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阿凡提第七季全集:黄河口“四大野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22:02
黄河口“四大野味”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小
黄须菜、罗布麻、野大豆和野兔并称黄河口“四大野味”。
黄须菜:深秋时节,在美丽的渤海湾畔,总能看到那一簇簇深红色的植物。稀疏的地方,像跳跃的火焰在秋风中摇曳;密集的地方,则像红色的地毯覆盖整个滩区。这就是黄河口人习惯称之为黄须菜的翅碱蓬,绿洲问津大海的先行者。
生长翅碱蓬,是大海成陆后形成草甸过程的最初探试,翅碱蓬的生根发芽意味着其他耐盐植物可以相继在此安家落户。翅碱蓬属于泌盐植物,它能够吸收盐分,通过叶子将其储存起来,最终在其生命结束时分解稀释掉盐。同时,当它枯萎之后,腐烂的根和叶子还能够增长土壤的腐殖质,增加肥力,减缓盐分在地表的聚集。通过翅碱蓬周而复始的荣枯,保持了水土、增厚了土壤、抬高了地面,地下水位相对降低。而随着其对土壤结构的不断改良,黄河携带而来的其他植物种子也就可以在此落地生根了。黄须菜是黄河三角洲上土生土长的一种野生植物,也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名菜。
关于黄须菜,还有一段令人感动的传说呢!相传唐朝大将薛仁贵东征曾路过海滨,当时追兵逼迫,军粮尽绝,兵士们饥寒交迫,形势十分危急。幸好有盐茜菜充饥,大军才转危为安。后来征东胜利,薛仁贵设宴庆功,不禁又记起黄须菜的功绩,便令人采来烹制,摆上宴席,并将其冠名为“皇席菜”。百官品后众口称赞,此后,逢宴必备黄须菜。 黄须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氨基酸,具有防癌、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力作用,因此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食不果腹的年代,盐碱地上的黄须菜曾作为人们度荒的救命草,使无数生灵从死亡线上挣脱出来,而今,在回归大自然的潮流中,吃野菜更成了人们的一种时尚。经过厨师加工改良,黄须菜的吃法也就越来越多了。“一年吃得几口菜,保管身体无病灾”,当地人们的口头禅无疑道出了黄须菜极高的食用价值。
罗布麻,是一种生长于河岸、山沟、山坡等盐碱、沙荒地上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能生长10~20年,高可达1~2米,全株含有乳汁。在黄河口地区有广泛分布,因其叶片似茶,所以当地人称为“茶棵子”。
罗布麻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麻皮纤维细、强力大、延伸率小,与棉、毛、丝混纺的衣料品质优良,并可节约棉、毛、丝等原料30%~50%。罗布麻具有祛痰、镇咳、平喘、降血压、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增强肾上腺素、抗炎、抗过敏等作用。用罗布麻叶熏制成茶叶,汤色好,具有镇静、安眠、利尿、强身等作用,长饮可延年益寿。罗布麻花盘边缘有蜜腺,是一种良好的蜜源植物。其叶子中含有酚类、有机酸、氨基酸、多糖类等多种有机成分。随着黄河口生态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罗布麻产品在垦利县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制作精良的罗布麻茶作为黄河口特有的旅游产品被游客带到了祖国各地。
野大豆,是198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的我国第一批珍稀濒危植物之一。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野大豆的集中产地之一,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和黄河两侧,特别是以大汶流管理站分布比较广泛,生长良好。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大豆有4300公顷以上。
野大豆具有喜湿耐湿性,在多湿的环境中生长良好;还有较好的耐水渍性,在苇塘和沼泽地也能较好生长。野大豆是栽培种的近缘祖先,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已经被选定为大豆杂交育种的主要种类。科研结果显示,野大豆平均含蛋白质46.8%,比栽培大豆高出4.65%,有的则高达55%以上。这一高蛋白特性对人类具有极大的意义,因为野生种和栽培种没有生殖隔离和杂交不育性,高蛋白基因通过一般的杂交育种方法就可以转移到栽培大豆中去。把野大豆高蛋白、适应性强的基因导入大豆的育种实验,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取得一定成果。
野兔:一年四季,黄河口都有数不清的野兔出没。野兔的肉质细而味鲜,属低脂肪类,营养十分丰富,是动物类肉中的佳品。肴野兔、红烧野兔是黄河口地区的特色传统名吃。近年来,人们又开发了由兔脊肉、兔腿、兔爪、兔耳朵、兔肝、兔心、兔头等做出的全兔宴,深受美食界的青睐。野兔肉还有一个特点,同猪肉一起烧是猪肉味,同鸡肉一起烧是鸡肉味,同牛肉一起烧是牛肉味,所以往往做混合肉吃。兔肉炖白萝卜,味道特别,药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