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明还爱胡定欣吗:目前农药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7:57:13
农药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调查研究 2010-07-24 21:11:06 阅读20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药是保证农业增产丰收、农民提高收入的重要生产资料,对农产品的质量、人类生存环境等都有重要的影响,笔者最近走访了几个农药市场以及一些经销商,就目前农药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对相应对策进行了探讨,现就产品方面、经销商方面、农民方面及对策进行浅析,内容如下:

1         产品方面:

1.1 商品名使用仍很普遍。虽然农业部第944号文件已明确规定了08年7月1号后生产的农药产品必须使用通用名,但绝大多数企业手中还有大量的库存标签和包装,这就使农药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仍使用商品名的农药产品。有些企业怕使用通用名后竞争不过名牌产品而影响销量,新生产的产品一部分使用通用名,另一部分仍使用过去的商品名,但这种情况不可能长久,因国产农药产品一般保质期为两年,就算标上08年7月1号前生产的,等到2010年7月1号后无论是新生产的还是过去的产品都会成为过期产品了。为了防止一药多名而使用通用名,对一些知名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说,其产品具有一定的名牌效应。对同一种产品来说,中小企业由于生产管理费用低而具有价格优势,市场反应如何还有待于观察。

使用商品名的弊端: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经销商,其产品最终用户是广大农民,企业为了销售,一般都会给自己的产品取一个响亮的名字,比如40%辛硫磷乳油,有的可能叫杀虫灵,有的可能叫灭虫神,还有的可能叫地虫光,其有效成分标注又没有使用中文通用名而使用英文或拼音,农民一般文化水平较低,好些农民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产品是同一种药剂,这些响亮的名字就起到了忽悠的作用,这就使不同企业生产的同一产品具有多种价格,甚至同一企业生产的同一产品取不同的商品名具有不同的价格,绝大多数农民根本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也就无法进行比较,任凭经销商推销,增加了选择的难度,很多农民增加了购买费用。

1.2  标签上存在的问题。

1.2.1  有效成分标注不明确。将含量高的助剂、溶剂用农民不认识的英文标注,用醒目的大字体写在显著位置,而实际有效成分却用英文很小的字体写在边角不明显的位置,很容易使农民把高含量的助剂当成是有效成分含量。

1.2.2  随意扩大防治对象和使用范围。有些农药标注农业部登记的作物和防治对象,另把病虫害图片和图谱放在标签的下方,使农民一看便认为该农药就防治这些病虫害。

1.2.3  一些小企业把影响比较大的代理公司写在正面显著位置,自己企业写在边角处,使农民误认为代理公司就是生产企业。

1.2.4  模糊名称欺骗农民。例如:标签上用不显眼的小字标注是病毒光,下面用醒目的字体写上替代病毒A,使农民以为该农药就是防治病毒病的病毒A。

     以上这些现象会随着国家规定的标签的正确书写而逐渐消失,但监督检查是关键。

1.3  实际有效成分含量不够。有些杀菌剂包装上写着有效成分含量是50%,实际有效成分含量也就30%甚至更低。再如杀虫剂敌敌畏,产品标签上标注的是80%,实际含量达不到,为了增加防效,向里加入一定量的其他药剂。

1.4  挂养头卖狗肉,坑害消费者。比如有些企业产品包装上写的是10%吡虫啉,实际里面是灭多威或其他药剂,销售价格比真正够含量的吡虫啉便宜很多。

1.5  包装的诱惑。农民在田间喷药时,常需要一轻便的水桶来提水或配药液,所以他们喜欢买桶装的农药。有些企业看到了这方面的商机,把多种农药组合防入一塑料桶里,即所谓的快餐,这本身应该是一件好事,因为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低,农业科技知识知道的较少,对一种作物而言,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发生虫害和病害,自然就会用到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助剂等,把这些药剂按一定比例组合起来,使农民一目了然,基本能满足该作物生长发育期间的需要,使基本素质还不太高的农民即明白又省心,还避免浪费,节约费用,很多企业是看中了让农民省心省钱这个方面,组合的产品对农民很实用,有些企业却把好产品次产品一起装,把有用的没用的一起装,甚至把假冒伪劣产品弄一个非常漂亮实用的塑料桶装起来,使很多农民买回去的只是一个实用的包装,里面的农药产品效果却很差。

2  经销商方面

2.1  经销秩序比较混乱。无证经营、经营不合格、挂在农技站、植保站下经营,在基层经销商中还有一定比例。有些零售点本身是个百货店,里面同时摆放农药、水果、蔬菜、烟酒副食、肥料等,是假冒伪劣产品容易藏匿的地方。

