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导演徐小明的近况:读书必须有所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59:25
我会读书9:读书必须有所选择

   

    读书必须有所选择,应该有一定的方向,这道理似乎用不着论证,但实践起来却并非易事,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读书为什么必须选择
 理由很多,我们可以信手拈来。
 从
阅读主体即读者看,人生苦短。即使长命百岁,也不过3万多天,能有效利用的充其量2/3,每天能用于读书的时间至多1/3,算起来少得可怜。早在两千多年前,庄子就曾慨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大约活了80岁,如今人的寿命比庄子时代增长并不多,而“知”累计和增长了多少倍,简直无法计量。困扰古代哲人的“生”与“知”的千古难题,到如今愈演愈烈,也还难看到解决的良策。
  从
阅读客体即读物看,正在无限膨胀。在庄子的时代,能写作的人寥寥,文本的刻制、抄写也很困难,书籍的总量有限。据说一个读书人毕其一生,还可以遍览天下典籍。到宋代印刷术发明以后,书籍数量大增,就没人敢再夸这样的海口。到上个世纪,人们用“爆炸”来形容知识的激增,而进入以“知识经济”为特色的新世纪,报纸、期刊数以千计,每年出版的图书种类数以十万计,读书人面对茫茫书海,真不知何去何从。在文字垃圾如潮、伪信息泛滥的年代,有人在惊呼“恐惧”!
 从
阅读本体即阅读过程看,阅读就是对话,阅读过程中读者既接受作者思想的影响,也在辨别和扬弃。有经验的读者大都明白:汗牛充栋的书报,“在势固不能尽读,在理也不必尽读”(杨贤江语),所以自始至终在作选择,为什么阅读,读什么,何时读,何处读,怎么读,读了怎么用……时时都在思考和调整,也可以说,阅读过程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
 然而从另一面想,读者不作选择、无法选择的理由也很充足。公务员不读文件公文不行,企业家不读商务信函不行,编辑不读文稿书稿不行,各种各样的考试都有指定书目而且常常改头换面,不读更不行……就拿
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教科书选什么课文,师生只能读什么文章;教师给学生布置什么作业(教辅读物),学生也只能读写什么作业。这些与个人生存相关的职业的或为求职作准备的阅读,都使你“别无选择”,感到无可奈何。
 但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不管怎么忙,总应该能在职业
阅读之外,挤出一点自由阅读的时间供选择之用,以求生存之余的发展。
 按什么标准来选择读物
 原则上讲,要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但什么是真、善、美,各人所见不同,所以实践起来,会因
阅读目的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常见的主张是多读书,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令人神往。北朝李谧说“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其英雄气概更令人称羡。但读万卷书毕竟只是一种理想。清末张之洞为了回答他的弟子应该读什么书的问题,写过一本《书目答问》,他按照培养“学者”的标准,从浩瀚的古籍中筛选出两千多种书目,并作了简明的提要。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认为:今天读书恐怕要比《书目答问》提出的书少得多,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主张读书要有选择,去粗取精。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余光教授依据80种推荐书目,在作了大量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列出300种书的提要,分为三个层次:“最低限度的必读书”,包括《诗经》等75种;“必读书”包括《东坡全集》等99种;“应读书”包括《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126种(王余光、邓咏秋编著《名著的选择》,云南人民出版社“读好书文库”1999年7月第1版)。这种书目研究的价值,在于给读书人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大范围,免得读者个人“在黑暗中摸索”而浪费时间。
 古今中外的成功经验证明,“
