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品店货源:冻哭人的“三九”来了,一张养生方帮你舒服过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01:39
冻哭人的“三九”来了,一张养生方帮你舒服过冬2016-01-12 10:27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 杨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周继朴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教授 王东生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每年从冬至开始,就进入了传统的“数九”,从这往后的三九二十七天里,天气越来越寒冷。

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阳气微,气血不足”,特别容易手脚冰冷。同时,冬季之风为北风,其性寒,容易导致胃部隐痛反酸、流感、咳嗽流涕、关节疼痛、痛风发作等症状。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的养生重点是什么?在饮食、锻炼、进补方面各有何讲究?《生命时报》特邀养生专家给出方子,帮你的身体为开春打好基础。

三九补冬,以温为主

冬季天气寒冷,不但需要补益身体,还需以“温”为主,帮助人体积蓄能量。

“温补”是中医补法的一种,指用温性药物补养。临床上,对于肠胃消化机能减弱、食欲不振、性机能衰退、身体怕冷等衰弱性反应,常以肉桂、附子、干姜、鹿茸等温热药物,加入滋阴药中治疗。一方面可以抵消滋阴药的寒凉,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大大增强对虚弱性疾病的治疗功效。

一入冬就开始忙着服补品、喝药酒,这是不可取的。按照中医理论,入冬即补并不是好的选择,反倒是到了冬至再补,才能有最佳效果。因为按我国农历推算,自冬至起即进入三九寒天,此时是一年中阴气极盛而阳气始生的转折点,此时最容易吸收外来的营养,发挥其滋补功效。

冬季推荐的药膳首选虫草蒸老鸭:将老雄鸭去毛、内脏,冲洗干净,放入锅中煮开捞出,将鸭头顺颈劈开,放入冬虫夏草5枚,用线扎好,加黄酒、生姜、葱白、食盐、清水适量,隔水蒸约2小时,鸭熟即可。

本方以虫草为主,助肾阳、益精血;以老鸭为辅,滋阴补虚。一个偏于补阳,一个偏于补阴,两者合用,共成冬季温补之权威药膳。

三九养生,护好肾

中医认为冬主肾,肾精又是五脏之精的根本,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说法,因此冬季是固肾的好时机。

在避免过分疲劳的同时,更要注意节欲、少酒,避免酒色过度造成的肾精亏损。

首先,可适当进行食补。多吃些温热的食物来补阳,如牛肉、兔肉和羊肉等,有助于增强抗寒能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吃温燥的食物,而应根据自身情况判断。

平时怕冷的人,在烹饪这些肉类时,可以适当放些葱、蒜、生姜、辣椒等辅助食材,提高肉类的温补功效;容易上火的人最好配上白萝卜,可以滋阴润燥。此外,核桃、黑芝麻、橘子等食品,也有温补之效。

第二,睡眠充足、少熬夜,以保持心神饱满。饮食上可多吃些养心安神的食物,如大枣、桂圆肉、百合、莲子、小米等。

第三,老年人在这时要多晒太阳,不要过度劳累,少出汗,不做剧烈运动,避免无谓地损耗阳气。同时还要注意保暖,多增添衣服,避寒就温以藏阳气。

三九锻炼,讲究方式方法

俗语讲“冬练三九”,此时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大好时机,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室外气温过低,体表血管遇冷收缩,流速减慢,肌肉的黏滞性增加,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柔韧性降低,马上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极易造成运动损伤。

因此,运动前要做一些准备活动,慢跑、擦面、拍打全身肌肉等。有时间就双手抱拳,虎口相接,左右来回转动。这样可以增加手指的灵活性,预防冻伤,还有预防感冒的功效。

冬病冬治“三九贴”

“三九贴”是中医传统外治方法,它和“三伏贴”一样,都是通过一些具有温阳作用的中药穴位贴敷来达到治病目的。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经典,三伏天里阳气最盛,祛除寒邪也最容易;三九贴则是“冬病冬治”的体现。