2.2  经销商素质大多较低。农林院校毕业真正懂农药懂农业技术的寥寥无几,经销商本身不懂农药就不能识别一般假冒伪劣,就不能给农民用药指导,就难以推广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农药产品,更不能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

2.3  价格随意涨落。除部分进口产品采用统一定价销售最后集中返利这种销售方法外,其余绝大部分农药产品都是经销商自己根据市场情况定价销售,有的经销商定价高,有的为了争取销量就卖的低。这样一来,定价高的就会失去一部分市场份额,还会受到下一级经销商的指责,为了不丢市场,定价高的就会降价以争取市场份额而打压另一经销商,有的本着宁丢利润不丢市场的原则,把价格直接打到无利状态,这样市场价格就乱了。经销商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如果这个品种没利润了,谁还愿意去卖,所以市场上就有很多这样的品种,农药产品本身质量很好,农民用了防治效果也不错,经销商因无利润或利润很低都不愿意卖或被动的卖,有人要就卖,没人要就拉倒,而不去积极推广,而去推销利润高的产品,致使有些好农药产品农民买不到。有些经销商对周围人没有的产品肆意抬高价格获取暴利,等周围人都有了再把价格落到最低,严重扰乱了市场。

2.4  经销手段近似疯狂。从前几年坐等客户上门到主动下乡送货,伴随着赊欠恶性循环,市场竞争已出现了白热化。近两年又出现了新的方式,那就是很多经销商看到送货上门很多下级经销商赊欠,到头来收到一把白条子,年终要钱难,甚至结帐时还要被拉一刀,更有甚者要礼物要旅游,越来越难做,他们就往村子里搞宣传直接拉农民到公司买农药,把中间环节去掉,让利于农民,让农民直接买到价格合理的优质产品,他们也得到现钱,也没有退货的烦恼,这本来也是一种好的办法。但竞争的结果是农民来店里合伙批发农药出车费管午饭,费用提高了,自然会加到产品中去,为了拉住司机,就给司机好处费,因为司机把农民往哪个店里拉,一般农民就会在哪个店里买,司机一看有利可图,到后来除了要车费还要提成,有的要10%,有的张口15%,这些费用自然会加到农药中去,这就提高了农民买药的成本。农药的价格上去了,特别是好产品,本身成本就比假冒伪劣高,再加上这些费用和合理的利润,就比一般产品价格高,农民的承受力也是有限的,他们就想买便宜的,其结果是有一部分农民买回去的是好产品,图便宜的农民买回去的是不合格产品甚至是假产品或过期产品。

虽然一种农药经销商自己掌握价格,但它不能随着费用的升高而无限加价,因农民一般收入较低,承受力有限,他们买到的产品比在家买到的便宜而且效果也好他们才愿意上来批发,否则他们就不来了。费用的提高也伤了卖好产品的经销商,他们为了争市场不得不满足司机提出的过分要求,有时也是争得了农民客户而丢了利润,白忙活。

3         农民方面

3.1  农民绝大多数是个体种植,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在选择农药时多从短期药效或价格考虑,很容易选择高毒或者不合格的产品,难以理性躲避假冒伪劣产品的损害。

3.2  选择高毒、假冒伪劣产品的后果。一是容易在喷洒过程中中毒,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二是使用不合格产品,起不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容易延误最佳防治时期,造成损失。三是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直接危害自己和他人身体健康。四是不利于作物生长和环境保护,造成环境污染。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检查治理力度,把不合格农药标签限制在规定使用时期内。

4.2  提高门槛,提高农药经营准入条件,把不懂农药,不懂农业知识,不守法经营的人挡在门外。

4.3  实行价格干预,防止随意涨价和落价,减少无序竞争。

4.4  加强农药质量检测,杜绝假冒伪劣。首先从生产企业着手,从源头消灭假冒伪劣。

4.5  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对经营假冒伪劣、高毒高残留、过期失效产品依法整治。

4.6  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对经销商定期培训农业技术,使经销商不但懂得农药还懂得农业科学知识,在卖农药的同时向农民传播病虫害防治及作物管理技术。

农药市场的管理、农药的销售和安全使用是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农药市场都不可能健康持续的发展,农业也就不可能持续增产,农民就不可能持续增收,因此,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严把质量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加强岗前培训,规范经营行为,以及在农村大力宣传农药知识、农业技术,提高农民认识水平等成了每个环节的目标和任务,实现了上述目标,农药市场就会持续的良性发展,就会为农业丰收提供良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