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樊城区小学排名:能源和金融:西方经济的最后边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24:31

能源和金融:西方经济的最后边疆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4日 01:4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章玉贵

  控制能源与能源通路,把持能源定价权以及将能源交易美元化,是“资源为王”时代西方针对主要竞争对手构筑经济“高边疆”的战略选择;而拖延全球货币金融领域的公共产品改革,强化金融力量工具,紧握金融话语范式不放松,则是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金融霸主从顶层分工领域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战略“锁定”的最后一张王牌。

  上帝让其衰落,必先令其猖狂。

  近日,当以美、英、法为代表的西方主要经济与军事强国对非洲石油储量与产量大国利比亚发动军事打击时,世人看到的是不仅有国际社会的普遍冷漠,更看到的是西方强权赤裸裸的虚伪与对利比亚石油资源的觊觎。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集中到对资源和产业控制权争夺的今天,面对新兴经济体国家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在中东和非洲等能源丰裕地带配置能力的增强,资源禀赋并不充裕的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怎能不焦躁?标准银行日前发布的特别报告称,随着传统石油生产国供给萎缩,远景储量丰富的非洲,越来越成为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全球石油需求的关键地带。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5年,世界20%的石油生产将源自包括非洲在内的潜在国家和地区。事实上,1989年以来,非洲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从591亿桶增加到1275亿桶,增加幅度达116%。其中利比亚、尼日利亚和安哥拉是最主要的石油储量国。而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石油的需求也逐年加大。目前,中非双边贸易总量的60%为石油贸易。这对一向视非洲为自己后院的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怎么不如芒刺在背?

  如果说,2000年以前,包括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在内的主要工业和金融强国还可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大领域形成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全面优势。但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转移以及新兴经济体国家制造业和金融业的崛起,西方认为自己300年来积累的工业和金融优势正在被冲淡甚至蚕食。如今,中国制造业不仅在规模上全面超越英、法等国,而且在产品质量和技术上也有显著提升。连一直雄踞世界高端制造业之巅的美、德等国也已感觉到了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美、英等国一再阻挠华为等中国企业进入该国市场,早已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中国制造企业整体竞争力的上升。

  从经济增长潜力和资源禀赋来看,巴西、印度和俄罗斯三国超越传统欧洲工业强国只是时间问题。去年巴西的GDP只比英国少2300亿美元。至于中国、巴西和俄罗斯的经济规模,则比德、英、法等三大老牌工业强国的经济总量还多1万亿美元。或许是早已预测到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和赶超趋势难以阻遏,自身资源匮乏的西方国家最近20年来越发重视对重要战略资源尤其是能源的控制。世人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经过一次大规模战争,以埃克森·美孚、壳牌、英国石油公司(BP)、德士古和道达尔为代表的西方石油巨头对中东等地的石油布局就往前一步。

  如今,控制能源与能源通路,把持能源定价权以及将能源交易美元化,是“资源为王”时代西方针对主要竞争对手构筑经济“高边疆”的战略选择。

  而从某种程度上说,西方国家对能源主导权的控制,有相当部分是针对中国的战略布局。因为无论是俄罗斯和巴西,其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都要远远小于中国。俄罗斯原本就是世界第一资源大国。至于印度,尽管其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可能会不断加深,但印度获取外部资源的难度却比中国小得多。目前,全球主要的能源通道几乎都被美国控制。中国暂时只能将着眼点放在拓展陆路运输通道上。西方更狠的一招是,掌握了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而中国基本上是看客。目前,国际石油的定价载体是三大期货市场和五大现货市场。国际市场石油交易大多以各主要地区的基准油为定价参考,以基准油在交货或提单日前后某一段时间内现货市场或期货市场价格加上升贴水作为原油(106.49,0.74,0.70%)贸易的最终结算价格。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纽约商业交易所的西得克萨斯原油价格和伦敦商品交易所的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两者均被视为全球石油市场两个最重要的定价基准。过去,油价走势主要取决于基本供求关系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石油定价权,主要掌握在欧佩克手中。自从纽约、伦敦两大期货交易所成立之后,期货市场价格在国际石油定价中逐渐扮演主要角色。石油价格的定价权也从欧佩克逐渐转移到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一些金融机构和英、美石油公司掌控了国际油价的定价权。特别是影响力极大的投资银行,更是吃定了石油的稀缺性与替代能源发展的滞后性所引致的对石油的愈发依赖,通过期货这一合法但监管漏洞很大的金融工具,利用他们对相关信息的垄断与话语权的操纵,诱使石油价格按照他们所预期的目标变动。在上述定价机制形成过程中,中国企业基本被排除在外。

  而拖延全球货币金融领域的公共产品改革,强化金融力量工具,紧握金融话语范式不放松,则是以美、英为代表的国际金融霸主从顶层分工领域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战略“锁定”的最后一张王牌。

  从经济与金融强国的发展路径来看,从工业大国向资本强国迈进,是整体经济结构升级以及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内在要求。最近100年来,先是英国,后是美国把持了国际金融主导权,由此获得的显性和隐性收益难以计数。本轮金融危机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美、英等国在金融上核心竞争优势,但由于新兴经济体根本拿不出可以代替美元的货币力量工具,而美、英等国60余年来精心构筑的机制化霸权至少在目前看来依然惯性十足。因此,尽管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力量此消彼长最终会重写世界经济版图,但在这一天真正到来之前,中国和世界都不要指望西方大国会犯低级错误。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