此时阳气闭藏,寒气最重,最需要增加阳气,祛除体内的寒、痰、湿、饮,从而缓解慢性咳喘、反复感冒、老寒腿、虚寒腹泻、女性宫寒等疾病。

常用的三九贴有化痰贴、关节贴等,将细辛、干姜、白芥子、半夏等温阳药制作成特定的穴位贴剂,贴敷在人体天突穴、肺俞穴、大椎穴、膻中穴、膝眼穴、肾俞穴等穴位。

通过该处皮肤对药物的吸收,起到通畅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肺脾肾等诸脏功能的作用,进而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三九贴建议到正规医院贴敷,有困难的患者也可以在医师指导下自行贴敷。

一般每天早上贴敷一个穴位即可,一天贴8个小时,连贴27天; 也可每一九连贴三天,每天选择三个穴位。

具体贴敷方法及穴位由医生确定。贴敷初期要注意贴敷处的皮肤状态,有严重皮肤过敏、瘙痒、水泡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并到医院接受相应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三九贴的主要功效是驱寒,因此要辨证选择。

同样是咳嗽,如果冬天重、夏天轻,平时感觉怕冷、四肢冰凉、有白沫痰或白稀痰的咳嗽适合使用; 舌苔黄厚、咳吐黄痰,感冒时容易嗓子肿的热证咳嗽就不适用。

另外,中药穴位贴敷虽然对轻中度患者有不错的缓解作用,但不能擅自停用平时的规范化治疗药物,建议遵医嘱,期间注意防风保暖,禁食寒凉,少食油腻。▲

你身上最怕过冬的是血管,给它订制4道营养菜2016-01-12 10:37生命时报

血管应该是最不喜欢寒冷的器官之一,心脑血管疾病在冬季高发足以说明这点。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在今年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

另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发现,室外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人体收缩压约升高0.19毫米汞柱,舒张压约升高0.12毫米汞柱,这是在针对上海50名高血压患者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生命时报》采访国内外权威专家,教你正确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并为血管开出营养菜单。

受访专家:

东京都池谷医院院长、日本内科学会认证综合内科专业医生 池谷敏郎

北京军区总医院高级营养配餐师 于仁文

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杨伟宪

心血管病成高死亡率首因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曾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显示:

我国心血管病患人数为2.9亿,估计每天心血管病死亡9590人,每9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约占居民疾病死亡率的40%~50%。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简称动粥疾病)目前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且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病死率处于逐年上升阶段。

而到了冬季,温度降低,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痉挛,促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加,对于本身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寒冷天气还可能诱发血管壁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或病情恶化。

对于冬季高危人群的疾病防护,杨伟宪建议:

老年人应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及运动习惯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量力而行,科学健身,比如特别冷时应尽量在室内锻炼,如身体不适也不要逞强,应积极休息避免疾病加重;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根据医院提供的康复训练计划表进行健身,并定期监测病情。在运动时间方面,尽量选择温度较高的10~16点之间。

对于普通人群而言,杨医师表示冬季尤其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大,血管因温度剧烈改变而收缩或舒张,可能引起血管神经性头痛,因此大家要提防温度骤变,出门时注意保暖。

此外,还应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饮食以及适当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开给血管的4道营养餐

为了帮血管安全度过这个“多事之冬”,于仁文向大家推荐以下食谱。

兰花秋耳炒香干

原料:西兰花100克、水发木耳30克、香干(豆腐干)30克、红柿子椒20克、蒜3瓣。

步骤:将小块的西兰花和泡发洗净的木耳用沸水快速焯熟。柿子椒和香干切成菱形片、蒜切片。锅中放半汤匙油,炒香蒜,放入豆干爆香,和其他食材一起翻炒,调味出锅。

点评:西兰花是十字花科蔬菜中抗氧化和抗癌的佼佼者,含有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的异硫氰酸盐、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

香干中钙、镁、钾含量都很高,除了有利于补钙,还适合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人经常食用;秋木耳含有可以帮助降脂和促进重金属代谢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这道菜的所有食材都适合保护血管,缓解和预防慢病。

