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传真a2:高一女生数学学习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6:42:30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我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成绩滑坡。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不少学生反映,集合、函数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函数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空间立体几何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逐步形成辩证型思维。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就要求第一,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第二,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第三,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类别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再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同构于同一知识方法;第四,要多做总结、归类,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二、改革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

1、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学生依赖于套用教师提供的题型“模子”;第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由“参与学习”转入“督促学习”。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听不出“门道”。

2、思想松懈。有些学生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己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还是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这种思想是极端错误的。中考的题目并不具有很明显的选拔性,但高考就不同了,目前我国还不可能普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可以说还是属于一种精英教育,只能选拔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去读大学,因此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拔性,如果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就考上大学,那到头来就会后悔莫及。

3、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学生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学生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5、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集合性质与运算方法,函数单调性的证明与灵活运用,参数变量的讨论,函数实际应用问题等。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如算法初步)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

三、 学会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生仅仅想学好数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培养自己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等多个方面。

(1)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从而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自己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磨练自己的学习意志。

(2)课前认真自学。这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数学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 上课专心听讲。“学然后知不足”,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细听,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盘抄录,顾此失彼。

(4)课后及时搞好复习。这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自己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这是掌握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必要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这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经常把容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从老师、同学处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自己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7)系统小结。这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8)课外学习。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它不仅能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自己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自己的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由于高中生年龄不大,阅历有限,不少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学生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为什么高中数学要学三年而不是三天!许多优秀的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相当熟练的程度。

3、注意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要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作业、复习)和一个步骤(归纳总结)是少不了的。

 

如何强化对高中女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大量事实和调查数据表明,随着数学内容的逐步深化,在高中有相当一部分女生数学能力逐渐有所下降,她们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出现了部分女生严重偏科的现象.因而,对高中女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 
    一、“弃重求轻”,培养女生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女生数学能力的下降,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不容忽视.目前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过高.而女生性格较为文静、内向感情较细腻,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加上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学习的相对于文科来讲难度大,因此导致她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淡化,能力下降.因此,教师要多关心女生的思想和学习,经常同她们平等交谈,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学习计划,清除紧张心理,鼓励她们“敢问”、“会问”,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要求家长能以积极态度对待女生的数学学习,要多鼓励少指责,帮助她们弃掉沉重的思想包袱,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还可以结合女性成才的事例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她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事实上,女生的情感平稳度比较高,只要她们感兴趣,就会克服困难,努力达到提高数学能力的目的. 
  二、“开门造车”,注重对女生数学学习方法的引导
  在学习方法方面,女生比较注重基础,学习较扎实,喜欢做基础题,但解综合题的能力较差,更不愿解难题;女生上课记笔记,复习时喜欢看课本和笔记,但忽视上课听讲和能力训练;女生注重条理化和规范化,按部就班,但适应性和创新意识较差.因此,教师要指导女生“开门造车”,让她们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地指导听课,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指导她们学会利用等价转换、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将问题转化为若干基础问题,还可以组织她们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能力. 
  三、“笨鸟先飞”,指导女生强化科研预习与课后复习 
  女生受生理、心理等因素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相对要差一些,对问题的反应速度也慢一些.因此,要提高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数学能力,课前的预习至关重要.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女生课前的预习,可以编制预习提纲,对抽象的概念、逻辑性较强的推理、空间想象能力及数形结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要求通过预习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听课时有的放矢,易于突破难点.认真预习,还可以改变心理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因此,要求女生强化课前预习,“笨鸟先飞”. 
  四、“固本扶元”,全面落实“双基”教育 
  女生数学能力差,主要表现在对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上.只有在巩固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女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就题论题,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应该注意做题后得总结和归纳,归纳该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例题的解剖,结合讲授新课组织复习;也可以通过基础知识的训练,使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对解题的方法和技能有系统的了解和归纳,并逐步理论结合实际,使他们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起到促进作用. 
    五、“扬长补短”,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女生在运算能力方面,规范性强,准确率高,但运算速度偏慢、技巧性不强;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善于直接推理、条理性强,但间接推理欠缺、思维方式单一;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直觉思维敏捷、表达准确,但线面关系含混、作图能力差;在应用能力方面,“解模”能力较强,但“建模”能力偏差.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女生的长处,增加其自信心,使其有正视挫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特别要针对女生的弱点进行教学,多讲通解通法和常用技巧,注意速度训练,分析问题既要“由因导果”,也要“执果索因”,暴露过程,激活思维;注重数形结合,适当增加直观教学,训练作图能力,培养想象力;揭示实际问题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培养“建模”能力. 
     六、“举一反三”,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上课能听懂,作业能完成,就是成绩提不高.”这是高中阶段女生共同的“心声”.由于课堂信息容量小,知识单一,在老师的指导下,女生一般能听懂;课后的练习多是直接应用概念套用算法,过程简单且技能技巧要求较低,她们能完成.但因速度和时间等方面的影响,她们不大注重课后的理解掌握和能力提高.因此,教学中要编制“套题”(知识性,技能性)、“类题”(基础类,综合类,方法类)、“变式题”(变条件,变结论,变思想,变方法),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有利于提高女生的数学能力。

