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代夫双人游报价:思路与章法训练四:论说文的开头与结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51:24

【训练要求】

 

学习论说文常用的开头法和结尾法,学习论说文写作的整体结构,用来指导写作与说话的实践。

 

【知识导引】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它们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分解出来进行研究和训练。前面曾说文无定法但有法,同样,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也是无定法而又有法的。对于初学者来说,从“有法”入手,熟而生巧,达到能灵活变通的地步,是一条学习途径。

 

先说“开头”。文章的开头,就如一支乐曲的头几个音符,它对全篇文章的格调、结构都很有影响;当然,一篇文章的基本格调、结构方式也会影响到开头的方式。如果从与“论说结构”的关系看,开头的方式有两大类:一类是“论说结构”的组成部分,比如,是“起承转合”式的“起”的部分,“三段论”推理的前提部分;一类是独立于“论说结构”之外,而不属于它的基本组成部分。这是从“开头”所处的地位划分的。如果从“形式”上着眼,可以把常见的开头概括为如下六种:

 

直入法  这是直接进入论点或所要议论的主要事实的方法。例如,《人才抢夺》一文,开头就说“春秋时代,诸侯称王称霸,连年混战。很多贤君懂得了用贤而霸的人才学理论,因而争相招致人才……”这就是直接进入主要事实的方法。贾谊的《过秦论》也是这种方法。《呆气》一文先列分论点,最后进行归纳,而开头就直入第一个分论点,也是“直入法”。苏洵《六国论》开头就亮明论点,《我们的党是不可战胜的》开头提出逻辑推理的大前提,也都是“直入法”。

 

反入法  与“直入法”相反,这是从与自己的观点或所要议论的主要事实相反的观点、事实入手的开头方法。《忧闻卖假烟者言》所要议论的主要事实是卖假烟者毫不隐讳其假,而开头一段却说:“卖假货的往往说假话,这大概也是情理中事吧,有谁会用‘不瞒您说,这是假货’的真话来赶跑顾客?”《良心无价》所要论说的主旨是“至少有一样东西大家都不能卖,那就是良心”,但开头却不从这里入手,而是先说由于个人的秉性、习惯、修养的不同,对“什么东西不能卖”这样的问题,10个人会有10个不同的答案。然后再转出自己的主旨。这都是“反入法”。鲁迅的《拿来主义》,先从“闭关主义”说起,也是“反入法”。马南的《燕山夜话》里有一篇《“初生之犊不怕虎”》,主旨是赞扬我国年轻一代有蓬蓬勃勃的革命朝气,只要能得到正确的指导和扶掖,必能为人民事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它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最近在人们谈论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其他成就的时候,常常引用“初生之犊不怕虎”这句成语,来形容中国青少年队伍里不断涌现的新生力量。我看这句话,作为一般的比喻来说未尝不可,但是仔细一想这个比喻却不很恰当。因为说的是初生的牛犊,实际上比不得老虎,只是不怕而已,也许是不懂得怕;而我们的年轻一代经过实际较量完全证明,他们根本不是初生之犊可比,他们的力量比虎还要强。

 

明明是要说我国年轻一代的力量“比虎还要强”,却从“初生之犊不怕虎”说起,这就是从反面的观点入手。

 

渐入法  这是从一般性(一般的原则或普遍现象)入手,渐次说到文章的论点或主要事实的开头法。我们还是来看《燕山夜话》中的一篇文章,题为“堵塞不如开导”,这也正是文章的中心\.它的前三段是这样的:

 

一切事物都有各不相同的种种特征,同时,一切事物又必定有它们的共性。不停的运动应该算是一切事物的共性之一。

 

因为一切事物都有不停的运动的力量,所以人们对待各种运动的力量采取什么态度,则是决定人们的所作所为成功或失败、正确或错误的一个根本问题。

 

