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驹桥附近的游泳馆:浅谈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实用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0 05:18:01

  摘要: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实用化是课程改革和时代的要求,是我国《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这种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生活化实用化学习兴趣地理教育 
   
  一、"地理教学生活化,实用化"观点提出的背景 
  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学生从小就被强迫着去学习很多东西,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不知道为什么而学的。努力地盲目的学,仅仅是为了考出个好成绩,以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还有同学的羡慕。就这样,慢慢地在学生的意识中就形成了这样一种错误的学习意识--为了考试而学习,在这种思想支配之下,学生必然身心疲惫,厌学心理很浓,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很多国家不再单纯把地理科学体系作为课程的内容体系,而是关注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实用化是课程改革和时代的要求,也是家长、老师、学生共同的迫切要求。 
   二、地理教学生活化、实用化的意义 
   1.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实用化,是课程改革和时代的要求,是我国《地理新课标》的要求。 
   现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全球性问题日渐突出,新思想、新知识、新问题应接不暇。"我们确信,要理解和发展当今及未来世界就不能离开地理学"。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指出"四种基本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世界的发展给地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现实世界的重大问题,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教育,受到地理教育改革的极大关注。 
   《地理新课标》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2、地理教学生活化、实用化,将有利于拉近书本和学生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体现自身价值。 
   它会使增加地理教学的亲切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因而对地理教学会感到亲切。 
  它会提高地理教学的趣味感。为什么太阳总是东边起、西边落?为什么巴以冲突总是不断?为什么西亚地区总能成为世界的焦点?为什么滚滚长江东流水?为什么全球气温在转暖?为什么"长江女神"白鳍豚会走向灭绝?……教学中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活问题,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它会赋予地理教学时代感。联系国内、外时事,吸收了最新的信息,使教学与时代"同步",因而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时代感。 
   它增强了地理知识的实践性。地理教学应拓展时空,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课堂知识,学会从生活实践中利用课堂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
  3、地理教学生活化、实用化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会地理思维,可以使学生接受更多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空间观、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而这将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体发展,用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之中。 
   "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学生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应用了地理知识,培养了能力,形成了正确的地理观,国情教育又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 
   三、地理教学应该贴近生活实际,对学生的生活有用,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用 
  我们的学生每时每刻都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环境,无论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可避免的要面对现实生活。地理教学中要提供给学生与学生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注重基础性的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各种能力,使地理从"科学世界"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这种能力包括认识生活、适应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两则故事:其一是:有一个来自英国的小女孩,到印度洋沿岸来玩的时候,发现海水涨落的异常现象,立刻想到这和她在学校的时候老师讲过海啸的现象一样。她就把可能有海啸的事告诉了妈妈,结果小孩这么一个很普通的知识救了100多人;其二是: 2005年末受江西地震影响,我国湖北一些县市的学校出现学生正在上课时,恰遇地震来袭,集体恐慌拥挤出逃,前面有人跌倒了,后来者仍继续前行,"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踩踏现象就这样发生了,造成百余名学生受伤……看到这两则故事我想读者的心情可能跟我一样:我们为前者的能够联系生活的成功的地理教育大声叫好,为后者因基本生存知识的缺乏而导致的伤害感到悲哀。作为从事一线地理教学工作多年的我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地理教学生活化、实用化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也一直尝试着这么做,例如:在讲到青藏高原时我问学生:西藏的居民做饭为何都用高压锅?高原人为何都有高原红?内地人到西藏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一系列问题提出和解决后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再有: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房屋多是窑洞,南方的房屋尖顶,北方地区的房屋多平顶。使学生掌握旅游出行要了解本地的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条件,准备好恰当的衣服,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特产与交通条件,需要丰富的地理知识。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老师作为作为传道授业的解惑者,要为学生指点迷津,提供广阔的生活空间,走进生活,使地理教学返朴归真,实现本位的回归。地理教学必须扎根于生活的土壤,这是生活所需、教育所需、时代所需、国家所需、世界所需、未来所需……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怎样趣味化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高一新生喜欢地理课,课堂上与教材相关的趣味举例是至关重要的。精彩、适当的趣味事例,甚至会成为整堂课的亮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高中地理必修1介绍自然地理知识,尤其第一章《行星地球》相对抽象难懂,更是让学生如吃道闭门羹,对地理学科望而却步!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因此新学期,第一堂地理课对学生的趣味激发,堪称重中之重! 
