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掏粪的话越毒越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WS 217-200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5:15:54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WS 217-200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诊断、报告。

2诊断依据

2.1  流行病学史

2.1.1  本病易导致流行或暴发流行,以夏秋季常见,流行期间无季节性。

2.1.2患者多有明显的接触感染史,通过眼一手、物、水一眼的途径接触传染。

2.2临床表现

2.2.1  临床症状

潜伏期短,起病急剧,自觉症状明显,双眼先后或同时患病;有剧烈的异物感、眼红、眼刺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早期分泌物为水性,重者带淡红色,继而为黏液性(参见附录A)。

2.2.2体征

眼睑红肿,睑、球结膜中、高度充血,多伴结膜下点、片状出血。早期角膜上皮点状剥脱,荧光素染色后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弥漫散在细小点状着染。
2.3  实验室检测

2.3.1  结膜细胞学检查见单个核细胞反应为主。

2.3.2结膜拭子涂擦或结膜刮取物培养分离出病毒,并应用微量中和实验鉴定为EV70或CA24v(见B.1)。

2.3.3结膜细胞涂片或细胞培养物涂片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查见EV70或CA24v抗原(见B.2)。

2.3.4  双相血清学检奎,患者恢复期血清抗EV70或抗CA24v抗体比急性期血清抗体滴度升高≥4倍(见B.3)。

3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体征,结合结膜细胞学检查作出临床诊断。临床诊断结合病原学检查或血清学检查作出确诊。

4诊断

4.1疑似病例

同时符合2.1、2.2者;

4.2临床诊断病例

同时符合2.1、2.2和2.3.1项者;
4.3确诊病例

同时符合2.1、2.2以及2.3.2、2.3.3、2.3.4中任何一项者。

5鉴别诊断

本病尚需与流行性角结膜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衣原体性结膜炎相鉴别(参见A.4)。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诊断

A.1  病原学 

A.1.1  肠道病毒70型(enterovlrus type 70,E'V70)和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A组24型变种(CA24v)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病原体。

A.1.2EV70属微小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病毒科,具有肠道病毒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

病毒呈球形,直径22nm~30nm.基因组为单链RNA,蛋白外壳呈对称排列的20面体,无包膜。病毒在敏感细胞胞浆内繁殖。EV70的分离培养需用人胚肾细胞、人胚结膜组织或HeLa细胞,较难分离。不同流行期病毒基因常有变异,可引起世界范围大流行。

A.1.3CA24v也属微小RNA病毒科,生物学特性基本同EV70,可用HeLa细胞等多种传代细胞培养,易分离。曾引起亚洲、中南美等地区大流行。

A.1.4EV70和CA24v均耐酸、耐乙醚、耐碘苷=75%的乙醇是有效的消毒剂。

A.2  流行病学

A.2.1  1 969年本病首次暴发流行于非洲加纳,之后相继发生多次大流行,波及非洲、亚洲、欧洲、美洲等地的数百万人群。病原体分别为EV70和CA24v。2002午又在韩国暴发流行,已证实病原体为CA24v。我国于1 971年首次暴发流行,并于1975年、1 979年、1 981年、1984年多次小规模流行,病原体主要为EV70;1986年、1 988年和1 994年的流行主要为CA 24v感染。

A.2.2  本病易在人口稠密、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流行。患者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眼一手、物、水◆眼的途径接触传染,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人群普遍易感,疫后7年~8年内人群有一定免疫力,之后可再次感染。

A.3  临床表现

A.3.1  潜伏期很短,数小时至48小时,一般为1 2小时~24小时。起病急,常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自觉症状很快加重,眼红、刺痛、异物感,伴畏光、流泪及水样分泌物,有时为血性分泌物。

A.3.2  检查可见眼睑及结膜水肿,睑、球结膜巾、高度充血,常见点、片状结膜下出血,出血最早多出现于颞上近穹隆部球结膜,易融合成片但吸收快。早期即出现角膜上皮多发性点状剥脱,少见上皮下浸润。睑结膜、穹隆部结膜可见滤泡增生,偶见假膜形成。

A.3.3  耳前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

A.3.4  自然病程7日~10日,炎症渐消退,可自愈。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A.3.5步数患者可发生前葡萄膜炎,一般无后遗症。部分患者可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极个别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下肢弛缓性麻痹、面神经麻痹等。
A.4  鉴别诊断

A.4.1  流行性角结膜炎

常由腺病毒8、1 9、37等亚型感染引起。潜伏期5日~12日,接触传染,传染性强,可暴发或小范围流行,常年均可见散发病例。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史。结膜明显充血、水肿,滤泡增生,少数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结膜下出血。水样分泌物,常伴假膜形成。耳前淋巴结肿大。起病7日~10日内,出现浅层点状角膜炎,2周左右角膜中央出现数目不等的上皮下圆形浸润斑点,影响视力。角膜损害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后消失或遗留云翳。

A.4.2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由细菌感染引起,潜伏期1日~2日,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Koch-Weeks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属接触传染,表现为结膜充血、水肿,黏液脓性分泌物,一般不波及角膜。如由Koch-Weeks杆菌或肺炎链球菌感染,结膜可出现小点状出血。

A.4.3衣原体性结膜炎

由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潜伏期3日~4日。表现为眼睑红肿、结膜高度充血、乳头增生、穹隆部布满滤泡。另外也可通过成人衣原体性生殖泌尿系感染的分泌物或污染的游泳池水引起。病程持续数周至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