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 荷花公主 深辰:半文盲加拿大探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54:54

半文盲加拿大探亲

  猴年三月,出国定居的儿子Tony和儿媳给我们寄来一叠填好的表格,包括邀请函、身份证明、雇主单位证明等。根据规定,我们又准备了其它材料共11份,供签证官审阅。
  (一)签证
  
  过了五一节后,我们风尘仆仆地来到北京。为了不耽误时间,我们按事先看好的线路:7:15出火车站后,先乘52路公交车坐一站到木樨地下,马上转1号地铁,到建国门换乘2号环行线在东直门站下;然后坐出租车去东直门外大街19号加拿大使馆,时间刚过8点。
  进使馆前,必须凭身份证或护照先交400元人民币,不管成功与否都不退;也可以凭邮汇收据进入大使馆签证处。进门时要经过安全检查,逐一进去。在签证大厅内开有很多窗口,你只要把准备就绪的文件,递交给工作人员,拿到一张查询单和一个档案号,上午的工作就算完成了,时间才十点多钟。
  到门口查询处询问,要我们在下午3:00再来。为了早一点办好签证,我们只能在路边稍事休息,找个餐馆吃顿午饭。12点刚过又来到签证处,工作人员刚去吃午饭,我们只好在门外马路边等待。
  2点刚过,要签证的人们开始一个个进去。坐在大厅内的任一张椅子上,等待着一个一个地被叫号。人们的心都十分紧张,生怕被拒签。早先听人讲,签不签要看时间和签证官的心情,周一和周二签证官心情最好,我们正好是周二去的,拒签不一定要有充分理由。一位自称去过加拿大十次的人,这次居然也被拒签了,理由是一个对方来涵未写好。有几位申请签证者,因为存款额不足,被认为有移民倾向而被拒签。有的人在加国的亲人工资不高,国内又无足够的存款支持也是被拒签的理由。
  我的编号是011,前边的人已有不少被拒签了,当叫到了010时,我的心就叭叭跳起来。但叫号不是按编号顺序,而是按签证官签发的次序来进行的。拿到签证的人喜笑颜开,没有拿到的人垂头丧气。终于在16:00左右,我的号被叫到了。我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过去,一位中国姑娘微笑地接待了我,问了我和夫人的姓名以及小孩跟我们的关系,并要我在一张纸上签了名字,把该退的材料还给了我;然后笑眯眯地对我说:恭喜你,现在你们就可以买机票走了。
  (二)出关
  
  两个月后,我们接到从加拿大寄来的双程机票,终于在7月4日出发,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的出国之行。5日到了北京,我们遇到了一位好出租车司机。我们的行李托运得太早,过了三天的免费保管期,被转到地安门火车站货场。司机先带我们去取行李,又把我们送到首都机场。我们二位老人带着一个两岁多的小孙女,加上五口大箱子和随身行李,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是很难到达机场的。我们走进首都机场国际部,根据提示,14岁以上的出国人员,需要购买90元的机场建设费,方能凭机票,护照,进去办理换登机牌和托运手续。我们的五口箱子和一部婴儿推车,全部按大件办理。箱子就近放到了传送带上,推车却要自己去找异型物件托运处。直到我们看见小推车也送进了传送带,才大大松了一口气。从此行李可以走出国门了。经过几十米大厅走廊,来到安检处。自己从一个方块盒子中按电钮,取出三张卡片,照着圆柱上的示范格式填好出境卡片;右面圆柱处还有人在填防疫卡,问了后才知道本国公民不需填写。我们手里拿着机票,护照,孙女的移民纸和出境卡,排队逐一通过边防战士的检查。结果我们放在随身包中的一把小折叠剪被命令拿出。再就没事了,至此我们就算出了关。
  
  (三)越洋
  
  飞往加拿大的国航991航班,本该14:55起飞,但在等了几位迟到的乘客后,在滑行了半个多小时仍未飞起来,后被告知电脑有故障。17:30故障被排除后,又有三位乘客执意要换乘其他航班,机组人员只好从货仓中翻出他们的行李,飞机终于在17:45起飞了。
  我们坐的飞机很大,可乘300多人,第一节是一二等舱,我们被安排在经济舱位的第二节。因为带了婴儿,被分配在中部靠近配餐间的地方,坐四个座位,方便小孩睡觉。10个多小时的飞行真难熬,几个小孩都在接二连三的哭声中渡过。一岁以内的婴儿还可以要一张摇篮,大一点的孩子睡不下,只能抱在手上,有时放在二个座位之间歇一下(把中间扶手竖起即可)。
  飞机朝东北部沿海岸线航行,高度11000米,航速980km/h,地行速度800多km/h ,机外气温-28~-58’c,机内也变得很冷,仅靠机上的毛毯还是不够。飞机飞越西北利亚穿越日本海峡,继续朝东北飞去,直逼亚美间的白令海峡。这里是日期变更线,著名的百幕大群岛就在此地。原本黑暗的天空,又亮了起来。没过多久,很快就穿越了白令海峡,经过6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们的第一次”越洋”遂告完成。
  飞机很快进入美国阿拉斯加,再过一个多小时就要进入加拿大领空了。飞机虽在万米高空,机下白云滚滚,但是机内却阳光灿烂;这时我们开始吃早餐。吃饱喝足后,很快就进入了加拿大领空,当地时间7月5日12:45,北京时间7月6日凌晨3:45,飞机安全降落在温哥华国际机场。
  (四)闯关
  
  随着人群走出机仓,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了我们的小推车。快到验关处时,只见2位黑肤色的一男一女(义工),手举用英,法,中文写的”新移民”的牌子,我们跟着他们走过一边,听见他们口里在说”移民”,但我们是只懂中文、英文只识几个字母的半文盲,他们正好相反,当然听不懂我们的问话,原来英文”移民”的读音中也有”iming”的发音。他们说了些什么,一点也不知道。他们发给我们每人2张表格和一个形状为”人”字形的小纸条,指引我们去附近的移民部。移民的人不多,稍等片刻,就有一位华裔工作人员查看孙女的护照和移民纸,并撕去背面证明身份的一张,帮我们填好表格。坐下等了几分钟,走进里边给孙女照数码登记像。一位加国年轻女子,边逗小孩,边对准焦距,当孙女走下座位时,一张清晰活泼有神的黑白像片,已经印到签证上去了。又过了几分钟,我们被叫到移民官处。我请了一位中年女士当翻译(免费),官员问了我们几个问题后,对我们说,现在她就是加拿大的永久居民了。全部过程仅用了十多分钟。那张人字形纸条没有派上用场,后来才知道,那是排队的序号。
  走出移民部,来到入关处,我们找到一个象华人的地方排队。过了好一会,那位工作人员要中国人到另一个地方去排队。只见里边有二三十位大陆来访人员站成一条长队,旁边一位华裔中年妇女,手举一块”水果,肉类,罐头”的牌子,同时帮人们填写入境报表,因为大多数人都不会用英文填写。她边填写边寻问有无牌子上写的物品。很快就到了验关处,将机票,护照,移民纸和入境卡交给工作人员一一盖章后,几分钟就办完入关手续,从此迈进了加国大门。
  我们走出去不远,很快就在23号行李转盘上找到了自己的5口箱子。
  接着又要转运行李,这一下可急坏我们了。一来不懂英语,二来我们的飞机晚点三小时,不知还有没有飞机到卡尔加里。我们用事先准备好的英文询问语句,指着问加国工作人员,可是她们说的话,我们一点也不明白,只好去找华人询问。一位香港来加的女子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RIR CANADA 航空公司。排队的人很多,大约等了半个小时,该我们托运行李了。不费半句言辞,不到10分钟,就顺利完成了托运,换乘,领登机牌的工序。当行李从传送带送走时,加国的那位50多岁的老者,笑着对我们用汉语说了一声再见!走到加国国内航线入口,要通过一次安检。我们取出身上所有金属物品,包括裤带,钥匙,手表,硬币,结果发现背包中有异常物品,翻了好久,也没找到。再仔细查找,原来是一把折叠伞,工作人员笑了。
  进到加国国内34号侯机室,等了半个多小时,开始登机了。当我们拿出机票和登机牌要通过时,一位工作人员找我们要什么,说了好一会。只听他的发音中有:”pass”,我很快想到了护照;从背包中拿出三人的护照,他看了后,非常礼貌地请我们进去。并同我们bye!bye!我们走进飞机时,一位空姐亲自帮我们找到了23排C,D,E三个座位。当座位坐满了时才发现,整个机舱只有我们祖孙三个中国人,这同我们在国航飞机上的情况恰好相反。飞机起飞不久,空姐们推来点心和饮料,点心一人一份,饮料我们要了:WORT(水),其他不会说。
  
   (五)鸟瞰
  
  我们坐在靠窗户的位置上,能够鸟瞰从温哥华到卡尔加里的景色。飞机在万里晴空中飞行,天空是湛蓝湛蓝的,下面是白雪皑皑的落矶山脉,连绵起伏,从美国阿拉斯加沿海岸穿过加拿大全境,再抵美国西海岸,连绵几千公里。温哥华市中心有一些高层建筑,周边也有一些零散高楼,四邻全是一栋栋2-3层的别墅。从空中看去,一个个方阵,好似布列在一个特大广场上的士兵,正在倾听指挥员的出征演讲;气势磅礴,方圆几十公里。西部,北部的高山为他们挡风。在它的西北部有一个大海湾围绕着这座城市,众多的湖泊和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难怪千百万华人和加拿大人都梦寐以求要去温哥华了,因为那里是全球少有的15个最适合于人类生存的城市之一。
  飞出温市,下面全是连绵不断的山脉,座座山上白雪皑皑,山下却郁郁葱葱;一些高速公路从其间穿过,偶尔可见小车穿过的踪影;看上去,那只不过是一个个小点在缓慢地爬动。飞行一个小时后,飞机开始下降高度,渐渐出现了一块大平原(其实这里是个海拔1000多米的高原),我们的目的地卡尔加里就要出现在眼前了。飞机下降时,我们的耳朵开始闭塞起来(坐大飞机没有这种感觉)。飞机开始进入卡尔加里上空,喏大的一个卡城,高层建筑仅出现在市中心,周边星罗棋布的全是矮小的楼房,这跟我们想象中的外国有很大的差别。市区面积号称有东京那么大,人口却刚满90万。一座座洋楼式样各别,房子间的空处郁郁葱葱。一条由落矶山的雪水汇成的BOW河,缠绵地流过其间。飞机飞行的高度越来越低,机身开始有些晃动,心中倒有点害怕起来。绕城大半周后,终于平平稳稳地降落在西北方向的国际机场上。  (六)进城
  
