民国「去妖魔化」。         而这种去妖魔化的动力,不仅来自民间,也与官方态度的转变先后呼应。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二零一一年出版,被视为中共官方对中华民国研究的最新立场,就颠覆了以前中共的史观,不再将「中华民国」视为叛乱或反动朝代。该丛书的主编之一金以林表示:中华民国史不再强调「国败共胜」,而以平实口吻叙述,国共矛盾是不同社会精英做出的不同选择。         推崇民国独立自由精神         其实中国大陆整个知识界,早就对中华民国重新评价。作家岳南在二零一一年推出的《南渡北归》三大册(湖南文艺出版社),就写出民国知识分子的风采,在抗战与政权变幻的时刻,如何奋勇向前,不惧艰困,保留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包括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貽琦、冯友兰等大师级人物,将北大、清华、南开等陷於日军铁蹄下的师生迁至西南,先四川、后云南,创建西南联大,写出民国时代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不断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弦歌不断,培养了杨振寧、李政道、吴健雄、殷海光等人才,并且在神州易手之际,部分人选择了南渡台湾,开拓了时代的传奇,也对照了大陆从反右到文革时期知识分子被迫害致死的悲歌,慷慨激越,也让人低迴不已。         这本共一百六十万字的巨著,在辛亥百年推出,不忌是否「政治正确」,就为「民国范儿」的提法作出了时代的见证。书中写一些重量级学人,在中国大陆难逃政治运动的噩运,如陈寅恪、冯友兰、吴缒等人,甚至以身殉之,字里行间的潜台词就是:如果这些民国范儿当年去了台湾,不但可以保住性命,并且还可以在学术上创造辉煌。         当然,在作家岳南之前,中国大陆这几年已有更多专业史学家为民国平反。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杨天石和杨奎松的「二杨」,都先后研究蒋介石的日记,也不约而同地对蒋介石和中华民国的评价,超越了过去官方的口径,还予歷史的真面目。         同时,中国大陆的史家也开始对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予以高度的评价,尤其是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七年,被视为经济发展上的「黄金十年」。这项源於美国经济学者罗斯基(Thomas Rawski)所著的Economic Growth in Prewar China 的研究,於二零零九年推出了中译本,改变了中国学界的视野,开始肯定这段时期经济的腾飞和国内建设的重大意义。「旧中国」的经济与社会不仅不是一片黑暗,还有很多需要今日「新中国」加以重新研究。         另一方面,在台湾,作家平路去年批评孙中山思想只是「拼装」,引发政治学者胡佛与周阳山的批判,正反映台湾对辛亥的歷史遗產毫无共识,而今年九月间,作曲家刘家昌指责当局邀请他参加辛亥百年的纪念活动时,写成了庆祝「台湾建国百年」,引起了刘家昌的抗议,说为何中华民国不见了。更不要说这次台湾拍摄纪念辛亥百年的电视剧《勇士们》,被影评界一致认为拍得极为粗糙,予人马虎交差之感,和香港成龙所拍的电影《辛亥革命》及大陆所拍的电视剧《辛亥革命》比较,都被比下去了。         大陆重新发现三民主义         而这样的对照,也展示了辛亥百年的歷史讽刺与惊奇。中华民国的政治符号,被两岸颠覆,你弃我取,大陆越来越比台湾更重视「中华民国」,台湾越来越多人不愿谈「中华民国」。在台湾被很多人讥笑和遗忘的三民主义,成为大陆知识界最新的无形财富,开创了两岸关係的全新局面。         这也因为北京超越了内战的思维,告别了成王败寇的框框,对自己的综合国力有更强的自信心,开拓了两岸过去所难以想像的形势,也为中国未来的和平统一,埋下了辛亥思想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