 

加强情感交流,提高女生数学思维水平

 

在当今世界上,知识每天都在日新月异,学生要学到其中的一写知识,往往需要花费人的很多精力.在现今的高中教学来中,由于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有限,加之需要学习的科目又多,所以单独用来学习数学的时间和精力就相当有限.那么,我们就应该指导学生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数学知识呢?这就存在一个如何提高女生数学学习效率的问题.要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填鸭式教学绝对不行,题海战术当然也不行.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提高高中女生数学思维水平?

一、积极加强与女生的心理沟通,提高女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老师教师不太注重与学生之间心理沟通问题.认为教师教,学生学,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其实,现在的学生成熟较早,知识面宽,情感丰富.如果他对教师有好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也高得多.古语云:爱其师而信其道,不要小看学生的兴趣,兴趣对智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据于兴趣.”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有浓厚兴趣,才能被吸引,也才能学得积极,学的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例如,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在完成各科作业时,总是先完成数学作业,把做数学当成了乐趣.所以,教师平时应与学生建立深厚感情,让情感因素充当学习兴趣的前提.在今年9月份,全省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在广安友谊中学举行,几位上课老师都是外地区的,他们与学生都不熟悉,但上课的老师们却用了不同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有的上课前与学生交谈沟通,有的利用课堂插入一些与学生有关的内容.如一位老师讲“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时,上课时给了两个命题”我是友谊中学的学生”,我是友谊中学高一的学生”.让学生倍感亲切,更加配合老师,上得很成功.所以需要我们教师要和学生之间进行感情沟通思想沟通,要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要真正做到师生沟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以教师的角色来与学生进行交流,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学生心理有一定压力,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学生的心理辅导,教师应转化其社会角色,变成与学生完全平等的知己式的辅导员和朋友.尊重,关心和接纳学生的优缺点.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结成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愉快,民主的教学气氛.不要以老式师生关系来对待学生.教师角色转化应以教师为主动,以爱为基础,做到爱与平等,才能达到的目的.

2、数学教师兴趣,情感的转变

要力争做到接受学生的情感,兴趣,一些学生觉得有趣的事但我们难以理解,而在学生看来都是非常自然的.要做到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怀着学生般的情感去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正是教学活动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前提.否则,一切“语重心长”的较育活动都会无济于事.

3、教师思维的转变

对数学教学来说,思维教学和思维的转化尤为重要,我们知道,有的数学题思维不对路就很难求解,教师认为很简单的问题,但以学生的思维来看就很困难,难以理解.如果教师不作认真的分析和在思维上切实转化到学生的状况去,就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你在教学中的思维要以学生的思维水平出现,与学生的思维同步.否则,师生之间就可能出现师尊生卑的现象,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不能达到师生间的真正沟通.

