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航二女儿:梦想成真的时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17:17
梦想成真的时刻---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成立庆典侧记http://news.QQ.com  2008年10月26日12:06   法制网—法制日报   

  

 

  2008年10月23日晚7点,当尊敬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先生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共同为中欧法学院揭牌———撩开那红色的轻纱之际,骄傲的法大人等待的这一刻真正地来临了。

  与焰火、礼花相伴的庆典相比,中欧法学院成立庆典没有华丽与热闹的场面,显得更为朴实与平实,但都是学法律出身的巴罗佐先生、李克强副总理的到来,还是让年轻的法大学子们的心为之振奋与沸腾。

  无需再去猜想“中欧法学院到底花落谁家”?无需再去关心曾经竞标的艰难与周折。

  中欧法学院墩墩实实地在座落于军都山脚下的中国政法大学扎根了,也许不久的将来就会与中欧商学院共同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梦想成真的时刻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成立庆典侧记

  

 

  法制网记者 蒋安杰

  光荣的使命

  “中欧法学院是中欧教育合作领域也可以说是中欧合作的重要项目。弘扬法制精神,是我们时代的要求,培养更多的法律人才,是现代化建设的热切呼唤。”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讲话让与会者感受到中欧法学院所肩负的光荣使命。

  欧盟欧洲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代表欧洲委员会对中欧法学院的新生表示祝贺,并不失风趣地回忆了他年轻时在里斯本大学学习法律的往事,告诉在座的同学,法科学生不仅能够从事法律工作而且可以做好其它事情。

  他指出,全球化的时代充满挑战,开放的社会、经济和市场都需要法律,法律已成为国际合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巴罗佐强调,设立中欧法学院的目的不仅是研究不同的法律体系,更重要的是推动中、欧之间进一步的理解和合作。他希望,中欧法学院的首届学生能够不断进取,以自己的所学服务于社会。

  汉堡大学校长莫妮卡·库尔茨教授代表所有欧方合伙人感谢欧洲委员会和中国政府对中欧法学院项目的支持,感谢中方合伙人尤其是中国政法大学为学院筹建所付出的努力。她指出,在全球化、市场开放和技术革新的背景下,欧洲需要加强与国际伙伴尤其是中国的联系和交流,双方在法律体系、政体结构、文化方面的对话将促成一个双赢的结果。她相信,中欧法学院必将获得巨大的成功。

  徐显明校长介绍说,高水平的法学院应当同时担负五大使命,一是培养治国理政和从事法律职业的杰出人才;二是改善对正义的管理,营造社会的价值观;三是创新法学理论和思想,以指引法治实践;四是补漏社会付阙和改革完善制度,为国家、社会和公民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五是营造和弘扬法治文化,推动社会成员把法治作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由此,法学教育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

  法学教育发达,法治才有希望。中欧法学院就是为担负这些大任而孕育诞生的。

  徐校长回忆说,安博大使在几天前的中欧法学院开班仪式上谈到,他眼中的中国教育发展分三个阶段:从建国初期急需工程师,到经济改革急需商务人才,再到现在依法治国背景下对高级法律职业人士的需求。安博大使有关“中欧法学院应当成为全世界最好的10所法学院之一”的话语让人鼓舞。

  石亚军书记表示,中国政法大学将不辱使命,举全校之力推动中欧法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把中欧法学院建设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法学院,成为中欧法律交流的重要平台,学贯中西的法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中欧法学教育合作的成功典范。

  突出的特色

  诚如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致辞中所言,中欧法学院的成立,是中国法学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个学院将以其高起点、国际化、一流水平和中西合璧四个特点而成为中国法学教育的骄傲;是中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可以预见,由中欧法学院培养出来的杰出人才,日后必将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中坚力量和领军人物;是中欧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中欧法学院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学院,她必将成为中欧间法律文化交流的桥梁与平台,也将会成为其他中外法学教育办学的示范。

