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网:无禾不成“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37:30
无禾不成“蘇”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2011-09-27 09:58:15         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更多

  无禾不成“蘇”

   ——由苏州启动水稻生态补偿引发的思考

   新华报业网讯 8年前,本报报道中科院土壤所两任所长致信省领导呼吁:“苏南不能没有水稻田”;9月23日,本报报道苏州启动生态补偿,稳定水稻种植,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苏湖熟,天下足”。苏州,作为农耕时代的天下粮仓,踏入城市化、工业化中后期重提保护水稻田,这,对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前期仍以牺牲稻田支撑发展的地区而言,不能不说:值得深思。

  破坏“天作之合”得不偿失

  一边投入巨资,保护城市生态;一边却对水稻这一天然的生态屏障不重视,随意缩减种植面积。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曾参与呼吁保护苏南水稻田,他对有些地方充满矛盾的做法很不理解。

  作为重要的人工湿地,水稻对城市的生态支撑不可或缺。那么,水稻生态究竟价值几何?两年前,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农学博士金伟栋对水稻的生态功能进行货币化评估,得出结论:一亩水稻能产生3840元效益,其中,生态价值3126元,占八成。据苏州统计年鉴,当地100多万亩水稻生态价值逾40亿元,其中,调节气候价值22.9亿元,回灌地下水、防蓄洪水价值21.2亿元,凸显了种粮农民对城市化、工业化的生态贡献。

  稻田是零耗能的大空调。一亩稻田的降温效果,相当于100台5匹的空调。长三角大城市“热岛效应”增强,与水稻面积日益缩减有关。水稻具有自净功能,河水经稻田净化,水质足以提高一个级别。

  稻田是容量惊人的大水库。在长三角,水稻生长期与夏季汛期同步,这使得稻田成了最佳的蓄洪池。暴雨倾盆时,稻田可维持15厘米的水层,比起旱地,每公顷稻田多蓄水1500立方米。江苏保住3000万亩稻田,等于保证十几个太湖大小的蓄洪池。稻田既能调节洪峰,又能藏水于土,减缓因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降。
最好的稻田不能不种稻

  一边占用大量良田,盖工厂,建城市;一边在全国广辟粮源,力保粮食安全。发达地区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是否必须过度牺牲粮食生产?

  工业化、城市化与粮争地,苏州也曾经历过。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苏州水稻面积从500多万亩减至130万亩。其中,在“九五”、“十五”期间,年均减少10万亩。与之关联,苏州粮食产量从35亿公斤降到10亿公斤,粮食自给率不足三成。为满足粮食需求,苏州在苏北、东北设立60万亩的粮源基地。尽管粮食需求可通过全国流通解决,但无法保证应急状态下的粮食安全。去年,苏州提出保住100万亩优质稻,以保障1200万人3个月的口粮。

  中国要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就得保住4.4亿亩的水稻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说,全球大米贸易量有限,近20年稳定在2500万吨,中国必须立足于自给。周健民也认为,保证粮食安全,要从资源条件出发,让适合产粮的地区多产粮。目前,东北是国内稻米主产区,这里土壤肥沃,但水源紧缺,条件并非最适合种稻。而南方光热条件好,土壤却不够肥沃。相比之下,苏南雨量丰沛,土壤、光热、灌溉条件俱佳,自然条件最适合种稻。

  苏南经济发达,用地需求最大,稻田保护压力大可想而知。考虑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将最好的稻田尽量多长稻,这符合可持续发展,最好的稻田不种稻,这也是资源浪费。苏州市委副书记徐建明说,过去,苏州建设用地指标一年十几万亩,现在仅1万多亩,推进城市化、工业化,不能再走大量消耗耕地的老路。周健民强调,“苏南现在不是粮食主产区,但未来还会发挥作用,不宜再占稻田。”

  江苏水稻年消费125亿多公斤,尽管年产180多亿公斤,保障自给没问题,但考虑部分水稻净调出,必须稳定3000万亩以上的种植面积。“2003年,江苏水稻面积跌至低谷,仅有2761万亩。这几年,省里高度重视水稻种植,通过水稻直补等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种植面积恢复较快,去年达到3352万亩,今年可再增几十万亩。”省农委农业局副局长潘永圣说,提高水稻总产,不能只靠提高单产,提高单产需要循序渐进,而且越往上提高的空间越小,因此,稳定种植面积,提高总产才有把握。他强调,保障粮食安全,稳定自身生产是基础,绝不能放弃本地种植,完全依赖大流通,从东北调粮只能作为市场调剂;到省外建粮源基地,也只是多个保障渠道。
地尽其利,不能只盯着经济产出

  苏州吴中区新路村,农民张坤生告诉记者:“我家两亩半水稻,过去就是长点口粮;现在,我给合作社管130亩稻田,工资加上流转费,一年收入3万元。”

  变化,源自规模化。“村里以前水稻只种了500亩。种田成本不停地涨,种一亩稻净赚四五百元,很多农民宁愿抛荒也不种。”新路村党总支书记张东民说,前年,村里成立了水稻专业合作社,农民把稻田流转给合作社,很快,合作社种的水稻达到2300亩。

  农民肯把稻田交给合作社,还是利益驱动。“一亩地,合作社给800元流转费。”张东民说,合作社统一种稻,便于推广机械,推广新品种,按生态化要求施肥用药。“从插秧到收割,都用机器,现在种稻都很轻松。”张坤生说,“往年,这时候要打4次药,现在只打2次。田里有螟灯,虫子少多了,农药自然少用了。”在千亩高产方核心区,合作社装了70盏螟灯,白天用太阳能板发电,晚上“点”灯杀虫——在一盏螟灯下的水盆里,记者看到了半盆淹死的虫子。

  “苏南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稳定水稻面积。靠散户种植,做不到这一点。要用政策手段,引导稻田向种植大户、合作社集中。”韩俊的话,为新路村的变化所证实。有了规模化,种稻才能多赚钱,多产出生态效益。村里种了500亩生态富硒稻,加工成大米,40元一公斤,城里人照样下来抢。

  为鼓励土地流转,苏州要求各区县设立耕地保护专项资金,农民将耕地流转给大户或合作社,除流转费收入,财政每年再贴400元。市里制定水稻生态补偿政策,设置规模化门槛,连片种植1000亩以上,才能获得补偿。吴江规定,只有整村水稻流转给合作社经营,且全部实行机插秧,才能每亩每年补偿300元。今年,吴江达到生态补偿门槛的水稻面积,比去年增加1万亩。算上合作社分红及生态补偿,吴江农民种水稻的“亩均收益”,有望达到八九百元——接近往年的两倍。

  “无论生态安全,还是粮食安全,都是为了人的生存安全!”周健民提醒苏中、苏北: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前期,就应重视保护稻田,等到大片稻田变成混凝土,想恢复都难。少占一亩耕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就多一分把握。地尽其利,不能只盯着经济产出,如果基本的生存安全都保障不了,再高的GDP都无意义。他说,繁体的“蘇”字象征着鱼米之乡,而没有水稻这个“禾”,江苏不成“蘇”。本报记者孙巡高坡李玲

  种水稻,不是落后的表征。重视水稻生态功能,很多发达国家土地再紧张,仍为水稻保留足够空间。而国内有些城市,对水稻的生态价值认识不足,甚至无限夸大水稻的“面源污染”。苏州市委农工办主任顾杰说,苏州推出水稻生态补偿,凸显了种粮农民对城市化、工业化的贡献,为发达地区反哺“三农”找到了新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