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儿辛普森贝贝图片:心理学统考重点之——简答题部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1:27:02

心理学统考重点之——简答题部分

时间:2010-04-30 11:06来源:三人行考研 作者:admin 心理学考研统考重点之——简答题部分解析

 

请举例说明感觉和知觉之间的关系。(★★★★) (1)、感觉和知觉的定义(3) (2)、感觉和知觉的特点(3) (3)、在加工过程中的区别和联系:包括过程的区别、信息加工过程的联系(4)
用因素分析法找出人格测量的主要维度是一种人格研究方法,请简单评述这种方法的优缺点。(人格测验的编制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评价)。(★★★★) 答案略
元知识策略及其教学(★★★★) 一、元认知及其作用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控制。
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元认知知识包括三个方面: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对认知目标和任务的认识,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元认知控制是运用自我监控机制确保任务能成功地完成,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

二、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监控指导认知策略的运用,分为三种:元认知计划策略、元认知监视策略、元认知调节策略。
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估计其有效性。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元认知监视是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元认知监视策略包括跟踪监控和领会监控策略,即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并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
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请谈谈能力水平和成就的关系。(★★★★) (1)、信号检测论的起源及常用的方法3’ (2)、信号检测论的判断原则(概率理与最优化原则)3’ (3)、信号检测论的主要指标及其含义2’ (4)、信号检测论在各领域中的应用2’

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
1 .期望---价值理论,即成就动机理论,主要以麦克里兰、阿特金森等为代表,提出了需要、期望、诱因价值的综合动机理论,并用数学模式揭示了影响成就动机的某些变量和规律。该理论认为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追求成功的意向,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成就动机涉及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追求成功的动机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追求成功的倾向(Ts)=成功的动机(Ms ) x 成功的可能性(Ps ) x 成功的诱因值(15 )。
2 .成败归因理论。韦纳认为,归因指人们在寻求行为成功和失败的因果性解释时,通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四种主要原因,归因过程主要按照控制源(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稳定性(稳定和不稳定)与可控性(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三个纬度进行,每一纬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从内部、稳定和可控的纬度的归因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3 .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人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结果期望),而且受到人的认知因素形成的对行为结果的期望的先行因素的影响(效能期望)。个体自我效能形成的四个来源:( l )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2 )替代性经验;( 3 )言语劝说;( 4 )情绪唤醒。自我效能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l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 2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3 )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4 )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试述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对德育工作的启发。(★★★★) 答:(1)柯尔伯格用海茵茨偷药的两难故事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道德认知是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表现在道德判断上。道德判断能力随年龄发展而发展。他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①前习俗水平。在这一水平上,逻辑推理局限于具体直觉。在具体经验和观察中进行学习。第一阶段:他治道德;第二阶段:个人主义、工具性目标和交换。

  ②习俗的水平。在这一水平上,个人力图针对具体现象进行部分的逻辑运算。第三阶段:人际的互相期待,关系和人际遵从;第四阶段:社会系统和良知。

  ③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中个人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推理。第五阶段:社会契约或效用和个人权利;第六阶段:普遍性的伦理原则。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但具体到每个人,时间有早有迟,这与文化背景、交往等有关。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必须让他们不断接触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利于讨论和展开道德推理的练习。

  (2)这个理论对我我们工作的启示

  ①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的思想品德课改革和环境课程的建设有着借鉴作用。需要促进道德教育的课程建设,增强道德教材的感染力。

  ②启示我们在道德教育层次化、序列化、系列化的研究和实践中。首先应该对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规律要有充分的认识,并按照道德发展的顺序来建立道德教育计划。

