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鲁迅:对绍兴的感情也日恶b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0:28:59

2011-09-26 09:44:14
浏览 994 次 | 评论 3 条
 
题记:
“故乡”情结是中国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而在我文人心中更是存在着永远的乡恋情节。“故乡”主题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文学形态之一,呈现出一种挽歌形式的情感意绪。本文依鲁迅、周作人兄弟对于完全不同的“故乡”感情,深究其不同的文学表现与解析隐藏其中各自精神家园的重构与瓦解。

周氏兄弟的家国置换
一对同根生于江南水乡的周家兄弟,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在文学创作的领域,都曾不约而同地将笔触落于“故乡”这一主题之上。然而,对此主题,兄弟二人却将墨泼洒向不同的方向。
兄,鲁迅(周树人),锐利笔下长见他一手勾勒的是一幅“灰色”故乡的画卷。冷漠与精神自慰,麻木与小农思想,无不为这幅变幻莫测的画卷涂抹上一层又一层持之以恒的冷色调。鲁迅对于“故乡”的厌恶与鄙夷跃然纸上。1919年11月,鲁迅亲笔写给徐寿裳的信中对此更是直言不讳:“而近来对绍兴的感情也日恶”无可置疑,鲁迅握有一支20世纪中国最为犀利的笔杆,操作这根笔杆的则是其体内却住着的20世纪中国最为漂泊与痛苦的灵魂。最为单刀直入体现其故乡意识的作品当属发表于1921年5月《新青年》的《故乡》,家园对于鲁迅这代羁旅异乡,在时代、文化的家园对于鲁迅这代羁旅异乡,在时代、文化的格斗场上辗转大半生的人来说,无疑是个温暖的字眼,无论他面对论敌时有多尖锐,有多愤激,无论他出于时代转折期内心有多彷徨、苦闷,然而在面对故乡、家园时,内心都会变得温情而滋润起来。“绍兴的风景是他(鲁迅)再黑暗与孤独中惟一留下的确认同一性的地方。然而,在直抒胸臆的《故乡》中,当“我”坐船离开故乡望着远去的老屋时,鲁迅写下这样的别语:“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家道中落前的故乡印象就这样被残酷的现实所摧毁,鲁迅的“归来”终归还是开启下一站“离去”。被赶出了最后的精神避难所后,鲁迅不仅仅是在强调其犀利笔锋下的社会揭露与批判,更宣告了其精神归故里的梦想的瞬间泡沫,漂泊无依的灵魂对于他唯一承认的精神故乡宣告破产。对于鲁迅对于故乡的态度,周作人在《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中提及:“著者对于他的故乡一向没有过深的怀念。”或者,鲁迅此类关于书写“故乡”主题的作品,如《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祝福》等,原是一个天涯游子的一份份“为了忘却的纪念”吧。
反观其弟-,周作人,平淡柔笔下为世人构设的却是另一番浓情水乡的景象,散文中的名篇《乌篷船》、《故乡的野菜》、,《见菜梗》,《上坟船》|《吃鱼》等,一幅远尘嚣,梦幻且富有情调的染有清新芬香的江南水乡图如现眼前。而在周作人对故乡入微刻画的惬意情思中,他对于故乡的款款深情亦表露无疑。《桑下丛谈·小引》:“余生长越中,十八岁以后流浪在外,不常归去,后定居北京,足迹不到浙江盖已二十有五年矣。但是习性终于未能改变,努力学国语而仍是南音,无误不能吃而仍是咸味,殆无异于吃腌菜说亨个时,愧非君子亦还是越人安越而已”。 周作人的梦幻故乡往往与家乡的自然风水、风物仪节等联系在一起。在散文《初恋》中,周作人怀念少年时代青涩的情感经历,淡淡的忧伤与美妙的爱恋,再度重温的心动跃然纸上。与其说周作人这是在写故乡,不如说他是以家乡生活为框架,构设其一个个具有梦幻情调的世界,作为自己理想境界,精神追求之所寄,他的梦幻故乡也就程度不同地具有象征色彩。周作人对于故乡的重构是将自我放逐到了悠然自得,风轻云淡的梦幻境界去了。换言之,“故乡”在周作人的深情勾勒之下,成为了他的精神依托。

