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神被pawn嘲讽视频:核心利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50:08
“核心利益”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作者微博】 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评论[24条] 打印 电邮 收藏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2011年9月7日)

对一些不满于中国对利比亚外交政策的人来说,中国公司在7月有意向卡扎菲政权“售武”一事是可以用来在网络上嘲笑政府的好素材。发言人也还需要继续面对记者提问,根据网易、凤凰网晨间头条,姜瑜最新强调“这是一起中国公司个别人员的行为,这种接触并没有导致实际的出口行为”,她昨天承诺,“中国政府会继续严格执行安理会有关决议,也会进一步加强对军品出口的管理。相信军贸主管部门会依据相关法规认真、严肃对待此事。”

继昨日以封面文章斥责《中国被诬卖卡扎菲武器》后,针对此类话题,《环球时报》再度得以发表独家点评:《中国军贸公司政治敏感不够》。在嘲笑西方舆论的炒作“捕风捉影”、“强行放大”后,该报评论员单仁平表示相信“相关的军贸公司与卡扎菲政权的代表接触,目的不是为了卖武器。它们有可能只是为了‘接触’,为今后一旦有条件时做生意搞些铺垫。甚至它们有可能就是坐在一起‘喝喝茶’”,他就此叹息这些国资公司考虑不周:“它们应当清楚,它们是中国的国资公司,这个背景在世界上反复遭到过度解读,而它们接触的对象已在国际上遭普遍抛弃,这样的接触多么适合添油加醋,被不友好势力当成攻击中国的借口”。

 

而后。这篇中共中央机关报子报文章秉承了上周五社评《信息公开,中国改革绕不开的硬仗》中的立场,向国有军贸公司喊话:“放下架子,从心理上将自己‘普通化’,将自己的信息尽可能向全社会开放,不追求政治上的特权,不做信息公开的死角”。根据作者观点,过度保密向这些“绝对保密”的企业提供了“不必要的保护”,使得它们对舆论监督相对陌生,很少受到被质疑甚至被攻击的训练。于是,文章呼吁,中国应清理目前保密级别高的各国有公司:“这些公司都应成为中国经济及社会生活中‘正常的’一员,它们的保密应当受到特批,而不是保密成了理所当然,不保密反而成了特例”。

《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央视需要合作推介的不是外交部辩解,而是《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典型标题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是中国与世界共同福祉所系”以及“打破‘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昨夜《焦点访谈》宣布,在这份由国务院新闻办昨日发布的13000字文件中,“中国的和平发展不仅第一次作为国家意志来提出,而且第一次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做了最全面,最系统的说明……也许,这能让世界多些理解,少些疑虑;多些希望,少些担心。”

市场化媒体此番不需要承担大张旗鼓的宣传任务,普遍未予重点报道。凤凰网找到了《光明日报》分析稿中的亮点,“至少有这样一些新意,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公开文件中”。

但是对擅于解读的《环球时报》来说,这其实也可以变成畅销时机,它向读者强调,通过白皮书发现“政治制度”一词进入了中国“核心利益圈”。根据这篇社评宣告,“对改革将在什么程度上触动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内外一直都有议论,对改革是否应当牺牲一些社会稳定,同样存在争论。白皮书将它们明确列入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一次重要的澄清和宣示”。文章承认,“中国目前改革的外部环境不如上世纪80年代初期好”,“面临根据自我需要加快改革,和防止被西方拉偏中国改革方向的双重权衡”;同时批评“鼓动轻率改变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对中国国家命运和人民福祉的不负责任……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失去和平来换取那个虚无缥缈的‘政治天堂’,这对中国人民来说太冒险了”。


文末,作者感叹“中国目前寻求社会共识的方式非常陈旧”,然而新兴的思想交流平台“提供的更多是拆散共识的机会”:“中国政府昨天对核心利益的最新表述,给社会增加共识至少提供了重要的政治支点。类似表述虽然很多,但这种来自国家层面的明确态度,有助于消除社会上的一些困惑,打击那些不切实际的企图。中国社会共识的凝聚,离不开政府的坚决推动。”

没有《白皮书》,有《技术指南》。晨间,新浪搜狐腾讯的头条都是那条引述卫生部文件的新华社消息,强调“是否扶起跌倒老年人应分情况”:“如老人意识不清,在场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有外伤、出血,应立即止血、包扎……”