  ③实现道德行为上要创造更多的活动、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来应用已经获得的道德认知,以促成学生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系统的内化。 记忆实验中的自变量种类,反应变量指标及无关变量有哪些?(★★★★) (1)反应指标主要为“保持量”,详情见上题“记忆效果的检查”部分,简要如下: a.正确率。 b.反应时间。 c.节省率。 (2)无关变量(除自变量以外的变量)有: a.系列位置作用(学习一种材料的过程中):系列材料的首尾部分,容易记住,不易遗忘;中间部分,识记较难,易于遗忘。 b.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学习两种材料之间)。 c.组块。采用无意义音节或数字。 d.被试的觉醒状态,识记的意识状态。 e.被试的策略。联想,间隔做二位数的加法。 f.材料(顺序,内容,词频,难易)。 (3)自变量有: a.材料的性质。 b.刺激通道的性质。 c.学习时间。 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了解与鉴别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因而一向受到教育界与社会各界的重视。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有高低的差异。大致说来,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为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以智力为例,智力的高度发展叫智力超常或天才;智力发展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叫智力低下或智力落后;中间分成不同的层次。如下表:   智商在人口中的分布 (2)表现早晚的差异   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有早有晚。有些人的能力表现较旱,年轻时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这叫“人才早熟”。这种情况古今中外,各国都有。在音乐、绘画、艺术领域,这种情况尤为常见。另一种情况叫做“大器晚成”。这指智力的充分发展在较晚的年龄才表现出来。这些人在年轻时并未显示出众的能力,但到中年才崭露头脚,表现出惊人的才智。这种情况在科学和政治生活舞台上屡见不鲜。可见,并不是取得重大成就的人,智力都是早熟的。 (3)结构的差异   能力有各种各样的成分,它们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由于能力的不同结合,构成了结构上的差异。例如,有人长于想像,有人长于记忆,有人长于思维等。不同能力的结合,也使人们互相区别开来。例如,在音乐能力方面,有人有高度发展的曲调感和听觉表象能力,而节奏感较差;而另一人有较好的听觉表象能力和强烈的节奏感,而曲调感差。查子秀(1990)比较了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的认知能力,包括语词类比推理、图形类比推理、数概括类比推理、创造性思维和观察力。结果发现,二者在认知的不同方面并非都差异明显,而是在解决难度大的问题上思维能力差异大,如超常儿童在创造性思维和数概括类比推理上发展特别突出。 (4)性别的差异   20世纪30年代的许多研究发现,男女在一般智力因素上没有性别差异。40年代,韦氏智力量表问世,使智力测验不仅能考察一般智力因素,还能测查特殊智力因素。性别差异并未表现在一般智力因素上,而是反映在特殊智力因素中。   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数学能力是对数学原理和数学符号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计算和问题解决上。计算能力体现了对程序性知识的速度和精确性技巧的要求;问题解决则体现了对信息的正确分析与选择、组织好策略性知识、应用统计方法的综合性技能的要求。海德(l990)纵观40年来100个有关的研究,经过元分析发现:女生在计算能力上具有一定优势,但这种优势只表现在中、小学阶段;在问题解决上,中学时期女性略好,而高中及大学阶段则表现出男生的优势。对于数学操作来说,男生在标准化测验上普遍比女生好,而女生在学校所获得的评定等级上比男生高。一些研究认为,男生在竞争性数学活动中比女生好,而女生在合作性数学活动中比男生好。   言语能力的差异:言语能力是对语言符号的加工、提取、操作的能力,表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言语能力并非单一的结构,它包括对言语信息的记忆、转换、理解、组织和应用等方面。霍沃(1987)总结了3—8年级的一系列研究后发现:女生言语能力普遍比男生好。在各种言语能力中,以词的流畅性所显示的女性优势最为明显(1990),而言语推理则显示了男性优势。但研究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并没有得到完全一致的结论。   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空间能力是体现性别差异最明显的一种能力、也是较难描述和解释的一种能力。林兰德等将空间能力定义为一种涉及表征、转换、生成和回忆符号和非言语信息的技能。基于以往的研究,他们提取了空间能力的三个因素:①空间知觉:指在干扰条件下,对垂直与水平方位的确定。②心理旋转:指对二维或三维图像表征的旋转能力。③空间想像:指对所显示的空间信息进行多步分析加工的能力。研究表明,在空间知觉和心理旋转测验中,男性明显优于女性;而在空间想像力测验中,男女差异不显著。 今有一保健品,理论上能提高注意力和创造性,该用品是提供视觉刺激(不同振荡频率的光刺激)的仪器,请问该验证效果(由两个功能键,提供两种功能作用刺激:注意力,创造性)的实验设计应怎样考虑,请说明取样,自变量,因变量,可能的影响因素和统计分析方法。(15分)(★★★★)   以注意力为例,可以通过如下的实验设计来加以验证:   (一)实验设计:实验用用配对比较设计。通过实验前后两次测定的结果来判断该保健品是否能够提高人的注意力。实验中的自变量是“红”,“黄”,“绿”,“白”四种不同颜色的光刺激,因变量是被试的反应时,控制变量为测试环境的恒定性。   (二)实验材料:EP203反应时测定装置。   (三)被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初一年级学生80名(男女学生各40名),进行选择反应时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挑选出反应速度匹配的男女学生和10对。   (四)实验程序:让匹配好的男女学生中的一半按照该保健品的使用说明,使用符合产品所要求长度的时间,另一半学生不使用该保健品。然后让全部学生按匹配好顺序成对进行反应时实验。具体实验过程为:被试以习惯利手的食指作按键状,当感觉到某种色光,立即按压相应的反应键,记时器记下时间。在实验中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实验环境,仪器性能,计量精度,指导语等外显因素,被试动机,态度,情绪等社会性的因素,以及机体内部的变量,如饥饿,病症,疲劳等等。统计分析方法为相关样本的t检验。 对创造性的检验与上过程类似。 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了解与鉴别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因而一向受到教育界与社会各界的重视。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有高低的差异。大致说来,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为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以智力为例,智力的高度发展叫智力超常或天才;智力发展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叫智力低下或智力落后;中间分成不同的层次。如下表:   智商在人口中的分布 (2)表现早晚的差异   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有早有晚。有些人的能力表现较旱,年轻时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这叫“人才早熟”。这种情况古今中外,各国都有。在音乐、绘画、艺术领域,这种情况尤为常见。另一种情况叫做“大器晚成”。这指智力的充分发展在较晚的年龄才表现出来。这些人在年轻时并未显示出众的能力,但到中年才崭露头脚,表现出惊人的才智。这种情况在科学和政治生活舞台上屡见不鲜。可见,并不是取得重大成就的人,智力都是早熟的。 (3)结构的差异   能力有各种各样的成分,它们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由于能力的不同结合,构成了结构上的差异。例如,有人长于想像,有人长于记忆,有人长于思维等。不同能力的结合,也使人们互相区别开来。例如,在音乐能力方面,有人有高度发展的曲调感和听觉表象能力,而节奏感较差;而另一人有较好的听觉表象能力和强烈的节奏感,而曲调感差。查子秀(1990)比较了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的认知能力,包括语词类比推理、图形类比推理、数概括类比推理、创造性思维和观察力。结果发现,二者在认知的不同方面并非都差异明显,而是在解决难度大的问题上思维能力差异大,如超常儿童在创造性思维和数概括类比推理上发展特别突出。 (4)性别的差异   20世纪30年代的许多研究发现,男女在一般智力因素上没有性别差异。40年代,韦氏智力量表问世,使智力测验不仅能考察一般智力因素,还能测查特殊智力因素。性别差异并未表现在一般智力因素上,而是反映在特殊智力因素中。   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数学能力是对数学原理和数学符号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计算和问题解决上。计算能力体现了对程序性知识的速度和精确性技巧的要求;问题解决则体现了对信息的正确分析与选择、组织好策略性知识、应用统计方法的综合性技能的要求。海德(l990)纵观40年来100个有关的研究,经过元分析发现:女生在计算能力上具有一定优势,但这种优势只表现在中、小学阶段;在问题解决上,中学时期女性略好,而高中及大学阶段则表现出男生的优势。对于数学操作来说,男生在标准化测验上普遍比女生好,而女生在学校所获得的评定等级上比男生高。一些研究认为,男生在竞争性数学活动中比女生好,而女生在合作性数学活动中比男生好。   言语能力的差异:言语能力是对语言符号的加工、提取、操作的能力,表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言语能力并非单一的结构,它包括对言语信息的记忆、转换、理解、组织和应用等方面。霍沃(1987)总结了3—8年级的一系列研究后发现:女生言语能力普遍比男生好。在各种言语能力中,以词的流畅性所显示的女性优势最为明显(1990),而言语推理则显示了男性优势。但研究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并没有得到完全一致的结论。   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空间能力是体现性别差异最明显的一种能力、也是较难描述和解释的一种能力。林兰德等将空间能力定义为一种涉及表征、转换、生成和回忆符号和非言语信息的技能。基于以往的研究,他们提取了空间能力的三个因素:①空间知觉:指在干扰条件下,对垂直与水平方位的确定。②心理旋转:指对二维或三维图像表征的旋转能力。③空间想像:指对所显示的空间信息进行多步分析加工的能力。研究表明,在空间知觉和心理旋转测验中,男性明显优于女性;而在空间想像力测验中,男女差异不显著。 心理学统考重点之——实验心理学部分 记忆研究中出现很多被试的记忆量达100%的现象,说明实验设计存在什么问题,怎样改正?(★★★★)   这说明在实验设计中出现了天花板效应,其可能的原因是实验材料过于简单,对各类被试没有区分度,或者是由于反应指标的选择上过于容易,因此所有的被试都能做出正确的反应。改正的方法为:重新选择实验材料,并且应进行测试,以确保材料具有区分度,或者提高反应指标的水平。 简述心理学研究中的非实验方法。(★★★)

  非实验方法一般包括:(1)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设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被试的行为、语言、表情、动作等进行观察和描述,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2)调查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3)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交谈,来搜集研究对象某些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 (4)个案研究:是对单个被试或单一组织进行的深入描述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