芝麻洋葱拌苦苣

原料:苦菊100克、紫洋葱50克、芝麻5克、陈醋5克、生抽3克、亚麻籽油1克。

步骤:洋葱切成细丝,苦菊摘洗干净沥干。用陈醋、生抽将食材拌匀,撒芝麻,淋少许亚麻籽油。

点评:苦菊富含胡萝卜素,有利于血管上皮细胞修复和缓解溃疡;紫洋葱除了富含矿物质,还富含抗氧化物质花青素,以及有利于降压降脂的前列腺素A、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芝麻是维生素E含量最高的食物之一,对软化血管有积极作用,并且也是润肠通便的好食物;亚麻籽油是欧米伽3脂肪酸含量丰富的油脂,最适合凉拌菜,有轻微抗炎和帮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的优点。这道菜尤其适合血脂、血压较高的慢病人群。

橄榄油香煎秋刀鱼

原料:鲜秋刀鱼1条、鲜柠檬半个、小洋葱1个、橄榄油5克、盐1克、黑胡椒1克。

步骤:刀鱼洗净,用盐和柠檬汁腌渍;洋葱切成小圈片。锅里面放橄榄油,放入洋葱和秋刀鱼,撒黑胡椒,小火慢慢煎熟出香味。食用时可再挤些柠檬汁到鱼身上,味道更鲜美。

点评:秋刀鱼中除了富含容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其中维生素D和欧米伽3脂肪酸含量也高;新鲜柠檬和洋葱有助于去腥解腻、提鲜增香;橄榄油是油酸最为丰富的油脂之一,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升高好胆固醇。