在头条专题《法律能否“扶起”摔倒的老人》中,新华网由另一篇电稿请来律师学者,强调“一些公众可能高估了出手救人的风险”:“法律的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如果受害人认为施救者就是侵权人,必须要拿出证据来证明施救者的过错。‘仅仅由于我伸出援手就认为我是侵权人,这只是一种主观臆断,不能做这样的推定。’”,并就此建议中国法官吸取英美法系“好撒马利亚人法则”的精神,“减轻甚至免除善意救助者的义务与责任”。

 

团中央机关报今天以《被“彭宇案”诱惑的“缺德”》强调“老年人也是道德失范、社会失序的受害者”,中共中央机关报也在今天再发时评,讨论“道德和法律,究竟谁撞了谁”。作者坦白承认,彭宇案和许云鹤案中的判决依据“不正是社会道德现状的反映吗”:“法官眼中的‘常理’是,如果不是你撞的老人,自然不用扶,更不用送去就医。可悲的是,我们在现实中的感受,确乎如此——活雷锋,毕竟不是社会的常态”。于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被提出来,“法律和道德,究竟是谁把谁给撞了……事实上,社会秩序本来就遵循着一个从习惯到习俗、从习俗到惯例、从惯例到法律制度的发展过程。”

不过,《人民日报》还是试图给这个难以定夺的循环问题一个答案,根据文末总结,“现行法律虽无法超拔于社会习俗存在,但法律对于引导甚至重塑社会文明、道德规范,并不一定存在冲突”,只不过“依靠法律拯救道德,确实不得已”:“法律只是扶助道德之一途,在经济急剧增长、城市不断扩张中,曾经倚仗熟人社会道德压力来规制行为的文化传统,正岌岌可危,在情感约束越来越少的‘陌生人’社会里重建道德规范,我们还任重道远……”

回溯上期《南方周末》,亦曾对法律与道德的互动关系有过阐述。根据评论员邓子滨的理解,那些求仁不得难免沮丧的民众或许是高估了法律:“法律的精髓不是鼓励善而是禁止恶……一般来说,法律无法同时直接完成‘惩恶扬善’的双重使命,只能通过惩恶来间接扬善,同时尽量确保善行不带来恶果。”根据文章分析,“法官会没来由地冒天下之大不韪”,要么他“通过亲历听审获得了导致判决的内心确信”,要么“自觉不自觉地受制于‘损害最小化原理’”,即“在对立证据难分伯仲时,法官会做一个不得已的选择:若不能保证善最大,一定要确保恶最小……彭宇案件的法官不愿做相反的判决,正是力图避免另一种错误”。

于是,这位作者为人们提供一套“大善”虽不至、“大恶”可杜绝的行为规范:“不鼓励‘出手’,不鼓励‘触碰’,而提倡保护现场,报案呼救——当然,前提是你不是肇事在先,法律为肇事者规定了另一套行为规范。由此,即使不能根除讹诈,我们至少可以让好人尽量不被讹诈。”

评论员王琳也承认“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官不能对见义勇为者进行奖励”,不过《中国经济周刊》援引的“媒体审判”论显然让他很不服气,通过《新闻晨报》头条加以反驳--《许云鹤案遭“媒体审判”是个伪命题》。这位法学院副教授批评少数法律人“高高祭起审判独立的大旗……不去关心法官的职业化进程,倒来强调监督者的专业门槛”,而且是“远远低估了法官抗舆论干扰的能力”:“王秀芝诉许云鹤案的一审判决,法院存在所判非所诉的硬伤。这种强迫改变原告诉讼事由 (从撞倒改为吓倒)的判罚,找不到任何法律依据。如果说‘媒体审判’是个贬义词,不妨借用一下‘法律审判’来推动司法公正的达成——像‘不告不理’、‘谁主张,谁举证’这样的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法院还要不要遵循?”

