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夫人 中国血统:思路与章法训练三:论说展开的常用技法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1:03:04

【训练要求】

学习论说展开的常用技法,训练论说文写作的一般章法,用来指导写作与说话的实践。

【知识导引】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论说结构的基本模式”,解决的是论说文(实际也包括论说性讲话)的整体框架问题。“架子”搭好了,进一步的工作就是填充具体的内容。如果是“起承转合式”框架,“承”和“转”就是要“填充”的重点部分;如果是“逻辑推理式”框架,其前提就是要“填充”的重点部分。“填充”,就是论说的展开,就是内容的具体化。文章框架就像人的骨架。骨架不好,血肉就无以支撑;而如果只有骨架没有血肉,自然也不成人形。所谓论说的“展开”,所谓内容的“具体化”,就是要使文章充实起来,有血有肉。论说展开的常用技法,有如下两种。

一  用分论点展开论说

论说某一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比如《六国论》“承”的部分就是用两个分论点:(韩、魏、楚)以地赂秦,自取灭亡;齐、燕、赵未曾赂秦而以赂者亡。而《呆气》则是先列述五个分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在《〈孔乙己〉中的一句话》里,展开的是第二个前提,先从结构方面说,再从意义方面说;意义方面再分成三点来说,都是属于分论点的技法。

使用分论点的要求是: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扣得住”,是说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该是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的;如果是有的从“是什么”的角度说,有的从“为什么”的角度说,又有的从“怎么办”的角度说,就是没有“扣住”中心观点,这样写的文章实际上论点就难以集中了。比如有的同学以“读书乐”为题列了如下的论述提纲:

1.读书是苦的,但苦中有乐;

2.读书要有目的、有方法,才能真得其乐;

3.读书可以使人变得更聪明,所以其乐无穷。

这三条,每条回答一个问题,而不是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就是没有“扣准”。“分得开”,是说所列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的关系。某同学以“读书乐”为题所列的如下提纲就没有分开:

1.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

2.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二乐;

3.读书可以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乐。

第三条所说的“提高素养”实际包容了第一条的“增长知识,充实头脑”,而“陶冶情操”与“高雅的精神活动”也有交叉:这就造成了逻辑混乱,思路不清。“排得顺”,是说分论点的先后顺序要合乎情理,合乎逻辑。也是以“读书乐”为题,某同学的如下提纲就有排得不顺的毛病:

1.读书能使人解脱烦恼,振作精神;

2.读书能给人丰富的知识,高度的智慧;

3.读书能使人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4.读书能使人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

这几个分论点都是从“为什么”的角度阐述“读书乐”的,所以是“扣得准”的。但它有“分不开”的问题,第1和第3似乎可以合并,现在分开说必有交叉。这里还有顺序的问题,第1、第2,应该先说哪一条?恐怕得先2后1;第3、第4,应该先说哪一条?恐怕得先4后3。如果1、3合并,那么比较合理的顺序应该是:

1.读书能给人丰富的知识,高度的智慧;

2.读书能使人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

3.读书能使人精神振奋,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下面的提纲就符合“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的要求:针对青年人,从“为什么”的角度回答问题:

1.读书可以增加知识;

2.读书可以明辨是非;

3.读书可以增长才干;

4.读书可以陶冶情操。

针对曾经失去过读书机会的某些中年人,从“为什么”的角度回答问题:

1.读书可以增补知识;

2.读书有助于工作;

3.读书有益于教育子女。

针对老年人,从“为什么”的角度回答问题:

1.读书可使老有所养(神);

2.读书可使老有所长(智);

3.读书可使老有所为。

针对不善于读书的人,从“怎么办”的角度回答问题:

1.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2.要注意“博”与“深”的结合;

3.要注意学以致用。

针对不爱读书的人,从“是什么”的角度回答问题:

1.读书之乐在于“学而有思”;

2.读书之乐在于“每有会意”;

3.读书之乐在于“学以致用”。

从上面所列论说提纲我们还可以看到,同样是回答“为什么”,因为针对对象不同,回答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所谓“扣得住”,如果严格要求,就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从“排得顺”的方面看,分论点之间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则是递进关系。下面请看例文。

