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代理招商加盟:松紧转换贯穿在意拳训练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0:04:59
松紧转换指的是意念活动训练中的松紧转换。它从站桩训练的第一个步骤开始,经试力、发力、推手,一直到实战的训练步骤,都贯穿有松紧转换的意念活动训练。
  意拳的初学者,先要学习“松”,这个“松”,是从肢体到精神的放松,同时进行的内外合一的训练。  如站桩一入手,教练员就要辅导学员进行这样的训练:  肢体放松,从上往下检查,脖颈松了没有?松,肩背松了没有?松,双臂松了没有?松,腰腹松了没有?松。上体全松。  精神放松,不要想自己是在练功,想自己是在休息,是在观望风景,从意念上引导精神放松,这就是内外合一,意拳站桩是意念活动的训练的开始,先要从松里找,从养生桩里练。  例如站养生桩浮托式的练习:  两脚与肩同宽,似八非马,既不是马步,也不是八步,就是找一个自然,两腿徽屈,弯屈不要大,打一个小弯即可,这也要自然,臀部徽收,尾膂中正,头项正直,沉肩坠肘。  意想自己浸泡在温水中,水温很温暖,很舒适,周身在温水中自然、舒适、温暖,意守舒适自然的感觉。这就是意念活动训练,同时局部两手意想抱一气球,抱劲大了球就破了,抱劲小了球就飞了,找一个劲儿使球即破不了,又飞不了。这就是一个矛盾力,一个撑抱之力,这是从养生的角度,就开始松紧转换的力量,从精神和肢体的互相关系去体认,“松紧、紧松,勿过正。”  这个放松的训练很重要,人们生活在情缘万虑当中,紧张和烦恼往往相伴随,精神和肢体都放松不下来,致使疾病缠身,潜能禁锢,所以意拳一入手就是养生,一来祛病健身,二来开发潜能,这个放松训练不能小视,十分重要。  另外在技击当中,攻防的力量、速度,反应都要在这个松紧转换中实现,松紧训练先要从松入手,能够放松才能够骤紧。能量也才能发挥出来。  没有经过训练的一般人,往往平时身体就不同程度地处于紧张的状态,肢体、肌肉、精神都放松不下来。在他们发力的时候,肢体、肌肉、精神松紧转换的程度、幅度就小,这样力量、速度、反应就不可能大或快,所以意拳站桩一入手,就要从松静开始,使人回归到自然状态中去,称为换劲练习,就像大自然中的猛禽兽一样,平时总是凝神静守。  而经过放松训练的学员,从肢体、肌肉、精神,松紧转换的幅度就大,力量速度、反应就快、就大。多年来我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对这个训练效果普遍都有体会。  能松下来以后,在技击桩阶段就要练激发状态了,即从紧松、松紧加大幅度的情况下训练。这也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即抱树的意念活动训练,第二个是神光旋绕的意念活动训练。  技击桩抱树的意念活动训练阶段:意念中以整个身体环抱一棵大树,感觉手臂、胸腹、腿部内侧都和这棵树密合。先意想将这棵树上下移动,再意想将这棵树前推后拉,然后意想将它扒开再挤合,但这都是意念活动而不是实际动作。在意念指导下可以有徽动,并且要注意意念从整体出发,上下肢体、腰背、胸腹都在协调用力,进而做到上下、左右、前后的周身争力,并以上下争力为枢纽,达到浑圆。意想拉、推、提、砸、分开、挤合,什么都想作,什么都没作,结果是不碰上什么也没有,但一碰上,碰哪哪有,就如王芗斋先生的习拳一得中所云:一触即爆发,炸力无断续。“意想中的拉、推、提、砸、分开、挤合的顺序组合要不断更换。要求精神饱满,神如雾豹,意似灵犀。  神光旋绕的意念活动训练阶段:  意想周身“神光”旋绕,一经触觉,立时紧且张,撑裹鉴涨从己身到宇宙,六面争力起螺旋波浪松紧,上下枢纽曲折,百绕重线有如巨风卷树,拔地欲飞,上下、前后、左右形成与天地相争的平衡均整之浑圆力。“神光”旋绕,快如滚筒,速度之快,超出一切速度。筋肉激荡,力如火药,手如弹。在此精神假借下浑身就会出现灵蛇惊变,火烧身之急的感觉,激发出的状态使反应、速度、力量达到自身高水平。  这是意念活动训练在站桩中的松紧练习。但要将养生和技击交替练习,使松中寓紧,紧中寓松,松紧、紧松既矛盾错综又互相依存。  至于王芗斋所说:“无论作何力的练习,也得要形不破体,意不有象,力不出尖,只要力一有了方向就是出尖也。”这段话实际指的是神光旋绕的意念假借,是六面争力起螺旋,而不是讲的出拳出脚的训练。