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圆圆粉色风衣:观音资料(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4:26:09
心动了他却走了进士
观 音 由 来观世音观音菩萨(或称观音大士),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家家有弥陀,户户有观音”,这句古今流传的俗语,就充分说明了中国民众崇敬供奉观世音菩萨的盛况,以及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民间的深远影响。印度的菩萨和中国民众结缘最深的,莫过于观音,中国民众对她的崇信远在其他佛教神只之上。直到今天,观音菩萨依然深受广大民众的虔信和膜拜,继续展示其神奇的魅力。观音,全称“观世音”,是梵文Avalokites'Vara的意译,又译作“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观音声”等,别称救世菩萨、莲花手菩萨、圆通大士等。“观世音”意思就是,世间一切遇难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该菩萨名号,菩萨就会及时观其音声而前来相救。《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众生遇到种种灾难苦恼,只要发声呼救,观世音菩萨就寻声解救。声音不用听而是去“观”,此属于佛家所说的“六根互用”。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及其功能。“根”为“能生”之义,如眼根能识色,耳根能听音,鼻根能嗅香,舌根能尝味,身根有所触等。一般凡人,各根各司其职。但佛家神通妙用,六根却可以互用,即六根中任何一根都能替代其他诸根的作用。释迦牟尼佛在六根互用上就达到了极高极圆满的境界。《涅盘经》称:“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知法,一根现尔,余根亦然。”观音菩萨也同样具有这种神通,即以目观尘世苦难众生的呼救声,而前往解救。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拯救一切苦难众生,故全称“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因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大悲”,沿用至今。“观音”又名“观自在”,见唐玄奘所译《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自在”的含义,一是表示具有大智慧,能够完全“自在”地洞察世界,达到事理无碍的境界;二是表示大慈悲,观音菩萨能够应机赴感、寻声救苦,从心所欲,无所不能,了无障碍。在民间,将菩萨和众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以“观世音”(或“观音”)菩萨最为流行。观世音的由来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圣众体系中的一位菩萨,是一位印度菩萨。关于观音菩萨的身世,在佛经中多有记述,并非像《红楼梦》所说那样“虽善无征”,不可稽考。印度佛典所载的观音有好几种,身世各异。记载观音身世资料最多的首推《悲华经》,据此经所说,观音为远古删提岚国转轮圣王无诤念的太子,名叫不眴。长大后和父王一起随宝藏如来出家修行,后来,父王被授记为阿弥陀佛,不眴太子即被授记为“观世音”菩萨,国王第二子名尼摩,被授记为“大势至”菩萨。父子三人合称“西方三圣”。按此说,观音菩萨为阿弥陀佛的儿子。经中记太子曾在佛前发誓:“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诸众生等,若不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宝藏如来当众为不眴太子授记道:“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作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其次是《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按此经所说,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为莲花所化生。经中记云:昔金光狮子游戏如来国,彼国中无有女人。王名威德,于园中入三昧,左右二莲花化生童子,左名宝意,即是观世音;右名宝尚,即是大势至。三是《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音菩萨是远古时期一位名叫“千光王静住如来”的弟子。这位如来为观音菩萨宣讲“广大圆满无碍”的《大悲心陀罗尼》,并以金色手摩他的头顶,说道:“汝当持此心咒,普为当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菩萨发愿之后,就具足千手千眼,同时,十方所有的佛都放光普照其身,从此便成为了观世音菩萨。此经中又说,观音菩萨很早以前就已成佛,名叫“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四是《十一面神咒经》,说观世音菩萨过去世中曾“作大仙人”,“作大居士”。经中说:“我忆过去过殑伽河沙劫前,有佛名‘百莲花眼无障碍顶炽盛功德光王如来’,我时作大仙人,从佛受得此咒,见十方佛,应时证得无生法忍。”“又,过去殑伽沙劫,有佛名美音香,我身作大居士,于佛受得此咒,便于生死超四万劫。诵持此咒,复得诸佛大悲智藏、一切菩萨解脱法门。”五是《不空羂索咒心经》,说观音菩萨为过去“胜观”世界“世主王如来”的弟子,经云:“往昔九十一劫,有世界名胜观,佛号世主王如来。我从佛受此咒心,教化无量百千子,令趣菩提,以是功德,获十亿三摩地,不空妙智为上首。”六是《楞严经》,说观音菩萨原为过去世中一个名叫“观世音”如来的弟子。经云:“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七是《观世音菩萨往生净土本缘经》,此经疑为后世伪作,但其中所载观音身世的一个故事也广为流行。依据此经故事,观世音和大势至是“早离””和“远离”二兄弟,这两兄弟亲母早逝,后受继母所害,被骗到一个孤岛,兄弟双双饿死,早离由自己饱受生活折磨,历经磨难,而发愿救助一切受苦众生,最后成为观世音菩萨。以上是有关观音身世的几种佛经经典,此外有关观音法门的还有多种经典,就不赘述。从以上大量佛经典籍所载,可知在佛教各菩萨中,观世音菩萨是一位十分重要的菩萨,有史可稽,并非无据,不可稽考。以上记载观音身世的几部佛经所说的观世音菩萨都是男菩萨,是大乘佛教菩萨中的男菩萨。佛经所说观世音的特点都比较明确,虽然姓名不同,但都一致,如《悲华经》所说,这位菩萨发誓要做的就是免除众生苦恼,救护“无依无舍”的“忧愁孤穷”,所以,大乘佛教中的观音菩萨主要就是一位救苦救难的“度一切苦厄”的慈悲菩萨,这和后世的观音菩萨是一致的,和中国的观音菩萨是一致的。