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衣: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卷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21:04:37
当前位置: 首页(大藏经在线阅读)大藏经阅读诸宗部三 原夫如来一代教海。虽文言浩瀚。理趣渊冲。
而显之与密统尽无遗。显谓诸乘经律论是
也。密谓诸部陀罗尼是也。爰自摩腾入汉。三
藏渐布于支那。无畏来唐。五密盛兴于华夏。
九流共仰七众同遵。法无是非之言。人析修
证之路。暨经年远误见弥多。或习显教。轻诬
密部之宗。或专密言。昧黩显教之趣。或攻名
相。鲜知入道之门。或学字声。罕识持明之轨。
遂使甚深观行。变作名言。秘密神宗。翻成音
韵。今[廷-壬+西]不揆琐才。双依显密二宗。略宗成佛
心要。庶望将来悉得圆通。故依教理略启四
门。一显教心要。二密教心要。三显密双辩。四
庆遇述怀(已下四段之中。为避文繁。或暗用圣教。或义引经文。览者应知)。且初显
教心要者。谓贤首清凉。共判如来一代时教
而有五种。一小乘教。谓阿含等六百余卷经。
婆沙等六百余卷论。说一切法从因缘生。明
三界不安。了人空真理。修自利之行。忻小乘
之果。二大乘始教有二。一法相宗。谓深密
佛地等数十本经。瑜伽唯识等数百卷论。说
一切法皆是唯识。了二空真理。修六度万行。
趣大乘佛果。于中多谈法相之义。二无相宗。
谓诸部般若等千余卷经。中百门等数本论
文。说一切法本来是空无始迷情妄认为有。
欲证菩提以为所得。修习万行。于中多谈无
相空义。斯之两宗。皆是大乘初门。故名曰始。
始者初也。三一乘终教。谓法华涅槃等四十
余部经。宝性佛性等十余部论。说一切众生
皆有佛性。从本已来灵明不昧。了了常知。无
始迷倒不自觉悟。欲成佛果须先了悟自家
佛性。后方称性修习本有无量妙行。多谈法
性是大乘尽理之教。故名曰终。终者尽也。四
一乘顿教。谓楞伽思益经文。达磨所传禅宗。
说一切妄相本空真心本净。元无烦恼本是
菩提。唯谈真性不依位次成佛。故名曰顿。五
不思议乘圆教。谓华严一经。十地一论。全说
毘卢法界普贤行海。于中所有若事若理若
因若果。一具一切重重无尽。总含诸教无法
不收。称性自在无障无碍。迥殊偏说故名为
圆。此之五教。前前者是浅是权。后后者是深
是实。若以圆教望之前四。皆是应根权施设
也(今且据对待而论。言前四是权圆教为实。若定执圆教为实缺前四教亦非圆畅。若五教俱传偏圆共
赞。逗根方足已下为圆教。中具含前教行门。故不别说)今依圆教修行略分
为二。初悟毘卢法界。后修普贤行海。且初悟
毘卢法界者。谓华严经所说。一真无障碍法
界或名一心。于中本具三世间(一器世间。为一切国土。二众生
世间。谓一切有情。三智正觉世间。谓一切圣人)四法界(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事理无碍法
界。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染净诸法。未有一法出此法
界。此是一切凡夫圣人根本之真心也(亦是根本之真
身)泛言真心而有二种。一同教真心。二别教
真心。于同教中复有二种。一终教真心。二顿
教真心。且初终教真心者。故首楞严经云。当
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
世界在虚空耶(自家真心犹如太清之天。十方虚空喻似一片之云。即知真心极大虚空
极小。虚空比于真心尚尔极小。况诸世界在虚空中耶)又云。空生大觉中。如
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大觉即是真心
异名。真心广大犹如大海。虚空微小似一浮沤。况诸国土皆依虚空生耶。若比真心即是小中之小)又
云真心遍圆含里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
如彼十方虚空之内。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又
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
真心中物。又云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
提妙明真心(既言皆即菩提妙明真心。非是世间诸法在真心内别有其体。即知尽法界所
有。虚空大地情与非情。全是一味妙明真心。凝然清净不增不减)一切众生从无始
来迷却此心。妄认四大为身缘虑为心。譬如
百千个澄清大海不认。但认一小浮沤(若了四大之身
缘虑之心。缘生无性全是真心。如了浮沤。缘生无体全是海水。近有儒生罕览佛经。闻斯广大真心懵然未
信。余寻喻云。此是如来亲说。但是自心迷倒不见。安得不信。且如俗书庄子云。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
之大不知其几千里。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将徙于南溟。水
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列子云。世岂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
之。不可为自目不亲睹。亦不信有此物耶。俗书所说有相物情尚尔。何况如来所说无相真心也。宝性论云。
声居者不知宇宙之通泰是也)后顿教一心者。谓绝待一心。弥
满清净中不容他。一切妄相本来是无。绝待
真心本来清净。华严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
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起信论云。
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
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唯是
一心故名真如。谓前终教随众生迷说有色
身山河虚空大地世间诸法。令诸众生翻妄
归真。了达色身山河虚空大地世间诸法。全
是一味妙明真心。今顿教中。本无色身山河
虚空大地世间诸法。本是一味绝待真心。故
清凉云。总不说法相唯辩真性。即知周遍法
界。本是一味绝待真心。寂然清净不生不灭
不增不减。欲要易解周遍法界。喻似一颗莹
净圆珠。朗然清净无影无像无内无外。清凉
云。照体独立物我一如。达磨云。我法以心
传心不立文字。即传此心。曹溪云。明镜本清