  走出机场不久,就看到迎候的人群。很快,迎接我们的儿子和儿媳从人群中走出,来到我们身边。此时百感交集,我们要孙女喊爸爸妈妈,她只是望着不做声。但似曾相识,因为她看熟了爸爸妈妈的照片。他们在机场也等了3个多小时,在我们之前已有三批乘客从温哥华到来,已经知道991航班晚点3小时,但是从温市到卡城的飞机每小时开一班。我们很快走到转盘处取下了自己的行李。第一批只装下2个箱子和他们四人,我留在取行李处等TONY。
  我坐在离出口不远处,抬头望见电子时钟指示5:30,比温市早一个小时,比北京时晚14小时。校对好时钟后,一边喝Tony给的饮料,一边看加国小朋友天真烂漫的样子。只见四五岁的小孩,在转盘边聚精会神地替父母亲取笨重的行李,父母却在一边谈笑,一点也不给予帮助。可见他们对子女独立性的培养是多么重视,而且是从小开始的。取行李的地方就在马路边,任何人都能推着行李自由出入,而且没有工作人员看管,这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
  6:30分,TONY的车再次开来,装完剩下的行李,我们的车沿着高速公路快速前行。因为要穿过市区,限速在80-90km/h之间。有的路段立有鹿群通过的牌子,速度更慢一些,开车人都能自觉遵守。在半个多小时的行程中,一路车水马龙,行人却很难觅寻。道路都是沥青路面,看上去比我国的沥青要粗糙些,可能添加了较多的碎石,非常平坦。摩擦力增加了许多,高速行驶也毫无颠簸的感觉。
  在平坦道路的两侧,只留两人并行的用水泥镶嵌而成的人行道。其他都是平整的草坪和私人住宅,没有暴露的泥土。在2-3层高的小洋房四周,种满了各式花卉和各种树木,当地的松树尤其显得壮观,大部分都是放大的圣诞树,犹如座座宝塔直逼蓝天;每个树梢露出灰蓝色,就像我国的雪松,但没有那么张扬。放眼了望,没有高楼大厦阻难,天空特别辽阔,远处的落矶山上,皑皑白雪也清晰可见。我们的住所在卡城西南离市中心不远处,在26AVE处,车子停在住所旁的停车场上,每辆车都有固定的车位号,不能乱停。
  Tony住的房子是个五层楼的单元房,戏称是穷人住的房子,当地华人叫柏文。这类房子通常有4-5层,大多都有电梯上下。这栋楼正好位于26大道跟15街交界处,每层楼有9套各式住房。我们住了一套2房2厅1卫的较大的房子,这是专为我们来而租下的。客厅有20多平米,面街的一边,有个很大的凉台。饭厅与客厅相连,厨房在饭厅旁边,面积有10多平米;厨房具有一个大冰箱,一个有四个炉膛的电炉,炉子下面是个巨大的烤箱,能同时烧烤几只鸡鸭或烘制大蛋糕。在橱房的四周还有能放下各种橱具和食物的柜子。在一条小通道的左边和前边,是两间很大的卧室,房中都有一间三四平米的壁柜。通道的右边,有一个储物间,大约有8个平米。紧邻的是卫生间,也有五六平米,里面卫具齐全。在房间,客厅及门外走廊里,常年都有温度可以随意调整的暖气。这套住房的租金为每月715加元,水电,暖气和停车费全包。
  楼房的对面,是漂亮的小洋楼(HOUSE)。他们每家几乎都养了小狗(住单元房只准养猫)。庭院修饰得美观大方,整洁和谐。再望远处,座座洋房夹在青松翠柏之间,仿佛我们就置身在一座巨大而优美的公园之中,真是爽心悦目。
  
  (七) 时差
  
  我们在火车,飞机上一直没有休息好,到卡城的第一夜,睡得很香。但是醒来后,头还是昏昏沉沉的,因为这时正是我们的生物钟令我们睡眠之时。好不容易熬到中午,睡了两个多小时,起来后,头仍然很昏,吃东西也无一点味道。
  为了防止早醒,晚间我们熬到11点多才睡。到了半夜2点,尽管天气凉爽,以至夜间还在放暖气,就再也睡不着了。只好眼睁睁盼到天亮,如此渡过了三天。到第四天,才渐渐好起来。孙女比我们适应得快多了,她几乎第二天就正常了。
  卡城的纬度高,又正值仲夏,早上5时天就亮了;晚上10:30太阳才依依不舍地退出地平线,11:00天才完全黑下来,白天长达 18小时。人们通常在早晨8:30上班,下午5时下班,夜间喜欢在凉台上饮酒,谈天直到凌晨2点多钟。由于我们的住处靠近繁华的马路,也是夜间难以睡好的原因之一。
  
  (八)环境
  
  卡城有阳光城之称,天空特别蓝,中午甚至于更蓝。有云层时,云非常低矮,月亮似乎也离人们很近;当它快要落到西方地平线时,还能清晰地看出它的踪影。当它偏西去时,更加明亮,好像远方的一盏巨大红灯,十分耀眼,这在国内是看不到的。因为这里海拔1000多米,空气稀薄;加上空气污染很少,月光经较纯净的空气折射后,较多的红光被偏向地球。
  卡城的天气变化很快,出门还是阳光灿烂,到了目的地可能突然间就下起一场雨,甚至在7月也可能下一场冰雹或雪。不过,半个小时后,又会重获阳光,前后温差会很大。
  7月份的温度多在30度以下,30度以上的日子不多,31-34度也只不过二三天。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是下午6时左右,早晚依然凉爽宜人。7月21日是进二伏的日子,这里的气温上午也只有14度。简直是冷得很,必须紧闭门窗才行,最高也不过25度。这里有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叫做“席努克”:从太平洋吹来的气流,经过落矶山脉后,陡然下降,一、二个小时内会使这里的气温变化20多度,然后再突然返回去。
  卡城夏秋季雨水少,冬季长且雨雪多,因此道路边,住宅旁,都种了耐寒,耐旱的树木花草。但是,居室旁的这些东西,是加国人的重要财产。他们往往要不惜花费大量时间与金钱,为树木整枝,为小草精心修剪,替小草安装自动喷水器。如果在住地周围有杂物,他们会毫不犹疑地检起来,放在自家的垃圾箱中,怪不得加国很少看见扫地人员(夜间机扫)。
  由于这里气候十分美好,每当我到路边慢跑时,总要浏览式样各异的洋房:看看装扮得十分得体的门前小花园:园内有精心雕塑的各种小动物,放置着小孩锻炼身体的各类器材;门外墙上有的还插上一面特制的绘有不同图案的旗帜,这些景象很能吸引异国到来的人。在路边,停满了式样各异的小车。路上很难碰见一个行人,偶尔遇到一位,还会非常亲热地互相打招呼问好。跑步时虽然不停地上坡,下坡,嗅着阵阵松柏的清香,看着树上结满的各种果实,感觉非常好。实在累了,走一会再跑。
  极目远看,天空辽阔,地球的大小仿佛都能看清。在这样的国度里生活,当然十分爽心悦目。
  
  (九)交通
  
  卡尔加里地域宽广,地势略有起伏。住房分布在丘陵地带,道路也随之起伏,四通八达。街道以唐人街的中央大街为起点,分别向东北(NE),东南(SE),西北(NW),西南(SW)延伸,各有100多条大道(Ave)和若干大街(st)。大道间,大街间彼此平行,大道同大街间相互垂直,因此很容易辨认,只要会识阿拉伯数字,就不会迷路。
  卡城的道路似乎专为有车阶层而修,道路很宽,凡是竖起”ONE WAY”牌子的路都是单行道;双行道有3-4条分隔线,各行其道;左边的道都留给别人超车;要转弯的车自动切换到相应的道上。川流不息的车流,全凭电子红绿灯指挥,没有一位交警站在路旁。行人也同开车人一样,在横道线上过马路,遇见红灯(一只伸出的手)决不乱穿马路。在不是十字路口的地方要过马路,可以按路边电杆上的大按钮;横穿公路上方的指示灯会来回梭动,汽车老远就会减速,然后停在离你较远的地方,等你过去。没有指示灯的地方,行人只要用手示意,车子也会停下,等你过去了再开行。有时车离你还远,见有人要过马路,司机会自动停在较远的地方,等行人过去。只有车让人,不会人让车。
  停车也有严格管理,繁华地段停车要投币,1加元停30分钟,有些地方设有收费停车场。免费停车场分时段,而且离繁华地带较远,有停30分钟的,有停1小时和2小时的。超时有被罚款或被警车拖走的危险。
  在众多小车中,很难见到出租车,因为这类车要预约才出来。但是有些路段却能见到全副武装的自行车骑手和踏着滑板的青年与汽车并行,他们是在锻炼身体。
  卡城的公交车线路很多,一张票1,65加元,可在两小时内任意乘坐各种车辆,包括市内火车。也可以买月票,上车投币也行。每站路很短,但不一定每站都停。除非有人等车,或有人在车上拉黄绳(司机听见铃声表示有人在下站下车)。马路两边十字路口的人行道转角处,都设有残疾人通道。以方便推车通行。卡城的铁路四通八达,市内有两条轻轨环行路,在市中心一段(5站)免费。这里有国际机场,飞机起降频繁,从早上5点到第二天凌晨2点都有飞机起降。
  