奶香豌豆蘑菇汤

原料:口蘑100克、鲜豌豆50克、牛奶250克、盐2克。

步骤:口蘑用淘米水浸泡后清洗干净,切成小丁。锅中加少量水,放入蘑菇和豌豆煮熟,加入牛奶,用盐调味。用食品搅拌机将做好的汤打成浆。

点评:牛奶中脂肪含量不超过4%,仅仅是相同重量五花肉的1/10,而且还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蘑菇中含有菌类多糖和多种氨基酸,是三高患者比较适宜的食物;豌豆含有丰富的钾、镁和B族维生素,以及多种鲜味氨基酸。这些低脂肪的食物混合做成钙镁均衡的汤羹,不仅可以补充能量,还有助于心血管保健。▲
如何健康饮食?美国新版“膳食指南”告诉你答案
2016-01-12 10:18生命时报
2016年1月7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农业部联合发布了《2015-2020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下文简称美版《指南》)。里面都有哪些影响餐桌选择的内容?对我国老百姓有借鉴意义吗?《生命时报》邀请参与我国膳食指南制定方面的权威专家,为您详细解读。
一生保持健康的饮食模式 
“我国政府和老百姓对营养都还不够重视,到目前为止连一部营养法都没有”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长翟凤英表示,中国新版居民膳食指南中会将健康的饮食模式与具体操作结合,让老百姓一看就懂。美版《指南》指出,一个健康饮食模式包括6个方面:
1.摄入各种蔬菜,包括深绿色、红色、橙色蔬菜,豆类,根茎类蔬菜及其他种类蔬菜。翟凤英说,我们一直倡导国人每天人均应摄入一斤蔬菜,其中一半是深色蔬菜如菠菜、小白菜、油菜等绿叶菜;红色的西红柿、紫色的橄榄、黄绿色的彩椒等。国人蔬菜摄入量多于美国,但有调查发现,2010年~2012年,我国居民新鲜蔬菜摄入量从2002年的每日276.2克下降到了每日269.4克。因此,要多摄入不同种类新鲜蔬菜,满足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2.摄入水果尤其是整个水果。“果皮中花青素等植物化合物含量比果肉更高,膳食纤维也更丰富,”翟凤英表示,不建议通过水果沙拉、榨果汁的方式吃水果,营养素易流失。只要牙齿允许,建议吃整个水果。
3.摄入谷物,其中至少一半是粗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国人的粗粮比例应占1/4~1/3左右。翟凤英解释道,这是因为美国不像中国有玉米、小米、高粱米、荞麦莜麦和燕麦等种类丰富的粗粮。她建议超重肥胖的青少年粗粮的摄入比也应占谷物的一半,而胃肠道不太好的中老年人则建议在1/4左右,可用熬粥等好消化的做法。
4.摄入无脂或低脂奶制品,包括牛奶、酸奶等。美国如此推荐的主要原因是避免因喝奶导致饱和脂肪摄入超标,而中国面临更严峻的问题是奶制品摄入量不足,多数国人喝全脂奶问题不大,但高血脂、超重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人群应选择低脂或无脂奶。
5.摄入各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包括海鲜、瘦肉、家禽肉、蛋类、豆类、坚果种子和豆制品等。“豆类及豆制品、坚果摄入不足是国人最大的两个问题,”翟凤英说,豆类饱和脂肪含量少,是优质蛋白来源,但中国人均每天豆类摄入量仅为15克,远低于推荐的30~50克。建议大家多吃黄豆、豆腐、腐竹等豆制品。坚果则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控制体重、预防心血管疾病很有好处,但建议每天吃够一小把就可以,否则超量也易导致脂肪超标。
6.摄入食用油,包括玉米油、橄榄油、大豆油等。食用油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如果食用量和使用方法都正确,则对健康有利。国人需要注意的是食用油摄入量应控制在25~30克/天,吃太多导致脂肪超标,引发高血脂 ;还有炒菜时油温别太高,易滋生有害物。
选择食物注意三点 
这三点分别是:选择食物要注意多样性、营养素密度以及进食的分量。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冠生告诉记者,他非常赞同选择食物要注重多样性,每类食物含的营养成分都有本身的特点,没有一种天然食物能满足人体对营养素的全部需求(母乳对6个月的婴儿除外)。
“提出要选择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是个亮点”马冠生说,营养素密度指食物中某营养素含量与其能量相比,满足人体营养素供给的程度。同类食物中脂肪含量较低或糖含量较低食物营养素密度相对较高。比方说,各种粮食中热量值差别不大,建议选择维生素含量高的粗粮;瘦肉比肥肉、无糖酸奶比加糖酸奶的营养素密度都高。
关于进食分量,马冠生说,我国有平衡膳食宝塔来指导人们既满足营养所需,又不至于能量超标的具体食用量。比如位于膳食宝塔底部的谷类和水果蔬菜,分别为250~400克左右,而位于塔顶端的油则推荐量为每日25~30克。因此,应合理安排各类食物比例。
限制三种成分的摄入 
美版《指南》指出,应限制添加糖、饱和脂肪及盐的摄入。有研究证据表明,这三种成分过量摄入与慢性病风险增加有很大关系。
添加糖是除了新鲜水果和蔬菜中的内源性糖之外,食品中添加的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和浓缩果汁中的糖。马冠生告诉记者,我国居民添加糖平均摄入量比美国低,但增加趋势明显。美版《指南》中规定添加糖能量应少于每日摄取能量10%,即一个60公斤的轻体力劳动者每天摄入糖应少于45克(大约12块方糖)。因此,建议常吃含糖高的糕点、喝含糖饮料还有烹调加糖的人群,饮食中要注意少糖。此外,不少加工食品中含有较多隐形糖,如八宝粥、冰淇淋、奶油蛋糕,购买时最好看清配料表。
脂肪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偏爱的食物,美版《指南》提出,饱和脂肪的摄入量也应少于每日摄取能量的10%,即20克左右。马冠生指出,加工类肉制品以及红肉、动物内脏含饱和脂肪较多。有些加工食品中添加了黄油、起酥油等含饱和脂肪的配料也易导致热量超标,平时应少吃。
新版《指南》还推荐每天吃钠控制在2300毫克(相当于6克盐),与我国推荐量一致。马冠生说,目前中国人每天的烹调用盐人均10.5克,八成以上的国人盐摄入量超标。经常在外就餐、吃加工食品,盐的摄入量容易超过建议量。此外,还有隐形盐,比如杂粮面包为弥补粗糙口感会加入很多盐;还要注意“筋道”的挂面,吃上二两(100克)钠的摄入量已达到推荐量的1/4甚至一半以上。
此外,美版《指南》和我国膳食指南都强调喝酒要适量。女士每天不多于一“杯”(350毫升啤酒,150毫升红酒,45毫升的白酒或洋酒),男士每天不多于两“杯”。临近春节提醒大家适度饮酒。
食物选择要向健康转变 
马冠生指出,这其实是在强调健康的饮食行为。比如你是不是经常忽略早餐,或者总吃快餐,有没有时刻提醒自己:在每类食物中选择营养素密度高的来代替相对来说不健康的。比如能吃新鲜水果,就少吃那些蜜饯、果脯;能吃炖、煮烹调的肉,就别选煎炸烤或者其他加工肉制品;饮料尽量多选健康的,比如酸奶、牛奶、豆浆等。而且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调整,这样才坚持得久。
一个支持健康饮食的好环境 
美版《指南》中指出,机构和个人的健康饮食需要得到支持。对此,翟凤英很赞同,并对国内情况忧心忡忡。她说:“虽然我们这几年在餐馆、单位、学校等机构做了很多宣传,也制定了一些相关标准,但盐多油大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这与老百姓自身好重口味也有关。”
翟凤英认为,日本在这点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国借鉴,一是日本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颁布了6个营养法,规定企事业单位、学校、宾馆等只要超过50人就必须配备营养师,并制定了相关膳食营养标准;二是日本食育教育(饮食营养)历史悠久,从母亲怀孕就开始抓起,只有老百姓提高自己的营养知识,各机构提高营养配餐水平,才能有一个有助于国人坚持健康饮食模式的好环境。▲(生命时报记者 江大红 孔潇艺

