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旅游:周志兴:雾都日记——重庆纪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7:55:32

周志兴:雾都日记——重庆纪行

发布时间:2011-10-01 09:24 作者:周志兴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896次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这个雾都,说的不是伦敦,是重庆。


  其实很少有人把重庆叫做雾都了,因为这些年重庆越来越像火炉了,烈日下,也许雾呆不住。不过,我第一次出差到重庆,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住的饭店就叫“雾都宾馆”。


  写这篇文章,突然想到,现在社会各界对重庆都有不同的解读,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有雾里看花的感觉,显然还是雾都。不过,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深入雾中,还是可以看到许多东西的。哪怕雾再大,离近了看,总是会有收获。


  不过,这第一篇日记,就有点难写,我要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思想。


  因为昨天下午六点刚刚从旧金山这座山城回国,今天下午就来到了中国的山城重庆,两个山城,相距一万多公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距又何止万里,反差要多么强烈。


  草草吃过晚饭,就到了重庆大剧院看重庆市的“唱读讲传演出”,就是俗称的“唱红”。这是个众说纷纭的事物,能说得明白吗?能不挨砖头吗?


  还是要说,因为能够近距离看这场演出的人,特别是外地人不多,看了以后能够动手写的更不多,我要把这个演出报告给读者。不是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更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谩骂。


  说实在的,当我走进大剧院,看到每个椅子上都有一面红旗,心里真的咯噔了一下,想,这要是全场都挥舞起这面小红旗来,成了旗的红海洋,会不会有不好的联想?不过,小旗子旁边的节目单我打开看了,好像还不是想得那么鲜艳的红。例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岳飞的《满江红》、小提琴齐奏《花儿与少年》、童声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些,似乎更加可以算作古典或者是经典。当然还有些怀旧的演唱,如抗战时期的《太行山上》、《游击队歌》、《保卫黄河》等,算是半红吧,全红的像《共产党宣言》、《红星歌》、《学习雷锋好榜样》、《建设和谐大家园》、《歌唱祖国》等等,我倒是觉得还可以接受。


  演出者都是大中小学生、警察和各个区得业余演出队伍,普遍水平不错,有些还还相当专业,看得出,他们经过了认真的排练,并且演出过很多场了。


  只有到了最后,全场合唱《歌唱祖国》时,台上台下红旗挥舞,才有了一点红海洋的味道,不过,前面的演出已经基本上能够让观众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了。


  唱红,是许多人对重庆非议较多的,我身临其境看过,倒是有这样几点想法:


  一是现在各地都请张艺谋等大搞什么印象丽江、印象桂林还有若干个印象XX,长沙是一个似乎叫做“大歌厅”的项目,也是晚间演出。重庆用了“唱读讲传”这样一个概念,相当于重庆版的“印象山城”,似乎也未可厚非。通过这样的演出,把学生和市民组织起来,业余时间能够演出或者观看演出,参与感强,锻炼人才,也是有益的;


  二是我认为节目还是可以做些调整,尽量去掉一些争议较大的曲目,如有些歌词反复唱跟着毛主席,现在,毛主席已经去了,也跟不上他老人家了,再者说,毋庸讳言,对于毛泽东,很多人有水火不容的观感,孰是孰非很难在短期内争论明白,也许有人就会因为听了这些曲目产生对重庆整体改革的怀疑或者不满。不唱这些,并不代表反对或者不敬,可以代之以其他积极向上的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歌曲,这是不难找到的;


  三是尽量避免把这种文艺形式变成强加到每个人头上的东西,有些人要唱邓丽君,有些人要唱周杰伦,有些人要唱毛泽东,都是可以的,不能强制性地用工作时间或者学习时间来唱歌,就是说,不要运动式,也不要命令式地只唱指定的歌曲。


  回饭店的中巴车上,有人说,这两年,重庆市民的唱歌水平提高很快,拉出一个来就唱的像模像样。这话,我信。不过,要说唱歌就提高了思想觉悟,我还真要打个问号。


  演出结束是晚上十点。走出重庆大剧院,看到嘉陵江对岸灯光明亮,我不禁叹道:今日无雾!


  雾是没有,今晚一定会有人向我扔砖头,我要准备一顶钢盔。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早晨,重庆弥漫着轻雾。


  如果说,旧金山的雾是灵动的,飘忽不定的,重庆的雾似乎多了些凝固,多了些静谧。很久没有欣赏过山城的清晨,这幅画面久违了。


  记得来重庆多是在1999年,为了组织凤凰卫视的千禧之旅,那年我到过7次重庆,10次成都,这里的美食美酒美人美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十几年过去了,重庆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就拿昨晚看演出的大剧院来说,当年我代表凤凰卫视组织中央民族乐团来演出,用的是著名的人民会堂,好像还是贺龙主政的时候修的。这次看到山城夜景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忍不住也要赞叹一声。


