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球.直播里约录像:爱洒边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54:40
王 霞
《 人民日报 》( 2011年09月28日   24 版)
第一次进入武警新疆总队医院的人,往往会被那一条长长的锦旗走廊所震撼。一万多面绣满汉、维、蒙、藏等各种文字的大小锦旗,层层叠叠、一望无际,细述着全国各族群众以及外国患者对医院和院长庄仕华的感恩之情。有的锦旗文采斐然,把庄仕华的名字嵌在藏头诗里,有的锦旗质朴地写着“给我治病给我送饭,给我买营养品”……一万多面红灿灿的锦旗背后,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仁  爱
见到庄仕华前,我猜他一定魁梧剽悍、力拔群山,不然怎么能一天里做20甚至30多台手术,还周到细心地照顾那么多病人?不然怎么能把这么多繁重艰苦的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且从不懈怠?不然怎么能赢得那么多民族父老兄弟姐妹的爱戴,且还在服务人民的道路上继续跋涉?
今夏,我在武警新疆总队医院见到庄仕华本人,却见他个头不高,更谈不上威武,就连说话的声音也没那么洪亮,我感慨:他实在是个平常人啊。但当我跟随他走过病房的时候,他对病人的微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对病人笑得很憨厚,很真诚,很温暖,而病人则笑得很开心,很明亮,很踏实。我从他的笑容里感受到他对病人的爱和敬,还有力量。生命是脆弱的,恰似一根玻璃棒,一旦倒下便再难扶起;可如果在生命将倾的危急时刻,有人挺身而出,伸手相扶,那结局就完全不同了。庄仕华就是那个在人民群众危难之时,一次次冲上去救死扶伤、拼力相助的人。
25年前盛夏,85岁老人朱兰庭患上肠梗阻急需手术,可由于年龄和病情原因不能马上实施,老人生命的玻璃棒正向死亡深谷倾覆。
经会诊研究,庄仕华决定首先要给老人另辟肠路,第一时间为朱兰庭实施结肠外置造漏术。可由于坏死的结肠合并感染,朱兰庭的身体每况愈下,且发出熏天恶臭,庄仕华以分秒必争的勇气与死神抢夺老人生命——他每天给老人清洗两三次伤口、换药包扎,隔两天便跪在床边给老人抠一次大便,遇到老人腹泻,一天要换药十几次!
老人腹部臭气熏天,每次护士打针戴着口罩也会恶心呕吐,来探望的亲朋好友则站得远远地观望,而庄仕华每天守护在老人身边,即使换药每次也需20分钟左右时间。每一次,当庄仕华默默做完这些工作,老人都会悄悄抹掉眼角的泪。
5个月后,庄仕华顺利给朱兰庭做了结肠手术,并把热饭热汤端到床前喂老人喝下。朱兰庭终于战胜病魔,出院那天,他颤巍巍跪在庄仕华面前:“庄医生啊,你是我的大恩人,我的儿女都没有你对我这么亲啊!”
亲,似乎是庄仕华对所有病人的态度。这些人有的是走投无路投奔来的,有的是慕名而来,有的则是庄仕华请进医院的。2008年6月22日,庄仕华循着《晨报》上的一则求救信息,把四川籍受灾群众赵名芳请进了医院。
此时,赵名芳借住在来疆打工的小儿子家。提起往事,赵名芳老泪纵横——年初,她老伴遇车祸身亡;4月,她因胆结石在家乡的县医院手术失败;5月12日汶川地震,她大儿子、大儿媳等多名亲人遇难,房子也在地震中倒塌;投奔小儿子,小儿媳又因先天性心脏病去世;而她腹痛难忍,又不忍心再给小儿子添负担……正是在走投无路时,赵名芳的小儿子向报社发出“请救救我的母亲和孩子”的呼声。
“不能让灾区的父老乡亲再忍受痛楚了!”庄仕华把赵名芳接进医院,并对她进行全面检查。赵名芳被确诊为胆总管残余结石后,庄仕华决定为她实施手术。一听要手术,赵名芳急哭了:“我们哪儿来的钱手术啊?”庄仕华心酸,拉起她的手说:“大妈,有我们呢!你不用担心,到了武警医院就算到了你自己的家了!”庄仕华带头捐款1000元,肝胆外科医护人员凑齐了手术费。手术后,庄仕华又做好可口的饭菜送到赵名芳床前。出院那天,赵名芳拉住庄仕华的手热泪流淌:“虽然天灾无情,但我感到了人间真爱啊!”