净何假出尘埃。亦是此心也。一切众生从无
始来。不了此心妄见诸相。犹如眼病横见空
华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
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若了真心本无诸相。如虚空中本
无诸华。圆觉经云。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流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今
顿教中空华之喻甚为切要。今时缁素宗禅者。极广洎乎开示此心多不入神。如叶公好龙真龙现前愕然不顾。
若未悟此心非是真禅。是故欲修禅行。先须了悟此一心也)二别教一心者。谓
一真无障碍大法界心。含三世间具四法界。
全此全彼而无障碍。即知包罗法界圆裹十
方。全是一真大法界心。于此一真大法界内。
所有若凡若圣若理若事。随举一法亦皆全
是大法界心。乃至唯举一尘亦皆全是大法
界心。华严经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
中见法界。又一尘既是大法界心。于此一尘
大法界内。复举一尘亦皆全是大法界心。若
横若竖重重举之。重重皆是大法界心。故清
凉大师。于华严十地品疏。说帝网无尽一心
也。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妄。不知无尽法界
是自身心。于中本具帝网无尽色心功德。即
与毘卢遮那身心齐等。却将自家无障无碍
佛之身心。颠倒执为杂染众生。譬如金轮圣
王统四天下。身智具足富乐无比。忽然昏睡
梦为蚁子。于梦位中但认已为蚁子。不觉本
是轮王(无尽法界之佛世喻难况。今但喻迷真执妄之义。智者应知)是故欲求
成就究竟佛果。切须悟此毘卢法界。若未悟
此法界。纵经多劫修习万行。徒自劳苦不得
名为真实菩萨。亦不能生如来家。故华严经
云。不了于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颠倒慧增
长一切恶。清凉云不依此悟所作非真。自为
修行元来结业(此无尽法界一心人罕能知。知亦寡信信亦鲜解。解亦难臻此境。是以
多劫菩萨不信不解。上首声闻如盲如聋。其有宿熏圆根宜此驻意。若能信悟在怀。当日生于佛家。恐人难
信今举例况之。如法苑珠林说。有一术人路行见一人担檐上有笼子可受升余。告担人云。我步行疲极。欲
寄君笼子内。愿相许耳。担人虑是狂人。便语云任君入耳。乃跳入笼子中。笼子非大术人非小。担之而行
也。不觉重行数十里。担人于一树下住食。乃呼术人共食。术人云我自有饮食。担人视之。见笼中有种种
器物饮食。告担人云。我欲与妇共食。即口中吐出一女子。容貌甚美二人共食。食已其夫便睡。妇告担人。
我有外夫欲来共食。夫若觉时君勿道之。妇便口中出一丈夫共食。三人笼中全不逼窄。良久其夫身动欲
觉。其外夫告担人云且去。其妇即置外夫口中。器物饮食亦置口中。其夫觉已。复置妇在口中云云。此是
世间小术尚尔。重重相容而无障碍。岂况毘卢无障碍
法界耶。应须谛而信之思而解之。勿要高推圣境虚度一生者哉)后修普贤行海
者。既得了悟无障碍法界。于自本心。于中本
具十华藏世界微尘数相好。帝网无尽神通
功德。与十方诸佛更无差别。奈无始局执妄
情。习以性成卒难顿尽。致令自家神通功德。
不能尽得自在受用。故须称自家毘卢法界。
修本有普贤行海。令无尽功用疾得现前。华
严经云修此法者少作功力疾得菩提。虽普
贤行海浩瀚无涯(一藏教中所说行门。皆是华严普贤之行。但应权浅根宜之流出也)
今就观行略示五门。一诸法如梦幻观。二真
如绝相观。三事理无碍观四帝网无尽观。五
无障碍法界观。且初诸法如梦幻观者(即当事法界观)
谓常观一切染净诸法。全体不实皆如梦幻。
此能观智亦如梦幻。华严经云。譬如梦中见
种种诸异相。世间亦如是与梦无差别。又云
度脱诸众生令知法如幻。众生不异幻了幻
无众生。又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
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肇公云。虚兮
妄兮三界不实。梦兮幻兮六道无物。一切众
生从无始来。执一切法而为实有。致使起惑
造业循环六道。若常想一切名利怨亲三界
六道。全体不实皆如梦幻。则爱恶自然淡薄。
悲智自然增明(此梦幻观圆觉疏中名起幻消尘观。天台名假观。亦名方便随缘止。谓
分明鉴照曰观。寂然不乱曰止即观中便有止。止中便具观。乃止观双运也。余诸止观准此解之。若人虽信
解圆教。而烦恼厚重不能习得此梦幻观者。应作不净观。谓观身五种不净。一种子不净。谓父精母血赤白
二色和合成故。智度论云。是身种不净非余妙宝物。不由白净生但从秽道出。二住处不净。谓在母腹中生
脏之下熟脏之上。不净流溢污秽充满。彼中住故。又海山云。不净乃作衣装。污秽便为饮食。三自体不净。
谓三十六物皆是不净共和合故。言三十六者。外有十二。发毛爪齿垢污大小二遗眵泪涕唾。次有十二。皮
肤血肉肪犒脑膜骨髓筋脉。中有十二。心肝胆腑脾肾肠胃生脏熟脏赤痰白痰。即知从顶至足皆是不净。永
嘉师云。革囊盛粪脓血之聚。不净流溢虫蛆住处。鲍肆厕孔亦所不及。四自相不净。谓九窍常流诸秽恶故。
言九窍者。两耳出垢两眼出眵泪。两鼻出浓涕。口出涎唾。大便道出屎。小便道出尿。智度论云。种种不
净物充满于身中。常流出不净如漏囊盛物。五究竟不净。谓命终身坏[舽-舟+月]胀臭秽。脓血蛆分不堪近故。天台
云。从足至头从头至足。循身观察唯见[舽-舟+月]胀坏烂。大小便道虫脓流出。臭极死狗。心地观经云。应观自身
臭秽不净。犹如死狗。金光明经云。我从久来恃此身。臭秽脓流不可爱。虽常供养怀怨害。终归弃我不知恩。
观自身竟复观他人。若男若女所有之身。皆具五种不净。乃至观一切世间有情之身。皆是不净。故起信论
云。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既观皆是不净。贪爱之心自然不起。阿含经说。
昔有国王嗜欲无厌。有一比丘以偈谏曰。目为眵泪窟。鼻是秽涕囊。口为涎唾器。腹是屎尿仓。但王无慧目。
为色所耽荒。贫道见之恶。出家修道场。天台云。虽观不净能成大事。如海中尸依之得度。或作骨锁观。
应先观想自身额上。皮肉烂坠唯见白骨。渐渐从狭至宽。想于一头皮肉烂坠见于白骨。乃至全身皆见白骨。
既见自身一具骨锁。分明现已。复观余人烂坠亦尔。观第二具已。渐次观于一房一寺一城一国乃至遍地。以
海为边骨锁充满。为令观心增长。复却从宽至狭渐略而观。唯见一国皆是骨锁。渐见一城一寺一房一具。
又于一具中。乃至渐渐唯见眉间少许白骨。见眉间已专注一缘湛然而住。如是修习乃至得定。此观成就一
切贪爱自然消亡。或作数息观。应从浅至深次第进修。先须调和自家气息。不涩不滑专注一心数出入息。先
