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症状:“大师不坏”有没有悬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43:36

“大师不坏”有没有悬念?

2011年9月16日   A26:A26-评论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顾骏

  顾骏

    近日,专业打假人士方舟子透露,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季伦、陶益寿、林培、祖康祺等6人实名举报: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石元春在任期内利用职权窃取他人治理黄淮海盐碱土的成果,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骗取国家和省部级多项奖励以及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和何梁何利农业科学奖。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舆论毕竟只是舆论,消息传出已多日,石元春岿然不动,有关方面也不见动静,“定力高”,是许多民众对当事人和有关部门的评价。通常来说,定力来自底气,稳得住的人往往是行得正的人,所以,在没有进一步的证据公布之前,公众最合理而且得体的态度是:等待。

    问题是,越让人等待,人们就越感觉有悬念,堂堂院士搞学术腐败,到底会不会有那么回事?从道理上说,要坐实某位院士搞学术腐败,一定要有铁的证据,含糊不得;但要问院士有没有可能腐败,仅从逻辑上推理,就能够得到肯定的回答,尤其是在当前“权力通吃”的模式下。

    所谓“权力通吃”指的是,在中国,无论传统社会还是最近一段时间,掌握了行政权力的人士,往往可以借助权力,获取其他资源。比如,在政府部门,占据一定行政职位、拥有公权力的人,可以通过审批等环节寻租,这就是贪污腐败。需要一个学历头衔的,可以买通高校领导,度身定做一件博士服。业余有雅兴,喜欢舞文弄墨的,可以后台运作,弄个知名奖项。甚至过去明明是颁给普通劳动者的 “劳动模范”、“先进人物”之类的头衔,某些时候也落在了官员的头上。君不见,最近崔永元曝料,他为乡村教师办的暑期培训班里,照样有地方教育部门的官员和校长“屈尊”假冒身份。有权力者样样不落空,通过权力运作,可以得遂任何心愿,这种状态就被称为“权力通吃”现象。

    既然权力有如此能耐,放在任何一个有行政背景的大学中,落到某位享受行政待遇的大师那里,难道不会同样发生“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情形吗?或许遇到一位意志坚强的,能顶得住权力的诱惑,但要认为人人都是“颜回再生”,耐得住寂寞、熬得了清贫,恐怕是过于乐观了。

    今天高校等科研机构普遍采用的考核评估机制,都离不开经费、职称、奖励、头衔,而且所有这些激励措施,几乎没有不同物质条件挂钩的,用通常所说的“好处”来引导学者,不是“潜规则”,而是显规则。“治学只为稻粱谋”,如此引导之下,学者自然直奔主题,向着激励而去,学术只被用作获得物质激励的手段或者途径。目标既已明确,那么,选择一条捷径,找些东西来抄抄,拿些别人的成果放在自己脚下,垫高几寸,早点够上某个头衔,多得到一些物质利益,又何乐而不为?

    现在高校里面,盛行 “资源运作”,谁有越多的资源可以拿来交换,得到的资源回报就越多。相比普通教师,占据行政位置的校长、院长、系主任掌握的资源肯定更多些,通过交换,当然得到的资源也更多。一旦盘活,进入良性循环,资源越来越多,在学校里地位越来越高,别人越来越碰不得他,他却越来越可以无视别人的存在,无视道德和操守的存在:抄袭别人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弄些假成果有什么关系?偷窃别人的成果用于商业开发,有什么关系?“这点小事也能动得了我吗?”确实,当一个人名气过响,到了已经可以等同于学校本身、某个部门本身、甚至中国学术界本身之时,一切规则、一切审查、一切追究,全部偃旗息鼓,大师之躯金刚不坏,是因为学校、部门、学术界乃至整个教育科研体制的躯体不能坏,坏不得。

    无论体制存在什么问题,毕竟人有自由意志,总有人能够克服诱惑和误导,坚持做人的本分,“出污泥而不染”。所以,无论举报人还是被举报人中,一定也会有这样的坚贞清白之士,只是眼下还整不明白,谁是谁。

    (作者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