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中字百度云链接:构建中国人的心灵小康(1):?财富不能使人完全幸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42:12

财富能使你开心多少

请问大家,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成都、西安、广州、杭州、沈阳中,哪个城市的人幸福指数最高?根绝奚恺元教授2005年的研究,杭州人的幸福指数最高,广州人的幸福指数最低。这个研究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财富与幸福的关系十分微妙,少了不行,多了则不起作用了。

按理说,北京富人多,收入也很高,应该是个开心城市。但北京在全国10大城市开心指数中仅排位第七。

再请问大家,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哪个国家的人幸福指数最高? 哪个国家的人幸福指数最低? 根据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幸福星球指数》报告(University of Leicest) ,在上述国家中,越南人的幸福指数最高,新加坡人的幸福指数最低.

这就是说,财富与幸福在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可能是人越有财富就越感幸福,但温饱问题解决后,这两者的关系就不成比例了。

 

财富与幸福关系的拐点在哪里

美国学者麦耶斯(Myers)在分析了1991年世界人均国民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发现,当人均国民收入超过8000美元时,国家财富与国民幸福感的相关系数就消失了。也就是说,个人的财富与其幸福感之间存在着一个拐点,1991年的拐点是 8000美元。收入8000元美金以下的人,钱挣的越多,人就越感开心, 收入8000元美金以上的人,钱挣的越多,人未必越感开心.201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是3600美元,我们的经济发展存在这个拐点吗?

按照中国社科院的调查,2005年,中国城乡居民的幸福感比上一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根据中青报社会调查中心 2006年的调查显示,有85.3%的人感觉自己的收入虽然增加了,但生活负担却比10年前更重了。零点调查公司的调查也表明,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十年中是先升后降,与经济发展的曲线并不同步。

这些调查显示,我国的经济发展与民众的幸福感的确存在这样一个拐点。而且它已经到来了!

和谐社会亟需构建心灵小康

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国家GDP已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名.换言之,我国已成功构建了物质生活的小康,而面对国民幸福指数的不断下滑,我们亟需构建心灵生活的小康,这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

而构建心灵上的小康,需要我们吸收中华文明的宝贵精髓,珍惜中国革命的成功实践,并结合世界文明的有利发现,摸索出一套适合于眼下中国人的价值观。

其实,心灵的小康是没有绝对标准的,它是人们的一种感觉。它可以是一种豁达的心态,也可以是人生的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实践的醒悟。心灵小康也来源于生活的轻松与满足,以及对于未来充满无限的憧憬和希望。由此,心灵小康可以是一种信念,健全未必是幸福,残疾未必不幸福。我们需要的是,我们作为中国人,活着自己的开心,而不是他人的开心。

两年前,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出版了一本书,名为《幸福了吗》。其中有一道精彩的思考题:

“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有很近的寓言。一群人急匆匆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来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边,我要等一等它。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如果走得太快,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是啊,在过去20年中,我们太习惯于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力图尽快缩短我们之间在物质生活上的差距。眼下,我们离他们越来越近,却感觉跟他们一样活得越来越不开心,难道这就是我们要的小康生活吗?!

 

构建心理小康小贴士

构建中国人的小康社会,我们不仅要发展社会的物质文明,也要关注社会的精神文明.那么怎样构建中国人的心灵小康,我想提四点建议:

一、  攀比要适度:就是不要无限度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并试图以此改变自己固有的生存价值与状态。其实,任何事情都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的中华文明传统,是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从中找回自己的力量。

二、  发展要平衡:就是要平衡地发展我们的心理和谐,这当中既要吸取西方社会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也需要借鉴我们以往的成功经验与实践,以多元地发展中国人的心灵小康。

三、  精华要提取:无论中华文明,还是西方文明,都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我们在构建中国人的心灵小康时,要区别对待,既不全盘照搬,也不全盘否定。在这当中,交流既是为了增强了解,也是为了化解冲突。构建中国人的心灵小康,需要我们与世界不同的文明加强交流,增进了解,以突出我们自身的特色。

四、  心理要关注:就是加强对国人社会心态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与传播.在着当中,尤其要加强对积极心理学的关注与研究,以让国人体验更多的正面情绪,培养更多的积极特质,组建更多的和谐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