数入息后数出息。从一至十终而复始。想心在数不令散乱。若宽自心不假功力。运任徙一至十住数息中。
然更一心随息出入。若息入时心乃随之。从鼻至喉从
喉至心。脐臗脾胫乃至脚指。若息出时心亦随之。息出离身为至一[打-丁+桀]一寻等。一心恒随息之出入。若觉心
息任运相依。然更系念唯在眉间。或在鼻端安止其心。观息住身如珠中缕。为冷为暖为损为益。若觉身湛湛
然悦乐。然更谛观微细之息。及观全身三十六物内外不净。又观心识刹那不住。如是修习觉息出入遍诸毛
孔。心眼开明彻见身内。三十六物及诸虫户。方更转修。其余行门更有别说。恐繁且止。如经中说。观出入
息三世诸佛入道之初门也。或作我空观。应须作意推寻。今此之身本来无我。但是色心二法和合为相。色有
地水火风之四类。所谓毛发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是其地。涕唾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是其
水。暖是其火。动转是风。心有受想行识之四类。所谓领纳是受。取像是想。造作是行。了别是识。于此八类
何者是我。若皆是我即有八我。又况色中复有三百六十段骨。段段各别。皮毛筋肉肝心脾肾各不同。是诸心
数等亦各不同。见不是闻喜不是怒。既有此众多之物。不知定取何者为我。若皆是我我即百千。一身之中多生
纷乱。离此之外复无别法。翻覆推我皆不可得。便知此身但是众缘假和合相。本来无我。行者昼夜恒作此观甚
妙。为一切众生从无始来。执身为我因宝此我。贪求名利欲荣益我。嗔违情境恐侵损我。愚痴之情非理计校。
今既常观此身本来无我。即三毒自灭。三毒既灭三界自离也。或他法空观。应须谛观此身色心二法。色有地水
火风。心有受想行识。于此八法一一谛观。皆从缘生都无自性。八法当体皆是空也。初心行者。宜习此等观
门。随心所乐或一或二。乃至五种皆得修习。心观法门唯贵修炼。炼之有味说之言淡也)二真
如绝相观者(即当理法界观)于中安心复有三门。一者
常观遍法界。唯是一味清净真如。本无差别
事相。此能观智亦是一味真如。华严经云。一
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
现前。又七祖禅师云。无念念者即念真如。六
祖释无念云。无者无诸相。念者念真如。此
乃想念诸法全是真如。虽然想念本无想念
之相。故起信论云。虽念无有能念可念(此中所想
真如。即是前顿教中所说绝待真心也。此门行者常想一切诸法。唯是一味清净真如本无生灭。是名真如三昧。
亦名一行三昧。亦名无生三昧)二者若念起时但起觉心。故七
祖云。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于
此。即此觉心便名为观。此亦虽起觉心本无
起觉之相(此门行者一切时中。心念若起但起觉心。便是修行要妙之门)三者拟
心即差动念便乖。但栖心无寄理自玄会。故
华严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
是佛不可得思量。又古德云。实相言思断真
如绝见闻。此是安心处。异学徒云云。此但任
其本性自照。更不起新生慧解故。圆觉经云。
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
无了知不辩真实。又贤首云。若起心作凡行
圣行。非是真行。不作一切行行心无寄。是名
大行。此门即以本性自照名观(此门行者一切时中心无所寄。是
名真修。虽然备修万行。于万行中心无所寄。又禅宗东夏七代祖师。所传心要而有三门。摄尽无遗。一见性
门。先须了悟绝待真心。一切妄相本无。真心本净。即心是佛非假外求。即前顿教一心是也。二安心门。如上
所说想念真如等三门是也。三发行门。须备修菩萨六度万行。具依三门即是正禅。随阙一门便成偏见。达磨
云。我法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此心是一切众生清净本觉。亦名佛性。欲求佛道须悟此心。即是见性门。又云
如是安心所谓壁观。令修道人心住真理。寂然无为喻似墙壁。不起分别即是安心门。又云如是发行所谓四行。
一报怨行。谓修道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逐末流浪诸趣。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
无犯是我宿怨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二随缘行。
谓修道人若得胜报荣誉等事。当自念言。一切诸法皆从缘生。是我过去修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
之有。得失随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嗔风不生。三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
反。三界九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于三界内无所愿乐。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四称法行。谓性净
真理目之为法。而此理性本无悭等一切万恶。应称理性修布施等一切万善。斯之四行即是发行门。又草堂禅
师圆觉疏中亦有三门。大同于此。一先悟圆觉性。谓一味清净真心。二次发菩提心。谓大悲大智大愿。三后修
菩萨行。谓六度万行等法。斯之三门禅。学之者甚为切要。若不圆修三门。无由离诸邪见。谓古来禅宗诸家语
录。多分但应当时根宜。或唯说见性。或但言安心。或只谈发行。又于安心发行中复各有多途。或但明一途等
云云。今此诸门心若通达。然后披览诸家禅教。乃各知其旨归)三事理无碍观者
(即当事理无碍法界观)谓常观一切染净事法。缘生无性
全是真理。真理全是一切染净事法。如观波
全是湿。湿全是波。故起信论云。虽念诸法
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
乐等报不失不坏(理不碍事也。如湿性虽一。不碍波浪成多)虽念因
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事不碍理也。如波浪虽多。
不碍全是湿性。若习假空中三观者。谓想一切诸法缘生无性。举体全空即是空观。如观镜中像全无实体。若
想一切诸法虽有不实皆如梦幻。即是假观。如观镜中像有而不实。若想一切诸法。全是一味妙明真心。如前终
教所明广大真心是也。即是中观。如观明镜。此之三观。或单修一门或渐次俱修。或一时齐修任器取舍)
