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身十字固动态图:“朱镕基热”引发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25:58


  人民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人物》杂志,刊登了一篇名为《我们为什么喜欢朱镕基?》的卷首语。近期由于《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的出版上市,“朱镕基热”再度成为一个文化现象。有媒体报道,购买者人潮涌动,各大书店遭遇“美丽的痛楚”脱销。

  笔者在当当网上购买,发现确实拿不到现书,只能“预订”。这在以往的畅销书中并不多见。而更为直接的一个感观,还是来自媒体,尤其是微博,微博上各种摘录书中内容的帖子随处可见,并受到追捧和热议。无疑,朱镕基确实“热”了。

  为什么会有“朱镕基热”?其实并不难理解,在朱镕基担任总理期间,就因为他的大胆改革和犀利言论而备受瞩目。大胆改革的形象,在当时,是他个人或一届政府的特色,在离任后,就是一笔留给后人的政治遗产。这也就是“每个人都在书写历史”的道理,政治人物尤其如此。

  尽管每一届政府,有每一届的事务和责任,但总有一些东西是超越时空的,比如政治形象和政治伦理,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正是靠这样一代代人累积起来的。

  朱镕基所累积的政治遗产,有人把它概括为“公”:《人物》杂志的那篇文章提出,人们喜欢朱镕基,最根本是因为他的“公”,公平公正、无私心,比如他的廉政、关心民生和敢怒敢骂、不做“好好先生”的个性;也有人概括为“能”,比如当年搞经济的大刀阔斧,国企改革,应对金融危机,推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整治证券市场等等。

  但不管怎么概括,有一条应该是大家公认的,那就是“搞改革”。1978年以来,中国最核心的一条发展主线就是改革开放,邓小平那一代领导人开创的这个事业,始终没有间断和偏离,直到今天,中国发展的唯一出路,仍然要靠改革。而朱镕基,无疑是这段进程中一个形象鲜明的人物。

  有网友说,“再掀‘朱镕基热’,说明现今的中国民众期望改革、期望敢于改革、敢于打破利益集团的领导人物出现。”这种看法不无道理。尽管在提倡“依法治国”的今天,改革已经不能再完全寄望于某个强人身上,但重温改革精神,官民各方汲取改革动力,无疑是“朱镕基热”的主要原因。

  书中被广泛转载的一段,是1998年3月朱镕基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即席讲话,当时谈及的一些问题,比如机构冗杂、官僚作风严重,官员到地方考察劳民伤财、浪费严重等等,至今仍然是改革的重要主题。这两年,公众热切关注的“三公消费”问题,还是政府机构自身的改革问题,包括推动国家各部委今年公开财政预算,也是这一主题下的举措。当年,朱镕基严厉地提出“约法三章”,此决心同样适用于今天的改革。这正是改革的一脉相承之处。

  所以,说到底,一句话,还是要“搞改革”。我们今天的很多问题,只有继续改革才能解决;公众心中的很多怨气,只有大胆改革才能化解。有些时候,改革慢了,都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哪怕方向是正确的,哪怕也在朝着那个方向去走。

  朱镕基当年讲到惩办腐败时,提到为自己“留一口棺材”。今天的改革难度,某方面来看确实难过当年:既得利益者反改革的能量更大,一些社会积弊危害更深。但从另一方面看,改革共识也变得更广泛和强烈了,尤其是民间和中产阶层变得更为活跃,公民的力量在壮大,改革上下互动、形成合力的可行性大大增加了。这些都是令人乐观之处。

  朱镕基谈到改革时说,如果本届政府都是“好好先生”,我们就对不起人民。中国的改革,需要这份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