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冲突管理:纳粹德国如何解决经济危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9:27:46
作者:海杲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 2575    更新时间:2010-1-10         荐   【字体:小大】
http://www.wyzxsx.com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不是探讨抽象的“形而上”,亦非命理卜卦相术,更非遁世声无哀乐,说的是2010年经济危机的话题。用玄学解决经济危机,天方夜谭?非也……纳粹德国就干过这事。
既然能够学习资本主义大本营的亚当斯密国富论,为何不能学习纳粹德国经济复苏术?纳粹经济奇迹的信用来自于生龙活虎的组织,换言之,人们认可的“票据”,买的就是那些伟大而又单纯的领导人。
图片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2861d0100gn4u.html
货币信用归根结底来自人民信任
电影《2012》最后的场景,喜马拉雅山,类似故事早在纳粹时期就发生过:希特勒指示,经由希姆莱等人亲自操作,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玄学,认为大洪水之后的亚特兰蒂斯就是喜马拉雅山,而德国人全部是神的子孙。
很不幸的是,希姆莱再怎么测量西藏人头骨,都不会和德国人有任何关联,真正的早期人类文明,全部是亚洲人创造。一个文明,要想真正崛起,必须挣脱所有人类历史上沉淀下来的桎梏,从虚无中创造出崭新的实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也。
设想一群高深莫测、内藏城府、世故精明而又面无表情的经理,晚上和《蜗居》主角抢女朋友,中午吃掉《潜伏》主角的航空母舰梦,再抽个空开下圆桌会议,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信心?但是,假设有人和工人比赛冬泳,和年轻的程序员去西藏安装天文望远镜,和农民一道给外星人贴门联,和军人一道在新疆打猎……想必是另一种局面。
希特勒治下的德国经济复苏,金融快速反应的奇迹之一。不到四年的工夫便已完成任务,1938年末,纳粹重新崛起,他们显然有自夸的资本,消除了将近800万的失业大军,超级通货膨胀的剧痛完全没了踪影,并且孕育出最具摧毁性的军事力量。如此惊人潜力的背后是货币魔术,负责操作的一个传统银行家团队,领头人是沙赫特(Hjalmar Schacht)。
很多人,特别是英美学界,非常喜欢辱骂纳粹思想来源的那批德国思想家,说他们带有各种各样不负责任、狂妄自大和乱七八糟的想法,贬低他们是冒牌的哲学家,或是醉醺醺的诗人,但这并不符合实际。
毫无疑问,德国确实出了一批高屋建瓴的人物,比如莱布尼茨、康德、赫得、洪堡、莱辛、歌德、席勒、巴赫和贝多芬等。从俾斯麦到希特勒的过渡阶段,占据文化优势地位的先是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前者在法军占领柏林后,发表了著名的《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Addresses to the German Nation),后者毋庸多言;再往后占据优势地位的是特来切克(Treitschke,Heinrich von)、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还有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
反观我国,季羡林老人去世后,其小保姆甚至伙同他人偷取几千册藏书——只是因为可以卖钱!荒唐的小故事,实则透漏了解决2010经济危机的方法,也即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
精神意志,是比黄金更厉害的信用!
拿了一副糟糕之极的牌
1929-1933年是资本主义体系的话剧档期,形形色色的人在舞台上表演着各种悲喜,有隐晦颇深者,也有冲锋陷阵者,当帷幕拉下的时候,系统性的故障解决了——产能过剩消失了——被炸弹炸没了。
1932年3月,德国官方统计失业大军人数600万,但是根据民间机构判断,猜测数量应该更多,包括打临时工的,最后估计数字是875万!根据《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得到准确数字是,1933年,德国人口6603万,根据《德国经济简史》(我国1973年编写),附表《德国主要经济指标》,1939年总人口为6931万。除去老弱病残,壮年男子劳动力中,4个就有1个失业。
这是一颗随时会点燃的炸弹!