四帝网无尽观者(即当事事无碍法界观)于中略示五门。
一礼敬门二供养门三忏悔门四发愿门五持
诵门。初礼敬门者。谓想尽虚空遍法界尘尘
刹刹。帝网无尽三宝前。各有帝网无尽自身。
每一一身各礼帝网无尽三宝。每一一三宝
前。各有自家帝网无尽身礼。更想此一门。尽
未来际无有休歇。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
意业无有疲厌(或坐中作此观想。或晨昏礼佛暂时歛念。入此观门功德无尽。清凉云。
不入此观徒自疲劳。或且入纯门。想遍法界纯是毘卢佛。或准提等每一尊前且想一身礼。更若难入且想十尊
佛。每一尊前有一身礼。习之稍熟渐增。百尊千尊乃至无尽。下准此门习之)二供养门。
想尽虚空遍法界尘尘刹刹。帝网无尽三宝
前。各有帝网无尽自身。每一一身各出帝网
无尽供具所谓香华灯烛衣服饮食幢旛伞
盖。璎珞云楼阁云等。每一一身所出供具。各
供养帝网无尽三宝。每一一三宝前。有帝网
无尽身供养。更想此一门。尽未来际无有休
歇。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或坐中想此供养。或佛前烧香奉华。时暂入此观。或无香华但合掌入此观门。功德亦无穷尽)三忏
悔门。想尽虚空遍法界尘尘刹刹。帝网无尽
三宝前。各有帝网无尽身。每一一身尽皆志
诚忏悔帝网无尽罪障。所谓自从无始迄至
今身。所造五逆十恶等罪烦恼所知等障。每
一一身忏悔帝网无尽罪障。每一一罪障有
帝网无尽身忏悔。总想此一门。尽未来际无
有休歇。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
疲厌(或坐中想此忏悔。或佛前忏悔时作此观门)四发愿门。想尽虚
空遍法界尘尘刹刹。帝网无尽三宝前。各有
帝网无尽身。每一一身各发帝网无尽愿。所
谓无边众生誓愿度。无边烦恼誓愿断。无边
佛法誓愿学。无边福智誓愿集。无上菩提誓
愿成。并自心所乐善愿尽总发之。每一一身
发帝网无尽愿。每一一愿有帝网无尽身发。
总想此一门。尽未来际无有休歇。念念相续
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或坐中念炼。或佛前发愿时作此
观想)五持诵门。想尽虚空遍法界尘尘刹刹。帝
网无尽三宝前。各有帝网无尽身。每一一身
各持帝网无尽真言教法诸佛菩萨名号。每
一一真言教法诸佛菩萨名号。有帝网无尽
身持。总想此一门。尽未来际无有休歇。念
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或持课诵经等
时。先作此观想竟。然后持诵甚妙。上之五门既尔。若其余行门准此习之。若习相即观者而有四句。一者一即
一。谓观一毛即一耳时。一耳同时却即一毛。二者一切即一。三者一即一切此两句应合而观之。谓观一切尘即
一佛时一佛同时却即一切尘。四者一切即一切。谓观一切人即一佛时。一切佛同时却即一切人。每句之中一
切诸法例准观之。若习相入观者亦有四句。一者一摄一带之入一。谓观一人摄一佛。带之将入一菩萨中。如东
镜摄南镜。带之将入西镜中。二者一摄一切带之入一。谓观一华摄一切河带之将入一山中。三者一切摄一带
之入一切。谓观一切尘摄一佛。带之将入一切毛中。四者一切摄一切带之入一切。谓观一切树摄一切神。带之
将入一切海中 每句之中一切诸法例准观之。此相即相入二观。随观每句之中。复有总观别观等。多[番*去]观心恐
繁不示。但专心修炼自然晓达。故裴公法界观序云。但使学人冥此境。于自心心慧既明。自见无尽之义。不在
备通教典碎列科段。若习同时具足相应观者。谓随观一法同时具足法界诸法也。其余玄门例此解之。若有乐习
圆宗三观三止者。谓行者观一人时便成三观三止。且就一人之身具明三谛。人身假相有故名俗谛。人身缘生
无性色体空故名真谛。人身假相无别自性。举体全是寂照真理。名中道谛。然此三谛。体用无碍空有相融。即
一而三即三而一。法本如是。依此三谛行者观察成三观三止。谓行者心观人身假相幻有。名假观。即此观心了
假相时。离实有执。名方便随缘止。又观人身色体全空。名为空观。即此观心了色空时。离于色体。实有之
执。名体真止。又观人身举体全是中道实性。名中道观。即此观心离相有执及离体空执。名远离二边分别
止。如是观心于一念中。齐见三谛义立三观。离三种执义立三止。三观三止只是一心。即一常六即六常一。将
此一心契同所观。三谛体用空有无碍之境。心境常融复常历然。既观一人之身而成三观三止。观一切法例皆如
是。问曰夫大行统唯无念。何以此帝网相即等观。令人起无尽想念。岂不疲役身心耶。答云若此见者。是离念
外求无念者。尚未得于真无念。真无念者念本无。无何能更得念与无念之无碍。又若得真无念。但是无尽行中
之一行。岂得总遮无尽之圆行耶。此问答意出华严大疏。若不习帝网相即等观。终不能得无碍佛果。今有小
根闻此法门。即嫌繁乱全不介怀。昔人云。井蛙不能居海。泰山难以处囊是也)五无障碍
法界观者(即当四法界所依总法界观)谓常观想一切染净诸
法。举体全是无障碍法界之心。此能观智。亦
想全是法界之心。华严经云。知一切法即心
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又清凉云。若知触
物皆心方了心性。今此无障碍法界中。本具
三世间四法界一切染净诸法。未有一法出
此法界。而此法界全此全彼互无障碍。则知
根根尘尘全是无障碍法界。若于四威仪中
常观根根尘尘。皆是重重无尽法界。即习普
眼之境界也(此观是一切三昧观门根本。若常修习一切三昧观门自然现前)上来
所说诸多观门。或乐总修者或修一二者任
情皆得。但专切修炼。一生不克三生必圆。又
行者须起思想。想得现前常现不隐。方是华
严圆教真行。清凉疏主。事事无碍十玄门中
多有六句。前五句是起想修炼。炼得现前更
不想炼。虽不想炼常现不隐。方成第六行句。
法界观云。深细思之令现在前。圆明显现称
行境界(圭山禅师释云。思之令现为真解也。已现即不更思。虽不更思而亦常现不隐。方为实行)
又一行禅师云。先须起想想得现前。然后用
般若空而净除之。即成不思议大用顿入佛
果。若不起心观之错会般若意也。纵尔入空
亦失圆顿之道。圆宗行者。炼修功至豁然言
亡虑绝。了了分明方为真行。若得如是。四威
仪中常见不思议境界。愿修道者于此留心。
本来如是但昧之不见。又修心行者。或有诸
[番*去]善恶梦境。或逢种种魔障。或现种种违顺
境界。或闻种种善恶之声。或诸[番*去]虫蚁身上
行走。或身心不安多思多虑。或入观时种种
相现。不与本观相应等皆须观之。如梦如幻
全体非实。或观之皆是自家真心。起信论云。
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上来显教心
要竟
二密教心要者。谓神变疏钞。曼荼罗疏钞。皆
判陀罗尼教。是密圆也。前显教圆宗。须要
