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晗 甘肃作家协会:莱州市2008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指导意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59:06
莱州市2008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指导意见
                      莱州市教研室 
一、备考的基本指导思想
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着眼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复习教学目标,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全面准确地把握复习任务,进行立体化训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立体化)。要文道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要强化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阅读与鉴赏能力、感悟与探究能力。
二、加强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高考试卷的研究,把握复习方向
(一)高屋建瓴,把握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性纲领,它对培养目标、知识能力要求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命题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以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标准同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主要变化是:
一是课程性质的定位:由“唯工具”论到“工具——人文统一”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立场来全面深刻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走出“唯工具”论的误区,克服以往过分偏重繁琐机械的知识训练和理性分析的弊病,充分把握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既要“学文”,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要“悟道”,让学生深入体验和领悟,透过语言文字,活化出生机勃勃的思想、精神和文化,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独立的思想人格。以工具层面的语言文字支撑人文精神的大厦,语文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是课程目标的优化:由“知识能力”论到“语文素养”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全方位、创造性地优化和升华了语文课程目标,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为语文课程的“己任”,第一次系统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多维、立体、交叉地建构起语文课程目标体系。它较之“知识能力”论,蕴含了更为丰富广泛的内容,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首先,对语文的“知识和能力”维度有了新的理解。能力被放在了突出的位置,突出强调对学生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突出强调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其次,还开创了明确从过程角度设计课程目标的先河,标志着语文课程从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转变到对学习过程的重视。这就抓住了语文教育自身的特点。因为,语文素养是存在于每个学生内部的文化心理结构,它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学生自身的实践应用活动才能养成。再次,加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维度的阐述,使之更加明确和突出,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看作是语文课程固有的重要内容,而不是附加的任务。
三是学习方式的革命:由被动接受到自主、合作、探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适应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求,积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成为此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和一大亮点。它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个体轻合作、重接受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重认识轻体验的学习方式的否定和扬弃,真正确立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这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革命,更是教育理念的革命。
只有正确地理解《课标》,才能把握教学的方向和方法。
(二)研究《考试大纲》,把握复习内容。
《语文科考试大纲》《山东省高考语文科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只有抓住了“两纲”,才能避免复习的盲目性,增强针对性。所以在复习教学中,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尤其要研究《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考项,要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
新的《考试说明》同以往最大的变化,一是考试内容必考和选考相结合。对于必修内容,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对于选修内容,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能力、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选考内容是文学类(“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实用类(“新闻与传记”)。选修内容的增加是这次课改和高考改革的一大亮点,究其实质就是增强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                                                                                                                                                                            
