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澄优步兵合集:[原创]网聊记录:给哲学洗个澡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22:28:45
主持人:首先请嘉宾进行主题陈述,稍后大家再一同讨论。
周树林:各位好,我所要谈的主要观点已经体现在《给哲学洗个澡吧》一文中,欢迎提出意见,共同交流。
哲学本身散发着智慧的光芒,这种光是一种令人倍感神秘的圣洁之光。遗憾的是这种光被几千年来积累下的尘垢遮蔽了,它本该受到人们的敬畏,却因为这尘垢令人避而远之。哲学该洗洗澡了,该恢复它本来的面目,该有一场自身的革命了,该让它在属于自己的轨道上前行与发展了。
看看流传下来的哲学史吧。一部哲学史,据说就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斗争的历史,全部的哲学家,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便是所谓的唯心主义者,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便是所谓的唯物主义者。问题纠结于一个白痴类的问题:先有精神还是先有物质?是精神决定物质,还是物质决定精神?一种观点也许具有非同寻常的倾向性,足以影响其自身的一系列观点,譬如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但这样的问题绝不是哲学的全部。
作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秉承前苏联专家的归纳,几十个问题构成了一个封闭的体系,发展至今,即便是形式上有所改变,内容上却不见有更多更新的观点。对于学习者而言,知之不谓多,不知不谓少。尽管这种哲学对于形而上学是深恶痛绝决然对立的,然而其哲学观点的确立及逻辑推演过程却总给人一种形而上学的味道,什么决定作用、反作用,主要方面、次要方面等等。经过几十年的揣摩,笔者吃惊地发现,这几十个貌似无懈可击的观点,其实又是漏洞百出的。
最可怜的是这样一批哲学的坚守者,他们仍然在遵循着教科书的逻辑脉络,还在纠缠着如今知域下白痴类的,并且本该由科学去回答的问题,比如: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精神是第一性的,还是物质是第一性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等。很多人习惯于选择作为某位哲学大师的专门研究者,他们一脸菜色,孤灯下强制自己躲开形形色色的诱惑,啃着那些貌似庄严实则繁琐的“伟大著作”,接着再去制造一堆又一堆艰涩难懂的文字垃圾。他们可能钻进去了,却看不见他们钻出来,因为他们介绍的东西让人搞不懂,让人们难以分辨出哲学大师的伟大智慧究竟体现在哪里。
语境之外:给哲学洗澡,需先给自身洗澡,去掉因为社会挤压、个人偏见、文化陋习遮蔽的理性辉光。
周树林:哲学思考需要一种超逸的状态。这既需要物质的,同样需要自身精神方面的。
语境之外:前文说,周兄心无旁顾正是此意。
周树林:一个在智慧上达到了出神入化高度的人,如果在那里没有遇见哲学,只能说明哲学这“小子”溜号了,离岗了,做不正经的事情去了。
书客: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周树林:给哲学洗完澡它究竟会成为一个样子呢?谁也说不准。因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样子。不是一副简单的面孔。
语境之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书客:哲学是人们对于世界及其本质和规律高度抽象概括的学说。请问这高度抽象如何理解?。哲学是一门需要全身心修为的通灵之学。
周树林:与具体解说相对。
书客:请问这通灵之学又如何理解?那么这高度抽象有何标准?
ch:有人说哲学要人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反思。通灵之说是说观自己内心的细微吗?