  徐校长说,中国有着悠久的法学教育历史和包容开放的法律文化。这种传统历经两千余年而延绵不断。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成千上万的学生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留学。其中,相当数量的学生选择了法学专业。由于中国近三十年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也激发了外国了解和研究中国的愿望,学习中国法律变成了外国青年人的一种需要。中欧法学院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下由中欧双方政治家推动而问世的。它的创设,可以使欧洲优质的法学教育资源配置于中国,中国的学生可以不通过留学而亲受欧洲最好的法学教育。

  而欧洲和世界其它地区的有志于中国法律学习的人士,则可在此获得中国最好的法学教育,因为中国政法大学以600名法学师资组成的世界最大的法学家集团,有着其他高校无可比拟的学术优势,可以有效地满足外国留学者对中国法学教育的需求。这样,中欧法学院不仅是中国学生学习欧盟法的基地,也是中国法律向外国学生传播的中心。将不同的法律文化进行融合,将是中欧法学院办学的突出特色。

   奇迹的诞生

  徐显明校长在致辞时介绍了中欧法学院设立过程中创造的数个奇迹。

  奇迹之一是合作伙伴之多,共有12个国家19所大学参与其中,这说明中欧法学院的包容性和国际化是空前的;奇迹之二是它涉及的法律传统之多是空前的,共有七种法律传统将在同一平台上交融;奇迹之三是创立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是空前的。

  徐校长殷切地期待第四个奇迹的发生,那就是希冀中欧法学院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中国最好、世界一流的法学院。他说,创造第四个奇迹,就是中欧法学院未来数年内的奋斗目标,也是中欧所有合作伙伴共同的心愿。

   深情的谢意

  徐校长在致辞中表达了一系列的谢意。

  他说,他首先要感谢这个项目的创意者。2003年,时任司法部部长的张福森先生最早向欧盟提出了这一设想,而坚定支持他这一创意并完成在欧盟推动程序的是欧盟驻华大使安博先生。

  他要感谢对这个项目予以支持的中国各国家机关,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商务部、司法部、外交部,他们都在项目的早期参与过讨论和架构,是他们构筑了中欧法学院的大厦。

  他要感谢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及中国政法大学的领导机关教育部,他们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精神和令人钦佩的责任心,精心指导了法大申报项目过程中的每一步骤和环节,最终使这一项目既有合规性的基础,又有良好的制度框架,为项目在未来的实施铺平了道路。

  他要感谢以方流芳教授为院长的中国政法大学的项目申报和实施的优秀的团队。他们不计劳苦、不舍昼夜的忘我精神让人感动,他们在项目9月17号正式获批后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对234名申请者的各种审查、语言考试及面试等多种程序,公正而又高质量地完成了招生工作,使得中欧协议中所列秋季开学能如期举行,他们是一个能够不断创造奇迹的团队。

  他要感谢中国政法大学有欧洲大学法学教育背景的全体教师,他们有60人之众,这个数量在任何国家都可以组成一个中等规模的法学院。他们的群策群力和高度团结与合作,是法大最终竞标成功的关键因素。

  他要感谢加入这个项目成为法大亲密伙伴的所有中外院校,大家可能国别不同,法律传统不同,办学传统不同,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走到一起来了。在合作伙伴中,汉堡大学为项目所做的巨大努力,是此次成功的重要因素。汉堡大学前校长路切先生卓越的协调能力和现校长奥维特·科茨女士独有的太空物理的长远眼光及汉堡大学法学院院长图特先生优秀的组织能力令人非常感佩。

  徐显明校长深情地表示,“中欧法学院是初升的太阳,中国政法大学所要感谢的就是那托起太阳的阿波罗!”