  (十) 过节
  
  每年7月5日至14日是卡尔加里特有的牛仔节,世界各地的游客特别是美国游客坐飞机或开小车长途跋涉而来。我们也有幸参加了这一盛大的节日。
  7号是我们来加国的第一个周日,这天,本该收10加元门票的公园也免费开放。游人大批涌来,在公园内外,设有免费早餐。只要排个短队,就能领到一份比萨饼+香肠,还能自由地取咖啡,果汁或矿泉水喝。
  我们随人流进到公园,里面的大型游乐场上早已挤满游客,大型摩天轮上坐满大小游客,由于巨大的旋转惯性,发出阵阵尖叫声。在一个30多米高的架子上,一位身穿红色保险衣的工作人员,在几根钢丝绳下吊着一个硕大的尼龙袋,一位游客也身穿保险衣,吊在架子的空隙间。解开吊绳后,游人骤然从空落下,顿时人群和游人的尖叫声混在一起,十分刺激。然后,升降机缓缓下降,换另一位乘客。当升级机缓缓上升时,游人想从网上站起来,却办不到,只能听任摆布。
  另外一处,在一个倾斜放置的大转盘上,边缘坐了几十位游人,高速旋转起来后,有人在上升,有人在下降。那种超重和失重的感觉没有经历的人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能听见连续不断的尖叫声。还有一些大型游乐机,把人举得很高,像揉面团一样,任它在空中转来转去,又是另番风味。在这里,好像走进了迪斯尼乐园。
  在另外的地方,有别出心裁的展览:你可以观看孵化小鸡的过程,小孩还可以用手摸一摸刚孵出的小鸡;也可以观看挤牛奶,剪羊毛,打铁制品和母猪喂小猪的过程;还能亲自喂草给牛羊和小兔吃;有些牛马还让人们用手去摸。孩子们玩得多么开心哪!
  牛仔节中心会场也设在这座公园里,我们走进去,找了一个位置坐下。里面有一个很大的赛马场,骑手们在场上训练着赛马,有时一群小狗在场内有规律地飞奔,引起人们的兴奋。在场边的临时舞台上,有著名歌手在演唱着优美动听的北美歌曲。歌声时常引来阵阵掌声。主持人过一阵就宣布一次新到的外宾。气份十分活跃。我们没有观看赛马的入场券,清场时,人们全部离开。
  在牛仔节期间,每天在不同的场地,都有不同的活动,到处都能领到免费早餐。这都是大公司赞助的。在此期间(仅仅这几天而已),人们在各种场合,头戴牛仔帽,身穿牛仔服;一些商店,银行,还在门口用草和木板扎成栅栏,表示牛栏的意思。飞机在天空盘旋,节日气氛很浓。
  在市中心奥林匹克公园,每天都有活动,印地安人的表演尤为出色。他们表演着传统的舞蹈,骑马,抓强盗。表演完毕,还跟游客单个照相留念。
(十一)超市
  
  卡尔加里的超市很多,但多数在离市中心较远处,没有小车是难以到达的。大的超市物品丰富,一般吃、穿、用、化妆、医药、日杂用品等一应俱全,同一商品种类繁多;有些超市专卖各种蔬菜副食;有的是专业市场,只卖电器,陶瓷,装修用品等;还有星罗棋布的小副食超市。在一些超市中,都可以冲印胶卷,洗相片,顾客自己填写要印的张数,放进箱中,隔一周自己再去取,离开时在门口交费;如果要一小时取相,多花一些钱,直接给服务员,买完物品回来就可以取走。
  进超市时,在门口停车场的小棚内,用铁链锁着一长串的推车,你只要将1元硬币插入车把上的一个小孔内,将吊在孔下的一个插头把硬币推进去,与之相连的另一辆推车就跟它分离了。还车时,将前面车上的插头插进自己还的车孔内,原先插进去的插头被退出来,同时掉出属于你自己的那一元钱。这是为了便于管理,实际用车并没有花钱。
  大多数超市都只有一层楼,占地面积很大,停车场也非常大,不识英文的人,只要看见大片小车,就一定是超市(或赌场)了。有的超市把数个商铺连成一片,组成一个特大的超市。里面除了购物外,还有休闲,娱乐场所,甚至还有影院,赌场等。
  加国人每周至少要进超市一次,他们把一周主副食买回去。每周五前,超市将打折商品刊登在免费奉送的报纸上,以便人们选择去哪家超市。人们只要见到“:SALE OFF 50%”等字样,就知道有打折商品。连家具、电器、彩电、电脑、建材等都有打折的可能,只是你要等到机会。大型超市中还辟有中国食品专柜,在那里,连孝感麻糖、山东面条、绍兴酒、桂林腐乳等都有。在国内能买到的商品,在那里通常都能买到,而且很多商品来自中国。
  离市中心较远的超市的商品价格都比市中心低,尽管有些超市比较远,但人们还是乐意去。超市中分割鸡和肉类的价格尤其便宜,一大袋鸡翅十多加元就能买到;一大盒猪排(可煨两次汤)也只要七八块钱。蔬菜的价格如果不换算成人民币,相对价格也不贵,每磅都在几十加分到一加元左右。有些从南方运来的蔬菜如莲藕比较贵,每磅1,70加元左右。水果比较便宜,一磅香蕉39加分,一个哈密瓜3-4加元。以上物质不但数量多,而且品种多式多样。衣服、鞋袜、裤子、玩具,电器几乎全是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
  在加国鱼类也非常多,特别是海产品丰富。鲜活大龙虾19元左右一磅,大海蟹6元左右一磅(1磅约合市制9两半),都比我国便宜。淡水鱼也有,像鲩鱼卖1元多一磅,鲫鱼也差不多,可惜都是速冻而成。鲜活的非洲鲫鱼一磅就要卖7加元了,这可是唯一的淡水活鱼,但很少有人去买。
  超市的物资数万种,除了收银员和一些添加货物的人员外,很少再看见其他推销人员。所有大小物品,全由顾客自己去取。有些小件如糖果,瓜子,散装调料等,顾客用袋子装好后,从架子上取一个小纸条,写上该物件的代码,扎住袋子口就行了。所有称重、计价都在收银处。为了方便购物少的顾客,收银处有几个地方写着:少于12件物品的顾客在这里结算,因为大多数顾客都买一大车的物品。
  超市中的鲜花也不少,有鲜切花,也有盆花,买的人不少。
  特别有意思的是,超市中都有专柜摆放着种类繁多的宠物食品,购物者一买就是一大包。这类物品的外包装一样很精美,价格还很贵。
  
  (十二)摩
  
  “WEST EDMONTON MALL”即大购物商场之意。它是全球最大的商场。位于艾伯塔省省府—埃特蒙顿的西北部,它以大而全名扬四海。连美国人都坐飞机或开小车来此一游。全商场内共有大小商店800多家,大型餐厅150多处,小吃部110多间,影剧院19家;还有溜冰场、空中过山车、冲浪游泳池、漂在海水中的仿古大帆船和能容纳十多人的小型潜水艇等,全部在室内,实在是大也。
  它的平面图就像一架巨型飞机投影在地面上。长度跨越6条大道,机翼横穿3条大街。停车场环绕在四周,有的还有2层楼。从外表看,同一般超市没有二样,但是不管你站在地面的哪个位置,无论如何也难识庐山真面目,看见的总是它的一个局部。
  走进去后,感觉大不相同了:从东门进去,犹如走进了机尾。中间有一条狭长的水道,隔一段距离就有形状各异的水柱流出,与四周的花卉形成艺术与自然的结合。两边各有一条并行四人的通道,再往两边去,就是一家家商店或超市,店铺都比较大。顺着水道往前走,一棵棵热带树木花草,镶嵌其间,在寒冷的北国却是别具特色。因为这里面是全封闭的,常年恒温,热带植物得以生存。在树木花草间配以造型各异的喷流,点缀各种西方雕塑,更是别有一番风趣。
  顺着水道走去,一个大型室内(人造冰)滑冰场,占了不小的地盘,这里是“机翼”的中心所在。青年人,老年人和小孩们都穿着冰刀滑冰鞋在娴熟地滑着各种花样,悠然自得。这里也是一个通向各处的道口,有电梯上下楼。还有休憩场所和大型餐饮店,有儿童乐园。它的两翼上分布着大型游泳池和大型游乐场。
  机翼的左边是一个特大的室内冲浪游泳场,能容数千人,它也是全球最大的室内冲浪游泳池。人造的巨浪,每隔几分钟一次,把无数个戴着救生圈的游人冲出老远,游人乐在其中。还有更大胆的,跑上五六层楼高的顶部,从一个个笔直的或曲线形的通水管道内滑下去,但他们落到另一水池内。在泳池四周摆满了供游人休闲的桌凳和躺椅,人们可以在那里小吃或喝点饮料。
  在机翼的右侧有一个大型游乐场,要从二楼上去。高速轨道飞车占了大部空间。滑车上每次坐12人,它满载游客先缓慢地爬上20多米的高空,然后加速滑下去,经过下冲、上升、空中翻转、转小圈、转大圈等数个动作,十分惊险,百分刺激。一路上,游客的尖叫声不断,个个激动不已。几分钟后,滑车缓慢地停在原处,真是惊心动魄。还有直线加速、减速、空中荡漾、摇摆船等游乐机,一座大型公园的游乐设施也不过如此。
  在它的旁边,连着一个大型儿童乐园,其规模比一般大商场要大得多。在两边商店的楼上,也排列着一家家专卖店,游人稍微少一些。在这个MALL里,还有赌场,影剧院等,另有小动物供小朋友抚摸,游人还可以跟小老虎(真虎)一起拍照。大部分游人是来这里游览观光的,大体逛一下,最少也要花去一天时间。每天要接待几万人,大门昼夜不关,商店晚10点关门。
  再往前走一段,就到“机头”部分了,这里最热闹。中间一个蔚蓝色的大水池内,停着一艘硕大的仿古木制帆船,船上有模仿海盗入侵的塑像,水中还有沉船的残渣和船上遗物,高大的布帆全部张开。游人可以花2加元上船观赏;在它的另一端,有两艘小潜艇,一次可以载十多位游客。在水下游览一圈,约要花10加元。
  再往前行,就是一些娱乐设施,包括影视厅、剧院、夜总会、赌场、娱乐厅等。
(十三)烧烤
  
  加国人一般都吃西餐,吃中餐算是奢侈消费。早餐通常吃面包或点心,喝牛奶或豆浆。午餐也吃面包,土豆条,三明治或热狗。蔬菜很少是炒着吃的,大多是拌着各种调料生吃。肉类的吃法也很多,在超市中有各种吃法的配料。
  在夏秋两季,每到周六、周日,人们几乎都要外出游玩。在市区的很多免费公园内,都设有免费的烧烤处。那里的烧烤炉是铁做的,有炉膛,上部横着几根齿条,周围有木质桌椅板凳,只要带一些木材去就成了。也可以在附近拾一些,因为在树林里到处有枯木,甚至就在烧烤地上,还有其他游客留下的木材。人们把鸡、鸭、鱼、肉、玉米棒、羊肉串等拌上各种酌料,包一层锡纸,放在齿条上,用猛火烧一会,一顿美餐就好了。
  朋友间也经常互相请吃,以増加热闹气氛,并能交换着吃不同的食品。他们说说笑笑,煮一点咖啡喝,跳跳舞蹈,谈谈往事,其乐无穷。
  小孩子们吃饱喝足后,可以在附近的体育场上尽情玩。那里有滑梯,秋千,翘翘板,各种能坐骑的动物玩具。虽然这类玩具到处都有,但玩的人从来不会有这里的多,要知道抢着玩的味道是不同的。孩子们都玩得流连忘返。当人们离开时,自己把废弃物丢到附近的垃圾箱中,场地又变得同来时一样干净。
  