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也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相反对的。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一种是积极开导使之顺利发展。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文章接下去就用鲧和禹治水的传说为例进行论说。而前面的这三段文字,从“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说到“对运动的力量”采取什么态度是个根本问题,再说到一正一误两种态度,扣到题目(也是中心)上来。这就是“渐次入题”的方法。

 

交代法  这是一种起首先交代写作的起因、动机、有关人物、事件的背景或文章所讨论问题的影响和意义等等的开头方法。《〈孔乙己〉中的一句话》,要分析那“一句话”是必要的,有效果的,开头用了不少笔墨介绍《孔乙己》的故事内容,说明那“一句话”所在的位置,以便为后面的分析准备条件。《“靠山”三议》开头一段说明写作动机(“看看时下情形”,依“靠山”而发迹、显荣者“似乎尚未绝迹”,所以作……),《学问不可穿凿》开头一段说明写作的缘起(几位应届毕业生在一起讨论治学问题,而征求作者的意见),都是典型的“交代法”开头。再看下面一篇文章的开头:

 

我们大家生活在我国的首都北京,对于北京的今天,人人都很关心,人人都很熟悉,这是很自然的,也是完全应该的;而对于北京的昨天,知道的人就比较少,甚至有的人简直对过去的事情很不了解,这是一个缺点。其实,对过去的历史了解得多一些,能够体会我们的先人在历代封建压迫下怎样过那痛苦的生活,就一定会更加热爱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制度,更加热爱我国工人阶级和它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因为今天的中国和今天的北京,乃是历史的中国和历史的北京的一个巨大发展啊!

 

这是《燕山夜话》中一篇题为“北京劳动群众最早的游行”的开头段。文章主体是介绍1603年明神宗时北京街头出现的一次大规模的劳动群众的游行,而开头的作用是说明写这种历史事件的意义,也是一种“交代法”。

 

引出法  这是从某种具体的人物、事件、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等入手,引出所要论说的话题、主旨的开头方法。本书第二单元的《愿你在事业上自立》一文用的就是这种开头法。文章的中心正如题目所示,是提倡青年人“在事业上自立”。而它的开头却从一家餐厅里的几个小青年说起,由此引出要论说的话题。再看两个例子。

 

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我们常常看见这样一种“传闻堆”:一些人汇集在一起,这个说我什么时候看见一件什么事,那个说我什么时候看见一件什么事……边说边胡乱地评论,听的人也随声附和,此消彼涨,于是乎吵吵嚷嚷,天南海北,无所不传,无所不议,连许多有关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事都成了他们传闻的内容。

 

这是题为“审言”的一篇文章的开头。文章的主旨是提倡“要加强思想修养,学会‘审言’”。而这个中心是由开头所写的“现象”中引出来的,“引出”之后才展开论述。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和风细雨’好”,主旨是主张政治思想工作要“和风细雨”,它的开头段是这样的:

 

春天来了,细雨蒙蒙,和风习习,春意盎然,一片生机。面对大自然的奇景幻化,一副春联蓦然涌上心头:“细雨点破红梅枝头玉,和风吹开绿柳叶中金。”细加品味,感到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音韵铿锵,而且包含着一定的哲理,耐人寻味。你看,细雨和风,貌似柔绵无力,实则绵中有刃,柔中寓刚,居然能开“金”破“玉”,拨动大自然的生机,实在神奇。

 

作者这样绘春景、析春联之后,在第二段才说:“由此联想到我们的政治思想工作。毛泽东同志曾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所应采取的正确方法和正确态度,用‘和风细雨’几个字来概括,确是很有道理的。”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引入法”开头。

 

设疑法  这是起首就提出疑问或值得研讨的情况、摆出不同意见的开头方法。第三单元的《“人比人,气死人”吗》一文,开头就是摆出值得研讨的言论并问:“这句话对不对?”这就是设疑法。第二单元有一篇《在义与利之外》,也用设疑法开头:“‘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着义利二字打转。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

