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周波模具厂:美欧要考虑中国到底倒向哪一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6 17:56:26
美欧要考虑中国到底倒向哪一边

2011-09-28

        美国从发动阿富汗战争开始,在“大中东”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相关国家进行政权更迭,通过军事手段,首先把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赶下台,而后入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加上美国对巴以问题的主导权,进一步强化美国及美元霸权地位。当美国剑指伊朗这一中东最后堡垒,不想看到美国独霸的欧俄,出于自身利益操作伊核问题,并拉上中国共同抗衡美国势力扩张。由此,“大中东”巴以问题、伊核问题、政权更迭问题三大热点形成且交织,最为深刻地影响到国际局势沿革,同时也搅动着伊斯兰世界。凭借美国为首北约在阿富汗驻军“反恐”投向周边的辐射力,美国涉足中亚并策动吉尔吉斯颜色革命,同样达到政权更迭的目的,这种颜色革命、政权更迭蔓延到格鲁吉亚、乌克兰,以求建立亲西方政权而疏远俄国之功效;这种颜色革命说明政权更迭适用于民主体制,并非只是针对所谓独裁体制,2011年西方策动“阿拉伯之春”以来,有观点认为政权更迭针对的是独裁体制,这是不全面的也是不正确的,一切以美国(西方)利益和喜好为标准,这才是问题的本质,打着各种漂亮的幌子而已。

        面对美国(西方)强力推动的“阿拉伯革命”(“阿拉伯之春”),突尼斯、埃及前政权很快倒台,不过,这两个国家现政权在巴以问题上,走向反以援巴的立场,恐为美国始料未及。巴勒斯坦当局在大力支持下寻求入联,美以展开外交战意图阻止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当局顶住压力于9月23日递交申请,表明这场政治摊牌游戏中美以大局失利。美国明言动用否决权,安理会成员国出现分化,目前看8票支持、7票反对,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国的努力面临失败,而这种挫败感势必激起巴勒斯坦及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反美、反以、反西方情绪,显然伊朗总统内贾德在联合国大会反美、反以、反西方的演讲,起到撩拨反美、反以、反西方情绪的作用,阿拉伯们不妨在伊朗与美以之间做个权衡。

        联合国安理会里边,欧盟特别是法国的态度值得注意,这关键的一票或许决定了,巴勒斯坦难以取得安理会9个赞成票之前提,从而美国不必行使否决权了。法国总统萨科奇9月21日在第66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发言中,就巴勒斯坦“入联”问题做出明确表态,认为到目前为止巴以直接谈判彻底失败,呼吁促成折中方案,即给予巴勒斯坦观察员国家的资格,而不是完全的国家资格。法国方面作出的这个表态,等于站到美以的立场上来,与几个月前的表态明显不同,阿拉伯们也不妨做个权衡。不仅如此,包括法国在内的欧盟针对叙利亚和伊朗的立场也在转向,与美国8月30日宣布制裁叙利亚外交部长等3名政府高级官员相配合,9月1日欧盟委员会原则上达成对叙利亚采取石油禁运制裁的协议,制裁措施不仅包括禁止进口叙利亚原油及石油产品,同时还包括对叙利亚石油出口相关的融资和保险进行制裁,希望通过制裁限制叙利亚当局的资金来源;9月22日欧盟又开始实施新的制裁措施,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的两名亲信将被禁止入境欧盟,他们在欧盟的资产被冻结,欧盟同时禁止对叙利亚石油业进行投资。而在此之前,叙利亚宣布摒弃美元、实行欧元结算,看来欧盟未领情。

        对伊朗的态度变化同样明显,7月9日的时候,萨科齐告诫以色列说若对伊朗发动袭击,将给全球带来灾难,同时表示若伊朗拒绝就其核计划展开讨论将面临更多制裁。到了8月31日,萨科齐却声称,伊朗在军用核能以及远程打击技术方面的野心已经构成了一种正在成长的威胁,这可能导致其它国家率先对其发起攻击,法国将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这样的局面出现。早前曾经觉得,尽管中俄欧在伊核问题上立场有所差异,但阻止针对伊朗动武的底线相同,看来此种战略协调的底线基础或将动摇。法国8月底9月初出现针对叙利亚、伊朗的立场异动,与利比亚局势相联系,8月23日法、英、卡塔尔等国地面特种部队协同反对派武装攻入的黎波里;9月1日法国邀请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来到巴黎,参加“利比亚之友”国际会议,商讨如何帮助利比亚战后政治和经济重建。原以为利比亚局势发展到这一步,法国(欧盟)可以摆脱美国要挟,看来利比亚实情比预想还要槽糕的多,法国(欧盟)仍然受制于人、看人脸色。

