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蛇病结疤是好了吗:景公路寝台成逢于何愿合葬晏子谏而许第二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10:35


景公成路寝之台,逢于何遭丧,遇晏子于途,再拜乎马前。晏子下车挹之,曰:“子何以命婴也?”对曰:“于何之母死,兆在路寝之台牖下,愿请命合骨。”

晏子曰:“嘻!难哉!虽然,婴将为子复之,适为不得,子将若何?”对曰:“夫君子则有以1,如我者侪2小人,吾将左手拥格3,右手梱4心,立饿枯槁而死,以告四方之士曰:‘于何不能葬其母者也。’”

晏子曰:“诺。”遂入见公,曰:“有逢于何者,母死,兆在路寝,当如之何?愿请合骨。”公作色不说,曰:“古之及今,子亦尝闻请葬人主之宫者乎?”

晏子对曰:“古之人君,其宫室节,不侵生民之居,台榭俭,不残死人之墓,故未尝闻诸请葬人主之宫者也。今君侈为宫室,夺人之居,广为台榭,残人之墓,是生者愁忧,不得安处,死者离易,不得合骨。丰乐侈游,兼傲生死,非人君之行也。遂欲满求,不顾细民,非存之道。且婴闻之,生者不得安,命之曰蓄忧;死者不得葬,命之曰蓄哀。蓄忧者怨,蓄哀者危,君不如许之。”公曰:“诺。”

晏子出,梁丘据曰:“自昔及今,未尝闻求葬公宫者也,若何许之?”公曰:“削人之居,残人之墓,凌人之丧,而禁其葬,是于生者无施,于死者无礼。《诗》5云:‘6则异室,死则同穴。’吾敢不许乎?”逢于何遂葬其母路寝之牖下,解衰7去绖8,布衣縢9履,元10冠茈1112,踊13而不哭。躄14而不拜,已乃涕洟15而去。

【译文】景公修建成路寝之台,碰上逢于何遭遇丧事,在路上遇见晏子,就在晏子马车前再三叩拜。晏子下车拱手还礼,说:“先生对晏婴有什么教诲?”逢于何回答说:“我逢于何的母亲死了,占卜要葬在路寝之台的墙基下,希望请求国君准予合葬。”

晏子说:“咦!这很难啊!虽然如此,我晏婴将为先生禀报此事,如果请求得不到同意,先生怎么办呢?”逢于何回答说:“君子总是有用的,像我辈这样的小人,我将左手抱着丧车,右手敲打心胸,站立着饥饿枯槁而死,用来告诉四方人士说:‘我逢于何是不能安葬母亲的人。’”

晏子说:“好的。”于是入宫见景公,说:“我碰见有个叫逢于何的人,母亲死了,占卜应安葬在路寝之台的墙基下,当如何处理此事?他希望合葬。”景公脸色很不高兴,说:“从古到今,先生听说过请求安葬死人在国君的宫室下吗?”

晏子回答说:“古代人民的君主,他们的宫室修建得节制,不侵害活人的居室,楼台亭榭俭朴,不毁坏死人的坟墓,所以从没有听说过请求安葬在国君的宫室下的。如今君主大肆修建宫室,夺取活人的居室,广为修建台榭,摧残死人的坟墓,因此活着的人忧愁,得不到安居,死去的人分离,得不到合葬。丰富于玩乐奢侈遨游,对活着死去的人都一概轻慢,这不是君主应有的行为。顺从欲望满足需求,不顾及小民,不是生存之道。况且我晏婴听说,活着的人得不到安居,就称之为蓄积忧愁;死去的人得不到安葬,就称之为蓄积悲哀。蓄积忧愁就会有怨恨,蓄积悲哀就会有危险,君主不如允许他的请求。”景公说:“好吧。”

