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哪年:中华网论坛十周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50:04
三线”建设应运而生 
   
  1965年4月12日,针对美国侵越战争不断升级的趋势,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指示》指出,鉴于美帝国主义正在越南采取扩大侵略的步骤,直接侵犯越南民主共和国,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因此,中央认为,在目前形势下,应加强备战。《指示》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在思想上和工作上要准备应付最严重的局面,要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尽一切可能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1965年9月初,国家计委重新草拟了《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汇报提纲》明确提出:“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集中力量尽快地把“三线”地区的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建设起来,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发展农业生产,相应地发展轻工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汇报提纲》要求把建设重点放在“三线”地区,指出把“三线”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战略大后方,是关系“三五”计划全局和国家安危的大问题,也是解决长远和当前备战任务的一个根本问题。自此,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心从解决吃穿用转变为备战。 
  所谓“三线”建设是对国民经济所作的一次重大的区域性布局调整,就是对东部(“一线”)和中部(“二线”)经济建设项目实行“停”、“压”、”搬”、“帮”,重点开发和建设西部(“三线”)。一、二、三线的划分,主要考虑国防与国防建设的需要,同时也考虑经济建设的需要。也就是说,一、二、三线的划分,不纯粹是军事的考虑,在可能的范围内,也考虑了经济的合理布局。而“三线”的范围,一般的概念是,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一线指位于沿海和边疆的前线地区;三线指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省区及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后方地区,共13个省区;二线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其中川、贵、云和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的腹地俗称小三线。根据当时中央军委文件,从地理环境上划分的三线地区是: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山西雁门关以南、广东韶关以北。这一地区位于我国腹地,共约3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l/3,离海岸线最近在700公里以上,距西面国土边界上千公里,加之四面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山脉作天然屏障,在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成为较理想的战略后方。用今天的区域概念来说,三线地区实际就是除新疆、西藏之外的中国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为此,“三线”建设的布点与选址原则是靠山、分散、隐蔽、大分散、小集中。“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有:修筑连接西南的川黔、成昆、贵昆、襄渝、湘黔等几条重要交通干线,建设攀枝花、酒泉、武钢、包钢、太钢等五大钢铁基地以及为国防服务的10个迁建和续建项目;煤炭工业重点建设贵州省的六枝、水城和盘县等12个矿区;电力工业重点建设四川省的映秀湾、龚嘴,甘肃的刘家峡等水电站和四川省的夹江,湖北省的青山等火电站;石油工业重点开发四川省的天然气;机械工业重点建设为军工服务的四川德阳重机厂、东风电机厂,贵州轴承厂;化学工业主要建设为国防服务的项目。 
  重大的战略决策一旦确定,举国上下即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行动起来,一时间“母亲送儿去远征,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情景再次上演。一、二线搬迁的工厂以及援建的人员,纷纷整装出发,浩浩荡荡,奔赴西北、西南,几十万人马从条件优越的东部、中部,从城市、院校来到了偏僻、荒凉、落后的大西北、大西南,开始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西部大建设。由于三线建设是在国力单薄的情况下,为应付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立足于打大仗的需要建设的,建设规模大、战线拉得长,选点多在偏远山沟,布局分散又不合理,生产、生活设施简陋、标准低,有些企业还建在地质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的地方。 
  对于“三线建设”,素以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闻名的毛泽东,这次却有些忧心地说:“‘三线建设’搞不好,睡不着觉。” 
  由此可见,当时的“三线建设”对中共中央、对毛泽东、对全中国是何等重要。为了让毛泽东睡好觉,建设计划以惊人的效率执行着。国家计委组织新厂建设;建委组织一线的“独生子”(即全国惟一的重要工厂)的搬迁;经委组织生产三线建设需要的设备和材料。一、二线的一些省区,根据中央精神迅速行动起来,发扬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的精神,组织精兵强将支援三线建设,并在自己的腹地山区部署了一批新建和迁建项目,包括军工、民用、交通、电力、通讯、文教、卫生等事业的建设。1965年开始,大小三线几乎同时动工,可谓是举全国之力,集全民之才,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投入之多、动员之广、行动之快,在中国建设史上是罕见的。在随后的16年中,国家总计投入2052.68亿元,动员了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的民工建设者,在祖国的大西北、大西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原,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三线地区大范围、大规模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一定改善,内地与沿海的差距逐步缩小,为应付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立足于打大仗筑牢了战略大后方。  “三线”地区的综合开发,也为内地的长远建设打下了基础。在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后,国家为让“三线”企事业单位从恶劣的环境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参与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1983年国务院提出“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八字方针,对“三线”企业实施大迁移、大调整。直到今天,“三线”建设的成果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