观音菩萨传入中国大约是魏晋时期,观音菩萨是随着魏晋时期净土宗的盛行而日益深入人心的。净土宗的信仰是称名念佛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魏晋时期社会的动乱是造成这种信仰盛行的社会现实根源。哀鸿遍野、苦难深重的动乱社会,更促使人们信崇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在印度佛教庞大的佛菩萨王国里,中国民众很快选择了观音菩萨,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广大民众祈望有一位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的救世主。在频生的天灾人祸面前,束手无策、陷于失望甚至绝望境地的平民百姓,需要这样的救世主。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基辛说:“宗教强化了人类应付人生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即死亡、疾病、饥荒、洪水、失败等等。在遭逢悲剧、焦虑和危机之时,宗教可以抚慰人类的心理,给予安全感和生命意义,因为这个世界从自然主义的立场而言,充满了不可预料、反复无常和意外的悲剧。”中国民众信仰观音菩萨原因即在于此。但是,中国民众接受印度的佛菩萨却又并非全部照搬,而是改造为中国菩萨。随着佛教中国化的发展,印度的观音形象逐渐发生重大变化。这个变化就是,观音入主中国初期,观音还是以“伟丈夫”男菩萨的形象高坐佛殿神堂。中国早期观音造像,例如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的木雕,观音都是以男子汉形象出现,嘴唇上还有两撇小胡子。后来,特别是唐宋以后,观音完全变为女菩萨,而且是非常秀美妩媚的女菩萨。中国佛教对观音的改造,突出地表现在编造观音菩萨的新的身世,这就是广泛流传的观音为妙善公主说。印度的男观音变成了西域兴林国妙庄王的三公主。这种女观音身世说,最早见于宋代朱弁《曲洧旧闻》。其后,宋末元初的管道升著《观世音菩萨传略》成为完整的传记。以此为蓝本,还陆续出现了《香山宝卷》、《南海观音全传》、《观音得道》等一大批观音故事书。这些观音故事的广泛流传,深入人心,致使中国化的女观音菩萨,完全取代了印度佛典中的“正宗”的男观音菩萨。一个观音菩萨在印度、在中国有着以上互不相同的多种身世,特别是最后由男观音变成了女观音。这样多种殊异的说法应如何看待呢?到底哪种说法才是观音的真身世呢?这种不同身世和变化在佛教来说是可以合理解释的。因为,按佛理,佛和菩萨皆无生无死,亦无性别,可根据不同需要变现各种化身。《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就具体说,观世音菩萨能显现各种化身去说法救度众生。如有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去救度;如有众生应以罗汉身得度,他就现罗汉身去说法。观音菩萨还能随时以国王身、宰官身、男身、女身、居士、长者、比丘、比丘尼等等种种不同身去说法救度。观音菩萨既然可以随意变化,那么,她以不同身世出现,由男菩萨变为女菩萨都是可以的、正常的。观音菩萨可以显化为多种宝相,《楞严经》也有明确记载:“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依据观音菩萨随意显化这一特点,观音菩萨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各佛教宗派和中国民间又各各供奉着各种观音,如密宗所传为六观音,天台宗所传也为六观音,中国民间则盛传三十三观音。密宗六观音为千手千眼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胝观音和如意轮观音。分别简述如下:千手千眼观音:又称“千眼千臂观音”,简称“千手观音”、“大悲观音”。据密宗经典《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所记,观音菩萨在“无量亿劫”前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说法,就发誓要“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于是身上长出了千手千眼。千眼表示遍观世间,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其形象分两种。一是实有千首千眼。其典型造像为首戴宝冠,冠有化佛。面有三眼,臂有千首,千手掌上又各有一眼。千手为法身八手,手最大,其中二手作合掌状,其他六手各执法器。报身四十手,稍细小,其中二手合掌,其他三十八首各执法器。化身九百五十二手,皆于手中各执兵器。二是简化了的千手千眼观音,实为四十手眼观音。典型造像多是两眼两手下,左右各有二十手,手中各有一眼,共四十手四十眼。四十手眼各配上二十五有(欲界十四有、色界七有、无色界四有),也成千手千眼。圣观音:亦称“正观音”、“圣观自在”,是观音各种宝相的总代表,一般所说的观音即正观音。一面两臂的圣观音可说是观音菩萨的标准像。形象是头戴宝冠或作宝髻,宝冠中有化身阿弥陀佛形象,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也有站于莲花座上的。手中或持莲花或结印相,妙相庄严。马头观音:亦称“马头观世音菩萨”、“马头菩萨”、“马头大士”、“马头明王”等。形象是以马置于头,和一般温柔慈悲的观音像截然不同,此观音面呈忿怒相。头发倒竖,双目圆睁上吊,獠牙显露凸出,恐怖威严,勇武神气,一般右手捻莲花,左手持长柄大斧,或坐或立。此观音以照破众生瞑暗、击毁恶趣苦恼、摧伏妖魔和各种魔障为本愿。十一面观音:此观音以具有十一个颜面而得名。十一张颜面面貌不一,重叠而上排列,有如宝塔。描述此观音像的佛典有北周耶舍崛多译《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唐玄奘译《十一面神咒心经》;唐不空译《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规经》。其形象为,正面三面为菩萨善面慈悲相;左侧三面为瞋怒相,右侧三面为獠牙上出相;中间后一面作暴露大笑相;顶上一面作佛面。十一面上各戴宝冠,宝冠中有阿弥陀佛像。十一面观音前后左右十面代表大乘修行的十个阶位,即十地,修习内容为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智慧)、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十项。上面的佛面则代表十一地——佛果。
0人 0人 +1 回答时间 2006-05-24 15: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