周树林:我以为哲思来自于灵性的感悟。
语境之外:按照周兄前面的意思:当你的智慧——在与变化世界的对话中,变得出神入化、因应得当,你便与哲学遭遇了。
周树林:是的。我们应该在那种状态下去处寻找哲学,体味哲学。
juliette:哲学是思辨,是逻辑,不是体味吧。
剑走边锋:哲学有固定的内涵,不是思考就算得上哲学的。
周树林:用所谓的学问把自己的头脑搞的很木,这哲学就没有希望了。
juliette:哲学不是生活方式,不是生活感悟,不是体味。
语境之外:所以,哲学未必是学来的,它需要人们与世界相处、同发展并行。
juliette :学术就是学术。
周树林:我以为逻辑是一门单独的学问。
语境之外:哲学就是发展中探究到得道理和学术。
juliette:我说的是逻辑思维,缜密的思维,不是逻辑学。
书客:哲学毕竟还是学。周先生的哲学似乎是道和禅。
语境之外:哲学是发展中的道理,理性探究中的学术。
周树林:思辨是一种给人绝望的努力。人的表达能力有限。无论你怎样努力去表达,你只能不断去接近那种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却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百分之百地准确而完整地表达。这其中也有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一,你表达的结果和被表达的对象不是同一个东西,表达的形式和工具和被表达的内容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相符;其二,表达的形式和工具永远具有一种局限性,被表达的对象本身是说不完道不尽的,而人类的各种语言却是有限的。
周树林:我曾经说过,跟佛家学点认识论。
书客:您不是学点,您是将佛学重新包装成您的哲学。
juliette:但是不表达,只做深沉的体味,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这和禅宗很像,有人了然于心,玉石说出几句漂亮话,别人也去学着说,谁知道是真悟还是假悟。
书客:西方现代的海德格尔与中国古代的庄子同样意识到了语言的局限性。
语境之外:表达追求形式上的严整,生活和实践追去哲理上的深刻与感悟。
剑走边锋:知者不言。
周树林:其实我只是对佛家的“悟”与“禅”很感兴趣,而那些和尚们真正又有几个悟到了真经?
书客:僧人如果不开悟,又怎么做得了祖师,禅宗又怎么会一花五叶,灯灯相续呢?
书客: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未曾生我谁是我, 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 合眼朦胧又是谁,这就是一个哲学家必须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
周树林:道可道。尽量道。
ch:我是不知而不言,看你们说,我跟着想呢,也不知自己对“禅”和“道”的的界定,盲从中……
语境之外:周兄说“真正的哲学是属于所有领域的”,能否说,所有领域都遵从一个哲学?
周树林:我以为哲思可以涵盖所有的领域。一个哲学如何理解?
语境之外:涵盖所有领域的哲学。
周树林:那自然可以了。
语境之外:或者说带有人化意味的哲学。试问,哪个学科不具有为人所用的社会功能?
周树林:人化哲学如何理解?如何单纯是关于人的哲学,它仅仅是哲学一个分支。
书客:哲学不是智慧,哲学是专属于人的,因为它本身不是智慧,而是对智慧的爱。
语境之外:任何学科、领域都具有为我所用的社会功能,这功能本身就带有服务于人的人化意味。
书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周树林:每个人都有对于哲学的理解,我说给哲学洗个澡,意思是恢复哲学本来的面目。
语境之外:站在这个高度才能统观世界,这正是哲学所要求的。哲学的本来面目,是由世界发展的特征决定的——那便是时代精神。
周树林:让哲学回归到有灵性感悟的人们中间来。它不仅属于专门的研究家,而是属于所有智慧的人们。
语境之外:抑或说,具有灵性感悟的人先把自己融合于这个变化的时代。
周树林:我们都是在所处的时代中进行着思考。
周树山:哲学毕竟不是格言大全,做为一门学科,它应该有自己的边界和范围。
语境之外:谁能真正了解变化的时代,并用特有的观念方式、文化语境与之对话,谁就遭遇了真正意义的哲学。
周树林:全部哲学肯定不是市场上流行的格言大全,但是格言中体现的哲理肯定是值得哲学关注的对象。承载着人类社会前行的,是一种被称之为文化的大船,而构成这只大船的龙骨,便是所谓的哲学。无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谈话,领导者的讲话,无论是小学生的作文,还是大学教授的学术论文,剥去语言的外壳,超脱出原始的领域,支撑着通篇论述的,是一种被称作思想、道理、哲理的东西,而这种东西便是由哲学所贡献的。
唐融儿:任何哲学都是从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开始的,即使是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也预先蕴涵了这个。
周树林:一篇哲学文章如果不谈哲理,究竟要说些什么,能说什么呢?