先悟毘卢法界。后依悟修满普贤行海。得离
生死证成十身无碍佛果。如病人得好药方。
须要自知分两炮炙法则。合成服之方能除
病身安。今密圆神咒。一切众生并因位菩萨。
虽不解得但持诵之。便具毘卢法界普贤行
海。自然得离生死成就十身无碍佛果。如病
人得合成妙药。虽不知分两和合法则。但服
之自然除病身安。故首楞严经云诸佛密咒
秘密之法。唯佛与佛自相解了。非是余圣所
能通达。但诵持之能灭大过速登圣位。又云
神咒是诸佛密印。佛佛相传不通他解。贤首
般若疏云。咒是诸佛秘密之法。非因位所解。
但当诵持不须强释。又远公涅槃疏云。真言
未必专是天竺人语。翻译者不解是以不翻。
又天竺止观云。上圣方能显密两说。凡人但
能宣传显教。不能宣传密教也。自古诸师皆
说陀罗尼。因位圣贤不能晓解。但信而持之
灭障成德(问曰何以诸佛密咒不通他解。答云谓咒圆解偏解生咒丧。是以不通他解。密义
在此宜可思之。故法华钞云。诸佛密法不显其义故云密言也)般若经云。总持犹
妙药亦如天甘露。能疗众惑病服者常安乐。
又理趣经中如来说有五藏。一经藏如牛乳。
二律藏如酪。三论藏如生酥。四般若藏如熟
酥。五陀罗尼藏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等
中最为第一。能除诸病令诸有情身心安乐
(西天多用醍醐疗病)陀罗尼者。经律等中最为第一。能除
诸罪令诸众生解脱生死。速证涅槃安乐法
身。彼理趣疏云。性德力大密咒功强。解行虽
劣解脱则疾。问曰贤首大师等。但判华严经
为圆。余教皆非。今判陀罗尼又是圆教。岂不
违贤首等耶。合云圆宗有二。一显圆二密圆。
贤首但据显教。正判华严为圆。今神变疏钞
曼荼罗疏钞。类彼显圆判斯密教亦是圆宗。
显密既异。乃诸师无违也。依密圆修炼亦分
为二。一持诵仪轨。二验成行相。且初持诵仪
轨者。谓真言行者。每日欲依法持。诵时。先须
金刚正坐(以右脚压左脚脾上。或随意坐亦得)手结大三昧印
(二手仰掌展舒。以右手在左手上。二大拇指甲相着。安脐轮下。此印能灭一切狂乱妄念杂染思惟)澄
定身心方入净法界三昧。谓想自身顶上有
一梵书◇嚂字。此字遍有光明。犹如明珠或
如满月。想此字已。复以左手结金刚拳印
(以大拇指捻无名指根第一节。余四指握大拇指作拳。此印能除内外障染。成就一切功德)右手持
数珠。口诵净法界真言二十一遍。真言曰
唵嚂(或只单持嚂字亦得或名[口*览]字)◇◇(此是梵书唵嚂)
此净法界嚂字。若想若诵。能令三业悉皆清
净。一切罪障尽得消除。又能成办一切胜事。
随所住处悉得清净。衣服不净便成净衣。身
不澡浴便当澡浴。若用水作净不名真净。若
用此法界心嚂字净之。即名毕竟清净。瓶如
灵丹一粒点铁成金。真言一字变染令净。偈
云啰字色鲜白。空点以严之(梵书◇啰字上安空点。即成◇嚂字也)。
如彼髻明珠。置之于顶上。真言同法界。无量
众罪除。一切触秽处。当加此字门(若实外缘不具无水
洗浴阙新净衣。但用此嚂字净之。若外缘具者。先用水了着新净衣。更用此嚂字净之。即内外具清净也。广
如诸真言仪轨经说)
次诵护身真言二十一遍真言曰 唵齿[口*临]
(二合[口*临]字去声弹舌呼之)◇◇(此是梵书唵齿[口*临]字已下例准知之)。若诵此咒能
灭五逆十恶一切罪业。能除一切种种病苦
灾障恶梦。邪魅鬼神诸不祥事。而能成办一
切胜事。令一切所愿皆得圆满。此咒是诸佛
心。若人专心诵一遍能守护自身。一切鬼神
天魔不敢侵近。诵两遍能守护同伴。诵三遍
能守一宅中人。诵四遍能守护一城中人。乃至
七遍能守护四天下人(广如文殊根本一字咒经说。上二咒各持一百八遍亦得)
次诵六字大明真言一百八遍。真言曰 ◇唵
◇么◇抳◇钵◇讷铭(二合)◇吽
若诵此咒随所住处。有无量诸佛菩萨天龙
八部集会。又具无量三昧法门。诵持之人七
代种族皆得解脱。腹中诸虫当得菩萨之位。
是人日日得具六波罗蜜圆满功德。得无尽
辩才清净智聚。口中所出之气触他人身。蒙
所触者离诸嗔毒当得菩萨之位。假若四天
下人。皆得七地菩萨之位。彼诸菩萨所有功
德。与诵六字咒一遍功德等无有异。此咒是
观音菩萨微妙本心。若人书写此六字大明。
则同书写八万四千法藏。所获功德等无有
异。若以金宝造如来像数如微尘。不如书写
此六字中一字功德。若人得此六字大明。是
人贪嗔痴不能染着。若戴持此咒在身者。亦
不染着贪嗔痴病。此戴持人身手所触眼目
所睹。一切有情速得菩萨之位。永不复受生
老病死等苦。说此六字大明竟。有七十七
俱胝佛。一时现前同声说准提咒。即知此六
字大明。与准提真言次第相须也(广如大乘庄严宝王经说)
然后结准提印当于心上。以准提真言与一
字大轮咒。一处同诵一百八遍竟。于顶上散
其手印(或有不乐大轮咒者。只持准提真言亦得。准提印法。以二手无名指并小指相叉于内。二
中指直竖。相拄二头指屈附二中指第一节。二大拇指捻右手无名指中节。若有请召二头指来去。正结印诵
咒。欲记数时 于自身分手指上记。或准提菩萨手臂上记。或于观心上记。或十记皆得。或结印诵得一千八十
遍更好。或一百八遍。外但以左手作金刚拳印。右手掏数珠持亦得。若务忙者只散持之)。七俱胝
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真言曰 ◇南◇无◇飒
◇哆◇喃◇三◇藐◇三◇菩◇驮◇俱◇胝
◇喃◇怛◇[仁-二+尔]也(二合)◇他
◇唵◇折◇隶◇主◇隶◇准◇提◇娑婆(二合)
◇诃◇部林(二合)
佛言此咒能灭十恶五逆一切罪障。成就一
切白法功德。持此咒者。不问在家出家饮酒
食肉有妻子。不拣净秽。但至心持诵。能使短
命众生增寿无量。迦摩罗疾尚得除差。何况
余病。若不消灭无有是处。若诵满四十九日。
准提菩萨令二圣者常随其人。所有善恶心
之所念。皆于耳边一一具报。若有无福无相
求官不遂贫苦所逼者。常诵此咒能令现世
得轮王福所求官位必得称遂(禅宗传灯录中引古人云。俱
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是也)。若求智慧得大智慧。求男女
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无不称遂。似如意珠
一切随心。又诵此咒能令国王大臣及诸四
众。生爱敬心见即欢喜。诵此咒人水不能溺。
火不能烧。毒药怨家军阵强贼。及恶龙兽诸
鬼魅等皆不能害。若欲请梵王帝释四天王
阎罗天子等。但诵此咒随请必至不敢前次。
所有驱使随心皆得。此咒于南赡部洲有大
势力。移须弥山竭大海水。咒干枯木能生华
果。何况更能依法持诵。不转肉身得大神足
往兜率天。若求长生及诸仙药。但依法诵咒。
即得见观世音菩萨或金刚手菩萨。授与神
仙妙药。随取食之即成仙道。得延寿命齐于
日月。证菩萨位。若依法诵满一百万遍。便
得往诣十方净土。历事诸佛普闻妙法得证
菩提。若欲成就坛法。不同诸部广修供养。掘
地香[泥/土]之所建立。但以一新镜未曾用者。于
佛像前随月十五日夜。面向东方置镜坐前。
随力庄严诸供养具。烧安息香及净水。然后