 

再看一个例子:

 

曾经看见一些剧本,当他们写到古代的英雄人物,比如写到曹操等等的时候,就好像在写现代的大政治家一样,甚至于就写成是一个革命领袖的样子,说的话也和现代的政治术语一样或差不多。还有一些剧本写到农民起义,比如写到太平军起义等等的时候,又写成好像与现代的人民解放军一样,无论描写他们的纪律,还是联系群众的作风之类,都或多或少地套用了人民解放军的纪律和作风,甚至有许多术语也是生搬硬套的。

 

这种现象好不好呢?我看很不好。但是也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是好的,至少是不算坏。

 

(马南《燕山夜话·最现代的思想》)

 

这个开头先摆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再摆出两种对立的意见,是个典型的“设疑法”开头。

 

上述六种开头法,各有各的长处:直入法简洁明快,反入法跌宕曲折,渐入法居高临下,交代法亲切自然,引出法生动具体,设疑法引人思考。这些方法是从文章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在实际运用中自然也是可以灵活变通的。同一篇文章设计怎样的开头,既要看文章内容,又要看自己的习惯和学识。甚至有的时候,一个开头又可以兼用不同的方法,这都有变通的余地。在经过一定训练后,有了一定的开头“设计”意识,连我们所立的这些名目也尽可以不去管它,那就真进入了“无法”的自由境界了。

 

文章结尾,如同开头一样,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结尾好,能使文章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发人深思,能激发人的热情。结尾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也只提出六种基本类型。

 

斩截法  主体结构说完就完,斩钉截铁戛然而止,这等于是“零”式结尾。第一单元中的《从“战胜自我”想到的》就是这种结尾法。

 

总结法  即对全文内容进行总括、归纳的结尾法。第一单元中的《呆气》《谈“比较”》,第二单元中的《良心无价》《学问不可穿凿》,第三单元中的《“人比人,气死人”吗》等等,都是这种结尾法。

 

回应法  这种结尾主要是对题目或开头进行回顾、照应。第二单元的《人才无价》《人才抢夺》除了有总结作用外,还都照应了开头。

 

引申法  就是利用结尾引申出一层新的意思略加交代,或由个别而一般,或由此而及彼,这都能起到引人深思的作用。第二单元中的《“指鹿为马”人物析》的结尾就属这种类型。文章的主体是以“指鹿为马”故事中的三类人物类比现实中的三类人物,主旨在于告诫人们这些人物危害极大,不得不防。到文章的倒数第二段,主体结构已经完成,而结尾另出新意:“如果有人到戏里来对对号、照照镜子,并不是什么坏事。”这是说给剧作者听的,更是说给“三类人”听的,很有味道。再比如,《燕山夜话》中有一篇《马后炮》,本在评述“马后炮”一语的意义变化,指出现在“马后炮”在一般人的口头语中,总是带有消极的涵义,而它原来的涵义是积极的。结尾却引申开去,由个别说到一般:“从积极的涵义转为消极的涵义,这个变化太大了。然而这类事情也是常有的,岂止马后炮而已哉?”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呢?这其中有何规律、有何教益呢?作者点到为止,并不说下去,这就够读者思考的了。

 

建议法  即在结尾中针对现实或号召,或建议,或启发,总在对读者有一种感召或期待,从而激发读者起而响应,付诸行动。第一单元中的《论“笨鸟先飞”》《不幸与幸运》都是这一类型的结尾。

 

补充法  即利用结尾补充说明某种情况、某种意见,或附带交代写作的缘起、动机等等。韩愈《师说》结尾交代写作缘起;第一单元中的《重奖“活雷锋”的困惑》结尾“唠叨上几句”,暗寓对学雷锋只是“季节”性活动的讽刺,与前面的主旨相关但不相属,这都是“补充性”结尾。有一篇题为《谈“风度”》的文章,批评某些青年人不学无术,而只想靠几件艳丽的服装显示所谓“风度”,着重回答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风度的问题。而结尾是这样写的:“当然,总的来说,我们国家服装的颜色和式样,还比较单调,需要不断改进。而且,‘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年人穿得整齐大方、收拾得干净利索并无可厚非。”这一“补充”,就避免了片面性,避免了引起误解的可能。