二、 数学教学与心理感应

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状况也取决于课堂45分钟.但这不完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师生间心理共鸣,心理感应.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数学教学语言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兴奋盎然,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谈吐让人听了激情振奋,启发性的语言让人茅塞顿开,丝丝入扣的讲解使人觉得条理分明,有理有据的分析使人心服口服.教学语言并不比其他文字学科的语言贫乏,相反,我们能与现实中学生常见,常听的一些学生语言和政治语言联系起来使用,使课堂气氛活跃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师生间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易产生心理共鸣,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如在讲解题思路时,由问题溯源时使用了“跟踪追击”.在一题多解时用“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学生粗心大意,漏掉某些项时警告学生不要贪污,“伸手必被捉”.总之,丰富的语言使得师生间很融洽,课堂上师生能产生心理感应,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2、教学方法内容

数学教材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合乎学科逻辑和学生心理规律的人类知识,智慧的表现形式,由于数学教材的特点是符号化,形式化和抽象化的.其内在的,智力的,心理的价值具有内隐性,潜在性.学生学习易感到枯燥乏味,处理不好或学习受阻时,在心理上会产生惧怕数学,造成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挖掘教材中内在的智慧价值和精神价值.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好奇,富有新鲜,有时巧妙地插入相关数学史典故,数学趣味题,生活中的数学等.时时创设悬念,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例如,在讲授对数这节课时,可以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将一粒芝麻的重量和太阳相比,似乎是一个毫无疑义的话题,若让芝麻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再将所得全部果实继续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样一直到第13代以后,所得的芝麻的总重量比太阳还重.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很快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思维马上变得活跃起来,教学难点很容易突破.有时也可引入生活趣事,如买房银行按揭付款等.都可以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数学教学成为既丰富有益又生动有趣的活动.

3、学贵在引导、妙在开窍;学习贵在主动、巧在会学

教师应注意思维情境的创设.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意向是在一定恰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教师应多提问,只有教师善问,才能使学“善学”。问之以理,事半功倍.教师的问要融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性于一体.设计问题应具有“起点低,坡度缓”为特征的阶梯式问题,坡度太难,使学生望而却步,失去了探索的勇气和体验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的机会.坡度太缓,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摘得到”。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要有适当的难度并富有启发性.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

4、激励手段的成功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用赞赏的口吻,丰富的体态语言(如点头,微笑,拍手……)等成功激励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旦发现学生在学习上有进展,有提高,或者某一个题的解法有独特见解时,应给于大力表扬和鼓励.这样学生心理上会感到高兴,很愉快,学习兴趣就会愈来愈浓,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有差错时,不要求全责备。要激励学生,积极引导。

三、数学思维与心理疏导

数学思维教学成功与否,与学生的心理状况有很大关系,前面我们已经谈到,如果女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就会影响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影响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心理障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要想女生的数学思维流畅,简洁,就应对女生进行心理疏导。一年来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重教学中体现学生思维.

在教学活动的转变中已谈到了这个问题.我的做法是一些定理和例题的处理,让学生叙述自己是怎么想,怎么思考的,叙述想的过程,而不注重想的结果,然后,给学生加以纠正和引导.学生的思路该在什么地方转换,然后再谈教师对这个问题的思维过程.这样处理,很受学生欢迎,也提高了数学学习效果,训练了学生,提高了学生思维水平.

2、要了解和洞悉学生思维,才能根据情况进行术导和训练.因此,了解学生思维的心理活动是很重要的.只要我们平时多加留心是很容易收集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我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收集,了解的一是课堂教学中,由学生课堂上的即兴思维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二是根据学生作业中解题步骤,可以反应学生思维过程;三是根据学生对事态度及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可以体现学生思维的心理活动;四是与学生课下交谈.只有充分了解你教学群体的思维特点和心理活动,才谈得上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提高。

3、注重个别心理疏导。

我在班上发现一个女同学文科成绩很好,就是数学成绩较差,无论怎么努力,收效总不大,通过与该生的交谈和她作业反映情况看,她作数学题,思维总是乱的,总要多走很多弯路,有时要绕一大圈才能达到终点.针对她的情况,我进行了心理辅导工作。首先解除了她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再根据她反映的思维过程进行一些引导和纠正,之后,她数学成绩提高很快.同时还要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好集体与个别心理疏导,使学生学习轻松而有成效.

总之,心理辅导在学生的成长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处理不好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还会给学生的学习形成障碍,影响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数学这们学科的特点要求数学教师应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提高,更应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为数学教学扫清障碍.从而提高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