        法国急切开打利比亚这场战争,多重目标先前做过推测,但有一点很明显,就是法国(欧盟)若想独霸比利亚而排斥美俄中的利比亚利益,则美俄中不会视之不理。军事上特别是情报信息和协同作战方面深度依赖美国介入,政治上必须求得美俄中承认比利亚反对派,经济上也需要美俄中资产解禁或经济援助反对派,法国(欧盟)不得不认同反对派向美俄中给予回报,从而使得法国(欧盟)无法独霸比利亚,就别说更大的非洲利益了。由于美国极力避免利比亚问题政治解决、调停和谈,而是推动比利亚内战双方死磕,俄国未能发挥调停作用,中国支持的非盟和谈路线图也失去意义,至今利比亚战事仍未结束,鏖战苏尔特、拜尼沃利德,北约军事行动再次延长90天,利比亚重建任重道远。相对而言,利比亚局势进展最快的是在政治方面,反对派得到了国际广泛承认,现在不大用反对派称谓,代之以利比亚执政当局或“过渡委”了。

        继法国总统萨科奇访华以后,其外长又来访华之际,9月12日中国承认“过渡委”为利比亚执政当局和利比亚人民的代表,利比亚“过渡委”作出三点承诺:高度重视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将切实遵守双方此前签署的各项条约和协议;坚定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欢迎中方参加利比亚重建,共同推动利中关系稳定、持续发展。这为利比亚“过渡委”获得联合国承认铺平道路,9月16日第66届联大以114票赞成、17票反对、15票弃权的结果,同意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作为利比亚在联合国的合法代表。这些又带动了非盟对利比亚“过渡委”的承认,9月20日非盟承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为利比亚人民的合法代表,在成立包容性过渡政府后将获得利比亚在非盟的席位。至此,中国发挥的关键政治作用之一,在于维护了非盟统一,有利于中国深化与包括比利亚在内非盟的合作。

        利比亚战事久拖不决,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因素。美国把法国(欧盟)诱入利比亚战局,目的是让法国(欧盟)陷在利比亚泥潭,消耗法国(欧盟)实力,恶化欧债危机。美国力避政治解决、调停和谈,却不得不卖掉卡扎菲,推动当时反对派们进攻的黎波里,未料法英、卡塔尔等出动地面特种部队,卡扎菲被打个措手不及,大量军火、资产都来不及带走,很快就丢掉首都被推翻政权,美国内心实应恼怒不已,其媒体发出反对派不得民心之类的论调。更有甚者,美国干脆背弃总统奥巴马先前所做不会向比利亚派遣地面部队的承诺,9月12日五角大楼证实美国已向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派遣4支地面特种部队。美国地面部队进入利比亚,无疑增加在利比亚影响力,制约法英等国地面部队行动,这是轻取的黎波里却难下苏尔特的重要原因。当卡扎菲最终支撑不住,那么在放走卡扎菲出逃抑或击毙、活捉卡扎菲的问题上,美国特种部队都可以采取行动。美国此举迫使法英领导人于9月15日突访利比亚,而美国媒体发声说法英这是抢夺战功,离开美国军事支持法英等国持续不了夏季攻势云云。

        利比亚国内政治重建方面,一如所料“过渡委”内部分歧严重,成立包容性过度政府遇阻,只得退而求其次,打算先建立临时政府或曰危机政府。大国博弈、妥协使得利比亚“过渡委”在国际上得到广泛承认,利比亚国内却有很多不承认“过渡委”领导力的派系存在,卡扎菲遗留的大量军火被伊斯兰激进势力、柏柏尔部族、米苏拉塔部族等哄抢自肥不交公,就连主掌班加西的“2月17日烈士旅”也反对卡扎菲政权人士加入过渡政府。利比亚内外部各种势力交织,使得利比亚局势难以真正稳定下来,法国(欧盟)想尽快摆脱利比亚泥潭绝非易事,尤其对美国介入的忌惮之深,超出原先的预料。这也才能解释,为什么法国(欧盟)不得不针对叙利亚制裁层层加码,达到了能源、金融实质性制裁的程度,并且开始威胁伊朗可能受到“先制打击”了。伊朗本身及其西翼即伊叙真哈系统面临的压力陡然增加,亦使俄国不得不对其中东唯一支点的叙利亚作出护盘动作,从而也能解释俄国为什么会支持巴勒斯坦入联行动。就是说,操作巴以问题特别是支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进程,本身起到缓解伊核问题(含叙利亚危机)之功效。此种跷跷板游戏中,法国(欧盟)既然在伊核问题上调整立场,也相应在巴以问题上调整立场,大致还是符合他们的思维逻辑。