因为这是肯定有方向的,而且是符合力学的。  下边就涉及到摩擦步和发力练习中的松紧转换练习,这部分不少意拳中的都忽视了它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就是虚实转换的练习,实际上意拳将虚实转换也包括在了松紧转换的练习之中。  说到虚实转换就要涉及体重的运用,而运用体重打人,正是虚实转换练习的重要内容。就要涉及步法和发力。如何将自身体重通过一个上步,一个转身,一个蹲跃,而达于拳脚膝肘。使自身的运动规律符合力学原理,这个虚实转换才是符合了自然的规律。不少意拳中人,不懂应用体重的虚实转换来打人,结果发力还不如拳击运动有力。但意拳的松紧转换也要从试力中得到,王芗斋说:“盖力由试而得知,更由知而始能得其所以用。”  例如撑拧插按试力,从技击桩开始,两手前伸,意想两手插入糖稀里面,指端、指缝、手掌上下都有阻力。然后两手撑拧,两手心相对,并向回拉。意想手掌上下的糖稀拔出许多丝来,对手掌有牵引之力。循环返复,先想在糖稀中撑拧插按,在松里找这股劲,有了基础之后,可逐渐将意想中的糖稀换成面团,而且随着练习基础的加深,意想两手前插后撑当中面团越来越大,重量也越来越沉,试力要求上下左右前后均整。  这个试力实际将应用在推手当中,当对方用双手推我时,以自己的双腕为支点,作用于对方手臂下,自己的身体为重力方,施以杠杆力,对方经自己的上撬,重心拔起,自己以插按之力将其击出,这里就要懂得力学,什么地方应用到杠杆力,什么地方应用到螺旋力,什么地方有分力,什么地方有合力。这里既要有力学,又要有意念对于外部环境的呼应。都弄明白了,又从试力中去反复找,从抽象到切实,又从切实到抽象,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试力,这些练习又要回到神光旋绕的光波松紧的转换。王芗斋老先生说:“有了各种力学的知识,然后与大气的力量起应合。能与大气起呼应,才能利用波浪的松紧。”(《习拳一得》王芗斋)  接下来在讲实战中的松紧转换训练之前,我先说说推手中的松紧转换。  推手练习也有松紧转换,首先要通过推手训练达到懂劲,而懂劲又先得能听劲,所谓听劲能够通过感觉晓得对方劲路的来龙去脉,从而达到借力打力的效果。这部分训练是中国武道的深奥之处。触是推手的主要感觉方式之一,这个感觉要在松中体认。意拳的推手是一手对一手,还应当加上太极的推手,两手对一手,在滚裹兜撑中要松紧相兼,松紧转换,将化打和攻防从二化为一。这里有缠丝力、分力、合力、斜面力、杠杆力、爆炸力,化是松,打是紧,或反之。  把推手有意识地转成实战,这里要从接上手以后才开始的攻防,变成断开手的攻防,这又要加强在条件实战中运用意念的松紧转换。例如对付前拳的化打,分别从外侧,从内侧的沾粘拧裹,意念的呼应要有松紧转换。这些练习才能实践王芗斋先生所说:“发力不是注重击出没有,击出、击中、未击中,是要看自已本身发功的力量,是不是有了前后、左右、上下的平衡、均整、具体、螺旋的综错力量和无往不浪的力量,是不是轻松、准确、慢中快的惰性力量,是不是本能发动的,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的力量。”  这里王芗斋先生讲了从必然到自由的训练过程,既是有条件到无条件的实战训练,达到下意识、规范的运动条件反射攻防系统的建立。这里需要我们这一代人通过训练实践的现代化去丰富、去复兴自己的武道文化。

修养身心问答(一)1、有些练功者反映,练习站桩时出现胸闷,心悸,头晕,头痛的现象,应该如何加以调整?答:练习站桩时出现胸闷,心悸,头晕,头痛现象说明练习者没有遵守练功的要点,应当根据不同练习者的具体情况,分辨原因并加以调整。一般来讲,站桩时意念过于凝重容易产生胸闷,头晕等现象,这就要求练功者在站桩时意念活动不要太凝重,要从一种舒适自然中加以体会,不要想自己是在练功,要想自己是在休息或观望风景,使自身处于松静无为状态,从肢体和精神两方面放松入静。2、养生桩的整体意念活动有沐浴、淋浴、静观、敛神听微雨等,这些意念活动是怎样从整体出发的,它和抱球等局部矛盾力的训练关系如何安排?答:站桩时一切动作和意念要从整体出发,而不能偏重身、手、足、头某一部位的锻炼,以神意为主。例如:意想淋浴,细细的甘露,川流不息,从头到脚,经过周身皮肤,舒适温暖,而浮托;撑抱是通过抱球意念活动,建立起局部的矛盾力,使练习者在不同的姿势方位都能找到它。初练者一开始难以同时找到整体和局部的意念,可以先从整体的意念活动开始,体会到舒适甜蜜感后,意守这种感觉,再进一步作局部的意念练习。