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的早晨9全集52:中国入世的三个核心利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20:32

专访龙永图:中国入世的三个核心利益

2011年09月26日 

入世十年。“龙永图”三个字不用冠以任何的“TITLE”,仿佛已经与“中国入世”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联系。

9月20日下午,刚刚飞回北京的他,在北京办公室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他看起来很累,但是谈话依旧非常富有逻辑;他会说“好吧,这是你的最后一个问题”,但是决不会因为这是最后一个问题而敷衍了事,最后一个回答存在绝对的完整性;他如外界所说是个严肃的人,也像大家所说的一样的直爽。

开始之前,龙永图说:“我这个人讲话喜欢直一点。现在大家都比较会说话,一方面这样,另一方面那样,反正什么时候都是对的。但是年轻的时候我们学习毛主席的《矛盾论》就懂得,不但要分析有多少矛盾,关键要讲什么是主要矛盾;不但要讲矛盾的两个方面,最终还是要讲矛盾的主要方面。”

整个采访下来,一个清晰的观点会跃然在你的面前:中国入世是中国核心利益的需要,也只有继续深化开放,中国才能继续高速发展。

“初遇”谈判:“李岚清说我们需要能用英语吵架的人”

龙永图参与到入世谈判缘于偶然一次英文翻译的“客串”。

中国最初复关谈判是在很小范围内进行的,当时外经贸部一个很小的班子在接触,社会上知道复关谈判这件事情的人很少。

1991年的龙永图已经是局级干部,主管联合国开发署对中国的援助。当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署长访问中国,他是得克萨斯州人,口音很重,这位署长连见了几位中国高层领导,都因为翻译听不懂他的英文,搞得乱七八糟。

所以,当时联合国开发署驻中国代表非常着急,因为最后一个最重要的会见是李岚清,主管整个对外经济贸易。

情急之下,这个联合国驻中国的代表找到了龙永图。“他有天晚上请我吃饭,说有一件事情想麻烦你一下。翻译听不懂我们署长的口音,或者听得一知半解,明天与李岚清先生的会见至关重要,你能不能委屈一下?来给我们当次翻译?”龙永图回忆当时的情形。

龙永图爽快地答应了这个请求,并且由于他的翻译使得会谈非常顺利。

之后与李岚清那次简短的对话,看得出,龙永图仍旧历历在目,也就是这几句话,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会谈后,李岚清没有多说话,只问了一句,“你英文很好,我怎么不认识你?”

龙永图回答说:“我在联合国工作过,刚回来。”“很好。”“当时讲得很短。”龙永图说。

没过多长时间,上级通知龙永图到党校学习,也有消息传出,他的工作要变动,可能要参加中国的复关谈判。

“我当时根本不太了解复关谈判,但是在党校的三个月,我把《关贸总协定》英文版所有协议读了一遍。对关贸到底是什么,以及它的法律文件有了一些了解。”龙永图说这与自己当时的工作是不太沾边的事。

三个月的时间,通读了两三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龙永图对复关谈判有了一个懵懂的认识,就是:“中国已经成为联合国所有组织的成员,也成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关贸总协定的成员,这是中国人应有的权利。”

带着这一认识,他踏上了一走就是十年的“谈判征程”……

现在回想起来,龙永图说:“当时选中我参与谈判,主要是需要一批英文比较好的人。李岚清当时讲过,我们需要一些能够用英文跟人吵架的人。因为当时的斗争是很尖锐的。”

谈判十年:“现在来讲入世的核心利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提高了国际地位;第二是改善了发展的外部环境;第三是以开放促进了国内的改革。”

从党校出来,龙永图即被任命为当时外交贸易部国际司司长,1992年1月份就开始参加谈判。

直到2001年12月,十年的艰辛、波折、误解、委屈以及成功,有些已经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故事,有些置身谈判之外的人或许永远不能感受。

龙永图已不太愿意去回忆这些过往。

他说:“我想说的是当时我们入世的核心利益究竟什么?中国入世过程中不同时期涉及各种各样的利益,不管怎么定义,首先是从中国的国际地位、国家形象方面的利益出发,并把中国不是WTO(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全球最重要国际组织之一的成员的问题解决掉。”

入世之后,很多记者一直喜欢问一个问题:“龙永图,什么力量支持你把十几年的谈判支撑下来?”龙永图的回答是:“扔掉观察员的帽子。”第一次带队参加世界贸易组织新加坡第一次部长级会议,龙永图至今记忆犹新。

他说:“我们和几个小国家的官员一起坐在最后面,当时会场有两层,到了最后面都是黑凄凄,很寒碜。”讲话也要等到所有世贸组织成员讲完话后,主席再三问,还有哪位成员要讲话?所有成员都不讲了,然后才是观察员讲话。“当时国家领导人主要是从政治上对国际地位考虑得比较多,但是世贸组织不是别的组织,加入进去要做出很多承诺。”龙永图说,“关税减让、服务贸易谈判,最后通过的协议有500多页英文。中国人喜欢说‘原则同意’,但是世贸组织没有什么‘原则同意’,人家要问你具体的时间表。”

入世的第二个核心利益,在龙永图看来,是“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美国对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年度审议问题,这相当于是拆除了一颗定时炸弹”。

一到年审,什么“人权”问题、“西藏”问题全都会出来,当时,这无疑是中美关系中最具破坏力的障碍,也是对中国最大的贸易不公平。龙永图回忆:“当时一位高层领导多次问我,龙永图,你给我讲讲,入世后,美国最惠国待遇一年一审的问题能不能解决?”