周树山:我同意周树林的观点。哲学不神秘,不要把它弄得云山雾罩。先辈们早就批判过本本上的烦琐哲学。
语境之外:说得好。
周树林:哲学的起点在哪里?每个人哲思经历也许不同。
唐融儿:在人。
书客:哲学就是向死而生。
周树林:很深刻啊。
周树林:是的。另外要说明的,我想人们的思考首先是个体,其次才会上升到与其他的关系层面。
语境之外:哲学和哲理讲究对现实发展的渗透性,经过这种渗透的哲学、理和哲学,或许不再是学术理性的面貌,却彰显出哲学思想的精髓。
唐融儿:一个再懒于思考的人也会想到死亡,从而想到自身的存在,哲学就开始了……
语境之外:目下的哲学刚好处在向死而生的境地。
周树林:其实属于哲学的思考有很多,我欣赏的,是那些在各个领域把一种本事弄到出神入化地步的人,他们的感悟非常不一般。比如神来之笔的作家,对抗竞技中的体育明星,还有庄子笔下的庖丁。
语境之外:思考固然是个体理性的,思考的语言概念、思考的事物和对象,却是与整个世界相通的。
周树林:我喜欢看他们感悟之言,而对于那些专门的哲学研究者,我想说,太累了,歇歇吧。
语境之外:给哲学洗澡,就要从此下手。
书客:荷尔德林说:“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 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周树林:是啊,他们孤灯黄卷地,如何诗意?
书客: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周树林:哲思离不开超逸的心境。
语境之外:没有劳绩,诗意地栖居也不可能。
周树林:有一种体面而不是恓惶的生活,再感悟一点形而上的东西。此乃人生之乐趣。
语境之外:哲人需要用特有的发展视野去劳绩,然后才能用思想栖居这个世界。
书客:读书原方净土,闭户就是深山。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语境之外:哲学还是讲究入世的好,不然世界岂不和他隔绝?
周树林:真正的理解是感悟,我希望在哲学这面旗帜下集中这样一批善于用心灵去感悟世界的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书客:Heidegger在黑森林的木屋自在,还是当弗赖堡大学校长自在?
语境之外:哲理与哲学是什么关系?
周树林:物理与物理学的关系。
书客:Kant 几乎一生没有离开过哥尼斯堡方圆40公里。
周树林:哲学需要为人们提供哲理。
语境之外:哲学讲究哲理,但哲理并不就是哲学,对此你怎样看?
周树林:这是两个概念。
语境之外:但彼此又有一致性。
周树林:当然。
书客:哲学是一门学科,哲理是道。
书客: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实物文理哲。
语境之外:从学术理性的角度看的确如此,不然怎么搞好教学?
书客:哲学可以教和学。哲理只能体悟。
语境之外:但哲学又不仅仅是为教学服务的,它还具有面向世界——主体发声的功能。
书客:师傅领进来,修行在个人。哲学千万别主体发生。
周树林:真正的哲学不属于知识的范畴。所以,绝不可能像某门类的学问那样,构成一种知识体系。希腊的柏拉图,中国的孔子,都没有留下成体系的专著,而他们都是被奉为哲学的奠基性人物,是先贤中的先贤。至于后来那些所谓的哲学家留下的大部头哲学专著,尽管体现了知识的特征,并且有着体系的形制,却已经偏离了哲学本身,都是一种对于哲学的庸俗化的表现。就基本体现形式而言,哲学是一种高度概括性的无法解释的短句。就基本特质而言,哲学是高于知识的。举凡一切所谓的哲学著作,力图回答某个具体问题的,理应归于某种具体的科学。就哲学的主体本源而言,哲学是高于理性的,理性创造科学,而创造出哲学的是一种如同神助的理性之上的直觉。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不是一种普通的智慧之学,而是建立智慧之上的灵性之学。为了达到哲学之峰巅,人们甚至可能带有一种反智主义的倾向。
书客:也不存在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哲学。
语境之外:如果主体哲思主体,不能面向世界练习发声,哲学岂不失语?