结印在于心上。咒镜一百八遍。以囊盛镜常
将随身。每欲念诵但以镜坛置于面前。结印
诵咒。若不能逐日对镜念诵。但于十斋日对
镜念诵。除十斋日外不对镜坛持诵亦得
(密藏之中今此镜坛最为要妙。总摄一切诸坛。若无镜者但想一镜者于面前持诵。净诸恶趣经等多说。想成坛法
持诵为上。或不能想得坛者。但只专注持咒。十斋日者。所谓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
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此准提咒。一切诸佛菩萨等
同说。独部别行总摄二十五部真言坛法。准
梵本有十万偈说文。龙树菩萨以偈赞曰
 准提功德聚  寂静心常诵
 一切诸大难  无能侵是人
 天上及人间  受福如佛等
 遇此如意珠  定获无等等
  (广如诸准提经并持明藏龙树仪说。又此准提。或名准泥或名尊那等。但是梵音不同耳)
大轮一字咒。即部林是也。亦名末法中一字
心咒。此咒于末法时法欲灭时有大势力。能
于世间作大利益。能护如来一切法藏。能降
伏一切八部之众。能摧世间一切恶咒。是一
切诸佛之顶。是文殊菩萨之心。能施一切众
生无畏。能与一切众生快乐。凡有修持随意
得果。同如意珠能满一切之愿。若诵此咒。于
四方面五百驿内。诸恶鬼神皆自驰散。诸恶
星曜及诸天魔不敢侵近。若持诵余一切真
言恐不成就即用此咒共余真言。一处同诵
持之决定成就。若不成就及无现验。其咒神
等即当头破七分。是知此咒能助一切真言疾
得成就。或别持此咒亦得(广如文殊仪轨经于法中一字心咒经说)上
来次第持诵至准提咒。若不能结得准提印
者。但以左手作金刚拳印。右手持珠诵之。或
不能从前净法界真言等次等持诵者。只持
准提神咒。更或根钝不能具受此准提者。只
唵字已下持之。唵字已上是归敬词。唵字等
是正咒也。每持诵了。却用右手作金刚拳印。
口诵吽字真言而印五处。先印额上次印左
肩次印右肩次印心上后印喉上。印竟顶上
散之。能除一切魔障成就一切胜事。或比至
持课先印五处亦得。又随所住处欲辟除鬼
神。结金刚界但诵准提真言。咒香水二十一
遍。八方上下洒之。即成辟除结界。又正持诵
时。准俱胝陀罗尼经金刚顶经五字陀罗尼
颂等数本经教中说。随根所乐亦有多种。一
瑜伽持。但想心月中布字。谓想自心如一月
轮。湛然清净内外分明。以梵书◇唵字安心
月中以◇折◇隶◇主◇隶◇准◇提◇娑婆
◇诃字。从前右旋次第周布轮缘(去声呼之)终而复
始。二出入息持。谓出入息中想于真言梵字。
息出字出。息入字入。字字朗然如贯明珠不
得间断(或息出时。想自心月轮中九圣梵字。字字连环皆有五色光明。从自口中。流入准提菩萨
口中。右旋安布准提菩萨心月轮内。若息入时。想准提菩萨心月轮中字。亦字字连环皆有五色光明。从准提菩
萨口出。流入自口中。右旋安布心月轮内。如是终而复始。想之甚妙)三金刚持。脣
齿不动舌不至齶。但口中微动。四微声持。但
令自耳闻之。不缓不急字字须得分明称之。
五高声持。令他闻之灭罪。复有二种持诵。一
无数持诵。谓不持珠定数。常无间断持之。二
有数持诵。谓掏数珠每日须得限定。其数不
须阙少(若掏数珠所获功德诸经广赞。如数珠功德经说。若有人手持数珠。虽不念诵佛名及陀罗
尼者。此人亦获福无量。又金刚顶念珠经偈云。若安顶髻净无间。由戴顶上灭四重。手持臂上除众罪。能令行
人速清净。又一字顶轮仪说。若用嚂字真言加持数珠七遍。用持课时。一遍或千遍。若掏数珠至母珠。却回不
得越过母珠)每日依法持诵时。须限定其时分。若
一时持谓早晨。若二时持并黄昏。若三时持
加正午(若忙务者不拘时分。但有暇时持之)若上根持。谓须得
三密相应。一身密结印。二语密诵咒。三意
密或想真言梵字。或缘持诵之声或想准提
菩萨。或想菩萨手中所执杵瓶华果等物。故
神变经疏云。若用三密为门。不须经历劫数
具修诸行。只于此生满足诸波罗蜜。又正持
诵未满一百八遍。不得共人语话。若欲语话
时。于自舌上想一梵书◇嚂字。纵语话不成
间断。问曰为当只持一道真言功德成就。为
复广持多本真言功德成就。答有二门。一者
随根所乐门。谓根有多种好乐不同。或有乐
持三道五道十道乃至百道等。中间随根所
乐不同皆得持诵。二者疾得成就门。谓欲求
一切功德疾得成就。宜专持诵一道真言。成
时一切真言功德皆悉成就。故文殊仪轨经
说。若欲一切功德成就。不得于别真言而起
思想是也。如上虽有数道真言。皆是持诵准
提真言之次第。问曰既专诵一咒疾得成就。
何以多示准提真言令人持诵。答云一为准
提总含一切诸真言故。准提能含诸咒。诸咒
不含准提。如大海能摄百川。百川不摄大海
(准提总含诸咒如下所明)二为准提坛法人易成办故。但以
一新镜未曾用者。便是坛法。不同余咒建办
坛法。须得拣选净处。香[泥/土]涂地广造佛像。多
用供具方能成就(有财物者。广造佛像多办供具。于佛像前安置镜坛。对之持诵更
妙)三为准提不拣染净得持诵故。不问在家
出家饮酒食肉有妻子等皆持诵。不同余咒
须要持戒方得诵习(今为俗流之辈。带妻挟子饮酒噉肉是其常业。虽逢僧人
教示。习性难以改革。若不用此大不思议咒法救脱。如是人等何日得出生死。其有斋戒清净依法持诵者。更
为胜妙。故准提经云。何况更能结斋具戒。依法持诵不转空身。往第四天得入神足是也)所以多
示准提真言令人持诵。若有乐持余真言者。
随心皆得。勿要定执一途耳(虽专诵二咒。须先起圆信信五部咒。
皆是成佛之门。若受一缺余多成谤法也)又真言行者。每日对镜初
欲持诵时。或只依前先想自身顶上有一梵书
◇嚂字。犹如明珠。然后持课。又准大乘观
想曼拏罗经。持明藏成就仪轨经。尊胜佛顶
修瑜伽法等数十本经教中说。或想自身顶
上◇嚂字。变作三角火轮。从顶至足烧尽自
身。遍周法界唯见清净(纵有五无间罪用此字烧身亦皆除灭无遗)次
想一梵书◇阿字生成自身(谓阿字即体是无相法界。从无相法界生成
行者之身)复想一◇暗字。在自顶门十字。缝中(谓暗
字即体是十方诸佛。光明法水用灌佛子之顶。此是秘密灌顶法门)然后持诵。或想
自心如一月轮圆满清净。于月轮中有一梵
书◇唵字(如来因位多年修道不得菩提。后习此观于初夜分便成正觉。谓唵字具含无量法门。
是一切真言之母。一切如来皆因观想此字而得成佛)或心月轮中想一◇阿
字(谓阿字是毘卢佛身。亦是法界亦是菩提心。若人想念能生无量功德)或心月轮中
想一◇吽字(谓吽字总摄金刚部一切真言。是金刚部主身。亦是三解脱门若常想念。能
除一切罪障。成就一切功德)或舌上想一◇嚂字。或◇吽字
想竟然后持诵。或想自身颈上出大莲华。于
莲华上现出◇阿字。复想阿字变成月轮。又
想月轮变成◇字。吽字变成五股金刚杵。又
想此杵移于舌上。方得名为金刚舌。然后
持诵(次于二手中亦想◇阿字。阿字变成月轮。月轮变成◇吽字。吽字变为白色五股金刚杵。方得
名为金刚手。然后结一切印)或想准提九圣梵字。每一一字
有种种光明。安自身分之中。所谓想◇唵字
安头上。◇折字安两目。◇隶字安项颈。◇主