  新生入学第一堂地理课,可以海阔天空地和学生聊些与地理有关的话题,甚至可以浅谈些近似神乎其神,且大家感兴趣的“堪舆学”(风水学)!并可以用地理科学解释风水现象,引导学生辩证,科学的看待这一古老学说。风水学这棵理论之树萌芽于史前,破土于秦汉,生长于魏晋南北朝,开花结果应是在隋唐时期,在一些书面和口头语中,人们习惯上称风水为封建迷信。事实上,揭去风水先生神秘的面纱,可以用浅显的地理知识来解释诸多风水现象。这也是第一堂地理课为什么要和学生浅谈风水学的另一原因。 
  如:一阳宅(房屋)三面环山,缺口一面,紧靠房屋有一溪流过,结果这栋房屋便怪事连连,屋内经常出现蜈蚣,蛇蝎等毒虫,这家人也患上了关节炎,风湿痛,彻夜不眠,还经常办事出差错,祸事不断。这家人按风俗惯例,便请风水先生前来指点,风水先生经过一番故弄玄虚后,便会在山缺口处砌堵墙,马上立竿见影;或者是种些树,几年后,这家人家运便渐渐好起来。这其中有哪些玄机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山缺口处为风口,刚好将溪流蒸发的水汽吹向房屋,自然引来一些喜湿的毒虫,另外潮湿的环境,也容易让人患上疾病,身患病痛,夜间难寐,次日精神萎靡,办事自然不利。风水先生在风口处砌墙或种树(若干年后树木成林)挡住了风口,这些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另外,在古代风水布局中有“玉带缠身”一说法,即:阴宅(坟墓)前有一溪流缠绕而过(坟墓位于凸岸),子孙后代必定拜将入相,荣华富贵。其实用自然科学的道理解释: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若是坟墓位于凹岸,河流不断侵蚀,若干年后,这户人家的祖先岂不是下河去洗澡了。 
  此外,在日常教学中,也可针对各章节的教学难点,寓教于乐,向学生举一些生动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地球自转意义中的时差时,可举例成龙电影《环游地球八十天》,剧中成龙一行,环绕地球一周,再次回到出发地,实际上比预期提前一天到达,只用了79天。原因是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往东减一天的缘故,让学生更明确“日界线”这一地理概念。 
  气候知识除用多媒体展示以外,也可举用一些典例,让学生对各种气候类型获得更直观的认识。如:热带沙漠气候,受副高或信风带控制形成,终年干旱少雨。在沙漠地带经常听到雷声隆隆,乌云密布却不见下雨,原来雨滴还没落到地上早就蒸发了。又如,沙子终日受太阳暴晒还可杀菌,中亚土库曼人打战受伤抓把沙子敷于伤口,不日便可全愈……,诸如此类的事例,更能使学生轻而易举记住该气候的特征及成因。 
  此外,洋流部份也是高中地理较难掌握的一块内容。讲洋流时可用学生熟悉的电影《海底总动员》剧情导入,小丑鱼玛林和一群海龟正是乘着东澳大利亚暖流南下,借用洋流的力量最终找到儿子尼莫,用熟悉的电影将新概念导入自然会使学生兴趣十足。 
  密度流也是学生不易接受的一个知识点,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在密度流海区为何表层与底层海水会流向相反?现实中真的是这样吗?可引用战争史上“巧用密度流典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洋流探知的兴趣。如二战期间,希特勒在关闭潜水艇发动机的情况下,顺利通过英军严密把守的直布罗陀海峡,神不知鬼不觉绕到英军背后,给其沉重打击,这正是密度流帮了德军大忙。另外,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表现为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讲授这部分知识也可以举些历史上生动的航海史:如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用了37天时间,而第二次1493年顺着洋流再次到达美洲只用了20天。很多学生对北印度洋季风洋流也颇感悬念,可例举明朝伟大航海家郑和,正是顺着洋流冬季出发,夏季返航,顺风顺水。通过这些熟悉的事例,学生接受这些知识必然容易许多。 
  高一地理必修2介绍人文地理,假如上课只注重讲授理论知识,缺少趣味事例,便如同只有骨架没有血肉,缺乏生动,枯燥无味。如:讲授19世纪以前的国际人口迁移,先介绍其特点为: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再分析其原因:欧洲殖民主义扩张和开发新大陆。学完这些知识,历史知识还较薄弱的高一新生肯定还是一头雾水,知识点虽然暂时可以记住,但很容易忘记!如果可以补充这一时期典型的人口迁移事例,如:略带传奇色彩的“五月花号”事件,不仅可以使学生整节课精神饱满,而且对国际人口迁移知识也必定印象深刻,难以忘却。1620年9月,一艘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船只,从英国港口出发驶往北美,即:“五月花号”。载重180吨,船长27米,全船102人。在横渡大西洋的66天中,居然奇迹般的没有遇上狂风大浪,途中只自然死亡一人,但又新生一婴儿,当到达北美大陆时还是保持原人数不变。此外,该次人口迁移还与西方的“感恩节”由来有关。这些到达北美的移民经过一个严寒的冬季后只剩下50多人。当地印第安人送来了生活必需品,并教他们种植、狩猎,捕鱼。在第一个收获季节,按宗教惯例,他们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即: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并邀请印第安人一同庆祝节日,感恩节流传300多年,一直保留至今。 
  再如:讲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国内人口迁移,可结合当时知青上山下乡的众多事例。当然,包括一些知青电影剧情(如:《美人草》、《走着瞧》等),通过影视作品将非常年代的历史情景展现出来,更能让学生了解这一时代的背景知识;也可浅谈些当时的国际局势或台湾问题,好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为支援边疆建设,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地理是一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自然科学,内容涉及:天文、水文、地貌、地质、生物、土壤、气象等多个领域,地理现象无处不在,包罗万象。让学生喜欢地理、学好地理,必须将地理课堂与学生熟悉的日常实例相挂钩,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巧用趣味事例,用事实说话,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做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