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张超妻子工作:为何是月饼惹的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28:40
为何是月饼惹的祸

社会把脉 

邹振东

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政成本,更多地提供民利和赢得民心

月亮和人的情绪似乎难舍难分,人在月亮面前容易诗兴大发,也容易敏感起来。有经验的男人都知道,每一个月都有那么几天,对身边的女性要特别地呵护和包容。可惜,却似乎缺少“有经验的人”提醒我们的政府部门,对与月亮有关的政策要特别的谨慎。这不,在今年中秋来临之际,与个人所得税有关的中秋节单位发的月饼——被人们转化成了“月饼税”——触动了人们敏感的神经。

对月饼这种“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应不应该征税,几乎遭到舆论一边倒的反对。不仅网民骂声一片,就连“人民时评”也呼吁应正视公众的“税感焦虑”。我相信税务部门也非常焦虑:其实对月饼这种“所得”征税早已实施,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弹?依法征税何错之有呢?

一定是有地方错了,但错在哪里呢?

一些专家学者分析了民意反弹的种种原因,比如税负的不堪其重,税制的不尽合理,宣传的不太到位,税收的不够透明……

但这些答案似乎仍无法解释下列的问题:月饼税,既然收不了几个钱,税务部门为什么还要如此大张旗鼓地重复强调?既然增不了多少负,老百姓为什么还要如此小题大做卷起千层浪?逾九成反对的网民对一些税负更重的税种都老老实实地纳税,为什么独独要对一个不起眼的月饼税叫得那么大声呢?

其实我的纠结很简单。当专家告诉我种种理由,说明月饼税不过是众多复杂原因的一个出口。我好奇的就是:为什么是月饼税,成为了这样的出口?

“为什么是它?”我的好奇,绝不是无聊。因为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将指向比月饼税背后的机制更为现实迫切、也更具普遍意义的一个谜题:征收月饼税对国家的整体税收可以用九牛一毛来形容,减免月饼税对老百姓的税负减少也可以用杯水车薪来比喻,但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对双方没有多大好处、不损失多大利益的标的物上,权力和民意却造成这么大的对立呢?以至“人民时评”语重心长:“只有权力尊重权利,才有权利呼应权力。”

我能理解政府和民众在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的争议、反弹,甚至舆论大哗,因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双方的核心利益地带。起征点太高了,国家财政可能入不敷出;起征点太低了,老百姓的生活可能捉襟见肘。双方的拉锯,可以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但我真的不能理解税务部门和民众在月饼税上的争执,我困惑税务部门为什么要在吃力不讨好的地方锱铢必较,也思考民众为什么会在非核心利益上反应过激。

我一再推广这样的观点:人类太多的悲剧,并不是在你死我活的核心地带上的分歧,而是由于其他原因在鸡毛蒜皮的问题上产生误解,造成对立,最后掀起轩然大波。今天,也许可以进一步地指出:政府和民众、权力和权利之间非常多的摩擦、冲突和对立,其实也未必是核心地带的争执。

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我支持一切对结构性的困局、本质性的矛盾做好长时间的破解准备,但我也呼吁用最简单的方法和成本最低的手段,减少和避免一切不必要的麻烦、不理性的冲突、不值得的对立。一个政策的出台,一项法规的实施,一次执法的行动,请多考虑一下细节和环节,多讲究一下方式和方法,多运用一下技术和技巧,多留意一下习惯和习俗……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政成本,更多地提供民利和赢得民心。

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收费,其实也有很多改善的空间。十余年前我陪父母在北京紫禁城旅游,上厕所时发现有三个编制:一个开票,一个收钱,一个验票。这不禁让我父母感慨厦门全部免费的公厕。坐长途车的都有这样的记忆,遍地开花的公路收费站,往往进一个辖区要收费,出一个辖区又要收费。厦门的鼓浪屿至少1950年代就实施单向收费,上鼓浪屿坐渡船不买票,出鼓浪屿才收费。这样形成了厦门一个良好的习惯,几乎所有的公路隧道桥梁要么免费,要么单向收费。而且收费站一定是设在离开厦门的路段,美其名曰:进厦门欢迎,畅通无阻;离开厦门,舍不得您,交一点钱;如果您不愿意交这个钱,那就别离开了。一个简单的双向收费改单向,钱没有少收,编制成本至少减少一半,又减少堵车,让人家舒服。类似这样简单易行,既给老百姓方便和实惠又减少执政成本的执政智慧,为什么不多琢磨一点,多开发一些呢?

走遍中国大地,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户外广告,一个或者几个穿着税务制服的帅哥美女,敬着标准的人民解放军军礼,上面写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或者“向光荣的纳税人致敬”标语,我不知道今年的月饼税可以收到多少钱,但一个月饼税冷下来的民心,要多少个税法宣传周才能温暖回来呢?

(作者为厦门卫视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