根据月亮的盈亏来养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在千年前吟出这句话时,大概未曾想到,这样的类比正符合了中医根据月亮盈亏养生的理论。

《黄帝内经》中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大概意思是说月圆时,人体气血比较旺盛,而月缺时,人的气血较虚。所以,月亮盈亏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气血、经络之气的盛衰,这种变化对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具有奇妙的效果。

朔日(阴历三十、初一、初二)月缺时,白天阳气渐弱,夜晚阴气渐虚,机体抵抗力下降,是肺心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病的易发和加重时期。

  患有上述疾病的人在这几天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避免风寒,保持情绪稳定,勿食寒凉清冷食物,要多吃温性食物,可适当进补,但此时的进补是为了避免阴邪入侵,防御为主。可服用补气生血的黄芪当归鸡汤,将鸡腿1只切小块,与当归5克、黄芪15克、清水1000克放入锅内,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鸡腿熟烂,加盐、料酒调味后食用。 

  此外,坚持在晚上9—10点就寝,睡前拍打后背,先拍正中,再拍两侧,从上至下50—100次,有助于夜间体内血液循环。但是,对高血压、心脏病、代谢旺盛疾病的患者来说,此时为疾病的缓解期,饮食可常规进行,勿过即可。

  弦日(阴历初六、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共6天)这段时间是支气管炎、肺炎、传染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感染性疾病易发和加重期,尤其是阴历月初的下半夜和清晨,月末的下午和傍晚是犯病的危险期。

  呼吸系统不太好的中老年人,在弦日要扶正气祛邪气,防治疾病。同时加强营养,注意气候冷热变化,及时防寒保暖(特别重视背部保暖),尽量不与呼吸道病人接触。患有传染性肝炎或者慢性胆囊炎的人,在弦日之前,不要吃油腻肥甘之物,避免急躁易怒、劳累等。

  望日(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月圆涨潮时,容易血气上浮,阳气升发太过,出现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出血等症状。

  此时是高血压及上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疾病的易发和加重期,危险期为上午和中午。此时千万不要进食过辛辣刺激或是过于温补的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可在清晨时服用雪羹汤。将荸荠去皮切成片,海蜇头洗净切碎,同放入锅内加水烧开,煮10余分钟后喝汤。