晏子出宫,梁丘据说:“从古到今,从没有听说过请求安葬死人在宫室下的,为何允许他呢?”景公说:“剥夺活人的居室,摧残死人的坟墓,侵犯别人的丧葬,而且禁止安葬,对于活着的人是没有施恩,对于死去的人是无礼。《诗经》上说:‘活着不能在一起,死了愿与你同穴。’我敢不允许吗?”逢于何于是安葬母亲在路寝之台墙下,然后脱去丧服解除丧带,穿上布衣藤鞋,头戴冠帽紫草结带,登台而不哭。瘸腿而不拜,完毕后才流着泪而离去。

【说明】这是在路寝之台还没有修建完毕之时,吴则虞云:“《御览》五百五十五引‘台’作‘基。’”又云:“‘成路寝之基’,是基成而台犹未筑也。逢于何父先葬于此,故于何有求母合葬之请。”这个分析是对的。新建筑选新址,难免要碰到这种迁移坟墓的情况,原主不愿意迁坟,就应该尊重主人的意愿,这就是社会行为规范。

——————————————————

【注释】1.以:(yǐ椅)《书·康诰》:“远乃猷,裕乃以。”《诗·召南·江有汜》:“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诗·周颂·载见》:“率见昭考,以孝以享。”《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易·兑·象》:“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小尔雅》:“以,用也。”《孟子·梁惠王下》:“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韩非子·饰邪》:“昔者舜使吏决鸿水,先令有功而舜杀之。”有以则行,无以则止。”《说文》:“以,用也。”《玉篇·人部》:“以,用也。”这里用为“用”之意。

2.侪:(chái柴)《左传·宣公十一年》:“吾侪小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郑同侪。”《左传·成公二年》:“文王犹用众,况吾侪乎?”《礼记·乐记》:“故先王之喜怒皆得其侪焉。”《说文》:“侪,等輩也。”这里用为同辈、同类的人之意。

3.格:(gé隔)通“辂”。辂车,即大车。

4.捆:(kǔn悃)叩击。《孟子·滕文公》:“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5.诗云:见《诗·王风·大车》。

6.穀:(gǔ谷)《诗·王风·大车》:“穀则异室,死则同穴。”这里用为活着之意。

7.衰:(cui催)古代用粗麻布制成的毛边丧服。《周礼•天官•内司服》:“共丧衰亦如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子墨衰緻,梁弘御戎,莱驹为右。”《荀子•礼论》:“无衰麻之服。”

8.绖:(dié谍)旧时用麻做的丧带,系在腰或头上。古代用麻做的丧带,在头上为首绖,在腰为腰绖。也专指腰带。《周礼·司服》:“弁绖服。”《管子·小问》:“夫渊然清静者,缞絰之色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子墨衰绖。”《仪礼·丧服》:“苴绖。”《说文》:“绖,丧乎带也。”

9.縢:(teng腾)同“藤”。木本蔓生植物的枝茎,藤条。

10.元:(yuán原)《书·金滕》:“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孟子·滕文公下》:“勇士不忘丧其元。”《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礼记·曲礼》:“牛曰一元大武。”这里用为“头”之意。

11.茈:(zǐ紫)茈草即紫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暗紫色,含紫草素,可作染料,也可药用。《管子·轻重丁》:“昔莱人善染,练茈之于莱纯锱。”

12.武:(wǔ午)古通“怃”。古时冠上的结带。《晏子春秋卷二·内篇谏下第二》:“布衣縢履,元冠茈武,踊而不哭。”《礼记·玉藻》:“缟冠玄武。”

13.踊:(yǒng泳)登、登上。《晏子春秋第六·内篇杂下》:“景公为路寝之台,成,而不踊焉。”

14.躄:(bì毕)《管子·入国》:“聋、盲、喑哑、跛躄、偏枯、握递,不耐自生者。”《礼记·王制》:“瘖聋跛躄。”《淮南子·说林》:“躄者见虎而不走。”《史记·平原君虞卿传》:“民家有躄者。”这里用为瘸脚之意。

15.洟:(ti敌)《易·萃·上六》:“齎咨涕洟,无咎。”《说文·水部》:“洟,鼻液也。”这里用为“鼻涕”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