这些故事,就诞生在所谓历史上第一部民主宪法的魏玛德国时期,所谓的施特雷泽曼黄金时代,其经济发展模式仰仗外国贷款生存,1920年代初期的德国只是表面繁荣。随着本国国债的逐渐增加,整体贸易额下跌、失业率上升。施特雷泽曼的改革始终是治标不治本,从根本上来说,与如今的“拉美化”没什么区别,就是钻入了别人的套子,这就是魏玛德国的本质。
弗朗兹·冯·巴本(Franz von Papen)在1932年6月,阴谋手段取代天主教中央党领袖布鲁宁任总理,因此被开除出党。1932年9月,瑞士洛桑,他在“国际大会”上抱怨:哎呀,魏玛德国进入了黄金时期的新纪元,可德国成了西方势力集团冷漠的受害者,黄金都被私运出境,除了失业率,还有年轻人的怨恨,什么也没留下。
当时希特勒的国家社会党正在搞年度第二轮投票,局面并不是特别顺利,从37.3%掉到33.1%,他对戈培尔说,“我要把他的脑袋打开花。”12月,弗朗兹·冯·巴本被施莱歇尔挤下台,后来,他投靠纳粹党,于1933年1月出任希特勒政府的副总理。
适逢其时,隐藏在幕后的人物登场了,也就是银行家科特·冯·施罗德(Kurt von Schroeder)。施罗德、巴本、希特勒,三人“桃园结义”, 1932年12月4日,碰头开会,施罗德声称可以作为他们的债务担保人,施莱歇尔此时被抛弃,后辞职。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宣誓就任总理。
科特·冯·施罗德是伦敦与华尔街圈子的“线人”,而德国,从此从一个圈套走入另一个圈套。
1924年,超级通货膨胀之后,据说是共济会一员的沙赫特(Hjalmar Schacht),从第二梯队崛起,负责德国国家银行行长的公共关系,却引起德国银行界精英的义愤。兴登堡的前任,艾伯特(Ebert)任命沙赫特,只是因为“英国人”很喜欢他。但在1930年,暴风雨来临之前,沙赫特凭着敏锐的直觉辞职,开始奔走世界各地,作为非官方说客支持纳粹运动。
希特勒第二内阁的经济部长是科特·施密特(kurt Schmitt),1934年7月,在一次出口商峰会上,呼吁:“怎么办?”其时,希特勒召集银行家开会,咨询如何获取大量金钱解决失业问题。沙赫特回答比较积极,1个月之后,他重新掌舵德国国家银行。这个阶段,德国经济部门的领导权便掌握在施密特和沙赫特手里,但这些右翼保守派经济理论家,尽管为希特勒建立一体化经济体制出力,却都主张“按市场规律办事”的原则发展经济和军备生产。
笔者的原则是——自由竞争必须服务于整体共存,超过这个范围则要“计划调和”——否则便不会有可持续而又健康的市场经济。
1934年8月,沙赫特集三职一体,经济部长、央行行长、战争经济全权代表,实质上是德国经济沙皇。
纳粹上台之前的票据运作
弗朗兹·冯·巴本(Franz von Papen)时期,萧条最严重的时候,当局试图用一些权益之计解救困局。比如1932年的欠税财产承受证(Tax Certificate)。以企业家为利益主体,发行欠税财产承受证,企业所欠国家的税,转到承受证上,并附带利息。本来期望企业家拿这些承受证到市场上交易,借来资金,再度扩展工厂,并雇用工人,以解决失业问题。
事实证明,这种证券销售是失败的,但也有少部分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一点流动性,但目的可不是为了扩大工厂解决就业问题,而是为了减低债务压力,因此降低价格销售,结果加剧通缩过程。
当时的政府,本来指望能够救助经济,其实就是用“税”来换他人的“钱”。这份承受证就是钱,不过现在这帮做生意的不能承受太多压力了,所以政府决定,你们这些“钱老板”,先把钱提前给企业用,让生产机器转动起来。指望救助经济最后的赋税,也指望企业能够在最后还上贷款及利息,但前提是——这种方法必须能够运转下去才行。
很显然,“钱老板”并不上这个当。钱是追求利润的,可不是为了追求“经济复苏的前景”。他们关注的是价格什么时候能够下跌,经济成长前景是否比崩溃还要差劲?“钱老板”现在不上钩,1年前也没有上钩,也即1931年,当时政府设立了一个特别银行Akzeptbank,目的就是和央行一道,作为担保人的身份,给这种让人半信半疑的贷款担保,那些大银行和信贷机构放出的贷款。这家银行由德国央行和大型私营银行出资本金,之后德国央行给担保票据贴现10%,而票据溢价多出2%,作为给Akzeptbank中间人角色的补偿。这种方式代价太高,自然不会造就实质性的经济复苏。
德国当时可真是孤家寡人,盎格鲁-撒克逊圈子看起来也不敢相信魏玛共和政府。可是那段时间,确实有些人积聚了巨大的财富,当然也有很多钱,后来外国投资者在1931年下跌过程中又还了回去,不过还好,钱都留在德国领域之内。但是,国民收入急剧下跌,失业率飙升,所有权越流通却越集中——通过破产的方式悄悄(杀价)转移到沉默无语的主体手中,比如德国央行,尽管官方数据显示好像没多少,但确是一笔意外之财,这真要感谢上述的贴现操作。这种金融集中的进程持续了3年,从1930年到1933年,也就是希特勒登台的那一年。
之后,好似无中生有,冒出一大批“半官方”金融机构,每年发行几十亿的票据。而这些票据,央行继续贴现,好像1931年的操作一样,不过这次,既不是因为懒惰,也不是因为贪婪,可是规模更大,速度更快,从而开始纳粹的经济奇迹——创造就业的过程。
为什么一样的方法造就不同的结果?