  总而言之,养生要跟着月亮走,月圆时人要尽量解压,要养心;月缺时则要提高身体免疫力、注重防病,家中有重病患者,更要细心照料。
 
保健知识:中医绝招助你如何将身体调到最佳状态

月有阴晴圆缺。我们的身体也一样,它就像一个小小星球,一天之中随12时辰、一月之中随日月盈亏、一年之中随24节气而潮动。中医管这一套体系叫时间医学,是说我们身体呼应着日月的运转,各器官在依序此消彼长,起承转合。如果我们顺应了身体的生物钟规律,摸准薄弱那一刻,拾遗补缺,身体就能被调校到最佳状态。

中医调教一日节律钟

一天之中,每个时辰都有一个脏器主持,那就是它最活跃的时段。随时间消逝,它会逐渐减弱到低谷,即薄弱期,如此循环往复。
凌晨1~3点:
这是肝最强的时间,我们能做的就是睡眠,给肝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肝最弱的时间是13~17点。所以建议把辛苦工作尽量堆在上午。肝怕劳累,虽然一天中任何时候都应该注意休息,但13~17点这段时间更重要。如果必须工作,肝脏在体表开窍于眼睛,至少每隔一小时让眼睛休息5分钟。
有以下症状者,最需要养肝:眩晕、情绪易激动、烦躁不宁、性情抑郁沉闷、睡眠多梦,同时可能会胸肋隐痛、月经不调。
肝是身体里藏血的脏器,它努力工作,脾胃功能就能正常,气、血、水的运行正常。

养肝最好做个温婉女子。中医认为,肝在体内为将军之官,是武将之首,性格刚强躁急,直来直去,不能拐弯。养肝就要梳理它的性情,性情急躁只能助长它的暴脾气,所以在精神上要保持柔和、舒畅,力戒暴怒和抑郁。这样就不会让肝气过旺,肝可以维持正常的疏导功能。
凌晨5~7点:
这是肾最强的时间,很多
男人早晨激情澎湃,想和你亲热一下就是这个道理。肾最脆弱的时间是23点~凌晨1点。建议早睡,养养精神,别在男人最虚弱的时候一再刺激他。
有以下症状者,最需要养肾: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性功能衰弱、手足软、腰膝酸软、易感风寒、不孕、早产。
肾脏无论在
男人在女人都是相当重要的器官。它主藏精,全身各器官收集来的精气都上交到肾,由它统一分配管理。养肾要着眼于“藏”。那些“大嘴巴”、喜欢八卦的人可能会生存困难,冬天要保持精神安静,想办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最好能做到含而不露,就像守着个小隐私秘而不宣。其主旨是: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同时还要调节不良情绪,遇到不顺心、不高兴的事,尽快抛掉、扔掉、摔掉。
7~9点:
这是肺最强的时间,有什么
运动最好放在这会儿做,在肺最有力的时候做有氧运动,例如慢跑,能强健肺功能。肺最脆弱的时间是21~23点。肺脏通常在此时示弱,我们晚上咳嗽得更厉害些,建议晚饭后口中含一片梨,到睡前刷牙时吐掉。
有以下症状者,最需要养肺:呼吸微弱、语音低微、呼吸急促、胸闷、咳嗽、喘息。
肺处于五脏最高的位置,被称为华盖,它主司呼吸运动,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又把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是心脏的辅臣,帮助新陈代谢顺利进行。润肺最适合吃百合,百合性甘微苦,擅长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对肺病效果最好,可以加杏仁煮粥、加冰糖蜂蜜煎汤、加西芹炒菜,肺脏都欢迎之至。此外,梨、白木耳、胡桃也有生津润肺效果。
9~11点:
这是脾最强的时间,脾弱的人可以把午饭时间提前到11点,因为此时脾气最旺,消化
食物、吸收营养最得力。脾最脆弱的时间是19~23点,建议晚饭一小时后吃一个水果,甘味可以健脾。
有以下症状者,最需要养脾:腹胀、腹泻、倦怠、遗精、白带多、气短、懒言、韧带和肌肉松弛。
脾是体内的“仓廪之官”,主管消化食物、运送营养到全身。有两个小方法可以健脾。一个是按摩腹部,仰卧在床上,以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用手掌旋转按摩20 次。如果吃了过多的生冷食物,会使寒气积存在脾胃,影响消化功能,可以用较厚的纱布袋,装100克炒热的食盐,放在脐上三横指处,有暖脾散寒之效。

