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iphone定位找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校本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29:24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该方案获江苏省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评比一等奖,已经有校本教材出版)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许多问题。人们更多地依赖学校教育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而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高的期望。在中小学出现许多厌学、离家出走、性格变态、道德水平低下等问题。对青少年实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切实措施来预防、干预、矫正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极其引发的行为和社会问题,显得尤为迫切。为此教育部于1999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建议》,2002年8月又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江苏教育厅2001年颁发《江苏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的发展。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沿海发达城市兴起,许多人士作了许多尝试,取得了许多成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中编著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教材及读本不下一百本。从内容看,大多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对待,多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传输心理学的知识概念,这不太符合中小学心理发展的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多以“班级管理”为前提形式,班主任因缺少心理学专业训练,他们主要按行政管理模式和思想工作模式工作。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教学模式(或医学模式)混为一谈,而“育人”与“教学”本是两个有联系但又有本质不同的概念。
   林崇德先生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是教育模式。”因此,建立符合中小学心理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这正是对过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的批评总结,也是今后工作的指导方向。
   综上所述,我们从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角度提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以“活动”为突破口,强调生动活泼的形式,强调活动中学生的强烈心理体验。研究符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课程开发的目的
   课程开发目的:优化教育环境,整合教育资源,开辟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编写出适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材及辅导读本。具体说有有以下两种:一是编写系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课程教材。二是编写师生自主、合作完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故事读本。
   课程目标
   教育主题:关心自己健康成长,迈好青春期第一步。
   1、学会求知,确定正确的学习动机与良好的学习态度,重视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创造性地对待学习。
   2、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和合作,培养良好品德,告别少年,迈好青春期第一步。
   3、学会做事,养成爱劳动的品质,培养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格特征。
  
   三、课程的内容框架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这是基于课堂教育教学为基础的,以活动开展为形式的课程形式,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辅导活动设计
   这里的学习辅导,取其广义,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如认知技能、动机、心理困扰等)进行辅导。不仅包括消极意义上的学习障碍的矫正,也包括积极意义上的学习技能、学习动机、学习情绪与习惯的训练与辅导。在辅导中,以学生主体活动实践体验为目的,设计各种类型的学习辅导活动,具体讲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学习障碍心理咨询活动设计
   主要进行学习障碍心理咨询干预活动设计,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活动设计为主,倡导进行有创意的心理咨询活动。
   ②学习心理训练与辅导活动设计
   主要进行以学习心理为导向的发展性学习辅导活动设计,包括学习技能、学习动机、学习情绪调控与学习习惯的训练与辅导活动等。
   2、人格辅导活动设计
   人格心理辅导也可以分为诊疗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诊疗性人格辅导指对少数具有人格与情绪障碍的学生心理诊断和矫正;发展性人格辅导指对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调适、意志品质、人际交往、协作技能等进行的辅导。同样初中生人格辅导活动设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 人格障碍心理咨询活动设计。
   心理咨询活动除进行面对面的咨询,还可以进行间接咨询、集体咨询等。形式上可以以自然的活动方式为主,努力开拓心理咨询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心理咨询及诊疗的效果。
   ②成长辅导活动设计。
   A) 自我认识辅导活动设计:目的“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客观地评价自己。”
   B) 情绪调适辅导活动设计:目的“逐步学会调节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C) 人际沟通辅导活动设计:目的“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D) 耐挫力训练活动设计:目的“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3、初中生潜能和创造力开发活动设计
   人类脑科学的最新成果表明,人的大脑潜力巨大,具有七种智力,而绝大部分资源尚处于“沉睡状态”。把学生的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作为课题研究的一项内容,是时代的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活动是生动活泼的,是关注学生亲身实践和心理体验的,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的因素之一。主要的活动设计大致包括学生感知力、记忆力、思考力及想象力的训练与开发的活动设计方案。
   上面所述的各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并非是也不能是线性的。还必须研究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机穿插与整合的原则与形式,使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体系,使其适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其发挥教育活动的最大效益,最终形成一套具有学校特色的,从初一到初三完整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校本课程。
  
   (二)心理健康教育故事读本
   这是由学生自主选择推荐,由教师生发感悟的心理教育的故事读本。具体做法是首先学生推荐、叙写推荐理由,学生感悟,教师感悟引领。故事读本的内容框架如下:
   1、动心故事。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课外阅读并自主选择让自己心动的故事文章,向大家推荐,并在推荐的表中写明推荐的理由。
   2、我心感悟。
   班级阅读,学生写出读后感悟,选择其中优秀作品2到3片段,附在故事后面,署上感悟学生的大名。
   3、老师心语。
   老师在次基础上,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写出自己对故事的领悟和思考,侧重引导孩子们学习和领悟生活和做人的道理以及方法,引领孩子们的心灵驶向健康和谐的港湾。
   这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成果,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润物细无声”的精彩的篇章。
  
   四、开发的过程
   根据华东师大王斌华教授的《校本课程论》的说法,我们将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环境分析(2004.12—2005.3)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公关小组,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室;理论学习;收集资料:教育部及省市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各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读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等。
   2、课程目标设置(2005.3—2005.5):
   根据外部需要及学校内部实际,确定课程设置的目标,编写制定两套校本的内容大纲目录,编写确定校本的编写体例。
   3、课程组织(2005.5—2005.10)
   校本编写阶段:组织人员集中编写校本,邀请专家对校本初步审稿。
   4、课程实施(2005.10—2006.5)
   选择课程实施的班级及教师,进行课程试验,课程的呈现形式为活动课程。
   5、课程评价(2006.5—2006.10)
   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课程评价的目标、评价的主体和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程度和课程本身进行评价,最后修订校本课程教材。
   以上五个阶段,只是大致的阶段,并非严格的线性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各个阶段必要时可以相互交融。
  
