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综新西游记第三季:少林禅医:品读人间的长寿仙经—《陆地仙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8:39:46
                         
  《陆地仙经》成书于清·雍正年间,其内容是对“百字导引法”的注释。“百字导引法”是由历代养生家逐渐补充完善而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具有强健肢体、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的作用。

                         

    该书的作者马齐(1652~1739年)是满洲镶黄旗人,康熙皇帝时任英武殿大学士,雍正帝时被任命为四大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加太子太保衔。从他的先祖至他的这四代人中,“男女寿百岁以上者十五人,九十者四人,八十者六人,七十者九人,自成人后夭折者希,亦未有多疾而奇疾者也。”马齐本人也享有88岁的高寿。今就该书中的部分章节进行解读,希望能从中找到长寿的秘诀。

一日三餐,各有所偏
  《陆地仙经》在谈到日常饮食问题时说“早饭淡而早,午饭浓而饱,晚饭须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早饭应该吃得清淡,而且要及时吃,不要吃所谓的“早午饭”,午饭应该吃得饱一些,口味可以相对重一些;晚饭要吃得少,不要暴饮暴食。
  日本神奈川县保健福祉大学中村丁教授的研究小组发现,习惯“早食”的人比习惯“晚食”的人更容易躲避肥胖侵袭。这个结论是经过对吃饭时间与能量消耗的关系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研究人员将受试者分为两组,一组人吃饭早,早中晚饭时间分别是早上7点,中午1点,晚上7点;而另一组则为中午1点吃早饭,中饭时间为晚上7点,晚餐则在深夜1点吃。结果发现,虽然是同样间隔6个小时吃早、午、晚餐,但是深夜吃饭的人消耗的能量少,因此容易肥胖;而早上吃饭的人消耗能量的功能更“强大”,就不容易肥胖。
  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教研室主任郭海英教授介绍说,午餐是三餐中最好补充营养的时候,尤其要注重蛋白质的补充。蛋、肉、豆、菜等要搭配好,以保证正常的能量需要。午餐热量分配以占全天总热量的35%~40%为宜。最好多吃一些含有微量营养素的食物,像谷类主食、新鲜水果、蔬菜、动物肝脏、豆制品等。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如果晚餐过饱,必然会造成胃肠负担加重,其紧张工作的信息不断传向大脑,使人失眠、多梦,久而久之,易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中年人如果长期晚餐过饱,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会造成胰岛素β细胞负担加重,进而衰竭,诱发糖尿病。同时晚餐过饱,必然有部分蛋白质不能消化吸收,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有毒物质,加之睡眠时肠蠕动减慢,相对延长了这些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有可能促进大肠癌的发生。
闭目养神运眼睛,到老事物仍看清
  《陆地仙经》中记载“运睛除眼翳”。眼翳又称翳状赘肉,大部分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以户外工作者居多。翳状赘肉初期对视力影响不大,但若任其生长,等到长至角膜中心位置时,会盖住整个瞳孔,严重影响视力,而且眼翳长得愈大,也就愈往角膜深层侵犯,届时即使施行眼翳切除手术,也会在角膜上留下疤痕,仍然会看不清楚。“运睛除眼翳”的具体做法是:闭目转睛,左右各七次,然后忽然睁大眼睛快速查看物体,自觉眼内有热气。转动眼睛时口鼻短暂闭气,睁眼时尽力用口呵出浊气,吸入清气,各七次。从解剖学的角度看,“运睛除眼翳”的本质是眼睛的自我主动按摩,它通过眼睛的主动运动,对眼皮内部神经进行按摩,使眼内气血通畅,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及消除初期翳状赘肉的目的。
睡醒饭后常叩齿,牙病不用牙医治
  《陆地仙经》中说“叩齿牙无病”。什么是叩齿呢?具体的操作如下:舌尖轻顶上腭部,上下牙齿互相叩击数次。叩齿时思想集中,嘴唇轻闭。叩齿完后,用舌沿上下牙齿内外侧转搅一圈,将口水慢慢咽下。叩齿促进了牙齿周围组织及牙髓腔部位血液循环,增加牙齿营养供应,减少龋齿等牙病发生。经常叩齿,面颊部还不易塌陷,且咀嚼有力,牙齿也不易松动、脱落。叩齿时对大脑也有轻度的刺激作用,对提高听力、预防耳鸣都有一定作用。一般来说,早晨起床后、午饭后、睡觉前各做一次,每次做三分钟左右。叩齿保健贵在坚持,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夏早起冬迟眠,春捂秋冻是良言
  《陆地仙经》中说:“夏月宜早起,冬天要迟眠,春绵渐渐减,秋夹徐徐添。” 前两句意思是说夏天的时候,日长夜短,日出的时间早,宜早起;而冬天则日短夜长,夜间气温较低,不要过早地入睡。后两句正应了一句民谚——“春捂秋冻”。元代著名养生家邱处机所著的《摄生消息论》中也有春天“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秋季则“寒甚方加棉衣,以渐加厚,不得一顿便多,唯无寒而已。”的记载。“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同样道理,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