阅读经典”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罗曼·罗兰一生博览群书,对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等大师的经典作品情有独钟,从中汲取思想和语言营养,创作出《约翰·克利斯朵夫》,并以《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开创了法国史传体传记
文学的先河。
  
阅读经典,既是文化传统的启蒙,也是文化精神的熏陶。各国的母语教育都十分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如法国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二年级(高中阶段的第一年)学生开列的阅读“作品清单”包括:16-17世纪作家蒙田、高乃依、莫里哀、拉辛等5位作家的8部作品;19世纪巴尔扎克、福楼拜、雨果、莫泊桑、司汤达、左拉等12位作家的17部小说;20世纪作家法朗士、纪德、莫里亚克、罗曼·罗兰等21位作家的28部作品,还要选读16、19、20世纪的诗歌。国外的语文教育也很重视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名著。如日本《高中语文学习指导纲要》“古典文”教学的目标明确规定:“培养理解鉴赏日语古典文和汉语古典文的能力……树立创造丰富人生的态度”,而且指出“尽量使日语古典文和汉语古典文并举,不要偏于一方”(引文均见《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同理,中国的读书人,读《论语》,读《唐诗三百首》,读《红楼梦》等经典,才能寻到中华文化之根,领悟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感受方式。
  经典作品都是有思想深度的,读起来有一定难度。叔本华认为:喜欢
阅读一目了然的书的人是懒惰的人,只有阅读那些需要自己反复思考才能明白的书的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所以有人主张读那些“稍微超过自己知识积累、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的书”,以激活感性,启发知性,磨练理性(朱铁志《读磨脑子的书》,2001年7月12日《光明日报》)。有人认为:一个没有比较艰深著作的民族是不深刻的民族(范仄《偏爱艰深》,2002年4月18日《中国教育报》)。我们也可以说,一个不重视阅读、不愿下功夫阅读经典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当前,青少年对经典的
阅读一是数量太少,二是理解肤浅,有的甚至读歪了,需要学校、教师、家长正确引导。大师和经典也并不都是枯燥和艰深的,引导得法,由浅入深,应该而且能够越读越有趣,读出韵味来。当然,这就对教师、家长的阅读欣赏、鉴别、判断能力和阅读品味提出了挑战。  “适合自己”,应该是优先的选择。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名家推荐的经典书目直接告诉我们哪些书“可读”,也帮助我们判断哪些书“可不读”,但哪些书必读、哪些书要先读,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适合自己。一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趋势来选择。比如,新世纪不会使用电脑的机盲相当于20世纪的文盲,读点电脑、上网之类的书,这是时代的选择。二是根据学习、工作需要来选择。比如,中学语文教师先于学生阅读大纲,推荐的篇目、书目,并以此为基础,扩展到阅读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同时代其他作家的作品等等,这是敬业的选择。三是根据个人的环境、体力、脑力、兴趣、爱好来选择。比如重点阅读唐诗,阅读苏轼,阅读鲁迅,阅读散文等等,都有一定选择的自由空间。
 由谁来选择
 当然要由读者自主来选择!对于有丰富
阅读经验的成年人来说,这是基本正确的答案。听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经过数十年的阅读实践,他已经从自己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悟出了如何选择读物的真谛,许多学有成就者早已明确了自己阅读的主攻方向,完全应该由自己来选择。范用先生认为:“书没有绝对好或绝对坏的。好书坏书,看了以后得自己判断。”这话自然是对的,但有个前提,就是读书要多。所以范用先生又说:“这种判断能力,要靠读书养成,读得多了,有了比较,渐渐就会有判断的能力。”(《我的读书观》,2002年4月20日《文汇报》)达到范用先生这种自由阅读的境界,何等惬意,但又谈何容易!