   五、组织与实施
   (一)课程的组织
   1、课程的呈现形式:活动课程。
   2、课程的构成
   ①.活动用书。即《初中生心理健康活动设计》。
   ②.辅助读本。即《心理健康教育故事读本》
   3、课程内容
   初一年级
   ①引导新生认识学校环境、教师情况,找到自己在新的班级中的位置,尽快适应中学生活。预防对学校和班级生活冷漠。
   ②认识学习是自己的权利,中学阶段是自己成长的关键时期。珍惜大好时光;培养认真、勤奋、刻苦的学习品质;强化求知欲,增强自信心。
   ③认识中学学习特点,适应中学学习任务、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重视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④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悦纳自己,做个好男(女)孩。能与异性保持正常、健康的交往,学习主动调节自己情绪、排除自我烦恼的方法。
   ⑤、关心自我形象,认识和协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
   ⑥、正确认识与对待金钱,在消费方面不攀比,不求高档。
   ⑦、合理安排作息,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远离毒品,识别美丑、善恶,过文明、健康的课外生活。
   ⑧、上网后,学会“自己管好自己”。自觉地接受、学习积极健康的信息,识别抵制反动黄色、封建迷信的信息。
   初二年级
   ①、学会关系自己,包括关心自己的健康、学业和品德。
   ②、关心同学、老师、父母;助人为乐,认识和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习与成人交往。预防与克服可能产生的偏执、乖僻。
   ③、提高学习自信心,发挥学习潜能,努力获取成功或取得进步;预防学习成绩下降。
   ④、学习中培养自己抽象思维能力,学习初步的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勇于置疑,勇于探索,求新、求异。
   ⑤、学会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习处理和调节自我烦恼和焦虑的方式;初步掌握应对挫折的技能,保持健康的情绪。预防克服各种“学校病”、各种“情感障碍”,如冲动、情绪低落、情感脆弱等。
   ⑥、参加一定的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爱护公共财产,不浪费。
   ⑦、在网络社会里,学习利用网络工具获取新知,慎重对待网上交友,主动与老师、父母沟通,争取他们的帮助与指导。
   初三年级
   ①增强自我意识,提高自我教育力,包括培养自我教育愿望,掌握自我教育方法,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②重视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日常生活和劳动实践,培养自己热爱劳动的品质和动手操作能力。
   ③正确认识当前各种社会现象,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其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处理好个人需要、兴趣与人生发展任务的关系。认识自我价值;预防产生反社会或悲观情绪。
   ④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作好择业或升学的心理准备。
   ⑤发展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的友谊;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促进健康、独立人格的形成。
   ⑥进入网络世界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学会判断、学会选择,遵守健康文明的网络道德。
   (二)课程的实施
   1、课程的时间安排。
   每学期安排九次,全学年共十八次。作为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中开设活动。其中涉及课外的活动,根据需要安排在课外进行。
   2、教学方法。
   各种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五类,“即以学习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品质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参与社会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需要和兴趣为主的教学方法。” 根据本校本课程的呈现方式,我们推荐如下的教学方法:
   ①.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某种情境下,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影响他们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模拟。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在某种模拟的情境下,进行某些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小组调查。为了了解学生某些方面心理想法和看法,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各种不同的调查方法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教学方法。
   ④.讲座。包括演说、谈话或其他形式的口头表达方式。
   ⑤.讨论。对事先布置的题目或有关学习材料提出问题或作出回答。这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对话过程。
   ⑥.视听。这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提供视听材料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课程实验和推广。
   本校本课程大致按照先开发后实验推广的形式进行课程的实验和推广。主要按三个步骤进行。
   一是组织科研力量公关,编写活动用书及辅导用书。
   二是试点实验。每个年级选择1到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级,积累好相关的实验素材,作为进行课程评价的基础。
   三是在实施课程评价的基础上,修订校本课程教材并推广到学校的所有班级。
  
   六、课程评价方法
   课程评价“即包括学生学业的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 下面从两个方面明确本课程评价的方法。
   (一)学生学业的评价。
   作为活动课程中学生学业的评价,我们建议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评价方式,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1、前期和后期测试对比看学生变化。
   一是就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对实验班级在开展校本课程活动前后变化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测试,分析变化数据,分析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程度变化。
   二是对比实验课程的班级和普通班级的测试情况,分析评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和变化。
   2、观察记录学生活动表现定性分析。
   注重学生在实施课程过程中的表现,采用观察法记录学生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情绪状态、活动表现、日记等),分析确定学生前后变化的情况和程度。
   (二)课程本身的评价。
   1、课程本身评价的范围。
   校本课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校本课程的预期目标是否有效;校本课程是否适合学生和学校的需要;是否选择了恰当的教学方式;是否采用了恰当的评价方式。
   2、课程本身评价的主体。
   学生;教师;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等。
   3、课程本身评价的标准。
   有效性。在信息与它描述的现象之间保持一致(内部效度);从某处归纳出的结论应适合其他类似的地方(外部效度)。
   客观性。全体评价者的意见达到高度的统一,所采用的评价技术有助于消除偏差。
   及时性。过早实施评价或过迟评价会影响评价结论的准确程度和完整程度
   4、课程本身评价的方法。
   根据校本课程的呈现方式,我们建议采用如下的评价方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面谈法;教师日记法等。
   5、课程本身评价的过程。
   制定计划:主要是成立评价组,确定评价目标,拟定详细的评价计划活动内容和要求。
   收集信息:根据计划内容收集相关信息。
   分析报告:运用数据统计的方法或描述性的方法分析所收集的信息,然后全面总结评价的各方面资料,撰写评价报告。
  
   二○○四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