   (十四) 健身
  
  在离我们住地不到50米的地方,有一个小型运动场,在那里有一个做得很精巧的塑料滑梯,孩子们很喜欢玩。从不同的位置上去,锻炼了不同的肌肉,上面还有方向盘,齿轮之类的玩具,百玩不厌。地面铺的是橡胶颗粒,有些运动场的地面铺小碎石,也有铺软木颗粒或橡胶地板的。周围有下棋和休息的地方,四周全是草坪。
  比这个运动场大的到处都是,几乎每隔100—200米就有一个。较大的除滑梯外,还有翘翘板,秋千,转盘,模拟铲沙机,动物坐骑等。更大的,还有网球场,沙滩排球场,橄榄球场等。大人小孩都乐意到那里去玩,连托儿所的阿姨也常把小朋友带去玩。
  在运动场四周的道路边,都立有醒目的黄牌子(一个人正在跑步的图案),告知车辆慢行(30km/h),离开运动场10多米后,又有指示牌:写着END(结束)。
  更多的加拿大人都穿着运动员服饰、头戴安全帽、骑着跑车到准行的马路(有标志)上或郊外公路上去锻炼身体;学生界有的骑自行车,有的踏滑板上学;有些年青人喜欢骑摩托车锻炼身体。跑步的人比较少,通常是在下午四、五点钟进行。他(她)们也是打扮得像运动员一般,再冷的天,也要脱下长裤;热了,就把上衣系在腰间。也有人在体育馆内健身,那里还可以参加游泳训练或用体育器材进行锻炼。到了冬季,那更是加国人大有用武之地的时候,到处冰天雪地,是滑雪的好季节。几乎加拿大人都会滑雪,卡尔加里曾经举行过冬季奥运会。
  
  (十五)办事
  
  在加国找政府机构办事,是急不得的。通常都要事先预约,不需预约的地方,也得先跟接待人联系,拿一张“人”字型编号的小纸条,坐在凳子上等,叫到号后就该你去了。在等待期间,无论等多久,决无人随意讲话,一片宁静。但工作人员办事效率很高,绝不会出现无精打采、怠慢、闲谈等现象。
  有些事可以通过打电话或是发Email,很快也能办成,而且大多数事都是这样办成的。在银行,全体工作人员都站着等顾客,所有过程都和你面对面完成,除了签字,无需顾客动手。若在银行要办比较复杂的手续,工作人员明白了你的意图后,就请你坐在专门的房间内,一切手续他都会为你办好,你也只是签一个字就行了。
  给小孩打预防针也一样,事先预约,去了指定的医院,先联系登记,给你一张“人”字形纸条,坐下等待;到了你的名下,有医师主动找你。先测量小孩的身高、体重,再领进医生办公室,查问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以及用药反应情况,然后讲解打针后可能会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其它注意事项。最后,在不到2秒内把针打下去,孩子们还来不及哭,针已打完。由此看来,加国工作人员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是非常可佩的。
  平常加国人待人也很有礼貌,素不相识的人,在路上相遇,也会亲热地打招呼,有时还赞美你几句。走路时主动让有急事的人先走,在人行道上并排行走是不礼貌的行为,因为这会阻碍后面的行人。在交通车上,决不会有人去坐老弱病残人的椅子。不但如此,车到站时大多数人都会去搀扶老人下车,帮助有儿童推车的人把车抬下来。在电梯中相遇,素不相识的人也会亲切友好地打招呼。在外面无人乱丢纸屑,垃圾都密封后放在自家的箱中,门前的树叶杂草都自觉收拾干净。乞丐也穿着整齐,向人要钱也十分文明,不会缠着你不放。多数以拉琴卖艺乞讨(其实政府每月给他们的钱足够维持生活,但他们赌博吸毒不够花费)。
  
  (十六)邮递
  
  卡城虽不足百万人,但面积却有东京大,各种回复信函、需填写的表格、汇款单、书报、免费广告和免费报纸、水电缴纳单等等,都需从邮局传递。邮递员只须从附近路口有地区编号的邮箱内,拿出已分好的袋子,然后徒步分送到每家的信箱中。这些袋子是邮电局事先分好,用车送到各地段邮箱中去的,几乎每家天天都有邮件。在这里,买报纸也很方便,在路口有各种自动投币可以买报的箱子,投币后箱门就会自动打开,自己取出一份就行了。在超市和一些商店,书店也能买到报纸。在那里当然也有各种免费书报供人们自由拿取。
(十七)上学
  
  加拿大是个有名的福利国家,新移民从落地的那天起就能享受免费医疗,低工资者连药费也能全免;小孩子们从进入加国的当月起就能领到政府发放的牛奶金,如果孩子比父母晚去一年,还能领到前一年的补助费;满4岁的孩子可上学前班,直到读完高中都是免费的,甚至连书本费都不用出,每天还有免费专车接送。(接送学生的车子都漆成黄色,以便他们辨认)。学校分布在居民区中,虽有优劣之分,但不可随意挑选。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只能就近上学,除非你能搬家到较好学校的周围。例如,我们临走时,有一位中国移民租住我们住过的房子,因为他们有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儿子,恰好我们那里有一所条件好的高中,他只要付了房租,就可以去就读了。学校都在上午9时上课,下午3时放学,每周都是上5天学,节假日和全体公民一样休假,没有例外。小学和初中每班最多十几人,高中也差不了多少。
  小学只有一层楼,中学最多有5层楼,没有围墙,但却是全封闭的,学生不会受外界干扰。在学校周围有众多运动器材和很好的运动场,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候去玩,因为那是公用设施。
  小一点的孩子可以上托儿所,这是要花钱的。分每周2天、3天、4天和5天几种,每月要付出200多-400多加元不等。低工资者可申请政府补贴,加上小孩每月200多元的牛奶金,相当于自己不花钱。家长通常在早上7时要把孩子们送去,晚上5时接回。如果家长有事去晚了,则按分钟计费,每分钟1加元。很多加国女子在结婚后,要么不生小孩,要么就每年生一个孩子,连生三个。自己把孩子带到4岁,在此期间政府对孩子都会依家庭收入的不同有不等的补贴。有些主妇还借此机会接受别家的小孩,增加一点收入,但最多不得超过四个孩子(包括自己的小孩),不过这是要完税的。等孩子们都上学了,她们再去工作。
  新移民去加国后,都可以申请免费上英语学习班,有四个级别供自己选择,从26个字母开始学起,直到把中级班课程学完。不满四岁的小孩还可以免费在这里上托儿所,午餐通常都是自带。如果要继续上高级班,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来加不满一年的,读这类班要收费;如果住满了一年,可以按收入的不同申请政府补助去读,补贴费每月从300多-1000多加元不等。来加一年以上的移民,如果想念中级班,也可以享受此种待遇。如果你在一年后搬家到其他省,这种待遇又会被自动取消,因为这是各省的福利。
  在华人区,有些华文学校,一般收费比较低廉,上托儿所每月只收180加元。但各类补习班收费比较高,如数、理、化、音、美等280加元上14次课。
  在加国读大学一般不成问题,学费都比较高,但来加一年以上的移民可以申请无息贷款,参加工作后再慢慢归还。
  在加拿大,学历固然重要,但经历尤其是在北美的经历更为重要。在卡尔加里有一家世界最大的空调定制工厂,那里有清华大学的老师、美国的生物学博士、研究生、本科生等在打工,为的是增加经历,当然也是为了生存。在加国,只要工作满9个月,如果失业了,就能领到政府部门发放的失业金,那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每月在1000加元以上。
  
  (十八)采摘
  
  在离住地半个多小时车程(约50公里)的市郊,有个“The Garden”,即花园。里面鲜花虽有,但并不多,倒是蔬菜,水果不少。我们的车在791标志牌处转弯,四周是茫茫草原,只有这里绿树成荫。四边有铁丝网围着,一个简陋的门和一座不大的木板房就是它的办公楼。停好车,在入口处领一个用硬纸做的篮子,由工作人员带领,到种植地去摘草莓。我们一行五人分到了两条植株,在这里可以边摘边吃,这是众所周知的。我们当然找又大又红的吃,然后带一些去称重。有人居然装满几个小桶去称,而且不分大、小、生、熟。她们多半是家庭主妇,可能是做蛋糕点心用的。在不同的季节,可以采摘不同的果实。除草莓外,还有浆果,车粒子,樱桃等。
  在另一片蔬菜地,长着特大的菠菜,豌豆,荷兰豆,黄瓜,丝瓜,红皮土豆,内外通红的罗卜等。你想要什么,自己去摘,地里有铁锹等工具,路边地头有袋子装。鲜花也一样,自由采摘,价格在地头牌子上都有。
  在另一处,有一个水塘,你可用租来的钓竿或自带的鱼竿钓鱼,(在其他地方钓鱼是要有牌照的)。这儿的鱼非常好钓,但是,只要你把鱼钓出来,就必需购买,按长短每条3—5加元。如果你不想钓鱼,可以用25加分硬币投入自动售货箱中,马上能拿到一小把鱼食,然后去享受鱼和鸭子抢食的乐趣。来这里的人大多是带孩子们来体验农田生活,也是来换一换城市封闭生活环境的。人们尽兴而来,满载而归。还有不少城里人不知有这番天地呢。
  
