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甲勇士1美真的实验室:少林禅医:心理学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3:15:00
 

  在一个笼子里关了一群猴子,主人每过一天就打开笼子抓一只猴子杀掉。每天主人来时,每个猴子都紧张,它们不敢有任何举动,怕引起主人的注意而被主人选中。当主人把目光落在其中一个猴子身上时,其余的猴子就希望主人赶快决定。当主人最终作出决定时,没有被选中的猴子非常高兴。那个被选中的猴子拼命反抗,其余的猴子在一帝幸灾乐祸观看,这只猴子被杀掉了。这样的过程日复一日在进行着,最终猴子全部被宰杀掉了。

    如果这群猴子群起而攻之,这一群猴子有可能会逃掉。但每只猴子不知道其余的猴子是否会和它一起反抗,它怕自己的反抗会引起主人的注意而被主人选中宰杀掉。

“待宰的猴群”是“囚徒困境”演绎的典型版本。在人类的世界,也常常有与之相类似的情景出现。

  在现实社会中,有时窃贼在公共场所(比如公共汽车)上偷东西时,车上的乘客看到了,但不敢吭声。没有被偷的人想,反正被偷的不是我,我反抗了,也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遭到伤害;而不反抗虽不得益,但也不受损,我何必要反抗呢?

  窃贼在偷东西时实际上是在发出这样的信号:如果谁想反抗,将殴打谁。因为如果个别乘客反抗,而窃贼不殴打该乘客的话,就将会有更多的乘客抓窃贼,窃贼将有可能被抓,因此窃贼必然殴打反抗的乘客。

  对于乘客来说,窃贼的威胁是可信的,因而乘客的最优策略是“不反抗”;而对于窃贼来说,乘客“不反抗”下在“不殴打”策略为最优。

  这种在某种公众场合需要有人出来维持正义与道德秩序时,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一句话的“沉默的困境”常常见诸媒体。

  在公共汽车上,歹徒公然抢劫,没有人出来抗争;

  在游人如织的公园内,一小孩不慎滑入湖中,没有人救助;

  甚至在人流如潮的大街上,一见义勇为者与罪犯进行殊死搏斗,围观者众多,却没有人伸手帮助……

  这样一种群体沉默的结果将使社会风气恶化。对个体来说,虽然这一次倒霉的不是你,但下次你倒霉的机率就会增加了。这使我们都如同待杀的猴子,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