11~13点:
这是心最强的时间,有需要耗神思考的工作,可以利用中午,此时心力最强。心最弱的时间是21点~凌晨1点。所以心脏先天较弱的人宜早睡不宜熬夜,建议睡前喝一杯胡萝卜汁或番茄汁,红色食物能养心。
有以下症状者,最需要养心:心悸、胸闷、失眠、健忘、神志不宁、烦躁,甚至心前区剧烈疼痛。
心是体内的主宰,配合其他所有脏腑的功能活动,它推动血液输送全身,并统管全身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养心锻炼注意“三适”:适时,时间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适量,提倡轻松运动,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强度适当减小;适地,尽量到户外运动,选择公园、湖边、庭院等阴凉通风的地方。
中医调教一年节律钟
中医里一年分五季,在夏秋之间多出来一个长夏。五脏分管五季,当令之时脏气最旺,但也最容易受伤。
春(立春到立夏)>>养肝
春天最脆弱的部位是肝。春天是肝的主季,肝气最旺,但也是这个季节最容易发生肝病。寒冬已过,本应气候渐暖,但如果温暖提前出现,或者严寒不走仍把持朝政,或者温暖太过、变得像夏天一样炎热,就是气候没有按时行动。一旦适逢用肝过度或肝气素来不充足,久失濡养,肝功能活动跟不上如此活跃的气候,会脆弱地缠绵病床。
春天最好多做养肝护肝的事,“嘘”字功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明目护肝之法。两脚自然分开站立,采用腹式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吸气时两唇轻合,舌抵上颚,呼气时收腹、提肛,同时发出“嘘”音。这个方法适宜早晚各做一次,天天坚持,练习时音调要柔细匀长,使气呼尽,嘘后调息时要闭目凝神。
夏(立夏到小暑)>>养心
夏天最脆弱的部位是心。凉风动水,荷叶卷着蜻蜓的影子,听来很消夏,可小“心”慌慌。暑热逼人多流汗,易伤心血。夏练要以静为主,采取不劳形神,不伤津液的方式进行锻炼。
夏季天热,容易烦躁伤心,食欲不振,可以多吃些养心安神的食物。例如莲子芯,味道比较苦,但善于清心火、健脾胃,直接泡水代茶饮或加粳米同煮成粥就行了。乌梅也有解热除烦的作用,夏天的办公室零食尽可以换成冰糖乌梅之类。  
长夏(小暑到立秋)>>养脾
长夏最脆弱的部位是脾。长夏就是暑热过去,开始下雨的那一段时间。如果我们先天不足,曾在妈妈体内受了委屈,完全可以靠脾的运作弥补损失,所以脾又被尊称为“后天之本”。
脾喜燥恶湿。长夏最大的特点是湿气太重,脾脏最怕湿邪来犯,它喜欢干燥一点。养脾可以多吃些豆类,适宜在夏天吃的豆类包括绿豆、白扁豆、荷兰豆、红豆、豌豆几种,这些豆子,或煮或炒或炖,可以变出多种花样,而且还有一个最大的乐趣——除湿健脾。白术、山药也有同等作用。
秋(立秋到立冬)>>养肺
秋天最脆弱的部位是肺。林妹妹每到秋天感时伤悲,肺病就更重些。入秋后,气候逐渐干燥,人的皮肤黏膜水分蒸发加速,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咽痛等现象,这就是秋天的主气——燥。“润燥”是秋季养肺的大法,落实下来,首先饮食上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
干燥的秋天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所以秋季的补水量要更多。平时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为1500毫升,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每天最好在清晨和晚上临睡之前各饮200毫升,白天两餐之间各饮水800毫升,以使肺脏安度金秋。
冬(立冬到立春)>>养肾
冬天最脆弱的部位是肾,当大地被冰雪覆盖、万物凋零的时候,肾气最易耗损。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疾病易犯季节多珍重,例如冬天补充阳气,以养护肾气。这个只要简单的“早睡晚起”一招就可以实现。冬天日照短,早睡保持温热的身体,以养人体阳气,晚起是指在自然界阳气上升之后起床,身体可以补充阳气,躲避阴气。这样各脏器收集的阳气汇集到肾,肾气充沛足以抵挡疾患。
“少食咸,多食苦”。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功能,抗御过亢的肾水。同时冬季饮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脾胃之阳受损。对于正常人来说,冬季应当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食用滋阴、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像藕、木耳、胡麻等皆为有益的食品。