        站在伊朗的位置看他的屏障有东西两翼,西翼支点是叙利亚同时也是俄国的战略支点,东翼支点是巴基斯坦同时也是中国的战略支点,伊朗凭这两翼求取支撑而周旋。美国欲孤立、弱化伊朗,切断可能的中俄支撑,为最终武力拿下伊朗做准备,首先要做的就是割断叙利亚、巴基斯坦两国与伊朗的联系,为此,美国曾分别要求叙利亚、巴基斯坦疏离伊朗,但均遭到明确拒绝。那么,美国向叙利亚、巴基斯坦下手在所难免,措施首当其冲还是政权更迭,现在叙利亚危机正在进行中;回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迫使穆沙拉夫让位,算是对巴基斯坦进行过政权更迭,只是巴基斯坦出于国家利益考虑,基本没有自绝于中国和伊朗。

        今年5月美国祭出拉登被毙这个杀器剑指巴基斯坦,结果中俄欧协调支持巴基斯坦,印度没冒险,美国未得逞。现在美国以9月13日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馆遭袭为由,指责巴基斯坦支持“哈卡尼网络”所为,要求巴基斯坦打击“哈卡尼网络”,巴基斯坦否认美国指责、拒绝美国要求,美国威胁重新考虑对巴基斯坦经援。“哈卡尼网络”是塔利班的分支,塔利班及“哈卡尼网络”澄清、否认与巴基斯坦政府有牵连。巴基斯坦再度寻求中国支持,中国通过国务委员孟建柱发声作出积极回应,中国坚定支持巴基斯坦的立场不变。至于中国大东线从朝鲜半岛到东海,从台海到南海,各种紧张缓和、再紧张再缓和之类,仍未跳出美国“声东击西”套路。中国的应对重点也是在“大中东”接招出招,不会被所谓“声东击西”所迷惑,中国古人都总结过了的东西,怎么能上美国的当。

        欧盟对伊朗西翼叙利亚支点已经转变立场,下步需要观察欧盟会否对伊朗东翼支点巴基斯坦转变立场。美欧合流击打西翼叙利亚,除了孤立和削弱伊朗势力,还类似1999年通过科索沃战争排挤俄国势力,美欧则是各取所需,对此俄国必会护盘,中国必会策应;伊朗承压之下,必会更加倒向中俄,遂抛出中俄伊共建反导体系的口风。东翼如果美欧合流击打巴基斯坦,则是意味着欧盟与中国走向决裂,其对欧盟的影响远比欧俄关系来得更深更广更复杂,理由是美欧中三方纵横还涉及经济、金融、货币战争。从这个角度看,美元、欧元角斗相当于冷战时期美苏争霸,中国处于平衡者位置,美欧需要考虑的是中国最终彻底倒向哪一边,这决定着美元、欧元斗争的盛衰结局。2016年中国根据世贸规则自动取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到时候不必要求欧美承认什么的,随着时间推移欧美这一筹码越来越失去利用价值。估计博弈过程主要是在2016年前这段时间,之后新格局应该趋于明朗化,另外不排除一定范围战争之类的摊牌局面出现。

       三方纵横从2008危机算起,欧盟首先发起攻势,欲抢班夺权以欧元取代美元霸权地位,权衡之下中国“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美国缓过劲来即对欧元发动报复性反击,欧债危机被引爆,至今愈演愈烈,欧元解体成为一个现实话题。美国提出中美G2后中方无法接受,转而支持欧元与美元抗衡,遭到美国报复,中国周边及边疆于是不得安宁,中国应对基本到位,美国未能得逞。期间,美国接连推出量化宽松措施,释放流动性但未解决“再工业化”、“经济再平衡”、“提高就业率”等目标,国债规模反而进一步扩大,美债危机正式引爆;美国释放流动性涌入资本市场及有关国家,引发通货膨胀并反噬美国(其核心通涨率已达3.8%),美国国内乱象开始显现,“阿拉伯之春”登陆美国,发生“占领华尔街”街头运动。美国焦虑之下对外出手越来越狠,亟需资本回流买国债、创就业,大宗商品及资产价格下跌,有关国家的外资开始撤离,将会冲击有关国家的经济、金融,看起来一场新的大洗牌即将上演。此际中国当重在自救自强,不宜再想什么“救美国就是救中国”或者“救欧洲就是救中国”,救得了吗?中国不落井下石也算是仁义了,先礼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