 
周氏兄弟对于“故乡“主题所作的文学出处理大相径庭,不禁令人掩卷深思,“故乡”自古都触及着中国传统文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故乡情结、落叶归根,乃至精神最后的依托,这些都不难循迹于篇篇历代作品之中。恰如周作人的亿乡作品所展现的就是一幅幅平和,惬意的乐土画面。正是其以“忆乡”作为基础,构建其精神寄托的梦幻境界。周作人的梦幻故乡往往与家乡的自然风水、风物仪节等联系在一起。与其说周作人这是在写故乡,不如说他是以家乡生活为框架,构设其一个个具有梦幻情调的世界,作为自己理想境界,精神追求之所寄,他的梦幻故乡也就程度不同地具有某种象征色彩。而在一辈子着长衫的文人鲁迅笔下却是另一番景象,故乡已然成为一个可以看见“世人真面目”的地方。童年记忆无疑对人的一生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一位作家的创作更是如此。最初的成长因素,渗透与作家的文学创作的边边角角。汪曾祺对此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一个作家,童年生活是起决定作用的。”
1894年,十三岁的鲁迅经历了家中的重大变故。从小康之家堕入了寄人屋檐下的生活。正如他在《呐喊》序里所说的那样的景况一样:“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堕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路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不仅如此,由于要给父亲抓药,“我有四年多,…——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或许,年纪并没有忘却了,只是不想记得了吧!难怪作者要发出“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的异样声音了。然而,走了异路,逃到了异地的鲁迅,却没有找到可以生活在一起的别样的人们。反而漂泊的灵魂越发寂寞,一天一天长大起来的寂寞,如大毒蛇,缠住灵魂。无论是从南京到东京,还是杭州到北京,走在“异路”的鲁迅,终归发现自己不满的是当时整个现实状况与国人的精神。鲁迅笔下的“故乡”正是“故国”的缩影,对“故乡”的感情恰如其对“故国”一般。鲁迅所完成的“故乡”与“故国”的置换不仅仅与其本人经验息息相关,更脱离不了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五四启蒙运动。在启蒙光束的引领下,鲁迅弃医从文进行小说创作。寂寞的漂泊灵魂本应跟随着落叶归根的传统步伐找到落脚地才是。然而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是官僚地主,在经济上是地主,在政治上是官僚,是有权有势的阔人。但现代的知识分子是在城市谋生的人,不一定有稳固的经济基础,更没有政治的权利,而他们所接收到的思想文化有别于传统,处在一个各种思潮汇流的时期,所以在思想上文化上体现出特有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我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在自己的故乡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失去了自己的精神落脚地,与周围的一切依然格格不入。一边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一边是积极进步的西方思想决裂。启蒙主义瓦解了传统上的精神归宿地——故乡,最后的避难所被结构了。诚然如鲁迅所道:“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直面人生的鲁迅,回眸故乡的人与事,发现“根”已不在,美好的人性不在。再读他关于故乡主题的作品是,不禁动容,这位笔下不饶人的伟大作家,在书写一篇篇直面人生的檄文时候,内心可谓是五味杂瓶。

 
无论鲁迅对于故乡与故国的置换是出于何种角度,述之以何种文字,虽然怒其不争,但还是夹杂着哀其不幸的思想感情。鲁迅始终是二十世纪最滚烫的灵魂、最有力的声音。作为国人的监督者,青年的热血榜样,鲁迅始终是为国从文!而深情念乡的周作人,却终归走上了离经叛道的不归汉奸路。
参考资料
鲁迅全集
藤井省三,鲁迅比较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沈从文的寂寞》,《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吴俊《鲁迅个性心理研究》,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年
插图来自互联网
 

0

上一篇 << 时过境迁:从个人英雄到群像人物
k809 [2011-09-26 05:48:21 PM]
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能如此温馨淡定地笔墨人生,也只有周作人之流能为之!

乚曰本女优在床大叫给力啊_做杏目记万 [2011-09-26 07:13:35 PM]
方式的个守

tw2007year [2011-09-26 09:49:34 PM]
西医是血淋淋的无分贵贱,中医可讲究富贵人家的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