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类书籍推荐:“地沟油”为何屡禁不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40:11

“地沟油”为何屡禁不止?

综合公安部侦破成果及本报调查情况,“地沟油”泛滥有多个症结


摘要:公安部此次侦破的制售“地沟油”案件中,从收购地沟油的黄长水,到加工食用地沟油的柳立国,再到销售食用地沟油的袁一,一条黑色产业链看上去简单明了。然而,参与侦办人员指出,“地沟油”案件,反映出监管方面存在的多个难点。

    公安部此次侦破的制售“地沟油”案件中,从收购地沟油的黄长水,到加工食用地沟油的柳立国,再到销售食用地沟油的袁一,一条黑色产业链看上去简单明了。然而,参与侦办人员指出,“地沟油”案件,反映出监管方面存在的多个难点。

    本报近期连续发表有关“潲水油”的调查报道。面对被曝光十年仍未禁绝的“潲水油”问题,广东也存在类似的尴尬。

    认定标准缺失分辨困难

    参与侦办此次跨省制售“地沟油”大案的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副局长王伟标指出,从外观、色泽上看,用地沟油炼制的食用油与正常的食用油很难区分。他说:“现在国家对什么是地沟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定标准,如果只是按照现有的食用油标准,甚至会得出地沟油符合标准的荒谬结果。”

    根据本报调查,经过简单加工后的“潲水油”外观上与食用油难以分辨。工商部门也表示,他们一般只检查不符合食用标准的食用油,而很难专门检查出潲水油。

    生产

    门槛很低利润很高

    公安部称,警方掌握的大量证据充分证明,使用地沟油炼制食用油的工艺流程,仅是简单的物理分离,大致分为水解、蒸馏、分体三步,与炼制生物柴油的化学反应过程截然不同。此前一些专家所称“用地沟油炼制食用油技术工艺复杂,一般人难以掌握,且炼制费用昂贵、得不偿失”是不符合事实的误导。

    根据本报调查,“潲水油”粗提炼仅需烧开后反复捞取、过滤,加入白土、香料等效果更佳,几乎每个养猪场的个体都能做到。与门槛之低形成对比的是利润空间之大。一个养猪场每月向一个餐馆支付百来元,收集的潲水就能炼出约1500斤“潲水油”,可卖得3000多元,剩下残渣还能喂猪。

    取证

    合法非法?隐蔽性强

    王伟标还指出:“地沟油案件看上去链条清晰,实际上,由于环节众多,而且不同环节在‘罪与非罪’上界限不太清晰,这给警方侦查带来了不少困难。”比如,仅收购地沟油原料一般不构成犯罪,对地沟油进行深加工也不一定是犯罪,因为它可以用于正当目的;把地沟油当做食用油销售很可能涉嫌犯罪,但这个环节往往比较隐蔽。这也是地沟油传闻很多却鲜闻案发的重要原因。

    以广州为例,尽管“潲水油”问题反复被曝光,但仍无专门法规或规章来约束“潲水油”的制售。潲水等餐饮垃圾未列入严控废物,养猪场收购潲水亦不违法,之后“潲水油”的提炼、出售、层层流通,直至送进某个炼油公司深加工,都没有直接违法,仅在最终环节作为食用油出售才能找到违法证据。但这个环节往往隐蔽性强,取证难。

    监管

    多头管理责任不清

    就近期侦破的这起重大案件,公安部还指出:“在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链条的各个环节都没有看到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身影……结果,涉及多个环节的地沟油犯罪往往成为监管盲区。”

    类似情况在广州也存在。目前,环保局、城管委、食药监局、工商局等在潲水油的生产流通上各管一段,难以形成合力,各部门在由谁主抓如何配合等方面都未达成共识。部门监管责任也缺乏相应监督,如某个部门负责的监管环节发现问题,是否需要承担相应责任,至今没有清晰规定。

    本报在网上随机进行的一项根治潲水油问题所用办法的调查中,将选项投给“理清责任,出问题相关管理部门也要担责”的,占37.6%,为各大原因之首。

    处理

    用途单一逼上餐桌?

    尽管潲水油被用来制作生物柴油的技术已经被反复验证可行,而且有很多专家反复提及潲水油的这一巨大利用空间,但是到目前为止,用潲水油制作生物柴油的仍很有限。通过网络检索,广东地区只有寥寥几家企业声称从事这一行业,但电话联系后发现几乎都已终止。

    而公安部侦破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山东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实际经营者柳立国也表示,该公司生产的生物柴油根本卖不出去。“各地的加油站不收,我们的产品就没有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