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圆圆圆漾所有款图片:辛亥百年:和平统一不是梦 民族复兴一定来——中新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01:28

辛亥百年:和平统一不是梦 民族复兴一定来

2011年10月07日 10: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77)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10月7日电 题:和平统一不是梦 民族复兴一定来

  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和平统一,不是梦。民族复兴,一定来。”日前,在两岸部分社团联合在北京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谈会上,老家是台南的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郭俊次寥寥十余字,道出了海内外爱国人士的心声。

  辛亥革命一百年来,中华大地发生沧桑巨变。然而,在两岸经济建设取得骄人成就的今天,孙中山当年提出的“复兴中华,统一中国”的使命仍未完成。

 

  纵观中国历史,统一是发展的主流和大势。孙中山说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中,正是这种意识使我们能够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性积淀着祖国统一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国家统一则中华振兴,民族和睦则祖国进步。”

  令人喟叹的是,孙中山生前曾4次踏足或途经宝岛,其时台湾尚在日本殖民统治之下。1945年,台湾光复,实现了中山先生倡导的“恢复台湾,巩固中华”,然只有短短的4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两岸骨肉同胞复被人为分离,形成新的“国殇”。

  1949年以来,中共高层和海内外有识之士为国家统一殚精竭虑。上世纪末,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在台湾问题上,大陆方面主导、进行了一系列与时偕行的尝试,从“解放台湾”到“一纲四目”,从“叶九条”到“邓六条”,从“江八点”到“胡四条”,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和风风雨雨,两岸关系终于在2008年“拨乱反正”,进入60年来仅见的和平发展大道。和平与发展现已成为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两岸民意主流。

  古语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孙中山也说过,“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对此,两岸和平论坛召集人纪欣在接受中新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两岸关系能否进一步和平开展,和平发展是否能迈向和平统一,关键在于能不能取得两岸同胞,特别是广大台湾民众的支持。”

  欣慰的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已经融入大陆新时期的对台政策。胡锦涛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时曾指出,“13亿大陆同胞和2300万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以人为本”,有利于务实把握主流民意走向,厚植两岸同胞共同利益,为两岸的和平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如今,余光中笔下“一湾浅浅海峡”的乡愁已成为历史。从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来大陆探亲,到2008年“大三通”的基本实现,再到2011年陆客赴台自由行的逐步展开,两岸搁置争议,求同化异,在经贸、民生、文化、科技等领域展开交流合作,和平发展大潮势不可挡。

  从1987年到2010年,以年度计,台胞来大陆人次从不足5万增至500多万;大陆居民赴台人次从不足1万升到160多万。交流人次骤增的背后,是两岸人民增进了解、加深情谊、累积互信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6月29日签署的ECFA,标志着两岸在经济关系正常化、经济合作制度化上迈出历史性步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在经济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目前,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已形成“政党主导、官民结合、多轨并进、多方位沟通”的协商合作机制。两岸同胞共同利益日益增多的同时,民族认同感也得到加强,历史文化认同不断扩大和深化。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民族记忆,是联结两岸人民的强大精神纽带。孙中山说过,“统一就是一统,就是要名实相副地真正统一”。两岸经济、文化、科技、民间等领域大交流的同时,政治互信的发展同样令人期待。

  新中国成立62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孙中山的巨幅画像竖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与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隔街相望。大陆缅怀革命先烈、企盼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愿望可见一斑。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王昌龄的《送柴侍御》,大意是:两地的青山同时承接云雨的润泽,同样沐浴明月的光辉。
   一般的离别诗,都是以不同的形象着意表现一个“远”字,着意摹绘别时之难、别后之思,而王昌龄的这首《送柴侍御》却别开蹊径,用丰富的想象去描绘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却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且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呢
辛亥百年,释放的是两岸化干戈为玉帛、为人民谋福祉的情怀;百年辛亥,承载着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完)
.bshare-chinanews_s{background: url("http://bbs.chinanews.com/web/fileftp/2011/06/2011-06-28/U282P44T64D18F1055DT20110629150236.gif") no-repeat scroll 0 0 transparent;}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新闻: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首义之城”的变与不变
    ·辛亥百年:“四个选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辛亥百年纪念两岸百年金曲网络票选台北启动
    ·辛亥百年日本行:愿中日之间能如祖辈般推心置腹
    ·辛亥百年:三峡工程见证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述评:中国兴起辛亥百年纪念活动热
专题: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