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马油面膜:意拳站桩举要?【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42:20

意拳站桩举要 【二】

(2008-07-23 16:59:46)转载 标签:

崔瑞彬谈拳

                意拳浑元桩练习
   
    浑元桩的外形于健身桩是有所区别的。健身桩的锻炼是以步子平行站立,为“平步桩”范围,技击桩的步子很像部队操练中的“稍息”动作,这种步法是为了随时应付对抗需要,再技击时便于运动,出击灵活身体重心稳固得力,非常利于攻防训练。
介绍浑元桩锻炼方法:
   求得浑元力的桩法故名浑元桩。练功时,集中精神、凝神定意、自然直立、全身先挺一下,再把全身筋肉放松,要做到似松非松、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眼睛前视、略看高处、远望天际,目光凝聚内敛,两手自然下垂,两足跟并齐,脚尖分开如立正姿势。而后将左腿(下述以左式为例)顺着脚尖所向的方向迈出一步。步子的大小以前脚能自由提起而不靠后腿的帮助为准。
   足跟要虚,再迈出合适距离的一步以后,左脚再往左横移大约一个脚的宽度,这时两脚的位置的形状既不是丁字步也不是八字步,而是前人所谓“脚不丁不八”。故名“丁八步”。又名“半八步”。步子不能过小或过大,步子过小影响整体的稳定性;步子过大则应拳谚所说“步大不灵”。总之步子以合适为好。两足前后力量的分配为前三后七,也就是后腿为支撑腿。采取这样的步位是为了能够随时随地前进或后退,能保证步法的有力灵活。步子定位以后,逐步调整下列部位:左膝略屈,膝骨凸出部位力微向前指,足趾有扒地之意。同时右胯向后略靠,胯关节处力向后,方向相反,力力相引。此所谓意拳之争力,即一个向前一个向后,方向相反,力量相成的矛盾力量。争力乃意拳之核心。下肢动作调整好以后,再来调整上肢:两手徐徐抬起高于肩平,手心向内,左手内的位置与左脚的位置相对,右手心与右乳部相对,上臂和前臂弯曲的角度不可小于九十度。左手位置略高于右手约四、五公分。两手虎口稍撑,十指分开各个指间如夹有棉絮。在调整了身体的外形以后,开始注意意念假借。我们要设想整体环抱着一颗大树,不单是两臂环抱,胸腹、大小腿等处也都向里接触树。随之我们要设想:两手和双臂抱着这颗树做往上拔、往下栽、往前推、往外扒开、往里挤合的动作。但要做到用意不用力,动作越慢越小越好,意念中虽然不能将树引力,但似乎有随我意支配而微微颤动之感觉。有这么一点意思就够了。同时要注意凡身体于树接触的部分,如胸腹、大小腿等处,皆有应合两臂微动之意。周身关节都要有似曲非直之意。站浑元桩,还要注意以下各点:
    头:头的位置对人的整体运动非常重要,不同的头部位置可以引起不同的姿势反射。头顶好象有线上提,似顶非顶、颈直而微拧,左足在前时则左拧,右足在前时则右拧。下颚微收、颈下若能容球。
    肩:背骨自然竖直,两肩松垂,向左右稍稍扩张,腋下如能容球,心窝微收,胸虚背圆,即前人所谓“肩如担担”。
    手:两手距离约三拳,十指分开,虎口微撑而指尖微敛。掌心内吸,有持物不使坠落之意。掌心内吸配合手指外张,似有线绳束缚,欲张不得之感,吸吐相互作用不可偏重。左手向右、右手向左伸时都不许超过鼻子。举忌过高、按忌过低、前伸不过足尖、回撤不可贴身。
    齿:上下齿要衔接而微错,不可用力扣合。
    舌、鼻、耳:和健身桩要法相同、从略。
    腿:两腿支撑体重用的力,大约是前腿三分、后腿七分。两腿外缘似有力微向内滚裹,同时两膝似有力向外翻张。
    步:前后脚的距离,以后腿不必用力,前脚就可以提起、前进、回收都能随意动作为准。步法的训练,后面章节详述。
   下面就浑元桩来谈谈用意的问题。意拳讲求的是一个“意”字。王芗斋先生说要“揣摩意中力”,我们在站技击桩的时候,就要在这“揣摩意中力”上下一番功夫。意和力是什么关系呢?芗斋先生说“意为力之帅,力为意之军”,任何力的表现都是意念支配的结果。王先生还说“意即力也”,进一步说明了意与力的关系。初练站桩时,要求做到用意不用力。到了一定的阶段,则要求做到意到力到,最后达到最高的阶段,则应该是意力不分,意和力为一体了。若求技击应用非达到意力不分不能得拳中奥妙。
   以浑元桩抱树的意念来谈一谈“意”的训练:在开始练浑元桩的时候,只要求单一的设想,把树推、拉、提、栽、开、合等等。在有了初步的感觉,确实有棵树推不动、拉不动的意境存在。进一步就要打乱意念的顺序,在想把树刚提起来就往前一推,或者刚把树栽上去又横着把它扒开,亦或刚合上又往后一拉等等。因为在实用的时候,用力就没有固定的顺序,所以在平日训练的时候,就不能按事先编排好了的顺序去练习。再提高一步到了高级阶段就应该有一种模糊的感觉,又想把树扒开、又想把树合上,又想拉、又想推,又想提、又想压,结果是什么都想,什么又都没想,总之是一种哪儿都有一点意思,又都什么也没有的模模糊糊的感觉。其结果培养出来的是:不碰上就什么也没有,而在哪碰上哪儿就有的奇妙境界。模糊的感觉实际上是精神的高度集中而不是发呆。按拳术老前辈所述,习拳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拳无拳、意无意、无拳无意是真义”,也就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善于游泳的人,往往忘记了水的存在,正因为忘了水的存在,游得更幽然自得,就是这个道理。
上述对技击桩练习的介绍应注意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使精神凝重浑厚,忘我无惧,斗志昂扬,大有当之即摧之概。
    2、具有平衡守中的均整、浑然一体的浑元力。也就是要求在刹那间调动身体各部位相应一致地发出最大力量。
    3、锻炼神经、反应灵敏。只有这样,力的发出才能迅速、刚劲。
同时训练技击桩还有三各基本要求:
    练习技击桩也要贯彻健身桩基本要求,全神贯注、周身放松、呼吸自然畅通。
    1、要求精神高度集中。目的是要在应敌时能全神贯注从容应变。
    2、要求身体放松。目的时因为一般人在精神高度集中时,常常不自觉地随之用力疆滞,所以练习时要相应放松,这样才能使动作敏捷、反应迅速。
    3、呼吸通畅。目的是只有保持呼吸的通畅,体力才能持久。           意拳的活步试力
   