春季养生三宝(传统养生法)

  春困、春燥是人们在春季常常遇到的问题,而合理的饮食能让这些困扰远离我们。
  茉莉花茶消春困。民间早有“春宜饮花”之说,春喝花茶,能缓解春困带来的不良影响。花茶甘凉而芳香,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使“春困”自消。
  高档花茶的泡饮,以选用透明玻璃盖杯为佳,取花茶3克,放入杯里,用初沸开水稍凉至90℃左右冲泡,随即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
  蜂蜜水润春燥。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多风,中医理论认为,风多易燥,风燥外邪侵袭人体,很易入里化热,表现为咽干口渴、咳嗽、便秘。蜂蜜味甘、性平和,主要含葡萄糖和果糖,还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苹果酸、维生素等成分。因此,蜂蜜是春季最理想的保健饮品。每天早晚冲上一杯蜂蜜水,既可润肠通便,又可预防感冒,还有清除体内毒素的作用。
  鸡汤祛春寒。春季气温变化大,人体免疫力降低,易患感冒,此时进补汤水可以选择能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的鸡汤。其蛋白质含量高,且易消化,易被人体吸收,有增强体力的作用。春季进补,应注重气候渐暖、人体阳气逐渐上扬的特点,以清补、柔补、平补为原则,既要养阳补阳,又要温和。
  鸡汤搭配枸杞有养肝明目的功效。除了鸡汤,喝点鱼汤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鲤鱼汤有健脾开胃的功能,可减轻水肿症状。▲
  (摘自4月3日《中国中医药报》06版)徐成文

国家食药监总局出新规,13类食用农产品禁止销售2016-01-12 10:09人民网

从今年3月1日起,农贸市场等农产品集中交易场所需设置农产品检查制度,批发市场需对场所内所售农产品进行抽检并记录,同时,13种禁止销售的农产品不得进入市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从3月1日起,进入批发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将接受批发市场的抽检,而农贸市场等农产品集中交易场所也将建立农产品检查制度。   

根据《办法》,农贸市场等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检查制度,对销售者的销售环境和条件以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检查。批发市场开办者应当配备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或者委托具有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开展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并根据食用农产品种类和风险等级确定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频次。   

值得一提的是,与屠宰厂(场)、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签订协议的批发市场开办者,应当对屠宰厂(场)和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以及相关信息,查验种植养殖基地食用农产品相关证明材料以及票据等。   

此外,食用农产品生产者或者个人生产的食用农产品,需由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等出具产地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生产的食用农产品,需由本单位出具产地证明。   

在销售者义务方面,《办法》规定了13种禁止销售的食用农产品,销售禁售农产品将依照食品安全法给予相应处罚。   

禁止销售的食用农产品   

1.使用国家禁止的兽药和剧毒、高毒农药,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   

2.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   

3.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   

4.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   

6.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   

7.未按规定进行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   

8.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等食品相关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

9.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

10.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   

11.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销售的;   

12.标注虚假的食用农产品产地、生产者名称、生产者地址,或者标注伪造、冒用的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13.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

最冷节气“小寒”,一个动作留住阳气

【防治冬季常见病,试试这些食物】①风寒感冒:生姜。切片熬水喝,可发汗解表;②急性疟疾:大蒜。熬大蒜粥喝,效果不错;③止咳顺气:洋葱。止咳糖浆里加一点洋葱汁,增强免疫力;④肠道不适:红萝卜。增进食欲,有助于体内废物排出;⑤手脚冰凉:红糖水煮服,可化瘀散寒、暖胃健脾。更多↓↓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