二是在原来的五个能力层级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探究(F)能力层级,意在考查学生探究疑点难点从而有所发现和创新的能力。主要指从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这些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探异求新,尝试新方法,以获得新思维、新观点和新表达的过程。这一新增能力层级,主要是针对选修课的考查而言的,《2007年普通高考新课程标准语文考试大纲》是这样表述的:文学类文本阅读(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估计2008年《考试说明》不会有大的变化,有小的知识点的微调。
(三)研究高考试题,总结规律方法,提高复习实效。
高考命题的基本特点是:稳中求变,变中出新。高考试题,最直接地体现了《考试说明》,较之其他命题具有更大的信度、更强的典型性和更高的训练价值。通过研究要明确各题目的取材特点、设问方法、答题要求及各题型的解题方法、规律等;明确已经出现了哪些题型,有可能创新哪些题型,对今后的复习备考进行合理的预测;搞清楚解答这些题型的题目容易出现的误区,应注意的问题等;试题中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可以提供怎样的启发。通过高考题的研究与训练,师生必须明确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
三、立足所选教材,夯实知识基础,提高语文素质
用课文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中学语文教材精选了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精华,有深厚的文化内蕴,很多文章谈人生,谈哲学,谈艺术,思维缜密,思想深邃,语言独到,认真阅读钻研这些优秀的文化精品,是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根本的手段。
高考试卷中的阅读选文虽然不是直接选自课文,但很多文章或出自课文作家之手,或与课文的题材、内容相仿,考生读起来有种亲切感。从2004年到2007年,高考试卷选了大量的名家之作,这些名家之作,不一定是时文,但肯定是美文,与教材相得益彰。
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高考试卷的起点,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一贯原则。教材就是基础知识的载体。我们要求大家一定要以所选教材为平台,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帮助学生打造坚实的知识基础。尽管近年来高考语文与教材直接相关的内容极少,但教材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无论是阅读和写作,首先还是要“得法于课内”,才能“得益于课外”,那种置课本于不顾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要既抓专题阅读,又抓基础复习。阅读重点抓思想情感的把握,观点倾向的理解;抓阅读规律、阅读方法的指导,抓答题思路的总结等等。基础的落实要体现在对课文涉及的多音字、异读字、常见难认字以及常用词语(包括熟语)的理解、运用上,体现在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上。这需要对这些知识加以整理、归类。建立“知识仓库”,把教材中出现的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难认字、常见常用成语、近义词、名篇名句等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每天记忆一点。词义的把握、词语的运用要结合阅读来解决,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要克服漫无边际、大撒网的倾向。
要解决好学课本不能学以致用的问题,背了那么多的古诗文,作文中却一点用不上,这说明了我们的教学目标过分单一化,功利化。要从课本中提取写作素材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要引导学生从必修专题文本中分类整理专题写作素材,开发、利用现有的写作资源。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人或事中获取灵感,抒发对生活的感悟,可以从名人名言中得到启迪,书写对人生对生活的感受……
教材复习要把握这样几个原则:
1.要分类精选教材经典和与高考材料比较接近的范文进行复习。要高效地运用教材,要用教材(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言)引领,用练习提高。坚决反对脱离教材另起炉灶。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复习资源,复习教材就是调动学生在课内学习中所获得的文化、知识的积累,调动学生已形成的语阅读鉴赏能力和内化的语文素养。一定要立足课本,前后勾连,举一反三,总结规律,形成能力,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由课内向课处延伸。高考复习,必须实现学生的能力迁移,当学生面对新的情景时,一定要回归课本,温故而知新,用旧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2.复习要坚持文道统一,着眼于提高语文素质。复习知识要兼顾思想内容,要兼顾思维训练与作文训练,“立体”地复习,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这是一轮复习的基本要求。
3.文言文复习要突出经典篇目与各版本共同篇目。以点带面,各种文体都要复习到位,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全篇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四、着眼思维训练,落实六环节,全面提升能力
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周密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语文试题就是要指引和促使学生按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表述自己的思想,养成缜密的思维习惯。优秀的语文试题往往反映了命题者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恰到好处的表述,思维能力是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和基础。