字安于心。◇隶字安两肩。◇准字安脐中。◇
提字安两髀。◇娑婆(二合)安两胫。◇诃字安两
足。想安布已然后持诵(持明藏仪轨经说。若于准提菩萨法中
求成就者。先观准提菩萨根本微妙字轮。安自身分一一分明。是人先身所造一切罪业悉得除灭。凡有所求决定
成就。安布九字藏经数处说也)观想梵字所有功德。广如诸
陀罗尼经中说之(此上梵字观门。若四威仪中常思之更妙凡诸经中说想真言字者。
皆是梵字。非是此方文字。故一字顶轮王仪轨云所言观诸字。唯瞻于梵字。非是随方文。有大神用力)。或
有不能想得梵字者。但只专心持诵亦具一
切三昧。故大悲心经云。陀罗尼是禅定藏。百
千三昧常现前故。若人紧切持诵时。或逢种
种魔障或忽然怕怖。或舌难持诵或身心不
安。或多瞋多睡或见诸异相。或于咒反生疑
心不欲持诵等云云。若对治者。应观梵书◇
罗字。或观◇嚂字或观◇阿字等。但随观一
字彼竟界自然消灭。若分别心多。当观◇洒
字。即成无分别。若着有心多。应观◇含字。即
因缘法本空也(此上且约一途而说。若实言之。随一字一切处皆得用之。谓一字实具
一切字一切功用。是一切诸佛菩萨也)。问曰何以梵字皆有如是不
思议神用。答谓每一一字即体。是诸佛菩萨
身心故。又即体是离相法界故。又即体是教
理行果故。所以有不思议神用(西天梵字法尔本有。但世界初成
时梵王传说。不同此方字是苍颉等创制)若尔应西天梵字皆有不思
议神用。何得偏说真言中字。答谓真言中字。
法尔诸佛不思议力加持故。法性如是故。偏
有神用。如此方言语。是一唯急急如律令等
语。咒火不烧咒水不热。盖作咒语偏有功用。
非余一切言语皆有如是功用。西方字亦尔。
字虽是一谓作真言中字偏有神用。非余一
切字皆有如是神用也。问曰上说对坛结印
诵。咒等岂不是有相耶。答云圆宗无障碍法
界体上。本具无尽法门。禅宗无相法门。但是
无尽门中之一门耳。今密宗坛法手印真言。
即体便是无障碍法界也(如华严经疏钞十玄门中托事显法门说。金色世
界即是本性。弥勒楼阁即是法门。胜热婆罗门火聚刀山。即是般若无分别智等是也。今有人云。持咒结印对
坛是滞相者。此乃只就禅宗。中论之。即是离相外求于无相。古师指为外道见也。非是佛教之意耳。又首楞严
经疏云。持诵神咒能却诸恶能集众善。愚丛罔知斯旨。见持咒者。往往兴谤谓非修行。未有一佛不由神咒。而
得成道度众生矣。请细览之以革斯弊)。问曰上引古来诸师皆云。咒
是诸佛秘密之法。非因位所解。何却如前解
说阿字是毘卢佛身。吽字是三解脱门等耶。
答云准贤首般若心经疏及神变疏。辨密藏
诸陀罗尼经意而有二门。一不可说门。谓咒
是诸佛密法。佛佛相传不通他解。但当诵持
不须强释。二强说门。谓真言中随举一字。或
作人或作法横竖该罗自在解说。举要而言
无尽法门。于一字中总解说尽。方是陀罗尼
字义。就此言之。假使十方诸佛经恒沙劫。
共说真言一字中义亦不能尽。何况余人。说
者尚难岂况受者。所以且于一字中少分。或
作人或作法而解说之。前说阿字是毘卢佛
身。吽字是三解脱门等。即是强说中少分一
途之义。余处有文解释真言字义句义。皆是
此强说门中少分一途义耳(若于真言一字中。或作二义五义十义。乃
至百义等解释。名少分义。若作一义解释名一途义耳)上言唯佛所知不通
他解者。据密教本宗不可说门言也(此不可说门义。当
显圆离言果海。此强说门义。当显圆带言因分)。问曰或有众生欲除种种
灾障。或欲增长福慧。或欲祈证圣果等。为当
只依前仪轨持诵耶。为复更别有方法耶。答
曰但只依前仪轨持诵。凡有所求决定成就。
或有乐随所求之事各别作法者。今与略示
法式。准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
七俱胝大明陀罗尼经。神变经疏及诸真言
仪轨等说。有五种坛法。所谓息灾法增益法。
敬爱法降伏法。出世间法
若作息灾法者(为除恶业重罪烦恼等障。种种灾难官事口舌。鬼魅所著恶星陵逼等)。
行者面向北。交脚竖膝而坐。像面向南。于准
提像前安置镜坛(更想一白色圆坛。于圆坛中遍想◇[口*缚]字或◇[金*(离-禸+ㄆ)]字。尊像供具并行
者自身俱想在圆坛之中。或于像前只涂拭一圆坛亦得)。观准提作白色。所献
华果饮食。并自身衣服皆作白色。涂香用白
檀。烧香用沈水。然酥灯。以慈心相应。从月一
日初夜时起首。至八月日满。每日三时澡浴
三时换衣。至日满时或断食或食三白食
(三白食。谓乳酪粳米饭。或粥无力者。尊像供具衣服。但运心想之亦得。下准此知之)若念诵
时。前次第持诵至准提咒。诵一百八遍已。后
但从唵字诵之。妙言曰
唵折隶主隶准提与某甲除灾难娑婆诃(若为自己
于娑婆字上。称自己名及所为事。若为他人。称他人名及所为事)
若作增益法者(为求迁加官荣增长寿命。及求福德聪明眷属势力。钱财豊盛谷麦成熟。
及求伏藏宝珠仙药五通等)。行者面向东跏趺而坐。像面向
西。于准提像前安置镜坛(更想一黄色方坛。于方坛中遍想◇阿字或
◇暗字。尊像供具并行者自身。俱想在方坛之中。或于像前只涂拭一方亦得)。观准提作黄
色。所献华果饮食。并自身衣服等皆作黄色。
涂香用白檀加少郁金。烧白檀香然芝麻油
灯。以喜悦心相应。从月九日日初出时起首。
至十五日满。每日准前三时澡浴换衣。至日
满时准前断食及三白食。念诵如前。妙言曰
唵折隶主隶准提与某甲所求如意娑婆诃
(称名及所为事例准前知)
若作敬爱法者(为求一切圣贤加护天龙八部欢喜。及求说法辩才言音清雅闻者喜悦。
及求一切人敬爱知友亲近冤家和顺等)。行者面向西结贤坐。像面向
东。于准提像前安置镜坛(更想一赤色半月形坛。于半月坛中遍想◇贺字
或◇含字。尊像供具并行者自身。俱想在半月坛中。或于像前只涂拭一半月形坛亦得)。观准提作
赤色身着绯衣。所献华果饮食。并自身衣服
尽皆赤色。涂香用郁金。烧香以丁香苏合香
蜜和烧之。然诸果油灯。以喜怒心相应。从十
六日后夜时起首。至二十三日满。每日澡浴
断食念诵法准前行。妙言曰
唵折隶主隶准提令一切人敬爱某甲娑婆诃
(称名及随所为事例准前知)
若作降伏法者(为降伏一切恶毒鬼神。及恶龙兽损害一切有情者。及调伏一切恶人。
于国不忠生反道心者。及灭三宝毁真言者。或与咒人作诸障难者。如是一切恶人。持咒行者运大慈悲得作此
法。若为自己所求及有怨雠作此法者。准诸经说必定反招灾祸。及反得尽世痴騃。学者知之)。行者
面向南。作蹲踞坐左脚押右脚。像面向北。于
准提像前安置镜坛(更想一青色三角坛。于三角坛中遍想◇啰字或◇嚂字。
尊像供具并行者自身。俱想在三角坛中。或于像前只涂拭一三角坛亦得)。观准提作青
色。或黑色着青黑衣。自身衣服亦皆青色。献
青色华臭华不香华及曼陀罗华等。饮食用
石榴汁染作黑色。或作青色。涂香用柏木。阏
伽用牛尿。以黑色华及芥子柏木涂香等。各
取少分置阏伽水。烧安息香然芥子油灯。以
忿怒心相应。从二十四日午时或夜半起首。
至月尽日满。每日澡浴断食念诵法准前行。
妙言曰 吽折隶主隶准提吽发吒(二合)◇◇(此是梵书