3、练习站桩,意念活动要求从抽象到切实如何理解?答:练习者通过意念假借,以一念代万念,体会周身甜蜜舒适的的感觉。随着杂念的排除,清静无为的状态得以维护,人体潜能就逐渐开发出来。例如:遥感功能等。练习者在开发出人体潜能后,通过意念可以达到与外界相呼应,并能产生使客体相应变化的能力,反客为主,从抽象变为切实。从我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进行的意念遥距影响物质的分子性状的科学试验看,证明开发出人体潜能的意念活动,能够在不接触样品的情况下,改变了物质分子的性状,说明了这种意念在微观里的运动具有物质基础,从这里可作为意念从抽象到切实的一种解释。4、初练意拳,除练习站桩以外,是否可练习试声?答:初学者练习意拳,应以站养生桩为主,但同时也可以加练养生健身试声,声音近似于“轰和嗡”之间,“幽如谷撞钟之声”,“如黄钟大吕之本”。这对养生和开发人体潜能都有益处。前几天,有一个看过我的《意拳养生与搏击》录相带的学员问:老师站在大钟寺悬挂的大钟之下,使用权其莫明其妙。实际上在发声时,用胸腔腹腔共鸣的声音,像幽谷撞钟,意念上要从抽象到切实,所以录相中专门拍摄了大钟的里边,为了启发学员将自身拟比黄钟大吕之本。5、如何理解“有法”与“无法”?答:我们认为不能绝对地反对一切方法,意拳七个训练步骤,站桩、试力摩擦步、试声、发力、推手、实战,这本身就是方法,并且依据这种训练方法,开发一定的人体智能从必然到自由,从有条件到无条件。这里“潜能”指:一,力量、速度、反应达到自身高水平;二,通过训练达到搏击运动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这个系统的建立必须从有条件到无条件;三,遥感对方欲动之势,达到后发先至;四,意念震摄力。潜能的训练是最根本的训练,从而达到不是后天之造,而是本能之学。“万法皆空”,源于佛释,“空”是指在动态相对中把握此时此刻的真理,不是不思量,也不是靠逻辑思维达到。开发人体潜能的训练是体认,不是靠思量。意拳人体潜能的开发以及运动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这不同于传统“见招拆招,见式拆式”,这也正是意拳的科学之处,“见招拆招,见式拆式”的训练,正是造成传统武术中一部分人眼高手低的弊端。我们教授的修养身心方法,它的渊源来源于中国两千年传统文化,它的复兴也必须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并注意汲收西方当代科技文化的成就,须知东西方文化也要圆融。6、养生桩的意念活动要能阴阳互补,那么该如何具体来练?答:人体表里和五脏六腑都有阴阳之分,站桩时意念活动不同,调节人体阴阳也不同,应根据每个人的阴阳具体情况而有所调整。在意念活动中沐浴意念活动与收视返听意念活动在表里,阴阳上互根互补。在自然景观的意念活动里日月、水火、天地、蓝天丽日与皓月繁星等都为阴阳互根互补,细分起来又有许多,练习时应结合身体即时状况,合于阴阳,把握阴阳,用意念与身外之物进行呼应,使身内身外互相牵连,达到调整身体阴阳五行的目的,须知“意存妙在无念中”也同是阴阳互济。这些把握好了,对健身祛病,开发潜能,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练撑抱桩时,双臂出现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的现象是否正常?答:练撑抱桩时,出现两臂既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的现象是正常的。这是矛盾和圆融在意念假借中的体现,这时可以听之任之,并逐步通过意念活动训练达到切实的效果。但肢体不应紧张。8、练意念健身功要求达到一种松静无为的状态,那么怎样达到这种无为状态?答:无为的状态要在无心无念中达到,正所谓“神动得自有象外,意存妙在无念中”。无为的状态首先从无念中达到,但无念又需从一念代万念中做到。人在情缘万虑中,要想入静是有困难的,我们让练功者先从“一念代万念”练习。例如沐浴的意念活动训练,通过意念假借似在温水中沐浴,周身放松,体认到舒适的感觉,意念守着这个舒适感,而执着在意念假借,这时你就进入一种无念状态。