护士长于晓萍对我讲起张靖婧、张立伟姐弟俩求医的故事。姐弟俩是新疆温泉县人,父亲去世后,姐姐领着弟弟南下广州打工。2003年,弟弟腰部突然冒出一个大包,被广州一家医院诊断为扭伤性水肿,建议消炎治疗。但接下来的几年里大包越鼓越大,被医院定义“囊性恶性肿瘤几率很高”,吓得姐姐带弟弟赶紧又到第一军医大学检查,被确诊为腰部、肝部长有两颗巨型的肝包虫囊肿。医生说,这种病在广州极为罕见,没有临床经验,如手术中肝包虫清除不干净,其发展和繁殖速度比草长得还快,建议姐弟俩回新疆找专家医治,否则一年内性命难保。2009年1月23日,姐弟俩来到乌鲁木齐某医院,医生说:做这个手术要去掉一根肋骨,全囊摘除会大出血,术后要送重症监护室,仅手术费至少3万元。
高昂的费用、极大的风险,叫姐弟俩望而却步。
受朋友指引,姐弟俩将信将疑来到武警医院。这天已是腊月二十九。庄仕华从他们手中接过CT片看了一会儿,说:“小问题,明天手术。”
在广州一个把姐弟俩吓得魂飞魄散的疾病,在庄院长这儿是“小问题”;而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啊,一个院长怎么可能在这一天还给病人手术?姐姐不敢相信,又听庄仕华说:“不取肋骨稍有困难,沿肋骨斜划道口子就行!”
这一夜,弟弟只念叨一句话:“我的肋骨保住了!”
第二天,医院四周响彻除夕的鞭炮声,而手术室里,庄仕华正紧张地为弟弟做着肝包虫摘除手术。40分钟后,庄仕华走出手术室告诉姐姐:“很成功,全做干净了,足有5升多!”姐姐抱住庄仕华忍不住哭起来。
艰难的求医之路,让姐弟俩感慨万端。姐姐张靖婧忍不住把自己的感想发到了博客里:“现在有很多医院,你要去他那里治病手术,要背负很大的压力,承担很重的责任,责任似乎不是医院的,不是医生的,而是病人的,是亲属的,有了问题你们自己负责。医院只像一个裁判官,病人和亲属就像在受审。而武警医院和庄院长却不一样,他们总在设法替你减轻压力、减轻负担,把责任都背在自己身上。到这里来,你不由得就相信他们,想依赖他们,的确有回家的感觉。庄院长、医生、护士都是你的亲戚,所有的事有亲戚替你着想,替你张罗。”
对生命尊重和珍爱,对患者救助和帮扶,庄仕华不分民族与国度,不论肤色与种族。在如长城般站立的锦旗中,喀什维吾尔族患者坎巴尔汗在锦旗上写道:“少数民族的贴心人,各民族大团结万岁。”青海曲麻莱县藏族患者西然江永在锦旗上写道:“不分民族与贫富,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没有节假无埋怨,以他人之乐为己乐。”而英国患者查尔斯在得到了庄仕华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后,回到国内给庄仕华来信写道:“虽然远隔重洋,但我却深切感受到了你那份超越国度的爱,透过你的行为,我向中国的医生致敬,向中国的军人致敬,向中国人致敬!”