图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2861d0100gn4u.html
纳粹如何创造就业
大通胀之后,德国央行的法令并没有特别考虑公开市场操作,也不允许代表政府贴现票据。当时政府允许提前兑现的操作只有商业票据,而且必须要有实际商品交易才行,不是纯粹的虚拟金融流通,因为那是通胀的某种来源。1933年,通过迂回包抄的方式放开,1934难则通过团结运动废除该项法令。
汇票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A令B汇款给C,用这种手段将信用动力实质化。比如可以设A为政府,提请资本拥有者B(比如可以是各种金融机构)付款给商业机构C,代价是支付佣金。如果引擎能够启动,则经济便有望再度富有成效,然后可以继续征税,财政获取必要资金,用的就是“资本家的票据”,包括利息费用,基本原理没什么区别。
商业机构收到票据,然后将其存入对口银行,换回现金——传统的贴现交易被完善了,而利息则从票据面值中扣除。银行钱多的时候可以进行这种交易,汇票其实就是拥有有限流动性的承诺。商业银行可以随时把这些汇票再送到央行再贴现,使其更具流动性。汇票由政府税收担保,还有央行的默认。象变魔术一样,钱变得不那么昂贵了。1932年,官方贴现率为5.21%,沙赫特“独裁”时期官方咬定为4%。
德国终于再次流动起来。
为什么同样的办法,在巴本时期不管用,但在希特勒时期生效了呢?
关键点就在于——浪漫主义——人们投资的其实是希特勒本人!而这种魔力来自于喜马拉雅。
而沙赫特使钱再次运行起来。纳粹经济复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意志的胜利。
启动资金自然拨给基础设施,票据都是有名字的,比如“就业票据”,“公路票据”,“开垦票据”。企业家用这些票据贴现获得现金,然后给工人发饷。商业银行再到央行,也就意味着开始印钱,商业银行用贴现的钱还经济危机期间未能守信的债务,以此助推复苏。人们重新找到工作,拿到工资但又不会花得太多,赚多少钱一般就存多少,而这些钱被政府再用来投资。工资和价格用铁腕手法控制,以此抑制通货膨胀到适当水平。
1934年沙赫特同德国钢铁工业“沙皇”碰头,协作建立了钢铁工业研究所公司,德文简写为MEFO,其实是家虚构的企业,资本金也就是25万马克的捐款。但是,从1934年到1938年,为第一战争委员会发行了价值120亿德国马克的汇票。
这是德国上层与纳粹党之间的交易,纳粹通过暴力垄断与战争承诺,达成两个基本的经济条件:确保税收与票据利息——也就是票据纸面价值的4%。而真正的世界货币,黄金的价值则被猛烈的保护主义扭曲,要通过战争掠夺的盈余来补充。
总而言之,也就是合法的金融“骗局”,从没什么价值的资产起步,一家不存在的公司,钢铁“沙皇”的良好意愿,众所周知的德国工人的勤勉和纪律,银行家与“最上层金融圈”的串谋,通过他们自己的网络,运输所需要的原材料,以惊人速度武装军队。
希特勒败在谁的手里?
只用了4年的时间,到1939年时,希特勒就打造了一支部队,消除了800万的失业大军,改进了生活质量,并且将通胀压制到最低程度。沙赫特怎么完成这些任务?他又朝那些票据中加了什么作料?
而这,便牵扯到“最上层金融圈”……此处有缘者共论之。
纳粹值得学习,但有些地方应该谨慎,比如发动战争。更要警惕的是,避免落入当今西方影子货币势力所设之棋局,而应借势将它们化为工具。希特勒最后到底败给了谁?蒙塔古·诺尔曼(Montagu Collet Norman),时任英格兰银行主席(1920-1944)。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人在欧亚大陆的折腾,纯粹是给别人打工。以此中国人绝对不能轻易出兵中亚……
先期推进西部大开发,准军事化经营——从西藏到新疆,届时自然接轨,如若中亚人民发自内心呼唤,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动升格为世界人民解放军。
关键字:德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