周树林:人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这里面有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一,所谓全方位地看问题,你也只能看个180度,360度是看不到的。要想看,你必须否定自己原来的立场和观察的角度,而这种否定的本身同时也否定了你原来的认识结果;其二,即使你在180度之内看到的东西也不可能是对象的全部。你可以去分析,去抽象,问题是你分析后,抽象出的东西还是对象本身吗?其三,当你重新转回原来的180度之内,过去看到的东西已经发生了变化,那只低着头的天鹅,现在已经抬起了头。
书客:苏格拉底的下场如何?尼采的晚年又如何?布鲁诺呢?抽象出的东西,还是直觉,还是灵性吗?
唐霄: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这也正常,为何要追求对象的全部?
书客: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jyjhb77:真正的哲学,讲的是实用!!!其实只能算是意识!
哲学逍遥子:历史正是由千万个兴趣推动的。
语境之外:哲学超越知识,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这就提出个难题:用有限的能力如何超越知识?
jyjhb77:真正的哲学,讲的是实用!!!其它只能算是意识!
北方鸿雁:抽象地来谈哲学,其实就是玄学。闭着眼睛在思考宇宙的本原,是不是有点可笑?
书客: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周树林:哲学是让人聪明的学问,因而它同样实用。不要以为大家都是聪明的,甚至那些领导者更是聪明,此次出差,给我感悟颇多。
书客: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语境之外:还是强调出世。
书客:宋•苏洵《辨奸论》: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北方鸿雁:人类得承认自己的局限,不可知论有点道理,比如是对宇宙的形成,人类的理论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完全是一种臆说。
书客:《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这个大战是再也不可避免的”历史学家吕思勉(1884-1957)早在抗战爆发之前十年,就作过一个极富远见的预测。
语境之外:思维之维不是唯心之维,这个‘维’是要有实存发展的、拥有逻辑构架的。
jyjhb77:但人类的文明说明,见是一问题,知是一问题,行又是一问题,成功更是一回事!!!
书客:向死而生。
212:什么是死?
书客:死就是生。
周树林:晚上看电视节目得知,南方闹电荒,可酒泉的风力发电机却要限制发电,总归是计划问题。
212:要用混沌的大眼光打通哲学,就是宇宙哲学 。
北方鸿雁:认为自己无所不知,一句顶一万句,是顶峰,放之四海而皆准,其实他已经发狂!
周树林:不是不可知,而是不可竟知。
jyjhb77:哲学是从混沌中来,但要到明智和事实中去的!!
语境之外:所以,最好不要把哲学停留在‘心’上,而是让心随人行,物为人动。
jyjhb77:在知天地,人情的的和的应用的情况下来谈哲!!是当代人的责任!
语境之外:这样就明智了。
北方鸿雁:人类连地震都不能预测,或许上帝也不知道,认为他不知自己何时打喷嚏。想预测地震如同预测上帝何时打喷嚏一样,不可能。人类并不全能全知,不可知论,宿命论都有它的部分道理。它的前提是承认人的局限。
jyjhb77:人要知万事从脚下开始!而智一切!!这里的智有物我自然的意思!!
语境之外:脚下是需要有定位的——存在的定位、发展的定位、主体的定位,否者哲在哪里?
jyjhb77:是的,科学的定位是哲学的标识!!
212:您提倡的是否生活哲学?
书客:看破放下 自在 心物一元 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212:心怎么能转物呢?
语境之外:物我自然,也是为我客观化的意思。不然哲学如何思考世界?
北方鸿雁:一切精神创造活动都是向死而生。因为人总是要死的。战胜(不,这个词太狂妄了,没有谁会战胜死亡),姑且说暂时规避死亡吧,就是从纯粹的物欲中解脱出来,从事一些精神方面的活动。哪怕你只在那里遐想也可以。否则,你就会变成吃饱了等死的猪!
书客: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周树林:通过今天的网聊,见到了老朋友,结识了新朋友,尤其几位新朋友颇有仙风道骨,世外高人的模样,非常高兴。诸位谈的很玄,其实这就是哲学的本真。希望保持联系,找机会多交流。
主持人:好的。感谢嘉宾和网友们。今晚网聊结束。网聊记录会稍后发布到网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