忠  诚
我跟随于晓萍来到乌鲁木齐县萨尔达坂乡大泉村,走进帕塔木汗家。帕塔木汗捧出了一堆发黄的纸片。在这些普通的包装纸、药盒及日历片上写满了维吾尔族文字。我问上面记的是什么,帕塔木汗流着热泪讲起庄仕华十几年来帮助她一家的故事——
1996年4月,庄仕华到大泉村巡诊,了解到帕塔木汗的丈夫乌拉兹不慎掉进数十米深的废弃矿井,造成颅骨、脊椎、大腿等10多处骨折,帕塔木汗变卖了400只羊先后把丈夫送进几家医院救治,可钱花光了乌拉兹仍处在危险中。庄仕华将乌拉兹接进武警医院,经过六天六夜抢救,乌拉兹的命保住了,庄仕华又借了辆车把他送回家。看到乌拉兹由于缺营养身体恢复缓慢,庄仕华给他家买来一头奶牛,叮嘱帕塔木汗给乌拉兹煮牛奶喝。见乌拉兹长期卧床,家人给他换洗尿布十分麻烦,庄仕华又买了台洗衣机送进家……两年后,帕塔木汗患上胆结石,女儿古丽得了乳腺瘤,帕塔木汗对生活失去信心,写下遗书要走绝路。庄仕华得知后把帕塔木汗母女又接进武警医院,并带头捐款给她们做了手术。帕塔木汗家没有经济来源,庄仕华又帮助她家开了个小卖部。乌拉兹终于站立起来,当年庄仕华送的小奶牛陆续产下7头牛犊,帕塔木汗一家日子红火起来,古丽也长成了大姑娘,庄仕华又张罗给她找对象……2011年春,庄仕华自掏腰包帮帕塔木汗一家盖起了220多平方米的新家。
这是一个用爱书写的故事,我从这大爱里看到了庄仕华对人民的忠诚!
帕塔木汗自豪地说:“我们家有三个民族啊,我是维吾尔族,丈夫是哈萨克族,我们还有个汉族儿子就是庄仕华!”热泪从帕塔木汗眼里滚落,我心里无比震撼:庄仕华在帮助一个病人、一个家庭、一个地区的时候,实已把党的温暖送进了千家万户!庄仕华坚持数十年为人民服务,这正是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忠诚啊!
2009年7月5日晚,乌鲁木齐发生暴乱,第二天下午4时许,庄仕华就从北京赶回乌鲁木齐,立即赶到病房检查伤员,部署救治。
晚上,街上出现了不少聚集的群众。“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悲剧再度上演!”庄仕华果断决定带领医护人员到街头巡诊,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他们还没出医院大门,就有群众赶来劝阻:“你们不怕死啊!别人躲都躲不及呢,你们却要走街串巷去巡诊!”庄仕华语重心长:“我们是军人,是共产党员,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到群众当中去,和大家讲清道理,化解矛盾和对立!”
庄仕华带领医疗队走上大街,走进群众中间,立刻就有人认出了他。
庄仕华动情地劝说道:“大家快回家吧,别让个别坏人利用了!我们要把矛头对准少数暴徒,千万不要对着我们自家的兄弟!”
在街上,每当遇到聚集的群众,他都要上前一遍遍劝说:“民族团结是我们的生命,各民族之间相互团结了,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办不成的事,也才会有新疆的和谐稳定和繁荣发展。我们要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爱惜民族团结!”听了庄仕华的劝告,许多上街的群众返回了家里。
凌晨,庄仕华带领医疗队返回医院。连续手术、不停奔波,他的脚肿得无法穿上鞋子。
那些天里,庄仕华巡诊到哪里,就把“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道理讲到哪里,就把党和政府对受伤群众的关心带到哪里。在他的带领下,武警新疆总队医院救治的204名受伤群众全部脱离危险。庄仕华不顾个人安危,50多次深入大街小巷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化解了1300多名群众的对立情绪。
38年来,人们已数不清有多少到武警新疆总队医院住院的贫困农牧民在得到高质量治疗的同时,享用过庄仕华亲手熬的稀饭、烧的肉汤、煮的牛奶;数不清有多少因付不起医疗费而准备放弃治疗的各民族患者,经他和战友们无私捐助、精心治疗而重获新生。38年来,庄仕华冒严寒、顶酷暑,走戈壁、越达坂,为边疆各族群众义务巡诊,行程40多万公里,巡诊38万多人次,帮助560余家脱贫,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进农牧民心里,用赤子深情浇灌着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