  (十九)班夫
  
  在离卡城1个多小时车程的落矶山脉中,有一个风光秀丽的巨大国家森林公园。它几乎贯穿整个加拿大西部,班夫(BANFF)就是其中一个著名的风景区。西部三省的人,是一定要到那儿去玩的,连美国的不少游客都特地开几百公里的车来此一游,一玩就是几天。这座公园的入口处,有个收费站,成人每人收6元,2岁以上的小孩收2元。路过的车不收费,在此可以拿到游览地图。
  班夫是以一个小镇的名字命名的,镇内的街道不大,商店比较集中,世界各地的游人却不少。店铺多卖些工艺品,餐饮酒吧很多。在一条河流旁,有座气势不凡的酒楼,坐落在一座大山旁,它的建筑同这座大山几乎融为一体了。它的外墙全是由当地的山石垒成的,略呈黑色,有十多层楼高。看上去非常幽静,特别是它的周围也布置得十分讲究。车辆都不得入内,进去要走一段曲径小道,内有大型雕塑,是一座用铜铸的骑马武官的威风凛凛的像,周围还有栅栏围着,可能是为纪念这座城市的某位英雄而设。再往前是一座美丽的露天花园,那里有很多供游人休息的躺椅。特别是那里的鲜花分外鲜艳妖娆,它们五彩缤纷地聚集在一个特大的、吊起来的花盆内,游人都喜欢在那里留影。在楼阁的栏杆边,可以眺望远方的山水,还能看见山下骑马的人群,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很多游人就在下层露天茶楼内一边吃着点心,喝着饮料,一边悠然自得地欣赏美丽风光。山下有小瀑布,骑马场和众多的观景点。
  驱车再向前走1个多小时,就到路易丝湖(Louis lake)了。这里三面环山,山顶终年积雪,山下郁郁葱葱,湖水全由冰雪融化而成,碧绿清澈。通过一条小道慢慢流出,与其它许多溪流汇在一起,形成流经卡尔加里的BOW河,难怪卡城的水质是全加最好的。大多数卡城人在夏季不用烧开水,在家中、在工作地、在游乐场都直接喝自来水。(在公共场所安装了一个特殊的水管,你只要把按钮一压,水就朝斜上方流出,你就能用嘴巴去舔食清甜的流水了)。
  湖的两边,婷婷玉立的翠柏,由下往上整齐地布满山坡,就像两道天然绿色屏障,更像那持枪的无数武士,昼夜不停地守卫着美丽的湖泊。水清澈透底,天空碧蓝如瓦,再加上四周的绿树掩映,使湖水变得异常碧绿。湖中有几艘自带的帆船在随波荡漾,一幅悠然自得的景象。
  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正是为了欣赏这美丽的湖光山色,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他们多数都会在湖边豪华的酒店吃喝并留宿,第二天再去其他地方。
  在湖边有人在照相,有人在制作小影像,还有人在给小鸟,松鼠喂食,同时替它们拍摄滑稽的照片。这里的松鼠非常多,也极其可爱;它们不畏游人,从水边石头缝中溜出来,捧走一小块食物,用后腿站立起来当着游人的面滋滋有味地吃起来。这里的松鼠跟城里的略有区别,它们的尾巴没有城里的那么长而宽,比较细而短,可能这样更适合它们在石头孔间生活。
  对面山上的皑皑白雪,离路易丝湖实际上还比较远,但看上去就在湖边。在雪山那边还有个更奇妙的游览地,人们可以坐缆车在空中俯瞰千年冰川。如果去那里,就必须在此留宿,因为去冰川还有2个多小时的车程。再往前去就可以到另一个更大的国家森林公园,那座公园从加拿大中部直到美国阿拉斯加,是座跨国公园。
(二十)赌场
  
   在加拿大,各省都有自己的法规,艾伯塔省是个全开放的省。在这里,同居、同性恋、嫖妓女,看脱衣舞表演、赌博等都是受法律保护的(嫖妓还是半公开的)。在卡城市中心和市郊都有较大的赌场(CASINO)。这类被中国视为黄毒的东西,并没有在加国泛滥变成洪水猛兽。其根本原因是加国有非常完备的法律,其次也是见怪不怪了。
  在加拿大,能经常碰到一些有纹身的人,他们认为这只是一种时髦,一种打扮,决无它意。如果你在大街上碰到他(她)们,他们也会对你友好、对你同样热情甚至于还会热心帮助你呢。偶尔还能遇到一个穿着打扮比较讲究的女人,在街头一个角落里手舞足蹈,扭扭摆摆吸引着人们,那就是街头妓女。不见有人去理她,但她也决不会去拉扯别人。
  有些酒吧设有舞场,只要买一杯饮料或花4.60加元,就能看到脱衣舞表演。通常女的表演只有男人看;反之,女人只是看男人表演。
  我们去了两家赌场(CASINO),一家离市区稍远,约有30分钟车程。来这儿的人要少一点,老龄男女特别多。他们一个个非常投入,数十台机器几乎都坐满了人,但全场却鸦雀无声。这些老虎机,用兑换的牌子一次可投5分,25分,1元钱币,输了再投,赢了可兑换现金走路。有几位高手,用大把筹码塞进机子里,据说他们可以以多取胜。另有人在玩扑克牌和赌骰子,游戏规则一时难以看懂。我们见赌点子大小处无人,听了一位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后,我们在1-20号的位置押了1加元,结果赢得2元,再押20-40号区,哪知珠子又落在9号处,最后还是赢了1加元,跟他bye bye了。
  另一处赌场在市中心,那里的人非常多。停车场上摆满了各种小车,人们像上班一样,背着小包从容不迫地走进去,里面仍然十分安静。不但每台机器旁坐满了人,而且每台赌博机四周都围满了人。特别在赌点子大小的地方,围的人最多。这里的人赌得比较大,每人面前都有一种特定颜色的大堆筹码。当一局赌完后,他们把这些筹码大部分都分别押在不同的数字上。开局后,当珠子落到某个点子上时,工作人员用一个特殊的赌码将这个点子四周的筹码盖起来,用耙子将其余筹码收归己有,押中了的人虽可获得20倍的赔偿,但赢家最终必然是赌场。我们看见了一个特殊的局:一位赌客押中了一个36的号码,但开局者突然间把刚停在此号上的滚珠拿下,由于转速不够快,宣布此局无效。这位赌客询问原因,工作人员作了解释,赌客不服。后来看似一位大堂总管的人讲述了赌场的有关规则后,赌客认输了,接着又开始了下一局。这在中国是不可思义的,假如中国也准许开赌场,遇到这种情况,说不定要大闹一场呢。
  赌场一般开放的时间是从上午10:00—凌晨3:00,场内吃喝玩乐,住宿一应俱全。只有工作人员而勿需保安。
  
  (二十一)尴尬
  
  初来加拿大,一切都是新鲜而又生疏。由于不了解国情,又不懂英语,搞得不好就会闹笑话,甚至搞得很尴尬。
  有一次,我们用小车推着小孩到唐人街去玩。在离我们住宅区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宽阔的马路,车辆川流不息。在一个丁字型的路口,虽有两条斑马线,也有红绿灯指示。很多车辆都经常停在我们前边,但因为总不见绿灯闪烁,还是不敢过马路,一直等了十多分钟。正在纳闷,突然间想起了Tony的嘱咐,转过身看看电线杆,原来那上边有个很大的电钮,按一下后人行过道绿灯马上亮了,横跨马路的移动红灯立刻闪动,所有车辆都停在斑马线外。难怪先前停下的小车司机在笑我们啊!如果不按电钮,等一天都过不了马路。
  还有一次是在超市单独购物,结算一般都用的是信用卡,很少有用钞票的。我们购物少,用了现钞,标价为2,99元的一盒蛋糕,我给了5元钱后离开了;后来一想,还未找零钱,于是去找收款员。她在另一个柜台正同别人讲话,我拿着蛋糕伸出5个指甲,口里念着“five”,她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用手指着收款机说了些什么,见我还是不明白,就带我去看。我看后就恍然大悟了,原来收款机自动把应找的零钱输送到与之相连的漏斗形金属盒中,由顾客自己去取。正如中国人说的:不知者不怪嘛!只好跟她说一声SORRY(对不起)!她却很客气地朝我笑了笑,她可能见得太多了吧。
  在儿童运动场,常有加国女子带孩子去玩。有时她们会询问你的孩子多大了?本来是2岁零3个月,按加国习惯应当回答为27个月。但是这句英语比较长,我怕说不清楚,只好借助于手势回答TWO(2岁)。然后她说她的孩子有18个月。她又问我的小孩叫什么名字?我只好用英语编一个名字,她很快说出自己孩子的名字。然后她继续说下去,我只能点头不语,她见此情就不再说下去了。后来,有人问我,干脆回答:sorry。在外面走路或跑步也常有人指着手腕问我现在几点钟?因为我没有戴手表,我常回答:NO!(不)但加国人目瞪口呆地望着我。我的本意虽是没有带手表,他们却以为我不愿回答。这时如果也回答sorry就好了。
  最后一次尴尬发生在返程路上,我们从卡尔加里飞到温哥华,在机场等飞机时,顺便在一家日本餐馆点了两盘小吃。结账时,应付10加元,另加70加分税(在加拿大除了购买生食以外,都要另交7%的税)。我们给了服务生20加元,另加70加分,以便让他给我们找10加元整数纸币。哪知,他找给我们的是一张5加元纸币、两个2加元、一个1加元硬币(用条盘装着),我们一边用手去取条盘中的钱,一边在想,为什么不给我们整数钱?服务生走了,过了一会,另一位服务生端着空盘子向我们走来,很不高兴地用手指着空盘子,并且用食指点了几点。我们立刻明白了,是要我们交小费,我们给了他1加元,他就扬长而去了,因为我们太缺乏常识了,我们似乎听见他在心里骂我:乡巴佬!。
(二十二)如厕
  
  在加拿大,市区是没有专门修建的厕所的。如果带孩子外出,特别是到较远的地方去,就要用“尿不湿”。大人怎么办?在超市、在办公大楼、在图书馆、在大商店内、在高速公路旁,都有设施很好的洗手间,只要看到有一男一女的两个图标的就可以进去了。在这些洗手间内,个个都非常干净,不仅嗅不到臭味,而且看起来十分舒服。里面的设施完善,有冷热水调控,有卫生纸,有专门给你擦手的大张纸或吹干机,有些还备有洗洁精。即便是郊外木板做的简易茅厕,也同样干净,同样有卫生纸和洗手池。
  加拿大木材丰富,住房多半都是用木材做的,所有房子的内壁还在砖墙外包一层木板。因此,你到任何地方去上洗手间,是不用带卫生纸的。
  各处的洗手间也不尽相同,像华人超市《大统华》就比较高档,里面装饰典雅豪华。它的大小便冲水系统是靠红外线感应控制的;洗手间的水龙头是没有开关的,全靠手感应来控制,冷热水都有,这样可以节约水;水池的边缘摆着几种不同的洗手液,任你挑选;洗手后用干风机吹干或用纸擦干随自己选,装擦手纸的桶非常大。即使是最简单的洗手间,也十分干净,从来没有异味。卫生纸、冷热水、擦手纸等都一应俱全,每间厕所都有残疾人专用坑,有专人负责清扫。
  加拿大政府对残疾人十分照顾,在不同的场合对他们都考虑得很周全。例如在马路的拐角处,把所有的人行道跟马路交界处都做成弧线形;在一些没有感应门的商店门口专门留一条通道,并靠墙边安装特大的电按钮,以便他们进出;在车站站台专修一条残疾人通道;汽车内有残疾人和老年人专座,其他乘客都不会在此位置上去坐;在他们上下车时,司机还特地把车身的高度降低,用以方便残疾人和老人、儿童。在所有停车场都划定有残疾人标志的停车位,其他人都不会去占用。在洗手间也一样,门外都有残疾人标志,内部留有他们的专门位置。
  在加拿大所有厕所都是免费的,一切单位的厕所都是公用的,而且都是十分干净的。这就使人很容易想起国内的厕所来,除了几个“样板间”外,那怎么能够跟别国相比呢?难怪来中国游览的外国人,都不约而同地要说中国的“厕所问题”啊!
  