  

 

  莫妮卡·库尔茨教授致辞

  

 

  徐显明校长致辞

  

 

  中欧法学教育的新纪元

  ——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欧法学院法定代表人徐显明教授

  法制网记者 蒋安杰

  记者:徐校长,请您介绍一下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的成立背景。

  徐校长:中欧法学院赖以成立的基础关系是一系列协议。

  2007年1月,中国政府与欧洲委员会签署了旨在组建中欧法学院的“财务协议”,协议规定用招标方式确定中欧法学院项目的承担者。

  我校于2007年4月组成以校长为组长的“中欧法学院筹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竞标、对外协调和申报中外合作办学等事务。2007年8月底,我校与德国汉堡大学等15所中外院校签署“加盟协议”,组成合作团队,参加竞标。

  2007年11月26日,“汉堡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团队”在竞标中胜出,汉堡大学代表全体团队成员与欧洲委员会签署了“资助协议”。协议规定:欧洲委员会将在5年内投入17512575欧元,用于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组建“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

  2007年1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出席第四届中欧工商峰会的时候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欧工商管理学院已成为众多优秀管理人士的摇篮,我们期待即将启动的中欧法学院培养出大批学贯中西的法律人才”,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宣布了中欧法学院项目的启动。

  2008年2月,我校和德国汉堡大学联合向教育部提出组建中欧法学院的申请。9月17日,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

  中欧法学院的项目参与者是一个国际性的合作团队,其中包括:13所欧洲加盟高校,分别是汉堡大学、马德里自治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罗伯特舒曼大学、巴黎政治学院、隆德大学、鲁汶大学、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中欧大学、罗兰德依亚托斯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3所中国加盟高校,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和国家检察官学院;以及由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和研究机构组成的27个协作单位。

  记者:根据中欧法学院公布的信息,全部项目的5年预算包括:欧盟资助17000万元人民币,16个合伙院校承诺的投入是人民币7730万元,学院预计收入人民币5190万元,这还不包括中国政法大学的实物出资,中国政法大学准备如何使用这一资源?如何与其他院校分享这一资源?如何让我国的法学教育事业从中受益?

  徐校长:中欧法学院是政府合作项目。凭借中欧法学院引进的教育资源则是全中国的公共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将利用这一资源服务于公共目标,使我国的法学教育事业从中受益。

  中欧法学院开展的项目包括:硕士项目、职业培训项目和研究咨询项目。其着眼点均是服务于中国的法治化进程。硕士项目将中国法律或法学硕士项目与欧洲法学硕士项目结合起来,立足于中国,以为中国培养高端法律人才为目标。

  在培训项目方面,学院计划在2008-2013年培训5000名中国法官和检察官,700名中国律师,900名欧洲法律职业人员。

  在研究咨询项目方面,中欧法学院将设立研究部、创办杂志、举办学术年会、开展博士联合培养。此外,中欧法学院还将向国内外提供咨询服务,对象包括中国政府部门、律师事务所、国际组织和其他组织等。中欧法学院将坚守非营利、信息公开和择优录用的方针,确保法学教育事业为该学院唯一的中心,确保学院的全部人力、物力、财力都用于法学教育。

  记者:我国法学教育的学历教育现在已经有中专、大专、法学学士、本科双学位、本硕连读、法律硕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现在又增加了一个中外合璧的双硕士--中国的法律硕士和外国的法学硕士,这种多样化的法学学位系统是否增加了外界评估法学学位的价值的难度?中欧法学院即将开展的双硕士学位项目是理顺这方面的关系还是使之更为复杂?

  徐校长:法学学位系统的复杂程度固然与外界识别和评估法学学位价值的难度成正比。

  但是,如果我们无所作为的话,这种识别和评价难度并不能自动降低或者消失。唯有通过尝试多种可能的教育模式,我们才能发现最适合中国的改革路径。事实上,法律硕士项目和本硕连读项目都是我们探索在中国发展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结合的法学第一学位的尝试。中欧法学院的双硕士项目将借助中国法律硕士或法学硕士项目与欧洲法学硕士项目的结合,推进这一探索进程。

  记者:为什么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律硕士和德国汉堡大学的法学硕士这样两个双学位?这样的学位组合是否能增强学生在法律职业市场的竞争力?

  徐校长:目前法学教育改革和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而中欧法学院项目正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出现,它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中欧法学院的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