 

结尾的诸种方法,也是来源于实践,用之于实践的,在掌握了基本范式之后,需要从实际出发,进行灵活变通。

 

练习四

 

 

 

【课内练习】

 

一  1982年高考作文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年考生的作文开头,几乎都是“解题”,说明题句的出处,串讲句意。有论者对此感慨道:“这样写当然不错,合乎一般的思维逻辑,属于意料中事,但大家都这样写,尽管事先没有也不可能商量过,仍难免千篇一律,令人眼疲神滞,昏昏欲睡。”有的同学根据本单元提供的方法,重新为这个题目的文章设计了开头,就打破了“千篇一律”的局面。下面摘录几则: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何等高尚的幸福观,又是何等深刻的价值观!在改革开放、创业建功的今天,它,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有志青年的座右铭。(直入法)

 

现在,老百姓经常议论的话题之一就是某些干部的腐败:公费吃喝,免费旅游,贪污受贿,抢官争权,自己享受了还要为儿女捞,自己有了住房还要给子孙搭安乐窝,难怪老百姓说“一等公民是公仆,子孙沾光享清福”。这使我想起了范仲淹的一句脍炙人口的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入法)

 

人生总不免忧乐。朋友,当有人突然问你:你为何而忧?为何而乐?你怎样回答呢?(设疑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一名记者到德国去采访。那真是一片废墟。然而他在一家的窗台上发现了花,一盆开得并不算灿烂的花。这位记者就想:这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为什么?因为他看到了一种精神。一个人,总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如今,一股“一切向钱看”之风越刮越猛,我们更要提倡一种“精神”,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引出法)

 

需要说明的是,同是“直入法”,又有不同的“直”法,同是“反入法”,又有不同的“反”法,这都得和自己文章的具体内容相适应。此外,还有用“交代法”的,用“渐入法”的,更有混合运用不同方法的。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文题的理解和内容的设想,也为它设计几种(不少于三种)不同的开头,在班上进行交流。

 

二  阅读下面文章,分别为它设计三种不同的结尾。

 

教师的眼光

 

有位青年歌手应邀去电影制片厂录音,顺道拜望母校的师长时,原班主任和两位科任老师显得有点儿“尴尬”──他们曾因这个学生某些功课不好,屡屡予以罚站、讥笑、挖苦,进而下令:“不许再去合唱队!”

 

这件小事,使我想到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假如班级上赫然出现一个“爱迪生”,恐怕不会有教师投之以冷眼,施之以讥笑。冷漠态度的产生,大都是因为学生不但还不是“爱迪生”,而且还有“某些功课不好”的事实。至于学生对情之所钟的爱好的专注,又常常被视为“某些功课不好”的根由,乃至出现下令“不许再去合唱队”之类的事。

 

显然,这里不仅有个对待学生应有的“态度”问题,更有一个认识学生的“眼光”问题。教师的这个“眼光”问题不解决,出现怠慢“爱迪生”的事还算小,还可能把“爱迪生”扼杀在摇篮之中。

 

中学课程门类繁多,中学老师往往只任单一的课程。如果教师的眼光只囿于自己所任的课程,一味强调“我这门最重要”,那就容易有意无意间把学生看“扁”了。教师看学生,应该取“目有全人”的眼光,知其所短,亦知其所长,知其性情、才能、志趣等诸多方面的特点和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因材施教的措施,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自我认识。这样就能发扬学生的长处,克服学生的短处,保证其聪明才智的充分施展。

 