   (二十三)借书
  
  在卡城的大小街道上,有不少的书店,也有很多的图书馆。任何人都能随便进去阅览,开放时间多在10:00——19:00。但多数只有英文书,中文书仅在很少几个图书馆里面有。在唐人街有一个《中华文化中心》,是香港著名慈善家霍英东先生出资修建的。外观颇有中华古老文化的味道,特别是看见几根红色圆柱顶着一扇黑瓦飞檐的中华屋脊时,更显得这里的确是唐人街。里面的书报杂志全部都是中文,品种繁多,应有尽有,在里面可以自由阅读。如果想借阅,花10加元可以办一个借书証借阅一年。除了图书外,里面还有华人喜爱的各种休闲娱乐设施,一律免费。
  离文化中心不远处的市政府旁,是卡尔加里市的中心图书馆。规模很大,有四层楼对读者开放。一楼是阅览室和借书处,偏重于文艺杂志;二楼是儿童阅览室和借书处,里边摆满各种年龄段儿童喜爱的读物和音像制品;三楼是成人阅览和借书处,内有英文、法文、中文、日文、韩文等各种文字写成的图书,也有同种文字的报刊杂志及音像制品;四楼摆放的是科技专业书,亦可借出或阅览。凡是阅览的地方,都能用计算机阅读电子读物。借书的人手提一个塑料篮子,像进超市一样,可以从1楼直到4楼取下不超过60本图书,然后到1楼办理借书手续。人们排成几条队,一律站在几米远的黄线外,走一位再进去一位。管理员通过电子扫描系统一一把书的编码存储起来,置入读者的借书卡中,然后发给读者一张特别的书签。上面有1—31个表示日期的数字,围绕成一个长方形圈子,应该还书的日期被击穿一个小小的圆孔,这是一个重要提醒。一般借期为3星期,可以续借3周;如果你忘了,过了归还期就要被罚款。
  还书的手续非常简单,你可以在卡城的任意一家图书馆去还。还书的方法更简单:你只需把书放在进门处的一个专门柜子内即可。如果图书馆关门了,也不要紧,那个读者还书的柜子,与室外一个极小的窗口相通。你在门外拉开那个小窗口,把书放进抽屉内,书会沿着铁制滑道滑进书柜。以后的工序你就不必去管它了,更不用去担心书到底还了没有。
(二十四)旧货
  
  在加拿大,新移民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要东搬西迁,通常随身带的都是一些箱子和极简单的桌凳,较大的厨具、柜子、冰箱、微波炉等都由房主提供。席梦思、沙发、彩电、微波炉等物件,如果你暂时没钱购买,那么,在停车场,在路边,甚至在电梯内,到处都能捡到。
  加拿大还有一种奇特的微型市场:每到周末,在一些路口的电线杆上,常挂着:YARD SALE 的硬纸牌子。上面标有门牌号码,并用箭头告诉你怎么走,这就是加拿大很有特色的周末草坪市场。很多加国人把逛这类市场当作另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而且乐此不疲。
  举办这类活动的人,其实就是一个家庭。他们在自家院落内,或在自家门前草坪上,摆放一些家里不想再用的物品。如桌椅板凳、厨房用具、健身器材、小孩玩具、室内装饰品、 妇女饰物、小电器等,应有尽有。每件物品上都有标价,但那只不过是象征性收一点钱。例如一个同2岁小孩一般大小的活眼洋娃娃,全身还穿了用毛线编织的衣裤和做得很讲究的鞋袜,只卖3加元;一个搪瓷烧锅1加元;一付太阳墨镜只要25加分。很多人只是去看看,或许是看别人主办的方法和标价,或许是没有看中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许就是为了去开开眼界而已。这类活动几乎每周都有,是合法的,免税的。
  在郊区,农场主也在马路边竖起悬挂气球的大牌子,同样也叫YARD SALE。但是,往往要开车几分钟才能到达他们的庄园。那里摆放的物品跟城里大不相同:有各种农机、深桶套鞋、皮靴、滑梯、玩具和种子等,当然也有妇女饰物和生活日用品,几乎摆满整个院子,但这些东西城里人多半用不着。
  比这类活动大的,要算跳蚤市场了。它由一个乡村或一个社区组织的,往往要占据一大段路。组织者只要在马路的一端横放一辆大车,另一端搭建一个舞台,再用几块铁板稍加隔离,一个临时市场就做成了。在这段道路四周张灯结彩,安上音响,男女歌手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不间断地弹唱北美歌曲;路边摆满各类日用物品、农副土特产品、工艺品,现场加工出售爆玉米花,并夹杂举办体育娱乐活动,如攀岩,弹跳,游迷宫等。游人还可以吃上免费午餐,喝点馈赠的饮料,孩子们可以领到一只彩色气球。
  人们像过节一样从四面八方赶来,很多人带着自家的宠物来游玩。小车自动停满周边几条马路,但是场内场外没有一个警察或者一个保安维持,秩序却井然。这在中国可能算是天方夜谭了吧。照我看,到这里来的人,看的多,买的少,尽管物品如此便宜。有些农场主,还把自家的一些特产,如玉米,水果,加工后给游人品尝,当然你也可以购买。好像他们不是来卖物品,而是来逗引游人玩的。
  在加国,二手汽车市场很成熟,有专业的市场,估价是可信的。一部日产汽车,跑了十多万公里后,只卖几千加元,还可以还一点价,免费报纸上都刊登这类汽车的价格。还有二手房市场更加庞大,到处都有二手房卖。依地段,房屋结构,室内装修和电器的多少不同,价格也有很大的区别,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通常也有几千加元的还价。购房者只需付首期几万元,余额可向银行贷款,分10—25年还清。
  因为买房是加国人的最大一项投资,所以买二手房都非常慎重,往往要看150套以上的房子,认真比较后才决定购买。
  
  
  (二十五)住房
  新移民来到加拿大,如果没有熟人或者亲属,可以通过网上联系到机场接机的中介人员,他们收费不多,有的只要你带2条香烟并按原价卖给他就可以了。他们会把你安排住在旅社里。这种旅社跟一般的不同,除了给你住的处所外,还有烧火煮饭的地方,一个星期后,多半可以租到住房。
  儿子第一次去加拿大,而且去的是卡尔加里,同学和同事们大都去了多伦多,这里没有任何熟人,只好通过网络找当地华人去接机。还没有成行,双方父母都反对,担心遇到骗子,更担心外汇被抢走。其实这是多余的,加拿大的每一位公民都是把“信誉”放在第一位的,如果你失去了信誉,今后就无法在那里呆下去了。加拿大人与人相处的原则跟中国人恰好相反,他们首先是相信你(中国人首先是怀疑你),如果你的行动使他感觉你是不守信的人,他就会跟你保持距离。事实证明,儿子的选择是正确的,帮他安排旅店的人,随后还通过他找到了距中心城区很近的房子,以后两人还成了好朋友。他的“运气”也不错,租第一间房时,原住户尚未离开,此人是波兰移民,被雇主安排去欧洲工作,他的床、沙发、碗碟、彩电及其他用具都想便宜卖给他(200多元),这一下倒是解了燃眉之急。
  当你在加国第一次租房时,房主是不会轻易租给你的,因为你还缺少诚信记录(这一点恰好和上面说的相反)。通常,在有人介绍的情况下,他会让你一次交6个月的房租,而且以后的每次都要压一个月的押金。当然,也有好的房主,每次多交一个月就行。但是,你想退房,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便于他再出租给别人,租房、退房都在月底进行。
  自己想去找房也很方便,到你认为合适的地方去转一转,凡是要出租的房,门前都有一块很大的木牌子,就像一个大广告牌,上面有地址、电话,如果找不到户主,打个电话问一下就可以了。初来加拿大的人,租房的频率会很高,但是,你多去问问,总可以租到满意的房子。不过,这种房子在这里被称为穷人住的屋,都是3-5层的单元房,里面设施齐全,有电梯,有暖气,各种面积的房都有,极少数房主会把自己House的下层或者地下室出租给你。
  想买房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如果付得起首期(25%左右),剩下的钱不成问题,因为你可以还贷25年,每月的花费比租房多不了多少,麻烦在于挑选房子。不管是二手房还是新房,都要反复去看、反复比较,有的人看了150套房后才能最后做出决定。多数买房者,都会买小洋楼,需要挑选的项目很多:地段、面积、几室几厅、几样家电、周围环境、上学条件、社区设施、房价等。房子的种类也很多:有连在一起的独家屋,有几家共一面墙的“联体房”。完全独立的房子也有很多种:有的间隔距离很小,有的分隔得很开,有的异常豪华,价格从十三万至几十万不等。但是,不管是那一类房,都有一个独立的花园和停车房(棚)。只要买下了这座房子,地产、花园就永远属于你所有(国内的房子下面的土地只卖给你70年)。在加拿大,买房也是一件大事,但他们有可能买了又卖,再去买大一些、好一些的房子。堂堂大国的中国人在加拿大属于“少数民族”,比较多的民族是非洲、印度、斯里兰卡、韩国人、欧洲人。大家都羡慕韩国人,他们所带的钱多,一去加国,首先就把住房买好,他们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一心一意去找工作了。
  买房的人交了首付款后,开发商会如约替你做好房子,从挖地基到交房,通常只要3-4个月,房子里除部分家具外,其他设施一应俱全:地下室也很大,里面可以摆放很多杂物,也可以隔出房间来住。有的地下室是一半地下、一半地上。里面有天然气炉子(这里的天然气仅仅供取暖用),可供应全栋楼的暖气,即使是7月,只要气温没有达到设定值,它就会自动开启,对室内供暖。卫生间至少有三座,三大件配套齐全。感应电炉(包括抽油烟机)、冰箱、洗衣机、烘干机、洗碗机属于“5电”,还有“7电”配置的。要是你想换好一些的家电,只需交一些差价。室内到处都铺设地毯,每间房都有储藏间和衣橱,如果你有家具,搬进新屋就可以直接入住了。
  买了房子后,还有许多事情等你去做:搭建地凉台(夜间休闲场地)、修栅栏、建车棚、植草坪、种花卉、在院内安装简易儿童体育器材、搞微型雕塑、树彩旗、备信箱、做垃圾储备箱等等。加拿大的人工费是比较贵的,例如:租一辆大货车从甲地到乙地,只要40元左右(还车时不用把车开回,直接还到乙地);如果你要请他们的人来开车,就得花一百多元。因此,要完成房子的后续工作,如果请人来做,要花费2万加元以上。勤劳的中国人,多半都是自己抽空完成,因为建材都有现成的模块,自己只需摆摆“积木”,稍加锤打就可以了。
  在市郊,我们特地参观了农场主的家园,那里的房子更加雄伟豪华。每个院子都耸立在自己庄园当中,有修建得很高的砖砌院墙围着,院内绿树成荫,与周围的墨绿色草地和黄绿色庄稼搭配一起,更显得这里是世外桃源,邻近没有房屋。整个院子占地面积大于1万平方米,住房面积也非常大,也是2-3层楼,市内很难再找出如此气派的别墅。可是,你在老远就能看见他的院子里有几座高耸的铁制“碉堡”(有一点像我国装石油的储油罐),走进一看才知道这是他们的仓库,里面分门别类地堆放粮食、牧草、农机,有的是给奶牛、羊群、牧马住的,有的用作停车,每家农场主至少有2-3辆轿车、一台拖拉机、1台割草机(它可以把牧草卷成筒状)和1-2台运货车、还有其他许多农机。我们不认识农场主,因而只能在院墙外停下车,他家的看门狗飞步跑来迎接我们,我们反倒被吓得直往车里躲。
  