  有人评论说,一个城市,不要把大把的钱花在城市建设上,这话有道理,我十分赞成。只是我说的这些赞美的话时,是看到了重庆确实也在民生上做了实事。


  我看了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议直到三届九次全委会议的文件,基本上每次全会的重点都是在民生上,我不厌其烦地把薄熙来每次讲话的题目抄在这里:《在扩大开放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新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唱响主旋律,凝聚精气神》、《夯实党建基础,推动重庆发展》、《抓好十件大事,切实改善民生》、《把重庆建设得更美好,让百姓的生活更幸福》、《缩小三个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七次全会,七次讲话,除了第三次和第四次是在讲主旋律,讲党建,余下的五次都是在经济发展和缩小贫富差距,改善民生上做文章。


  看文件还是有纸上谈兵的感觉,还是要听听重庆市民到底怎么想的,于是,今天早上我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昨天到重庆,后天离开,两三天时间,只能是蜻蜓点水,想知道重庆人是怎样看待这两年的变化的,山城的朋友,或者是山城有亲朋的朋友们,能用最简洁的话告诉我你们的感觉吗?正如鞋舒服与否只有脚知道一样,一个城市的好坏,市民最有发言权。”


  很快,我收到了40条回复,大多数是肯定的,也有基本肯定捎带批评的。不要说这些都是水军,水军的反应还没有这么快。


  谍眼看世界说:重庆这几年的变化是令人兴奋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重庆变得生机勃勃;打黑和交巡警平台的建立,使人们的安全感有了看得见的保障;唱红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怕,虽然有形式化的嫌疑,但唱红的人唱得心情愉快,唱得精神振奋;建设“平安重庆,森林重庆,健康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是目标!


  陈黎熙说:作为一个重庆人,我想说,三年来,重庆确实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打黑肯定值得肯定,这也是薄深得民心的一点。个人觉得唱红有点形式主义了,唱红要人民发自内心,自愿的唱,而不是一项政治任务,招商引资使重庆经济持续上升,也给重庆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当专职说:作为一名地道的重庆人,我有话说。政府搞新农村建设,要求高速公路两旁的房子统一刷白墙,画花窗,市政府开车经过会看到。外面看起来是亮了,可没有内涵,每次回老家还是觉得住着不舒服,卫生。当然我喜欢我老家。只是想说,政府搞这些就应该做实事,少来形象工程,马屎外光。


  鱼児999主要是批评:森林重庆(种银杏树的发财了),宜居重庆(开发商发财了),健康重庆(没啥感觉),畅通重庆(天天都堵),平安重庆(打黑还是值得表扬的)


  笑看丛中说:在重庆生活的朋友们过得好着呢。不要一听到唱红打黑您就想着运动,这种思维才是所谓文革思维吧,呵呵。其实对于百姓而言,现实效果是不错的。


  有一位博友还绘声绘色地说了这样一段:


  “去年末某雨夜打的去解放碑,问司机:生意好吧?答:好啥子哦!啷个也?打黑的嘛?打黑跟你生意有啥关系也?嘿,姐儿,你豆不晓得了,我们这些车晚上豆靠那些嫖客呀,小姐呀,毒贩啦找生意噻,正经人哪个深更半夜往外面跑嘛。一打黑,这些黑社会哪个还敢出来嘛。你说我们的生意啷个好的起来嘛!那你觉得打黑好不好咧?那还是好噢,起码治安好了噻,虽说晚上生意少了,但是跑起毕竟还是不像原来恁个害怕了噻。”


  看得出来,这些话都是用心写的,也表达了他们的态度。


  我到重庆前,听了不少的议论,很多人对重庆不以为然,我也心有疑惑,只是我有这样一个想法:重庆在做事情。而现在的中国,做事情的人不多。当然也有人说,做错事不如不做,我不这样看,中国现在就缺少试错机制,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不试试怎么行?


  下午,薄熙来书记刚刚从北京赶回来,就召集了一个座谈会,请各地来的学者对于重庆的工作提些意见。薄熙来真的是一个明星领导者,风度翩翩,口才出众,几句话一说,就抓住了听众。例如,他说起昨天晚上的演出:就是业余的,要在演出时跑点调什么的,才显出真实;现在许多领导没有想法,稿子都是秘书写的,中共当年打江山是靠思想,今天也要靠思想;共产党员总要有点骨头,对闲言碎语要迟钝一点。等等。


  因为是这样一个层面的会,我不想在个人的博客上披露太多的内容了,真的有许多精彩。


  在百忙中薄熙来听大家讲了一个下午,又陪大家吃了晚饭才离去,不可谓不礼贤下士。


  只是我还是有些感慨!在我看来,重庆的实事做的非常好,例如加大开放力度,例如警察进校园,例如大力扶持微型企业,例如解决贫富差别的问题,但是,当上升到理论高度时,显得陈旧了些,我想,这和没有广泛地听取各个层面的意见有关系。


  就拿唱红歌来说,其实作为一项符合共产党执政特点的文艺活动无可厚非,但是有时表现的力度过于大,在阐述主旨的时候,没有找寻到更加合理的切入点,容易引起误解。


  当然,我的一个最主要的担心,还是在于心。


  以薄熙来为代表的重庆的带头大哥们,他们为重庆人民殚精竭虑,也取得了斐然成绩,心到底怎样?是认为自己还是一个为人民做事的仆人呢还是觉得自己是救世主?我说的是心而不是口,口上的话,谁都会说。


  其实,这才是关键。


来源: 共识网 | 来源日期:2011-09-30 | 责任编辑:左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