    试力是意拳范围最广、难度最大的一项专门的训练课程,它是意拳训练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一个中心环节,有关试力的一些基本内容,我们在《意拳试力初步》一文中已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但严格地讲,前面我们所谈及的试力不过是在脚步不移动的情况下进行的定步试力而已,并非意拳试力的全部内容。况且,从实战角度出发,真正的技击不可能总是站着不动。因此,需要有一种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将我们在站桩中求得的浑元力充分地运用于实践,为随时随地任意发力创造条件。这种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就是本文中我们要讲的活步试力。
    所谓活步试力,是指在定步试力的基础上,结合摩擦步在运动中进行试力的练习方法。很显然,活步试力需要有定步试力和摩擦步作基础。有关摩擦步的练习读者可参看前面《意拳摩擦步基础》一文。活步试力有手和脚的变化和移动,较定步试力灵活得多,也复杂得多,练习起来也要困难得多。因此,练习活步试力时,定步试力和摩擦步的基础是不必可少的。如果哪一部基础不扎实,在练习活步试力的过程中,就会首先突出地反应出来,这时要练好活步试力是很困难的。没有别的路,只有一条路,翻工。虽然是翻工,也要比基础打不好而继续练下去要提高得快。翻工也是再认识,再体认,早翻工比晚翻工要强,否则一旦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就更难改了。当然,我们在练习的过程中不翻工或少翻工最好。
    那么,怎样进行活步试力练习比较好呢?对于这个问题,一般地讲或者就多数人练习活步试力的体会而言,初练时,用推拉试力配合摩擦步进行练习效果较好,意拳中活步试力很多,相比较活步推拉试力简单易行,容易掌握、体会。但在人们的头脑里,总是想练高级的、难的,却看不上简单易行的,认为一看就会,往往忽视和忘记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道理,到头来眼高手低、事倍功半。
    所以当进入练习活步试力的步骤时,首先练习哪种活步试力是十分重要的。当然,那些天资绝顶聪慧者是不在其内的。这种推拉试力配合摩擦步的试力练习,前人形象地称之为“陆地行舟”,习者自可在实际练习过程中详加体会。
    练习之前,我们应首先体会一下三体式的定步推拉试力,在此之间,我们应有站扶按桩的基础。而后练习三体定步推拉度力。意拳的锻炼都是一环紧扣一环的,否则就会脱节,当有一定的基础和身体的体认功夫后,再练习三体式定步推拉试力不迟。
    下面我们以以左式为例:按浑元桩姿势和要领站好,眼睛向前平视稍向上方,两手抬起至肚脐上一、二寸,离腹部一尺左右,双手掌与地面基本保持平行,两手之间距离是自己拳头的两至三拳,手指自然撑开,掌心向下而虚涵,肘部外撑,指尖朝前,与左脚尖方向一致,身体其它部位要求与浑元桩相同。
    此时,设想自己站在齐腰深的水里,两手轻轻扶按在一块飘浮在水面的木板上。然后双手缓缓地向前推木板,要有动一处而牵全身之感,手臂不可伸直,待推至相当于脚尖的位置,再慢慢地往后拉木板,当拉至离腹部尺许时,再向前推,做到灵不使散,力断意不断,意断而神连,望深究者如此反复体认。