但过会儿,思想可能又开小差了,没关系,再想回来,持之以恒,这个状况就能够保持住,进而扩展到行住坐卧,达到无为状态。这个清静无为的状态是开发人体潜能的关键,它不仅依赖于修心——意念活动的训练,还需要修身。随着练功进入生意场,修养身心的层次要求将越来越高,使生意场变成了修养身心的效益场,这将对净化流通环境,提高企业效益都有显著效果。9、是否可以脱离站桩、试力、试声等训练步骤,单纯搞意念活动训练?答:不可以。站桩、试力、试声等训练必须贯彻意念活动训练。反之,意念活动训练也离不开站桩、试力、试声等训练。这正是华夏文化中修养身心的原则,即内外合一,用现代体育科学和心理学的话来讲,就是身心统一。它为行住坐卧都在练功,并进一步将生意场变成练功场的高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现在讲的站桩等训练是在脱离工作、学习、生活之外的练功,这相对来说,是脱离了情缘万虑的练功,因此也是在相对清静的环境里的练功。这是初级阶级,但却是基本功的阶段,要高屋建瓴,首先要打好基础,没有这个阶段,就不可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保持主体清静无为的状态,就不能保证人体潜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运用。举例来说,跳水运动员,在比赛场上,要在1秒多钟里完成比赛的全部动作,比赛时的身心统一状态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当今国内外不少体育训练都将印度的瑜珈术、中国的气功练习,作为运动员的必修课。10、站养生桩意想沐浴,静观等意念活动时,是指精神集中达到无为忘我时,才能体认到舒适甜蜜感,还是要在意想沐浴,静观的同时去暗示自身已有的一种舒适感呢?答:甜蜜舒适的感觉不能在精神集中时达到,要在心身都放松的情况下,进行意念假借,在无为无我的原则下,通过意念活动训练,使自身的“意存妙在无念中”得以实现,“意存”和“无念”是矛盾又圆融的,无念即是一种意存,他属于高级的练功层次。意念活动训练要帮助练习者进入无为,无我的状态。这种状态,又可帮助练习者进入舒适甜蜜的状态,他们是相辅相承的,达到圆融不二。
11、有人站桩时,身体总不自觉的来回晃动,是否要强制不要晃动,还是顺其自然?答:站桩时最好保持身体稳定,不要晃动,若稍有微动,可不必强制,但决不要助长,追求。须知定中才能生慧,“慧”是佛释语辞,用现代话解释就是开发出各方面的人体潜能。12、练习提插式时,要求两肘微撑,“小臂外撑内裹”,这是具体指两肘做外顶动作,还是意念两肘外顶?答:“小臂内撑外裹”从意念活动开始,是矛盾,圆融在意念假借中的体现,随着意念活动训练,逐渐意力达到统一,并在小臂外撑内裹的矛盾中进一步向六面力上丰富,体认到浑圆力。
13、神光旋绕的意念活动训练中光波的开展、收敛应怎样理解?答:光波的开展、收敛,可以想象成无线电波似的一圈圈地扩散开来或收敛回去。但要注意把握“有形有象全为假,无形无象方是真”的原则,而且它象无线电波一样,这边一想那边同时就到了,将自身与宇宙天地连结在一起。 修养身心问答(二)1、练试声时是否要用心想着以胸腹共鸣发声?答:试声仍要先从松静自然入手,意念不要用心在胸腹上,否则欲速而不达。刚开始练习胸腹的共鸣,往往做不到,要认真检查自己身体放松的情况,先要从养生的试声开始。意念将自身比拟成大吕黄钟之本,练习的过程要成千上万次反复。并要同修身结合,才能达到促进自身小宇宙与大宇宙的呼应,久而久之,每次练习试声时,你都会发现试声的效力鼓荡全体的细胞与大气和宇宙呼应,并且每次练习之后,你会发现身体的各部分都比练功前更健康,胸腹的共鸣也能够很自然很切实地做到。试声要先练松后练紧,有了基础以后,再练辅助发力的试声,这个试声先从定式中练,以后要配合发力来练,并落实在即兴表演时,出拳出脚的发力上。都能做到了,就要在声由内转上下功夫,达到神意一交,如网天罗的境界。2、这种声由内转的功夫,除了在养生搏击上有效力,还有什么功能?答:试声的声音内转功夫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对自身清静状态的维护。这个功夫在练习者从练功场走入生意场之后,更是一个重要的看家本领。