于是他把这个问题带回谈判桌,要求美国承诺中国入世以后去掉年审。“美国人一听就火了,说年审是美国国会的事儿,除非国会决定修改国内法,如果以这个为谈判前提,那就没法开会了。”龙永图说,大家都知道,1999年是中美关系最波折的一年,也是入世谈判关键性的一年。5月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谈判终止。

五个月之后,克林顿总统要求恢复谈判时,江泽民主席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解决中国的最惠国问题;二是取消一般性保障条款;三是扩大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

克林顿当时回答得很巧妙,中国一旦入世,美国政府将尽最大努力来推动美国国会解决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对其他两条也做出了某种承诺。

1999年11月恢复谈判,“美国政府后来确实履行了它的承诺,中国入世没几个月,国会顺利通过修改国内法,把我们从年审单子里拿了出来。”龙永图分析,“所以说,第二个核心利益,就是改善了中美关系,中美稳定,中国的外部环境就乱不到哪儿去。这就解决了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

第三个核心利益,“就是用加入世贸这样一个大措施来推动国内改革。”龙永图回忆朱镕基总理当时对他讲的一句话:“国有企业的改革没有一点儿外力是比较难的,希望中国入世能够对中国企业的改革增加一点动力。”

事实上,入世十年以来,除了促进外资外贸方面直接相关的国内改革以外,入世带来的新的观念也被举一反三地运用到了其他国内改革之中。

他举了几个例子:民营企业要求国民待遇,政府被要求的“透明度”,以及“双赢”的外交政策都是世贸的原则“润物细无声”般地影响了中国。

2001年12月,中国入世成功,经过十年谈判的锤炼,“开放、共赢”的理念已经融入龙永图的血液。

入世十年:“入世开放时协议中的承诺应该是开始,而不是终点。”

回首入世走过的这十年,得与失之间他还是坚持没用所谓的“两分法”,“中国入世以后的贸易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得我们当时做出的一些让步,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实际上当时我们觉得,最棘手的一些,我们做出让步的一些条款,基本上后来都没有用上。因为他们觉得不能因小失大。”

他说:“有些人觉得当年入世开放好像吃了亏,这完全是种误解。开放不是为别人而开放,是为我们国家自己的利益而开放。认为开放是单方面的让步是不对的,开放不是让步,是一种进步,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就是改革开放,越开放这个国家就越安全,越开放就越发展,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观念。”

而且,在龙永图看来,一个国家的开放还应该与时俱进,中国的开放绝对不能停留在十年前入世协议的开放承诺上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力量的强大,中国应该在更多方面进一步的开放。

对于目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龙永图提出了“只有深化开放,才能弥补中国发展的软肋”。他举了个例子,就是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到了该拿出政治决断的时刻。外汇储备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并且还在不断积累,只靠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越搞越被动。

当务之急是怎样设计出一套综合性的金融体制改革,包括资本市场开放的方案,并按照一定的时间表来实施。

龙永图说:“胆子应该更大一点,不能担心过多。当时谈判中觉得天大的难点,现在看来不过如此。也许现在我们觉得金融开放是天大的事情,但五年、十年后来看,也不过如此。”

当时和美国谈判在1998、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对资本市场开放的承诺非常谨慎。所以,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在中国十年,市场份额还不到2%,远低于当时预估的15%-20%,基本上对国内银行、保险形不成任何竞争。再加上对民营企业也不怎么开放,所以银行、保险等金融企业的日子好过得很。也就等于没有动力去深入改革。“发展到现在,我们最主要的软肋,可能还是现有的体制以及人的素质不能适应中国当前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地位。”所以,2010年4月卸去了博鳌亚洲论坛理事、秘书长一职的龙永图的概念里,没有“退休”一词。

他说:“我是愿意一辈子宣传改革开放、以及共赢理念的一个人,谈判中是这样,博鳌亚洲论坛也一直如此,以后我更希望它们一直扩展开去,深入人心。”

下个十年:“有些事情一以贯之把它做好就好了。还没做好,又来了新计划、新目标,怎么去实现?”

2011年,恰逢入世十年之际,各级政府、各种论坛、国内国外,各类采访,龙永图受到的邀请不胜其数。

龙永图说:“事实上,我不赞成什么十周年、十五周年。邓小平同志总是喜欢讲长期的事情,‘五十年不变’、‘一百年不动摇’,我们现在喜欢五年十年就动一动、摇一摇,好像每制定一个五年计划就会产生一些新趋势。有些事情一以贯之把它做好就好了。还没做好,又来了新计划、新目标,怎么去实现?”

十年过去,中国已经从刚刚加入世贸的一个新手逐渐走向成熟。由于世贸规则最初的形成,是在西方价值观的主导下完成,中国在这个土壤里成长的同时,“水土不服”的情况也逐步显现。

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成员,站在十年这个节点,中国该用怎样的心态来对待WTO的原则,是延续还是改变?是遵守还是抗争?

龙永图,作为这个十岁的“孩子”的“助产士”,他的观点是:

一些大的原则不能改变,比如说开放的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的原则、市场经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这些基础性的原则不能去改变;但是一些具体行业、具体部门的一些新规则,中国应该成为制定规则的一部分,但是并不一定是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