学生思维中存在的突出的问题是文言文筛选和整合文内的信息的能力较差,不能在整体把握文章中心意思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段义、句义;翻译望文生义、没有整体意识;语言表述能力差;现代文阅读不能准确把握作品表达的意蕴,不少考生答卷时如雾里看花,混混沌沌,朦朦胧胧,答题非“蒙”即“猜”,即使答对也带有很大偶然性。阅读文言文,概括、仿写等没有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不注意相关提示。作文偏题现象仍较严重;没有就等表象作深层次的思考;不会拟题,死搬教条不能学以致用。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求加大复习过程中的思维训练,以思维训练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要培养学生定下心来读文章的习惯。对文章要总体把握,有总体印象,答题时注意上挂下联,到文章中寻找对应点,从文字出发欣赏“细节”,从而逐步提高感悟语言的能力,养成“依言”入情悟道的习惯。
 
复习教学要追求融会贯通,实现灵活迁移。追求一个“活”字,把知识的灵活运用放到首位。“读死书,死读书,而后读书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欠缺的。这条教训对于语文复习,尤其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我们在平日的训练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迁移能力,一定要让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情景时,在第一时间点击并激活知识内存,也就是将问题与所学迅速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用旧知解决新的问题。另外,要实现不同知识板块之间方法的迁移。高考命题,许多不同板块尽管考查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在学科规律方面又有相通的一面,因此,他们确有可以融合的地方,切不可“老死不相往来”。
以诗歌和散文为例,可以将诗歌视为一篇浓缩的散文,而散文也可以视为一首放大了的诗歌。将一首小诗料理妥当,便有望以此间的经验来料理一篇散文。
“压缩语段”是将一段话的精华浓缩成一句话或是几个词。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文字处理的能力,实际上,它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与现代文阅读中的筛选信息、概括要点在本质上没有分别。前辈学者讲,若能将厚厚的一本书读成薄薄的几页,这是一种功夫。这“功夫”便是压缩、筛选、概括、归纳等思维活动的展示。
学生的独立思考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提倡合作学习的今天,学生的独立思考常常被忽视,学生很少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老多时候学生根本没有对文本进行独立思考和有效把握就进入了合作探究或老师讲解分析阶段。其实,小组合作学习、老师讲解分析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只有在学生思考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进行对话,才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从而收到实效。
在落实六环节教学(讲、练、测、评、改、看)中特别强调“改”的落实,没有改,就没有实效。
五、开阔视野,强化语文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首先,紧密联系高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考查学生的自省、自知、自觉、自悟能力,是历年高考命题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山东试题同其他自主命题省份的试题以及全国试题一样,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关注生活,贴近生活,成了高考命题者的不懈追求。   
因此,语文复习教学不应仅仅拘泥于课堂复习教学,而应以课堂复习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从而变封闭的语文复习教学为开放的语文复习教学。引导学生平时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多关心时事政治,留意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积累生活、积累思想、积累语言,夯实学生的人文功底,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培养思辨能力,树立真善美思想,这才应该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明智之举。许多同学的高考作文内容空洞、虚假矫情,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生活强为无米之炊的结果;许多学生在考场上往往捉襟见肘,与生活视野不开阔有很大的关系。
要继续加强时文阅读,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语言运用题目注意与现实联系。在形式上以已有题型为主,注意新题型。
六、多文体,多角度,多方式,加强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是高考复习的薄弱环节,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改变训练方式,强化过程训练。
①作文训练要全面,要加强作文基本功训练(立意、结构、选材、表达等)。从近年来各地自主命题的高考试卷看,不同考区的试卷有不同类型的试题,有的是命题作文,有的是话题作文,今后这种多样化的局面还会继续保持下去,所以不必去猜测2008年可能会考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或是别的什么种类的作文,那样意义是不大的,关键是各种体裁、各种类型的作文都要练。这个“练”是强调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训练,而不是“猜题押宝”式的训练。同一考区的作文试题在类型上也会有所变换,几年话题作文之后来一个别的类型的作文,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题目类型各有千秋,我们不能说哪种类型的作文试题最好,哪一种试题具有永远的优势或者说高人一筹。
  要把小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文体要多样化,要进行一定的记叙文训练,要把语言表述题的训练纳入作文训练,以收到训练实效。
②作文内容要关注课标要求,关注时代、人生、人文
针对学生写作资源匮乏的现象,建议平时从以下话题中提炼一些作文素材:
1、吟诵青春2、体悟人生3、设计未来4、阅读经典5、感悟自然6、走进历史7、祈祷和平8、故园情节9、关注社会10、感受文明11、学会思想(向思想者致敬)12、面对逆境13、真情无价(亲情友情)14、感受艺术魅力