不少的气功师在指导练习者练功时,都强调练习者在有情绪时,不要练功,以免走火入魔,但我们练习的修养身心,要求练习者逐步从练功场进入工作、学习、生活中,在生意场中的人欲横流中练功,排队贪心、嗔恨、嫉妒、得失之念、不明哲理之心的干扰,消灭邪愚之念,使练功进入高级阶段,使自身在激烈竞争,尔虞我诈的生意场上,正心犹存,人体潜能的状态不被动摇,并运用这个大智慧,冷静清醒地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恰当地施展谋略和策略,避险滩暗礁,使生意运作,达到成功的彼岸。试声的声由内转功夫是在自身中,当邪愚杂念涌动时,要正心清源,以侠骨佛心,舍己从人之蓄志,观其神,度其理,闻其声,揣其意,邪愚杂念在自身中的气场,瞬间被轰成粉尘,浩然正气得以颐养,自身与外界的场效应就能得到维护。须知没有修养身心的基础,做好这步功夫是不可能的。
3、除了声由内转功夫可以维护自身的清静状态之外,意念活动训练还有哪些可以帮助自身清静状态的维护?答:维护自身清静状态的意念还有不少,这里我们介绍洪炉大冶身的意念活动训练。我的一位学生工作很有成绩,因引遭人嫉妒,工作上总有人找他麻烦。他心里生气,又不便发作,站桩时气在身体里乱撞,两肋涨满了气。他来寻求我的指导。人们都是处在情缘万虑中,非在深山古刹里,人若能在人事纷扰当中,尤能平心静气,保持清静,才是真本事。意念健身功大冶洪炉身的意念活动,可祛除邪气,在情缘万虑中保持心气平和。当杂念层出不穷时,反观内视即时之杂念,既不追随它,也不驱逐它,每一杂念不是一物,就是一事,都为内因外缘合和而成,视自身如大冶洪炉,杂念有如枯枝败叶,无不在陶熔之中,这样观照杂念,因缘即分,杂念消逝,但此念刚灭,另念又起,再细细反观它,仍是不追随它,也不驱逐它。初练时,一天要反观杂念几十次,逐渐随着你时时处处的反观,杂念就越来越少,这种在人事磨炼中祛除杂念的方法,使定力越来越强,久经磨炼,意念一领,心中便洞然光明,邪气不存。随着内心清静的维护,一种超越的功能就会在身上产生。这里的意念活动训练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当杂念层出不穷时,反观内视即时之杂念,即不追随它,也不驱逐它。这是以主体观照功能去观照主体意识,这个过程要从易到难,要反复实践才能形成定力,长期练习可改变意识状态和流向,重建主体意识素质。其二,大冶洪炉身的意念一领,心中洞然光明,邪气不存。我们在前面介绍过在中国科学院所作的试验,实验证明意念实际上是一种微观中的物质运动。通过意念活动将邪愚的杂念扫除,所谓邪气就是各种贪心、嗔恨、得失之念等在身体内引出的微观中的物质运动,这些烦恼轻则会引出身体的疾患,重则破坏自身行为的场效益。而侠骨佛心,舍己从人之蓄志,是正心正念,也同是微观中的物质运动,这个场能量是其他任何意识体所不能比拟的,它是自身小宇宙与自然大宇宙呼应的基础。4、在修养身心中如何把握凡圣关系?答:不少练功者为了开发潜能和特异功能,憧憬到远离尘世的深山老庙中去修炼,这是错误理解修养身心本质的结果,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都不关心,异想天开有神仙使自己脱俗超凡,这个想法从古至今一直存在,是对华夏文武之道的走火入魔,是误人子弟的。修养身心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这也是从古至今修养身心的正统学问所阐述的。隋唐朝代佛学的天台宗提倡“止观双修”的意念活动训练,它不限于静坐默想,而要求体现于日常生活中,要求随时随地做好身心双修。禅宗六祖慧能以般若智慧,明心见性为禅,宣扬将它融合在日常生活中,认为坐住行卧、搬柴挑水、日用操作都是修养身心的场所,要随缘任运。这个学问传到日本,形成茶道、剑道、柔道、空手道的基础,从日本动画片《一休》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渗透于日本从童稚儿童到成人的教育当中,并为日本现代和当代的腾飞,提供了国民素质的条件。北齐以后的天台宗提倡三谛圆融说,更是把凡圣关系圆融起来,把修养身心立足于日常生活与开发人体潜能——开悟上。它的三谛一心照,实际是将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融合为一。将三维和四维空间的关系统一起来。但修心与修身须相辅相成,论述到这里,我们自然进入另一个主要内容——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