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节选)

茅 盾

《水浒》的人物描写,向来就受到最高的评价。所谓一百单八人个个面目不同,固然不免言之过甚,但全书重要人物中至少有一打以上各有各的面目,却是事实。

……

个个面目不同,这是一句笼统的评语;仅仅这一句话,还不足以说明《水浒》的人物描写的特点。试举林冲、杨志、鲁达这三个人物为例。这三个人在落草以前,都是军官,都有一身好武艺,这是他们相同之处;他们三个本来都是做梦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要落草的,然而终于落草了,可是各人落草的原因又颇不相同。因为高衙内想把林冲的老婆弄到手,于是林冲吃了冤枉官司,刺配沧州,而对这样的压迫陷害,林冲只是逆来顺受,所以在野猪林内,鲁达要杀那两个该死的解差,反被林冲劝止;到了沧州以后,林冲是安心做囚犯的了,直到高衙内又派人来害他性命,他这才杀人报仇,走上了落草的路。杨志呢,为了失陷花石纲而丢官,复职不成,落魄卖刀,无意中杀了个泼皮,因此充军,不料因祸得福,又在梁中书门下做了军官,终于又因失陷了生辰纲,只得亡命江湖,落草了事。只有鲁达,他的落草却是“主动”的。最初为了仗义救人,军官做不成了,做了和尚;后来又为了仗义救人,连和尚也做不成了,只好落草。《水浒》从这三个人的不同的遭遇中刻画了三个人的性格。不但如此,《水浒》又从这三个人的不同的思想意识上表示出三个人之不同遭遇的必然性。杨志一心想做官,“博个封妻荫子⑦”,结果是赔尽小心,依然落得一场空。林冲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结果被逼得无处容身。只有鲁达,一无顾虑,敢作敢为,也就不曾吃过亏。对于杨志,我们虽可怜其遭遇,却鄙薄其为人;对于林冲,我们既寄以满腔的同情,却又深惜其认识不够;对于鲁达,我们却除了赞叹,别无可言。《水浒》就是这样通过了绚烂的形象使我们对于这三个人发生了不同的感情。不但如此,《水浒》又从这三个人的思想意识上说明了这三个人出身于不同的阶层。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所以一心不忘做官,“封妻荫子”,只要有官做,梁中书也是他的好上司。林冲出自枪棒教师的家庭,是属于小资产阶级的技术人员,他有正义感,但苟安于现状,非被逼到走投无路,下不来决心。至于鲁达,无亲无故,一条光棍,也没有产业,光景是贫农或手艺匠出身而由行伍提升的军官。《水浒》并没叙述这三人的出身(只在杨志口中自己表白是将门之后),但是在描写这三个人的性格时,处处都扣紧了他们的阶级成份。

因此,我们可以说,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是《水浒》的人物描写的最大一个特点。

(选自《茅盾评论文集》上)

①〔鲁达〕鲁智深的原名。智深,是他出家做和尚后的法名。

②〔落草〕旧称逃往山林为盗。

③〔刺配〕古代在犯人脸上刺字,并发配到边远地区服役。

④〔花石纲〕北宋徽宗喜爱奇异的花木和石头,大臣蔡京就派专差到民间搜罗,运往京城,供皇帝赏玩。这种运送花石的船队,号为“花石纲”。纲,唐代中期管理江河运输的人,把每十只船编为一纲,叫“纲法”。后来凡是转运大批货物,需要编排车马船只的,都叫“纲”。

⑤〔落魄〕同“落泊”。形容穷困失意。

⑥〔泼皮〕流氓,无赖。

⑦(博个封妻荫子〕取得显贵地位,使妻、子也获得封号和荣誉。

⑧〔杨令公〕姓杨名业,北宋初的名将。传说他家“一门五侯”,所以称他“五侯”。

这篇文章也是回答“是什么”的,即《水浒》人物描写和结构的特点“是什么”。节选的这一部分阐释了其人物描写的“最大一个特点”。在展开论述时使用了分论点:《水浒》从三个人的不同遭遇中刻画了三个人的性格;《水浒》又从这三个人的不同思想意识上表现出三个人之不同遭遇的必然性;《水浒》又从这三个人的思想意识上说明了这三个人出身于不同的阶层。这三个分论点并不是平行、并列的关系,而是一层比一层更深入,所以作者在分论点之间都用“不但如此……又……”加以衔接,最后得出结论:“因此,我们可以说,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是《水浒》的人物描写的最大一个特点。”