当然,对课文素材和课外素材的整理之后,还要学生“亲自”思考,不要教师包办代替。只有多思考,对一件事情认真考虑,有一个内心体验的积累,把材料化为自己的血肉,到考场上才能文思泉涌。
③强化学生审题意识、文体意识、结构意识、亮点意识、卷面意识
培养审题意识。作文呈现的多元化趋势,单一的赶潮流式的训练是不行的。要多文体、多形式、多角度进行审题训练与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学会变通联想。今年的高考题实际上高一就接触过,只是文字不同而已。
培养文体意识。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记叙文就是要有描写意识,写好细节,写好情节,写活人物,用好倒叙、插叙、悬念法、误会法等。议论文观点鲜明,论述深刻,语言准确、有气势。要有思辨意识,写出的文章能辩证分析,善于质疑与批判。培养结构意识。段落不要分得太零碎,以免给人一种很散的感觉,不要故作高深写“题记”,不要分成“一”、“二”、“三”、“四”,很自然的分成4——6个自然段即可,要文气贯通,一气呵成。
培养“亮点”(创新)意识。一个巧妙机智的构思,一个精彩的段落,一个内涵丰厚的句子,一个有个性的词汇,都可以作为亮点,提升文章的层次。要在这些容易见效的地方下点功夫。有的考生喜欢故作深沉,故意把文章写得很“含蓄”,缺乏开头点题的意识,以致观点不亮。应该让学生明白,考试的时候,观点不亮就要吃亏,这是由于考试阅卷的特殊性决定的。要凸显自己的亮点,不怕张扬,不怕“招摇”,把文章的语言美、立意美、结构美发挥到极致。
培养语言意识。尽量“装潢”作文的语言。平时训练写好开头一句话,并用一个单独的句子成段。开头要有情绪,独出心裁,体现个性,“抓人眼球”。过渡句也要单独成段。结尾要简短有力。
要进行写好一段排比或一段比喻的训练,进行写好一段逻辑性强的文字的训练,进行写好一段精辟有哲理的话的训练,进行写出一段生动形象的话的训练。总之,要在语言上“征服”阅卷教师。
另外,不要上高考“范文”的当,虽然“文体不限”,但有五种体裁应视为“禁区”,一般学生不要涉足:一是纯抒情散文,这样的文章容易“空嗟叹”;二是科幻文,如果没有丰厚的科学知识作支撑,没有科学依据,就容易胡编乱造,缺少生命意义;三是文言作文,写这类文章需要深厚的功力;四是故事新编,前几年出现了一窝风现象,由于学生功力不够,达不到与原作者的默契和对接;五是诗歌,考场作文中诗歌的得分一般就是30多一点,在紧张的考场上写一首好诗,太难。
培养文面意识。书写潦草是一个顽症,应该向书写要分数而不能因书写失分数的道理,很多考生至今不明白,或虽然明白却依然我行我素。有的作文字数明显不足;有的错别字刺眼,字迹不清。以上这些硬伤,极大地影响了考试成绩。
④进行作文修改训练
⑤进行列详细提纲训练
七、教学方式多元化,要强调导学、 探究、自学意识
教学要方式多变,富于智慧。我们需要不时地对自己的复习方式的有用程度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实效,就应该尝试着改变,摸索那些简单易行又富有实效的复习方式;单一的方法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兴趣;死板的方式容易扼制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高三复习中长期机械化、程式化的训练,容易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要克服被动学习的状态,就要不断的变化方式,调整口味。
学习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取决于其主体性的地位的确立。能力是存在于每个学生内部的文化心理结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靠学生自身的实践应用活动才能养成。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学生要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二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实现互动;三是在活动中必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在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教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有所为”就是要营造激励性的教学环境,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提供动力支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提供恰当的平台;提供正确的学习导向,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提供方向保障。所谓“有所不为”就是理应学生必须通过体验所得且能得的东西,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因此,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必须着眼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不能追求表面的热闹,肤浅的繁华。
要在教学中提倡运用“探究式复习模式”。
基本模式:
例题引路——感悟探究——巩固训练
例题引路:以近年高考试题或模拟试题中的典型试题为例子,引导学生分析答题的基本要求和思路,并对今后此类考题作前瞻性预测。
感悟探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1、你在做这道题时是怎样思考的?说说你的答题思路。2、你以为这类题将来会怎样考?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谈出各自的看法,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思路与方法。
巩固训练:配合练习进行逐项训练,以此培养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它是检测的标尺,是分析失误的前提,是归纳总结的基础;“探究”即是对命题规律的探求,也是对答题思路的归纳和方法的总结,“巩固”是对思路、方法的验证与应用,进行有效的训练从而达到能力层级的要求才是终极目的。当然,训练的类型要全面,难度要适中,能力要求要到位。
几种变式:
变式1:纠正错误——分析归类——巩固练习
变式2:练习——析误——总结——迁移
变式3:归类梳理——析练合一
变式4:思维探源——排除干扰——迁移巩固
这里有两点应引起我们注意:
一是拿出慧眼选练习。进入高三以后,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语文有这样的感觉:语文知识不少,管用的不多;学习的课文不少,考试考到的不多;做的练习不少,心中有底的不多。所以部分学生放弃对语文的学习,或者对语文学习表现出焦虑、无奈的情绪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了。问题就出在练习没有精选上。必要的适应性训练是非常需要的,但一定要经过精选。应当通过做题,多多思考,举一反三,悟出规律,练就“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超量地、重复地练习往往事倍功半!