(二十六)就医
  很多人都知道加拿大有免费医疗,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医疗呢?就我所知,谈一点肤浅感慨。
  移民到加国的人,从登陆的那天开始就可以享受免费医疗,这是不错的。但是“免费”也不一定是全免,主要免掉的是挂号、诊疗、检查等费用。药费通常还要自己出;可是,你的药费可以在自己工作单位报销80%,如果两口子都工作,对方单位再报销剩下的20%。这样看起来够“免费”了吧?不然!如果你有工作,全家每月还要交88加元的医疗费。不过,你如果没有工作,医生会主动替你申请医药费也全免。
  就医的程序是这样的:先去社区看医生,给你的药量够吃2天。通常患感冒是不给药你吃的,他说要让你激活自身的免疫力,才能减少再次患感冒,除非你的症状很厉害,抗生素药更不会随便开给你吃。如果社区医生认为你应该去找专科医生,他会主动跟你联系另一家医院,然后你再跟专科医生预约看病时间。
  在加拿大,大多数人都拥有一口整齐、雪白的牙齿,这固然跟他们爱牙、洁牙、把自己的牙齿看得很重有关,还跟他们的另一项福利也有很大关系。有一些单位,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和贡献的大小,给以能够看牙医的福利,如果没有这项福利,自己去看,收费是很高的。
  我们亲自听到过一位华人在加国就医的例子:这位男子去加拿大三年后,得了一场罕见的皮肤病,先去社区医院求治,不见好转。转到专科医院,医生诊断为免疫机能缺失所致,需要服用提高免疫力和抗排斥力的药《骁悉》,这种药在国内每瓶700多RMB,含量仅美国产的一半(胶囊剂)。进口美国的药,每瓶300多加元(片剂),每月要服2-3瓶,要花费近1000加元。这位男子刚参加工作,付不起药费,单位替他报销了80%。医生主动提出给他增加一种针剂,可以加快疗程,要从美国进口这种药-人体免疫球蛋白,一月注射2针,每针2000多加元,医生还说可以帮他申请政府补贴。两个星期后,针剂从美国寄来,该男子的病情逐渐好起来了,每月花去1万多加元(相当RMB10万多元),全由政府补贴。他们的医生真正是做到了治病救人,从不考虑用药的贵重,考虑的是自己的医术的提高,更不用说去搞“以药养医”的事了。
  加拿大也有私人医生,主要是中医和牙医,因为看牙医比较奢侈,多数人是为了美牙,免费医疗没有覆盖它。还有部分私人诊所属于简易门诊,大多被纳入政府医疗体系,被划归社区医疗范围。
  加国也有中医,不少白人也接受了我国的针灸疗法。因为它没有副作用,对慢性病又有奇特的效果,很多加国人都乐意去看针灸医生。这些医院经常要预约才能就诊,所以他们很赚钱。为了增强疗效,他们还推荐某些病人吃补药,你还可以找他帮你购买正宗的美国花旗参,比市场上便宜很多。
  加拿大的医生,从医资格的取得是非常严格的,医学院的学生(学制好像是7年)在学习期间就跟随主治医生实习很长时间,他们毕业前基本已经具备从医能力。从事医生工作和护士工作,在地位、待遇方面没有多大区别,他们的敬业精神令人崇敬。
(二十七) 打工
   在加拿大打工,只要你有合法身份,是比较容易的。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小时8加元,大多数都在10元/小时。工作时间不等,有一天工作3小时的,有一周只工作3天的,最多每周40小时。如果需要加班,每小时另加一半的钱,出特殊情况外,不会占用双休日。这里的假日是比较多的,除了全国性的假日外,几乎每个月都另有一个假日。各省、市还有属于自己的特殊假日(如牛仔节仅限于卡尔加里一个城市),所有人员都一起休息。他们的假日除国庆日外,都规定在某月第几周的星期一,因此不会像中国那样常常要对换休息时间,造成人为紧张。加国的打工者因此也能得到充分休息并可以参加到普通人群的度假、娱乐等等活动中去。
  在加国打工一天,赚的钱可以够2周吃用,但不包括住和行。这里的工资是每周或每两周发一次,发的全是支票,很少有发现金的,除非你有特殊情况(发现金不用交税)。在许多超市,都可以遇到正在帮超市转运购物车的打工者,店内有调配蔬菜、水果的人员,不用问,他们至少也是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他们都干得很起劲,不会有人去鄙视他,不过他们多半是初来的打工者。在肯德基、在麦当劳、在快餐店,都有男男女女的打工者,他们一个月最少能赚1300-1600加元,基本可以维持三口之家的生活。有不少家庭,就靠两口子打工,三年下来,可以积攒首付钱购买小洋房。不过这些人都很累,有的打2份工,吃得比较苦,只敢吃鸡和肉,吃点水果,不敢多吃蔬菜,因为蔬菜比较贵。
  在卡尔加里,有一座专门做定制空调的厂,据说是全球最大的一个空调定制厂。只要你会一些电工知识,在那里总可以有事情做,做的好还可以长时间做下去。很多搞理科的人,包括硕士、国内高校老师和生物博士生也都在那里打工,他们多半是为了混“北美经历”。工厂根据你的知识和能力,把你安排到各个车间。在电路板车间,安排你的工作是给你一张图纸和一些材料,由你去设计最佳走线,自己钻孔、上螺钉、连接线路,根据线路板的大小,每天完成一块或几块。这个厂经常有超时加班,大家都很愿意,多做2小时相当于平时做3小时,何乐而不为!
  这里的越南人、斯里兰卡人、印度人也不少,他们的工作都很卖力,他们待人也不错。有一次,从未做过电工的一位华人被安排跟一位越南人做电路板安装,人家一天完成三块,这位华人还要不休息才完成一块。车间负责人想把他调换地方,越南人跟负责人说,他很用心,别人休息他还在干,他一定可以干好,后来把他留下来了。这位华人很感激越南人,给了他一包国产香烟,他十分高兴(很多加国人只买卷烟机自己做烟抽,买香烟很贵),后来他们的关系都很好,工作也都搞得不错。
  通过学习英语,也有打工甚至是找到工作的机会。政府办的英语班,学员学到了一定程度,要组织去工厂实习。实习期间有工资待遇,政府和工厂各出一半的钱。学校会把学员推荐给工厂,如果工厂接纳了他,就算有了工作。来艾伯塔最好找的工作是与石油有关的,因为这里出产石油,有专门输油管道通往美国。今年由于世界石油价格猛涨,政府赚了钱,艾伯塔省每人补贴400加元。
  移民到异国的人,内心都有一本心酸账,他们原本都有一份很不错的国内工作和较舒适的生活条件。到异国:远离亲人,人地生疏;睡地铺,捡废旧电器,吃便宜食品,每天都有不同的经历,每天都要自己去奔波、去做饭、去独自处理各种事情。做父母的如果看见了,都会很心疼。要想在异国立足,正如大多数移民所言:“不过五年,混不出一个人样来”。当然,什么都有例外,这主要取决于你的能力、你的知识在异国适用与否和你的决心。我们也遇到过不少吃后悔药的人,因为较长时间打工,学不能致用,有苦难言。但是,在这里还是要大胆地说一句真话:第一代移民都要做好“牺牲”自己这一代的准备,你们去主要是为自己的下一代创造一个优越的环境。因为只有他们,才能真正地同白人社会融合在一起。
  话说回来,熬过了寒冬,春天自然会到来。只要找到了适合你的工作,一年以后就会大变样,有了工作,就会有房子、有新车、有更高品质的生活,别人也会羡慕你。
  从英语或法语国家移民来加拿大,要占很多便宜,他们中的很多人很少去打工就能找到工作。因为应聘单位除了考察你的技术水平外,还要考察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多数人都是因为英语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而被落聘的。正因为如此,移民不但要打工-谋生和增长北美经历,一方面还要大力提高英语对话能力。加拿大有一条规定对移民很有利,只要有9个月的工作经历,包括打工和做义工(如果已有工作,要让老板辞退你),就能陆续领6个月的失业救济金(1000元/月左右),这是强攻外语和找工作的大好时机。有一位已经立足加拿大的华人对朋友说的好:“来了(Canada)的不要后悔,没有来(Canada)的也不必羡慕”,其中自有他的哲理,毕竟路是由自己走出来的。
(二十八)唐人街
  