二  用论说方法展开论说

写论说文,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论说方法,比如举例论说、析理论说、对比论说、比喻论说、类比论说、引语论说、释义论说、归谬论说等等,前面讲“用分论点展开论说”,展开论说的基本单位是“分论点”,在那里,论说方法是为分论点服务的。比如,《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阐释其人物描写的“最大一个特点”时,用了递进的三个分论点,在论说每一个分论点时,都举出林冲、杨志、鲁达三人为例。“方法”在分论点的下位,为分论点服务。现在讲“用论说方法展开论说”,方法成为展开论说的基本单位,是直接为文章的基本观点服务的。比如,《学问不可穿凿》一文,“承”的部分都用举例法,“转”的部分又用引言释义法。《不幸与幸运》一文,除了举例(有正面事例,有反面事例,形成对比),还打比方,析事理,也是用不同的论说方法直接阐述中心论点的。

用论说方法作为展开的手段,要注意“选得新、说得切、联得紧”。“选得新”,是说所用材料要有新鲜感。举例子、做对比、引言论、打比方等等,都得用材料,这材料应该是自己“发现”的。这“发现”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别人没有用过,或者根本不了解的,一是别人熟知,但从未从“这个”角度、“这个”意义上使用过的。《怀疑与学问》中所用的戴震问塾师的事,《良心无价》中一个“豆腐倌”的事,就属于第一类的发现;《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中林冲、杨志、鲁达的故事,《从“战胜自我”想到的》中的用钱红、李小双等人的材料,就属于第二类的“发现”。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论说,更要讲究比方的新颖性。所谓“说得切”,是要求材料与观点的统一,材料不仅要在性质上适合观点的需要,而且在叙述的角度上也要与观点完全吻合。下面是用同一材料说明不同观点时所做的不同表述,从中可以看出“说得切”的技巧。

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说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说其名而丧其实。(《尹文子·大道》上)

用来说明“好虚名者得实害”:

宣王好虚名,他本来只能拉动三石的弓,而他的左右为了迎合他的虚荣心,都说他的弓不下九石。他因此终生蒙在鼓里,以为自己有“九石”之力。这真是好虚名者得实害。

用来说明“阿谀奉承者实在害人”:

阿谀奉承者,看似给人“甜头”,实际上害人不浅。古代齐国的宣王,本来只能拉动三石之弓,而他的左右在试拉他的弓的时候,拉到一半就装做拉不动了,还都说:“这弓不下九石,除了大王您,谁还能用这么强的弓!”结果使得宣王到死都自以为能用九石之弓,可谓受害终生。

用来说明“上有所好,下必趋焉”:

齐宣王本来只能拉三石之弓,可他手下的人都说他用的弓不下九石,在试拉他的弓的时候,一个个还都拉到一半就装做拉不动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宣王“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左右”的假模假式和虚伪赞词,正是适合他的需要而产生的。“上有所好,下必趋焉”,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材料要“说得切”,一在取舍,二在详略,三在因果的关系。第一则叙述只说“虚名”与“实害”两个要点,突出二者之间的因果联系;第二则叙述则突出“阿谀奉承”,把它说成危害之“因”;第三则,先说“阿谀奉承”之果,再推说“阿谀奉承”之因,强调了“上”“下”因果的关系。

还有“联得紧”,是说一种方法与另一种方法最好能有所联系,联得越紧密越好。比如结合事例分析事理;结合引言分析事理;举例时兼顾正反,构成对比,等等。在《重奖“活雷锋”的困惑》一文中,有一段讲“学雷锋吃亏是不可免的”,先举出60年代学雷锋活动初起时的事实,那时就有人把学雷锋的人称为“傻子”,但“傻得光荣”。接着又即事析理,说明“傻子”以德“化人”,能促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是一个“道德选择”,所以吃“亏”不可免。在这样分析之后,又乘势从反面设想:“要是在做出一种道德选择时,总是想着功利上的‘亏’与‘便宜’,那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精神依托。这样又何必去学雷锋呢?”这三种方法牵连而下,衔接非常自然。这样,不仅保证了论说的充分性,而且文意顺畅,有气势,有力量。