面对良莠不齐、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练习,教师要保持百分之百的冷静。企图依靠大量的练习使得语文在课外争得一块地盘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练习的质量如何保证,数量怎样才能恰到好处,这需要教师具有一双慧眼。我们主张,所有的练习都要精选。因为现在的孩子正在进行一场艰苦的“丛林战争”,正在付出时间消耗、精力消耗、健康消耗这些生命的“磨损”。单纯的应试教育正在败坏学生的学习美感和生命美感,学生的身心健康大面积的受到摧残。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有良知的语文老师,有责任选好练习。练习的选用应以以下三点为标准:一是知识的高含量。试题要最大限度地增加覆盖面,尽可能囊括最多的知识点。二是思维的开放度。适度开放,给考生以思维的空间,而不是就题论题,死记答案。三是文化内涵的厚重度。各地试卷在选材上都趋向于文化含量高、文学色彩浓的文章,命题时注意挖掘其内蕴。
二是作业的完成必须在教师的可控之下,我们主张一课一练,一练一评,一评一改,一改一纠。
八、复习阶段的时间划分与基本任务
(一)第一阶段(07年8月上旬至第一学期期中考试07、11、11):基础知识的复习阶段。
基本任务:以课本复习为主,以基本知识梳理积累为要务,结合渗透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完成对五册必修教材和三册选修教材的复习。新课程改革给一线语文教学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内容多而课时紧,基础年级为了赶进度,对教学内容的阶段性处理存在不同程度的草草收兵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一轮复习千万不可走过场,教师在一轮复习中要着力抓出每一单元甚至是每一课中切近高考的知识点加以强化,又不能在课本复习上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教材的复习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中国古代诗文。苏教版、鲁人版、人教版三个版本的教材所共有的篇目(《劝学》《师说》《琵琶行》《离骚》《林黛玉进贾府》《鸿门宴》《陈情表》《兰亭集序》《滕王阁序》《长亭送别》《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是现代文阅读。要把教材、各省市高考题结合起来训练,不求多,要求精。
教材复习必须走出的误区:①只看不练;②只讲不看;③只练不讲;④盲目随意(缺乏教师指导);⑤检查不力。 
(二)第二阶段(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至第一学期期末考试08.1):专题复习阶段。
基本任务是把握考试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通过一轮复习一点点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零碎的,不成体系。高三二轮复习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将这些散乱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和网络。系统论认为:系统地组织起来的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远远大于部分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之和。每一个学科的知识都有它内在的联系和自身的规律;每一个学科的知识都有自己学科知识的体系、框架和网络。高考试题往往以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为试题设计的起点、着力点,以增强试题的综合性。高考复习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编织学科的体系、框架和网络的过程。知识成网会帮助考生理解记忆知识和运用知识。
要抓好综合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复习要重视落实。无论多好的方式,多好的计划,多好的内容,如果不能落到实处,一切都等于零。多年的复习经验告诉我们,复习必须狠抓一个“实”字,在“实”字上做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