教师看学生不仅要摒弃“片面观”,而且要防止“停滞观”,取发展的眼光,既看到学生眼下出现的苗头,也洞察未来发展的趋势。当然,这就要求教师有点不拘一格的魄力。上面提到的那位歌手,当初在遇到“不许去合唱队”的禁令的压抑后,可贵的是,该校领导却非常重视,进一步认真考察了这个学生的现状和潜力,不但取消了“禁令”,还大胆而果断地决定她可以免学部分课程,让她更好地发挥专长。这不能不说为这个歌手的成才,从一个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课外练习】

 

一  分别给下列文题设计不同的开头:

 

1.“人格”小议

 

2.“我”,并非微不足道

 

3.“人生难得一知己”吗?

 

4.从“圆”想到的

 

二  下面的文字是一篇文章的主体部分,请你阅读后为它补头续尾,至少要有两种以上的方案。要注意切合原文内容和结构特点,并把开头和结尾结合起来考虑。

 

粗心·专心·事业心

 

……

 

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确实是够粗心的了:有一次,他请老朋友吃饭。入席以后,他说去取一瓶酒,竟一去不复返,害得那位老朋友等了半天也不见他的影子。原来,牛顿去取酒时,忽然想起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竟跑到实验室里专心致志地做起实验来,把那位老朋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还有一次,牛顿牵着马上山,走着,走着,又想起了科研中的问题,手就松开了,放掉了缰绳。他走到山顶,这才发现马儿跑了!

 

牛顿的粗心,是生活上的粗心。他在生活上的粗心,是由他对科学的专心引起的。牛顿在科学上专心致志,兢兢业业。正因为他把全部心思用在科学上,所以才在生活上显得那么大大咧咧,丢三落四。

 

在科学家当中,像牛顿这样的不乏其人。爱因斯坦也是这样。有一次,爱因斯坦在一个桥头等候朋友,等着等着,他陷入了沉思,连雨水湿了衣服都不觉得。他想了一会儿,就掏出纸条,记了起来。这时雨点打湿了纸条,他才发觉正在下雨。他赶紧把纸条放进衣袋,却又沉思起来,忘记了冰凉的雨点打在他的脸上。

 

科学家们在生活上粗心,常常被人们认为“怪”,甚至被称为“科学怪人”。其实,“怪人”不怪。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怪”,往往是科学家们废寝忘食、通宵达旦钻研科学引起的。正如俗话所说:“一心不可二用。”他们的心思全部扑到科学上去了,自然对别的事情就显得漫不经心,心不在焉了。

 

科学家们专心于科学,生活上总是从简从朴。爱因斯坦连会见以色列总理古本里安时,也不打领带,不穿袜子,觉得那样太浪费时间。同样,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受到沙皇接见时,事先声明,请允许他随便穿什么衣服──平时穿什么,接见时就穿什么。门捷列夫的衣服式样,是他自己设计的,口袋很大,便于放笔记本。至于是否“时髦”,他认为是无所谓的。牛顿的袜筒,常常缩到脚后跟,他毫不在乎。陈景润穿鞋子常忘了系鞋带,衣服钮扣也常扣不齐。专心致志的科学家这样不注意生活细节,是可以理解的。

 

科学家们在生活上粗心,在科学上专心,正是他们对科学有强烈的事业心的表现。这正如丁肇中所指出的:“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丝毫的强迫。许多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并不长,而接连出成果,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有事业心。比如搞物理试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科学家们把科学作为毕生献身的事业,全心全意为科学的进步而奋斗。法国科学家法布尔在他的最后一年──92岁时,出版了巨著《昆虫记》的最后一卷──第十卷。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利在临死前,躺在病床上修改校样,说完“我现在改正的才对了”这句话后半小时,与世长辞。爱因斯坦在临死前仍在改写统一场论的科学著作,对陪伴他的亲人说完“我在这里做我的事,你好好地去睡吧”,就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