请看两篇例文。

批评和自我批评

毛泽东

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我们曾经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户枢(shū)不蠹(dù)〕流动着的水不会腐臭,(转动着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户枢,门轴。蠹,这里是蛀蚀的意思。”,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以“惩前毖后〔惩前毖(bì)后〕意思是把以前的失败作为教训,使以后不致重犯。惩,警戒。毖,谨慎、小心,治病救人”为宗旨的整风运动之所以发生了很大的效力,就是因为我们在这个运动中展开了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敷衍(fūyǎn)〕待人和做事,不认真负责,只做表面上的应付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难道还有什么不适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观点、意见、办法,舍不得丢掉的吗?难道我们还欢迎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玷(diàn)污〕弄脏。玷,白玉上面的污点我们的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

(节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三卷,《论联合政府》第五节)

这一段文字也是用多种“方法”展开论说的典型例子。开头一句提出论点,接着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先用“比喻”法(打扫房子、洗脸),再用“引言”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等),再用“举例”法(整风运动),再用“析理”法(从党的宗旨出发,用演绎推理),最后用“对比”法(和革命先烈对比)。数法相连,层层论说,是很有说服力的。

偷 闲

李春林

七、八两月,酷热难当,但许多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享用应有的假期。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善于掌握自己的生活节奏,见缝插针,忙里偷闲,便显得格外重要了。

忙和闲各有意义,犹如车之两轮,不可缺一。一张弓不能老是绷着,那样弦是要断的。一个人不能老是忙着,否则容易累出毛病。因此,闲有意义。但一张弓也不能总是松着,那样就辜负了造物主的期望,“弓已不弓”了。因此,忙更有价值。正常的生活应该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光有仄没有平,写不出一首律诗;光有高音没有低音,谱不出一首好曲子。一个人只有忙闲相间,生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中,才能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完成宇宙人生的永恒旋转。

在谈闲说忙时,我特别喜欢“忙里偷闲”一词,这是因为:首先,“忙里偷闲”充分肯定了“忙”,闲只能从忙里去挤去偷。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无论是掀天揭地的大人物,还是求田问舍的普通人,大家都感到忙。忙总比无所事事强,人人都忙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其次,“忙里偷闲”将忙与闲的关系调整到了最佳状态。忙与闲不是截然分开的,不是忙时焦头烂额、废寝忘食;闲时“静扫空房惟独坐”、“日高窗下枕书眠”。如果说忙是一个泥人,闲也是一个泥人的话,“忙里偷闲”等于是将这两个泥人打碎,掺上水和成泥,重新捏出两个泥人,这两个泥人就是忙里有闲、闲里有忙了。谁也不可能列出一张什么时候该忙什么时候该闲的准确作息时间表,因为这样不仅太机械乏味,而且实际上也做不到。“忙里偷闲”才是真正的善于忙和善于闲,是忙与闲的高层次的辩证法。

上面讲的似乎玄虚,现在务实,请几个忙里偷闲的高人出来,用他们的事迹说话。在军务繁忙之中,诸葛亮仍然羽扇纶巾,谢安依旧游墅围棋,这是忙里偷闲。但正是这种忙里偷闲的功夫,使他们具备遇事不惊、临危不乱的能力。牛顿演算半天后坐到苹果树下休息,但就在苹果树下他由苹果落地悟出万有引力定律。此处的忙里偷闲已经和闲里偷忙相得益彰了。西方的文化圣人苏格拉底喜欢在散步中给学生讲课,所以他开创的学派又叫“散步学派”。中国的大教育家朱熹在主持白鹿洞书院期间也常常与生徒徜徉于泉石山林之间,寓讲说、启迪、点化于休息、游乐之中。在苏格拉底和朱熹那里,忙与闲已经水乳交融了。这几位高人都是生活艺术的大师。

白居易曾讲:“偷闲意味胜常闲。”既然我们做不成有闲阶层,那么当当“偷闲阶层”不是也挺好吗?