  在世界各地的大城市中,大凡都有唐人街,这是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的。所谓唐人街,就是旅居国外的华人,在华人集中的地段修建的商业街。由于华人的勤奋,他们的资金积累快,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商业街,卡城的唐人街亦不例外。
  卡尔加里的唐人街,位于中心城区的中央,叫做中央大街,横穿中心城区。来到这条大街,就像来到了北京的王府井:红柱灰墙,飞檐走廓,雕梁画栋,张灯结彩,电杆上插着五光十色的串串小旗,格外引人注目,一派浓浓的乡土气息。卡城的任何一条街都没有这里的人多,虽说华人多一些,其他人群也不少,人们都喜欢来这里游逛购物和吃中餐。要知道,在加国吃中餐算是奢华的(比较贵),多数加国人都喜欢吃中餐,但苦于不会做。
  在这条大街上,有著名的霍英东老先生捐赠的《中华文化中心》,有中文报纸《星岛日报社》,还有台湾的洪门党总部及国民党驻卡城办事处,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还在它的屋顶上挂着呢。每到周五,华人都喜欢来这里,到《星岛日报》去拿免费的《大都会》报纸,上面登的都是各家超市商品的竞争价格,还有购买房屋,买卖汽车的信息,以及招工读书的消息等。如果你没有拿到报纸也没关系,在很多华人商铺和超市也能拿到,因为报社也分发给他们一部分了。
  在这里,中餐馆特别多,而且家家总是高朋满座。一些“饼屋”的生意也不错,到那里去可以因陋就简,同样能满足你的食欲。
  在这条长长的街上,家家门前都用醒目的汉字写着是什么商店,卖些什么,价格多少。大小商场、超市、百货、五金、医药、银行、保险、机票代售处等一应俱全,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遍布这里的参茸店和微型超市。《和记参茸号》是一家不大的中药铺,老板来自广东,是位医生,他们一家是20多年前来的移民。里面的西洋参全是美国的花旗参,价格比其他店要低一些。因为他们将整只人参按头部,中部,尾部和根须部分别切开,以不同的价格出售,(他还可以帮你把参切片带走)。按“小枝”,“中枝”,“大枝”分别标价,价格从每磅40—120加元不等。更好的,一磅需240元,能还一点价,有时他还可以帮你交税(在加国买东西,7%的联邦税是要另外交的)。可是,其他很多店铺也卖花旗参,他们大多没有把整枝参分割,只是按大小分别装在一个很大的铁桶内,仿佛人们都会一次去买它几公斤。
  为了方便华人购物,这条街上有几家副食小超市。有的建在地下室,有的门面很小,但是里面却很大。这是因为这里寸土寸金,每家门面都不太大。在这类超市中,正所谓“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柴米油盐酱醋茶,蔬菜水果肉鱼蛋样样全,就连洗锅用的竹刷也有卖的。在大型超市里能买到的日用品及食品,在这里通常都能买到。
  在唐人街上有家较大的《龙成商场》,占地面积比较大,里边装饰豪华,商铺林立。不但有购物场所,还有诊所及小吃店,走累了还可以到里边去休息。另一家《五丰商厦》更别具一格,除了卖百货电器外,还有理发,美容,桑拿,住宿等。
  在全卡城,消费都是用信用卡,唯独这里还保持着华人的老传统,一律用现钞。也是在这里而且只有在这里,居然还能看到当地个别老人在路边摆地摊,卖小菜、鲜花。同样只有在这里,还有一些老人站在路边休闲谈笑,就跟在中国一样。
  每逢走进唐人街,就像离中国近了许多,黄皮肤在这里比比皆是。新到的三五成群的大陆留学生,常常像在国内那样,身背双肩书包、携手并进、喜笑颜开地行走在不太宽阔的马路边,似乎离这个文明的社会还有一点距离。倒是这里的老侨胞,喜欢留意观察亚裔人群,好像是要寻找自己的同乡。有一次,我去拿<大都会>报,放在门外的免费中文报纸已经没有了,正向屋里探望。一位讲客家话的老者,在门口也在注意我,连忙对我说:屋里还有,我走进去拿到了一份,出来时很感谢他。本想同他聊一聊,可是我不懂客家话,只好再次说谢谢,他依然在看着我。
(二十九)再见 Calgary
  
  来加拿大几个月,样样事都感觉新鲜,加国人和蔼可亲,热情大方,乐于助人。他们从小培养成的独立、守法、负责、自强的优良品质;他们的朴素无华,讲求实际的生活作风;他们从小在没有任何外来压力情况下养成的竞争性格;他们对未来更加美好生活的孜孜不倦的追求;都能体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加拿大属于第一世界,是个发达国家。它的发达主要在于管理先进,城乡差距很小(乡村住的房子更好,有的移民还愿意跟农场主工作),城乡基本建设已甄完善。在加拿大,你有多少收入,应该缴纳多少所得税,不用申报,总在政府的掌控之中;你多交了税,政府也明白,年终会自动返还给你。你的信用卡号和驾照的号码都是跟你的枫叶卡号一致的,走到加国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改变,你也别想多开几个银行户头,转移资金。有些加国人还以多纳税为自豪,有的人主动给慈善机构捐钱捐物,政府还会给他减税。
  开车跑遍加国,不会遇到一个收费站。高速公路和普通路面没有区别,两边没有我国那些耗费钢铁资源的栏杆,也没有看到眼花缭乱的高架立交桥。车辆照样飞奔如流,交通四通八达。人家照样有工厂,汽车也很多,却见不到污染。人们不仅很少有后顾之忧(不愁看病,不愁养老,不愁孩子念书),而且政府部门总在继续改善着人们的生活待遇,对低收入者实行退税。
  加国另外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宁静和安全。卡尔加里和其他许多大城市的人口都在100万左右,但是这些城市的面积却比我国很多大城市要大。马路上除了飞奔的汽车外,很少看见行人,因而,连乌鸦、松鼠都能瞅空来大街上溜达,除了汽车,甚至不怕行人,显得分外宁静。在有些地段的马路边,日夜停泊着小车,夜间也有人敢把要运走的物资放在车上,不用担心有人去偷;哪怕是深夜回家,遇见路人还会彼此亲热地互打招呼,不用担心有歹人(人们身上不会带现金也是一个原因)。街道的四周几乎不见尘土,因为没有路的地方一定有草坪,就连没有种花的花坛也不例外(在其中摆放碎石)。路边的苍松翠绿、嫩叶灰中透蓝,不见尘土的踪迹。鞋子、内衣几天不换,室内门窗、家具几个月不去擦洗,依旧干净。走进室内,离开电梯就走地毯,室内更不会有灰尘。
  每天电台唯一报道的案例是交通事故,再就是谁家愿意领养异国儿童。一些加国老人,对领养我国孤儿总是情有独钟,可见加国人生活是多么自在。
  加拿大物产丰富,主要有木材、石油和金矿,国土总面积997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盖面积为44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国。人口只有3千多万,不足我国一个小省的人数,有一半人口集中在城市。尽管每年都有不少移民到来,增加的人数还是非常有限。加国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很少,绝大多数都是欧洲的老移民,因此不会有种族歧视。该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靠近美国的边线上,人口大都集中在五大湖流域,离卡尔加里300公里远的Edmonton算是最北边的一座大城市了。Calgary离美国边境只有200多公里,离美国最近的大城市是西雅图,跟到温哥华差不多远。每到7月,不少美国人开着小车来Calgary参加牛仔节或者去Banff旅游。加拿大曾经成功主办过1976年蒙特利尔和1988年卡尔加里两届冬奥会,现在又赢得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主办权。2002年,在卡尔加里北边的一个山坳中,还开过一次有世界大国首脑参加的“八国峰会”,下届峰会又选址加拿大。
  9月27日,天空非常晴朗,这天是“世界旅游节”。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卡尔加里,踏上了回国的旅程。在机上,俯瞰已经熟悉的卡尔加里,默默地在心中跟它再见。飞机飞越落基山,直抵温哥华,一路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清晰可见,环境保护极好。在温哥华机场,要等三个小时才能坐上返程的国航飞机,我们在机场的餐厅内吃了一次简单的午餐,这里的生活的确比卡尔加里贵。我们叫了两小碟食品:一份糯米皮包虾仁,另一份也是糯米包的什么,各四小枚,花了10加元,另外还要加70加分联邦税和1加元的小费,这是我们平生第一次吃饭要花小费。
  在通往北京的返程飞机上,我们一直留心观察机下的景象。从加拿大到美国阿拉斯加,一路山脉连绵,绿树青山,“白”路“黑”水,清晰可辨。当飞机穿过白令海峡进入邻近亚洲的鄂霍次克海上空时,这里因为靠近北极圈,海水的波纹看不见了,出现大片冰海,一些冰山还依稀可见。俄罗斯远东地区地貌也与北美极为相似,飞机继续朝外兴安岭飞去,进入黑龙江省境内。虽然是晴天,机下却总是蒙上一层分得很散的白雾,但整齐的农田植被还时断时续地可以见到。从飞入吉林上空开始,这里因为是重工业基地,污染极为严重,飞机四面八方的清晰度更差了。直到飞向北京的万里长城上空,飞机开始下降高度,这里的天空还比较透明,飞机下面的景色和游人可以看见。再往前飞,尽管飞机高度在不断下降,又是一片模糊。
  下了飞机,再仰望晴朗的天空,天的确不是那么湛蓝了,好像总有一层白纱蒙在蓝天之下。是气候条件的限制?是植被没有保护好?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也许兼而有之!可否借鉴别国的宝贵经验,认真加以解决呢,我们当然也想生活在一片蓝天白云之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