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式奶香南瓜粥:买粮的回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29:35

买粮的回忆

(2011-09-10 12:53:02)

当我有记忆后,家家都有一个买粮食用的小本本。如果搬家了,就要换异地的粮本。不搬也要一年一换。那本本虽然不大,也不起眼,可那是一家人的命根子,没有它连饭都吃不上。

记得翻开粮本的第一页,就是一条毛主席的语录:“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忙不闲时半干半稀……”有人认为这句话是现代版的“何不食肉糜?”比如,在河南树皮都被扒光了,哪里来的半干半稀?

那是在国家三年困难期间,人们吃不饱肚子,粮食比金子还金贵,城里人毕竟比农村人幸福,等你快要断顿时,下个月的供应粮又到期了。

有时,清晨,还在迷迷糊糊中,就被爸爸的喊叫声惊醒,揉揉惺忪的睡眼,一丝梦境的回忆也没有了。因为今天要去买粮。
    妈妈在地上收拾准备面口袋、油瓶子,拿着粮本指指划划,啰啰嗦嗦地再三叮嘱我们要买的品种和数量。爸爸总是不想听妈妈在耳边的聒噪。痴痴地呆了一会,叹口气,下地,去凉房推车子。我迷迷瞪瞪地跟在爸爸的后面去买粮。

记得小学五年级后我就担负了家里买粮食的光荣任务,那时供应粮的特点就是粗粮太多。记得买粮是每月的20日,粮店门口挂一木头的小板,上面写着这个月份的供应品种、标准、数量、价格。粮店的面积一般不大,迎门是一排齐腰高的柜子。里面分了若干格子,每个格子放着不同的粮食品种。角落有供油的桶。

无论是油或是粮食,价格十分的便宜,且多年不变,因为工资也少的可怜。好像是几分钱一斤玉米面吧,面粉也就是一角多一斤。那时的粮食可没什么质量而言,只要不霉变就行了,多是陈粮。玉米面可真的不好吃,据说是几年前的,大米也是糙的很。

售粮工作人员个个穿戴严谨,大褂,口罩,帽子,俨然像个手术室的医护士人员。他们也真的辛苦,冬天好说些,大夏的真的好热。由于工作量大,露在外面的眼睛全沾的是面粉。由于杂粮多,一边称一边唱着品名。店里的吆喝声,算盘珠的敲打声,人们的说话声,让不大的店好不热闹。说句题外的话,那时的粮店售货员牛呀,光是白面口袋上扫下来的面,就够他们吃的了。加上地上落下来的面,扫起来再卖了,就够他们用的了。真是一行有一行的规矩,一行养一行人。

粮店里的售货员不过两、三个人,其中一位坐在柜台里,负责查验粮本、记录购买情况、收钱和粮票。另外一、两位售粮。售粮的过程是,根据买的数量用带提梁的铁皮簸箕将粮食从粮柜里撮起放在秤上约好。这时顾客要把口袋套在漏斗上,售货员通常会问:“套好了没有?”得到肯定回答后才把粮食倒在漏斗里,有时他觉得口袋不够大还要分几次倒,就怕把粮食洒出去。

买粮者接漏斗漏出的粮食,看起来简单,其实也需注意。一是一定要攥紧袋口,否则粮食从漏斗里出来时的冲力会使粮食和口袋一起掉落。二是捏袋口不能过松,而且要卡住漏斗,否则粮食特别是面粉会从漏斗和袋口之间喷出来。三是如果买的较多,需要不断轻轻晃动口袋,使袋子里的粮食墩瓷实,不至于溢出来。我看过好几次粮食洒出来的,甚至几十斤粮食一大半折在外面,失手的有老人有小孩也有不应该出现纰漏的中年人。一旦粮食洒在地上,售货员会把柜台里的笤帚簸箕递给顾客。我也洒过一回,不多,看着地下的米和泥土混在一起觉得恶心,就没要。

有时品种多,袋子带的不够,营业员会帮着中间捆了一下,用一条口袋装两种面。那会儿的油全是散装油,营业员提起压杠再慢慢地往下按,压满了正好一斤,营业员压杠子时,人们的眼睛都直瞪瞪地看着,直到最后一滴油滴下。

粮店里吵架的人也不少,每次去总能看见。你看呀,那么少的细粮,人们能不两两计较吗?那么杂的品种,能没有称错的吗?那么多的价格,且是到分到厘的,能不出错吗?

我来到粮店,一般是先到放粮的柜台前巡视一下,看看粮食是否新鲜,如是陈粮那是不能买的,因为发霉的苞米面吃起来又苦又辣,然后才能排队。说是排队,过不了多久,几十个买粮的人便挤成一团,接着身强体壮的人便爬到人墙的顶上买粮,这时谩骂声,哭喊声便接踵而至,身高不足一米四的我便望洋兴叹,时间一长,便总结出经验,我利用自己小巧的特点,常常像条泥鳅一样从缝隙中钻进,身体被大人们从各个方向挤压,好像被挤扁的气囊,马上就要断了,但我有个信念,一定把粮食本从狭小的窗口递进去,上气不接下气告诉开票的阿姨要买什么粮,阿姨还算善良,每次都叮嘱周围的人千万不要把这个孩子挤坏,大人们在我出去时自然的让出一条路等我从人海中钻出。

有一次,是星期六,学校半天课。我回到家,妈妈要我去买粮,交给我一个面袋子,十斤粮票,还有几块钱。还特意嘱咐我,别丢了。我走出家门,去粮店,路上,玩心又起来了,把粮票和钱放进面袋子里,一边走,一边摇晃着袋子,蹦着跳着还唱着。到了粮店,我伸手从面袋子里往外掏钱和粮票,没了,把粮票和钱摇晃丢了。卖粮的阿姨帮我把面袋子翻过来,还是没有,我头上的汗水立刻流了下来,站在那里不知所措。阿姨说,快去来的路上找……我撒腿就往外跑,一路寻找,那里还找得见。

这十斤粮食是全家三口人十多天的口粮,丢了,就意味着将近半个月全家没粮食吃了。那时候,丢掉十斤粮食真是天大的事情,我吓得不敢回家。妈妈见我许久不回来,就让爸爸到粮店找我,粮店的阿姨告诉了爸爸事情的原由。爸爸找到我的时候,我正蹲在一个小巷子里哭泣。看到爸爸来了,我以为他会发火,甚至打我一顿。爸爸伸手把我拉起来,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又拍拍我的脑袋,默默无语地拉着我往家里走去……那半个月,家里一粒米没有,还是亲戚分别接济,送来点土豆和干菜,才把日子熬了过去……

在小学念书时,数学题也常常和买粮有关。记得有一道题是:王大爷去粮站买米,粮站的陈叔叔错把一袋米少算了20千克,把另一袋米多算了3千克。合计卖给王大爷60千克米。王大爷实际购买了多少千克米?现在你能算出来吗?

事情过去几十年了,父亲的那声叹息,深深的留在我的脑海里。我曾经多次分析那声叹息,特别是我成为父亲后,更能体会到那声叹息的深意,有对我的无奈,有对生活的无奈,更多的是他对自己的无奈……

这些岁月里,吃过多少山珍海味,吃过多少大饭店。每当我看见剩下的满桌子菜肴,就非常心疼,尤其见不得丢掉主食。每当看见有浪费的现象,我会坚决纠正。因为父亲的那声叹息永远留在我的耳边……

 

 

 

 

 

 

分享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