(选自1994年8月19日《光明日报》)

本文的基本主张是要“忙里偷闲”,以便掌握好自己的生活节奏,而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说。第二段主要用“比喻”法,“车之两轮”,“弓之一弦”,诗之平仄,音之高低,一连串比喻,自然贴切。第三段主要用“析理”法,“首先”,“其次”,把“忙里偷闲”四个字的合理性分析得相当透彻。第四段转用“举例”法,诸葛亮、谢安属军事家;牛顿属科学家;苏格拉底是哲人;朱熹是教育家:列举四方面的“高人”,事例典型而又有很大的“覆盖面”,足以使人信服。最后一段总合全文,已是水到渠成了。

练习三

【课内练习】

一  根据下面两篇文章的结构框架,讨论如何“展开论说”,每一题都要考虑用分论点和用多种论说法两种方案。

1.谈“友谊”

人生不可没有友谊。(起)

友谊对人生对事业有重要的作用。(承)

如果没有友谊……(转)

我们应该珍重友谊。(合)

2.我们也要实事求是

有人说,我们年轻,好幻想又好激动,所以不必那么讲究实事求是……

凡想有所作为者,都必实事求是;(前提)

我们年轻一代任重道远;(前提)

所以我们也应该实事求是。(结论)

二  下面的文章已写出了第一段,请用口述的办法补充若干典型材料(注意“覆盖面”),最后得出结论,形成一个归纳推理的论说结构。

爱国,就应该……

爱国,并不是一句空话。

闻一多早年留学美国,尽管美国比中国繁荣,但他从没有忘怀自己的祖国。他写道:“这里的风云带一种颜色,这里的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他终日思念“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中国的人”。一个人爱国,就应该像闻一多那样,热爱祖国的草木山川,热爱祖国的每一个家,每一个同胞。

……

这些爱国者,境遇不同,表现各异,但他们对祖国都有一种浓浓的痴情,并且生死以之。爱国,就应该像他们一样!

三  从上列练习中任选一题,写成一篇作文。

【课外练习】

一  在“引言论说”的时候,为了使材料和自己的观点吻合,要在允许的范围内把引言略加“节选”和改造。下面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和“镭的母亲”居里夫人的两段话,请你按指定论点的所需角度分别加以引用。

1.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着,来庆贺你努力的结果。──巴斯德

2.我很难具体地描述我的生活,这是这样的单调……但我丝毫不为自己的生活简陋而难过。唯一使我感到遗憾的是时间太短了,而且流逝得如此之快。看不到什么工作已经完成,只看到尚待去做的事情。如果不是这样地爱上了自己的工作的话,那早就气馁了。──居里夫人。

△有的人认为,只要立了志,成功就在眼前了,殊不知,离开了艰苦的工作,“志”不过是一种空想。正如巴斯德所说:                    。

△没有崇高的理想,只是盲目地埋头工作,并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一个有出息的人,必须把远大的志向和艰苦的工作自觉地结合起来。巴斯德说得好:                                                       。

二  根据已给出的内容,补写下面文章空缺的部分。

啄木鸟风格

植树节过后,又迎来了“爱鸟周”,不由得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名叫“啄木鸟”的科教纪录片。由此又想起了古人的《啄木诗》:“啄木高翔鸣喈喈,飘摇林薄著桑槐。”

小小啄木鸟──一生勤劳,兴利除害,是它们的美德。……

……

啄木鸟,飞禽而已,不通世事,这里颂扬它们的风格,无非是借以喻人罢了。所谓啄木鸟的风格,也就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为社会除害兴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从事任何事业都需要这种精神。当你看到社会上出现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蛀虫”的时候,请记住啄木鸟为社会除害兴利的精神吧;当你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请你记起啄木鸟的“钻”劲吧;当你忘记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一心追求个人利益的思想滋长的时候,请你想一想啄木鸟的风格吧。

如果把我们的社会和事业比做正在生长发育、前途无量的浩大森林,那么,护理森林的园丁们发扬啄木鸟风格,是多么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