“好人做不得”--中非希望工程执行主席卢星宇也曾公开表示“很伤心”。虽然她的父亲卢俊卿前天宣布已从《南方都市报》处获得“化解矛盾”的意愿,但从今天的8个满满整版来看,那份带头揭发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的报纸根本没打算“和解”。

 

三炮齐发。

其一声明,直称此前报道“并无受任何人或任何机构‘误导’”,也从未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确认“失实”。

其二社论,《让伪慈善退场,才有真慈善到来》,再指世华会是“交钱,跟官员照相”此种畸形会议经济圈中的后起之秀,更引用《财经》杂志上那段对中非希望工程的意图总结,即“以慈善项目为资本铺路,在当地塑造企业形象,维护政府关系,从而获取商业便利”。文章结语:“靠慈善富起来,还是富起来之后做慈善,这是中国式慈善遭遇的致命问题。人们对于中国慈善的失望,源于那些涉嫌靠慈善致富的人群;而中国慈善的惟一希望,则一定是越来越多富裕起来的人们,心无旁骛地投身慈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前者的肆虐才最终导致后者望慈善而却步。中国慈善目前所遭遇到的信任危机,恰恰是其自救开始的一个转折点:让伪慈善退场,才有真慈善到来。为慈善肌体挤掉毒素,此其时也。”

其三正是一整个《深度周刊》,“卢俊卿和他的世界华商协会、天九儒商系公司大起底”。根据这组《双面“王朝”》调查报道,“天九儒商是中国会议经济的佼佼者,员工近千,各类收费会员超过5万。天九内部‘孵化’出正军、卢斌、敬龙等10家公司,而在工商局正式注册的公司则前后有30多家———从基层到最高层的几乎所有员工都同时有着世华会的身份。”

在《天九儒商的生意经》、《“世华会”香港注册记》以及《那些诱人的“承诺”》,这份广东畅销报纸子报花了一整版记录在四川苍溪县卢家湾鹰子嘴村有关“卢家老二”的见闻。这篇《多面卢俊卿》可以视作对同城《羊城晚报》此前另一报道的回应--正如社论所言,那篇《一言难尽卢俊卿》是近日惟一被世华会官网转载推荐的关于卢俊卿的正面报道

根据这个占据半版篇幅的访谈记述,出身贫寒的卢善人打小便已发誓“多帮助穷人”,而当年弃政经商主要是由于“太太把企业办到了一定规模,需要他做接班人”,此外则是性格。如今,他决心把主要精力放在三个方面:“资助弱势群体、引导民营企业家们及其子女做慈善、多演讲和出书,‘捐献’知识和智慧。”文中,卢俊卿也承认中非希望工程缺乏透明度,但之所以女儿被称为“卢美美”是因为“大家有很多怨气需要发泄,卢星宇刚好撞上了,后来又被商业竞争对手利用,导致事态朝着非理性的方向越走越远。”

早间9时许,卢俊卿的微博账号发布最新公告:《关于南方都市报〈声明〉的交涉函》。宣布“拒绝接受”之余,这份由世华会署名的文件写道:从9月1-6日,贵报停止了对我方的恶意攻击,这是一个积极的态度,我们表示欢迎……当贵方停止恶意攻击后,我方自然也无须再作回应。鉴于贵方停止恶意攻击的积极反馈,我方也一再在大众面前保全贵报面子,给足了贵报台阶。这是我方基于上述原因所释放出的最大善意,希望不要误读为软弱可欺!”

《上海商报》上,魏英杰已将2011年命名为“慈善问责年”,长叹一声《一女多嫁,宋基会难以独善其身》;与慈善相关,今日另一消息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静安区分会回应静安大火4000万善款去向不明传闻。根据《新闻晨报》头版头条,“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章程,社会各界‘11•15’火灾捐赠款专款专用……正按计划有序发放……此次捐款全部用于‘11•15’火灾慈善救助项目,不提留任何成本开支及费用。”而此时,针对此事,新浪搜狐腾讯尽数推荐相关评论,新京报社论即言《上海大火善款去向还应详细说明》:“人身赔偿方案有没有将一次性赔偿、政府综合帮扶和社会爱心捐助三笔钱,合在一起‘打包’发放?希望有关方面做出解释。如果有遇难者家属因为没有签订人身赔偿协议,导致其中的善款也没有得到,这就值得商榷。”央视网则以头条推荐汤嘉琛之议,“我们乐见法律监督及时介入善款管理过程之中,也希望这种理性的权利意识能够在更多公众心中形成共识。”

(注:本文中之点评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