发吒字。若恶人等身心不安。或得大病或命欲终。即当劝彼令发善心。若是悔过自责永断恶心者。即为彼人作
息灾法。念诵彼人即免灾难。此上是四种成就之法。若欲于此四种法中求成就者。须得预前持诵准提真言。五
十万遍或七十万遍。或百万遍而为先行。方于四种成就法中。随心所欲作一法时决定成就。每见今时或释或
儒为利为名终年亲附竟日趋参。用尽身心罕有称怀。无常来至又生下劣之处。何如依诸佛之圣言。诵秘密之
神咒。于上增益等法中频频作之。所求之事决定遂心。一切罪业悉得消灭。无常来至又生胜处。现在未来俱获
利乐。岂不善哉。有斯钜利故佛说之)
若作出世间法者(为欲速满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及顿圆十波罗蜜超越三无数劫。今
世祈克圣界现前)。行者在于山间深谷。殊胜岩窟清净
伽蓝。运大悲心常乐利乐无边有情。同准提
王菩萨仗托无尽诸佛菩萨大悲愿力助护。
限四月四日一期之内。阻绝人客默断语言。
三密相应心无间断。行者面向东(余方亦得。就中向东最吉。
或全跏坐或半跏坐。或随意坐俱得)。像面向西。于准提像前安
置镜坛(行者顶上想◇嚂字。变成火轮烧尽自己有漏之身。复想大莲华上有◇阿字。生成无漏智
身。更想◇暗字灌顶已。又想◇嚂字变成大火。烧此有为世界。如同劫火烧尽无遗。但有空寂。复想建立无为
之坛。于最下方遍想◇欠字。杂色而为空轮。于空轮上遍想◇含字。黑色变成风轮。风轮上遍想◇嚂字。赤色
变成火轮。火轮上遍想◇[金*(离-禸+ㄆ)]字。白色变成水轮。水轮上遍想◇阿字。黄色变成金刚地。于金刚地上遍想有大莲
华。一一莲华上皆有准提菩萨。无量圣众围遶。一一准提前皆有行者自身。一一身各出无量华果饮食幢旛等诸
供养具。而为供养。又皆对准提镜坛三密相应。又行者若无准提像。并华果饮食等供具。但作此观亦得吉祥成
就)。一心谛想准提菩萨。具无尽相好光明。于
菩萨心月轮中。想有九圣字坛。行者想自心
月轮中。亦有九字坛。并自身分中想布九
圣之字(心月轮并身分布字如前已说)。所献华果饮食香烛等。
于上息灾增益敬爱三法之中。所说物色皆
得用之。行者衣服。但一切新净者皆得作法。
就中黄衣最吉。又行者不须苦节劳形。恐心
神散乱。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皆得三密修
习。于见闻觉知唯观◇阿字(于一真清净法界亦常作观行)。依前
次第轨仪持诵至准提真言。从头无记无数专
精念诵。勤策身心不令懈怠。欲近成就时必
有种种障起。应作降伏息灾等法。随行者根
性差别。于其中间必获三昧现前。即于定中
见无数佛会闻妙法音。证得十地菩萨之位
(此一种法。唯求出世间。若欲于此法中求成就者。须得预前持诵准提真言。五百万遍或七百万遍。或千万遍而
为先行。方作此法定有灵验)。二验成行相者。谓准泥陀罗尼
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等。共十余本经皆说。真
言行者用功持诵。或梦见诸佛菩萨圣僧天
女。或梦见自身腾空自在。或渡大海或浮江
河。或上楼台高树或登白山或乘师子白马
白象。或梦见好华果。或梦见着黄衣白衣沙
门。或吃白物吐黑物。或吞日月等。即是无
始罪灭之相。或正持诵时见诸[番*去]光明。或见
空中遍地奇特之华。或见诸佛菩萨圣僧天
仙等。或见诸佛净土。或自游佛国亲承供养。
或暂时闻经于多劫。或见灯光高一二尺乃
至一丈。或无火炉中自有烟起。或见佛像旛
盖自动。或闻诸佛菩萨种种美声。或觉自身
巍巍高大。或齿落重生或发白返黑。或身润
白不生蚤虱。或贪嗔痴心自然消灭。或总持
不忘一字能演多义。或智慧顿生自然通晓
一切经律论。或一切三昧法门自然现前。或
福德顿高四众归仰等云云(此上所说是经文。今有闲僧儒士。泛参禅
理者。厥见相以为妖异。此则非但毁谤最上乘教。亦是舍相取性之邪见也。不知其相本来是性耳)。若逢
如上之事。但是福慧增长近成就相。莫生疑
惑之心。勿起取舍之念。应观所逢境界。皆
是◇阿字或◇嚂字等(或想皆如梦幻。或想皆是法界一心)。若得
如是应验。更须策发三业加功诵持。不得宣
说咒中境界衒卖与人。唯同道者不为名利。
敬赞方得说之。若成就时而有九品。初下三
品者。若下品成就。能摄伏一切四众。凡有
所求举意从心。一切天龙而来问讯。又能伏
一切虫兽及鬼魅等。中品成就。能驱使一切
天龙八部。能开一切伏藏。或要入修罗宫龙
宫。便得入之去住随心。上品成就。便得仙
道乘空往来。天上天下而得自在。世出世事
无不通达。中三品者。若下品成就。便得诸
咒仙中为王。住寿无数岁福德智慧三界无
比。中品成就。便得神通往余世界。为转轮王
住寿一劫。上品成就。现证初地已上菩萨之
位。上三品者。若下品成就。得至五地已上
菩萨之位。中品成就。得至八地已上菩萨之
位。上品成就。三密变成三身。只于此生得证
无上菩提之果。此是持咒人九品成就。若直
求成佛。不须求下三品等成就。若准神变疏
有五品成就。一现至信位。二至初地。三至四
地。四至八地。五至成佛。此局当经。今通依诸
经故说有九品。谓准提真言总含诸部神咒。
问曰云何得知准提总含诸部神咒。答谓一
藏经中神咒。不出二十五部。一佛部谓诸佛
咒。二莲华部谓诸菩萨咒。三金刚部谓诸金
刚神咒。四宝部谓诸天咒。五羯磨部谓诸鬼
神咒。此五部每部复各有五。即成二十五部。
今准提总摄二十五部。故准提经云。独部别
行总摄二十五部。又云若欲召二十五部天
魔等。专诵此咒随请必至。又云五部金刚四
天王。共结总持三昧界又大教王经云七俱
胝如来三身。赞说准提菩萨真言。能度一切
贤圣。若人持诵。一切所求悉得成就。不久证
得大准提果。是知准提真言。密藏之中最为
第一。是真言之母神咒之王(准提真言既总摄二十五部真言。准提镜坛亦总摄二十五部坛法。谓二十五部中坛法。或用形像印法梵字等。各各不同。今准提镜坛。总摄此一切诸坛法也。故准提经云。总摄二十五部大曼荼罗。梵语曼荼罗。此云坛也。是知镜坛最尊最上。能灭一切魔障。能生一切功德。眼见身戴皆获利乐。故昔人云。坛者生也。出生无尽功德故。坛者集也。无边圣贤集会之处。如方珠勺月水出。圆镜对日火生。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尚有难测功用。况诸佛不思议坛法耶。今有寡见闻者迷于密教见用镜坛却生毁谤。然三世如来未有一佛不依坛法。而得成道度众生也。幸广见闻速改其谬)。
上来密教心要境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卷上


Top

    友情连接:佛教辞典在线查询 佛教音乐 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  金刚经专题 佛教日历[佛历] 心灵佛教桌面 佛骨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