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漫乐画博客:“八旗子弟” 的堕落为何不可避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2:00:58
[原创] “八旗子弟” 
2011-09-18 13:38:32  转帖

解放军著名歌唱家李将军,年过半百娶得佳人归,年近花甲又喜得贵子,取名“天一”,顾名思义,“天下第一”。

李将军老年得子,自然捧如掌上明珠,有求必应,百依百顺。——“我舍不得打孩子,这代人是中国人的希望......。”

虚岁十六的“天一”,从小肯定没挨过打,却会打人,出手还忒狠,以致伤人惹了官司。拜网络神力,立马窜红,名扬四海。作为艺人的老爹小妈,不知是喜还是忧,是希望还是失望?

有句老话,惯子如杀子,在家里舍不得管教,出门自有人替你管教。

草根出身的李将军自己并非“八旗子弟”,可别培养出个“八旗子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圈进去用纳税人的钱替你管教一年儿子,虽然心疼,其实不是赚了吗?

 

【节选引用】

程万军:“八旗子弟”的堕落为何不可避免?

 

“八旗子弟”本是名词,前清时代表“荣耀”,晚清时代表“败家子”。

关于“八旗子弟”的堕落,后人以为,是王爷们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儿女,或者国家没有让这帮子弟接受社会兵营锻炼所导致。而我在阅读他们的演变史后认为,关键因素并非如此,他们的堕落不可避免。

清兵入关,统治中国之后,“八旗子弟”的安置分两部分:一部分留在兵营,一部分安置社会。

走向社会的这批“八旗子弟”,由弯弓射雕的骑手转为附庸风雅的“文人墨客”,这应该算是“文明程度”提高的转变,但可惜由于“八旗后”先天底蕴不足,这种转变难以到位,所以干脆“变形”为纸醉金迷的公子哥——持着折扇、提着鸟笼招摇过市,身后簇拥着家丁打手。因为别无所长,他们一不务农,二不做工,只是在社会游荡。

留在兵营的这部分“八旗子弟”,虽然一如既往接受军事训练,但一则因为他们的父辈功劳,成为国家军队的“特殊人群”,二则由于他们进入和平年代,久疏战事,所以战斗力的下降不可避免。

前期“八旗兵”借汉人内乱之际趁势入关,横扫中原,血洗江南,杀出了“威名”。曾经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李自成农民军,打得过吴三桂,却根本不是“八旗兵”的对手,可见“八旗兵”战斗力何等强劲,堪称当时最好的“精锐部队”。

等到了中后期,所谓的康乾盛世,留在兵营里的“八旗后”比社会上的浪荡子弟还为所欲为。鸦片战争时期,“一杆烟枪”已成为他们的主要标志物。

晚清时分,无论是留在兵营里的“八旗后”,还是走向社会的“八旗后”,已经“惟知抽鸦片、提鸟笼”,什么样的丑事都干得出来。

对于“八旗子弟”的蜕变,清朝统治者并非没有察觉。明王朝因为腐败亡国,清朝的统治者在吸取前朝教训上还是比较用心。清朝基本没有昏君,他们几乎个个“勤政”,而且比较清心寡欲,整体不太贪婪。

出于国家政权不变色的考虑,清朝历届领导人都试图挽救“八旗子弟”,他们督促王爷们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并组织了不少“社会锻炼”运动,希望以此来让其保持“艰苦朴素、骁勇善战”的作风。

譬如雍正时期,发布“京旗移垦”政策,组织“京旗移垦”运动,把居住在京城一带的闲散旗人,移往东北从事农业垦殖,自食其力,一是为了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二是为了让这帮子弟经受劳动锻炼。希望重振八旗威风。

然而,总体收效甚微。京城这些子弟们没有几个愿意去,即便去了,也空手而归,继续等着皇家供奉。被圈养了太久的宠物,已彻底失去了掠食的野性。他们陶醉在京城花天酒地度日的生活中,每天琢磨着怎么使生活更好玩些。遛鸟、唱戏、赌马、斗蟋蟀成为他们的强项。

在他们的盛世末期乾隆朝中,“八旗后”成了当铺里最受欢迎的客人,因为国家颁发的钱饷不够他们花费挥霍,所以只好寅吃卯粮。他们把祖辈聚敛的翡翠玉石、古董字画等宝物全抛出来。

并非没有家庭教育,也非没有社会教育,但是“八旗子弟”的还是不可避免地堕落了。这是为什么?

清朝“八旗子弟”间,有句流传几百年的口头禅,即“汉人无累,旗人有累”。所谓“累”者,即“资本、老本”也。意思是“汉人没资本、老本,他们有资本、老本”。

而资本、老本是什么?无非是仰仗他们的祖先当年曾以血肉之躯,出生入死,杀出了一个清王朝。因此,他们觉得有恃无恐,认为坐吃俸禄理所当然。 他们依仗父辈的特权,对汉人具有强烈的优越感,由“横”而“骄”,在社会上随心所欲、游手好闲。他们吃祖宗在战争中聚敛的大量财富、带着暴发户心态,挥霍钱财,一掷千金。生于锦绣丛中的新贵“八旗后”, 骄奢淫逸是为常态。

“八旗子弟”所仰仗的“累”,用现在话言之就是:特权与既得利益。父辈们垄断了社会资源、无需公平竞争、王二代们坐享其成、随心所欲

特权与血统一样,既能造人,又能毁人。“八旗后”博得了令天下人不齿的贬义称谓——“八旗子弟”。清中晚期,他们连洪秀全的农民军都打不过,只好以汉治汉,靠汉人曾国藩办“民兵”才灭了“太平天国”之“乱”。

待世界真正的列强从远方地平线上出现时,“八旗后”更无招架之力。1860年的英法联军,1900年的八国联军,区区万把人,都轻而易举地攻破北京城。操着冷兵器的“八旗劲旅”匆忙披挂上阵,结果在压境的坚船利炮面前,一败涂地,作鸟兽散。

游手好闲的“八旗后”,连自食其力都做不到,又如何能守疆卫国?他们只是希望靠“变卖国土”换得苟延残喘的好日子。

然而,历史终于不再给他们机会了。辛亥革命以一营的哗变就推翻了爱新觉罗氏对中国的统治,“八旗后”的总代表皇帝破产了,“八旗后”全体成为破落户。

纵观中国两千年封建史,“八旗子弟”堪称最具代表性的“犬子群”,而他们的蜕变,其根本由来不是因为王爷们没有教育好他们的子女,而是因为他们“有累”所导致的必然结局!

 

原文:http://opinion.cn.yahoo.com/ypen/20110909/579416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