 对在校学生来说,自主选择则相当艰难。诚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
文学习的主人”,但他们又是学习中和发展中的主体,是成长中的主体。尤其是中小学生,阅读经验尚少,还分不清读物的良莠,往往“跟着感觉走”,又有从众心理,随着大流走,于是形成一波又一波的读书“热点”,金庸热,琼瑶热,哈里·波特热,《大话西游》热……这些“畅销书”大多与流行歌曲类似,各领风骚三五天,又被下一波热点取代。因此,校长、教师、家长,尤其是语文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引导青少年的阅读方向。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乃至博士生,在专业阅读上,也都需要导师开列必读书目。因此,对一个人来说,由不会选择到自主选择,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善学者不过是比同龄人更快地走完这段路程。
  由此可见,2000年的高、初中《语文
教学大纲》列出“古诗文背诵篇目”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是十分必要的。之所以落实得不好,原因相当多,从制订大纲的一方来说,在于调查研究不足,考虑书目本身价值多,关注学生阅读兴趣少,以至有些书目学生喜欢不起来。不过情况正在好转,2001年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采取了弹性策略。按要求1-9年级应背诵优秀诗文240篇,《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只推荐了120篇,其余部分“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7-9年级的语文教科书,实验区也可从三套中选用其中一套,学校和教师终于有了一点选择权。这样既引导了阅读方向,又给教材编者、教师、学生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不失为明智之举。
 怎样确定
阅读方向
 “定向选择”是读书治学的基本方法。过去治学贵在专精,朱光潜先生曾说:书籍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他主张“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即打“阵地战”,而不能东打一拳,西踏一脚,变成“消耗战”(《朱光潜全集》第四卷)。谭其骧先生说得更清楚:“每一个历史学家只能专搞中国史或世界史的某一部分,搞中国史也只能搞一两个断代或一两个方面,这才可能有成就。决不应该涉猎太广,泛滥无归。认定了一个方面之后,就该锲而不舍,终身以之,切不可见异思迁。”(曾祥芹、陈万珍编著《现代读书经》,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6月版。)谭先生在历史地理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成绩卓著,说明这种专心致志于专门学问的治学精神难能可贵,而且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红楼梦》里黛玉教香菱作诗的故事,也说明这种定向的
阅读是行之有效的:“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把它的五言律一百首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杜甫的七言律,次之再读青莲的七言律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照黛玉说的去做,作诗果然大有长进。但今天能像香菱这样下功夫的也很少见了。
 另一方面,当代科学的发展趋向于综合,知识在更新,学科在渗透,以至不断产生新的边缘学科。新世纪的治学环境不再仅仅是安静的书斋,而是新信息涌流、老信息淘汰的动态环境,因此,信息时代的
阅读选择不能死守静态的治学方针和选书方向,完全在古代典籍中流连。即使是治史,也会有许多考古新发现,在补充、修正甚至推翻原有的结论。有些学科正是在不断探索中由模糊渐趋清晰,由稚拙走向成熟。因此,在运动的信息环境中,既把握好治学的基本方向,又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作出适当调整,也是值得称道的策略。当年孙中山弃医从事革命,鲁迅、郭沫若弃医从文,都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而为国家、民族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说明专业转向未可厚非,甚至是好事。
  对读者个人来说,选择专业方向,也有一个过程。首先要广泛浏览,了解“行情”“概貌”“动态”,了解科学发展的趋向,以选择有研究价值而又有开拓空间的研究课题。然后是通读,筛选出这门学科基础的重点书籍,将全书提要、前言、章节目录快读一遍,从整体上把握全书的脉络和主次。然后是精读,即再找出重点章节精读细研,得其神髓,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浏览要广,通读要快,精读要深,最后才能找准可以突破的方向,解决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而成就有价值的学问。
 人生的不同阶段,读者的生活阅历和
阅读经验不同,读书的选择也不同。青少年时期,是读书的入门阶段,宜选择基础的、总括的、浅近的、普及的读物。人到中年,专业方向大致确定,就要集中精力攻读,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读出点名堂来。步入老年,读书已少有功利的目的,选择的自由度大增,可以进入“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的境界,读书成为怡情养生的乐事。
 人生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读书也是这样。柏拉图说:“哲学者,择善之学与善择之学。”择书如择友,择书如择偶。读有价值的书,读适合自己的书,舍弃无价值、不适合自己的书,有所不读,才能读得有用、有效、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