    注意,向前推随时有向后拉之意,向后拉随时有向前推之意,总之是在矛盾的状态中推拉木板,同时要体会水上木板在推拉过程中,有上下飘浮的感觉,推拉木板以缓慢均匀为好。此外,推拉木板不是单纯依靠双手的局部运动去做,而是要配合身体的整体运动,用整个身体去推拉木板。锻炼中还应注意下肢的变化,向前推时,后支撑腿要蹬地,前脚要有下踩之意,前腿膝关节要有挺劲,不可因后腿的支撑蹬地而前突,造成整个身体过于前倾;而向后拉时,身体微向后向下坐靠,前脚掌要扒地,前腿膝关节要有前顶之意,膝关节到脚掌这部分形成杠杆之力,换言之“立式杠杆”,即俗话说的“别劲”,不要因身体后靠而失去挺劲,致使身体过于后倚而丢掉随时向前的矛盾之力。
    当定步推拉试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们就可以配合摩擦步进行活步的推拉试力练习。做活步试力,手与脚、肘与膝、肩与胯的协调配合很重要。手脚不协调,动作不规范,练习时意念活动就很难做到真切,身体各部位也不可能舒适得力。活步试力的下肢动作与摩擦步完全一样,只是单独练习摩擦步时双手基本保持不动而已。具体练习方法是:自然站立,眼睛向前,稍向上方,注视远处一个固定目标,两手抬起至肚脐上一、二寸,距腹尺许,其它同定步试力。意念活动可进一步设想自己站在水中,在脚步移动的情况下推拉水中木板。
    先体会向前的活步推拉试力:首先左脚(右脚亦可)按摩擦步要领迈出一步,此时双手外形虽不动,但已含有向前推之意,左脚刚一踩地,双手即按定步试力要求向前推木板,方向始终与眼睛方向保持一致,这一点与定步试力有所不同。当双手向前推至将要伸直的时候,开始向后拉木板,向后拉时似有拉不动的感觉,拉不动的结果是牵动了整个身体的向前运动,即所谓“动一处牵全身”。此时身体的移动与摩擦步进步要领一样,仍然遵循“上动下自随,下动上自领”的原则。当身体重心完全移到左脚上后,开始拔右脚,当右脚按摩擦步要领前行一步踩实后,再向前推木板,如此反复。
    下面介绍向后的活步推拉试力:先按向前推拉试力的要求,双手向前推木板,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当推至手臂将要伸直时,向后拉木板。这时,不是双手有拉不动的感觉,而是双手利用整个身体的向后运动,往回拉木板,从外形上看,双手先有回拉的动作,而后左脚随之开始拔起,但是回拉的同时,前脚已含有拔起之意。按后退摩擦步要领,左脚向后移动一步。踩地后,重心完全移动到左脚上后,双手再向前推木板,依此反复。
    锻炼时须记住,
    第一,双手向前推不能将手臂伸直,向后拉时手要离身体尺许,以便使己内之力饱满,要保持肘部外撑。双手的推拉要与脚下移动配合协调,后脚蹬地才能向前推动木板,身体向后向下坐才能拉动木板。
    第二,与定步试力一样,在推拉过程中,双手向前推则随时可能向后拉,向后拉则随时可能向前推。
    第三,双脚的运动,则可能是脚步向前刚一踩地,又可能马上向回收脚,脚步向后刚一落地,也可能立即向前收脚,而且行步中,向前始终是在又去又回,又回又去的矛盾状态中试探着向前移动,向后也同样是在这种矛盾状态中试探着向后移动。
    第四,无论是向前或向后的运动,两眼始终要注视一个固定的目标。如同练习摩擦步一样,当向前向后的活步试力都做得比较协调了,我们就可以将向前和向后的推拉试力结合起来练习。至于,向前多少步,向后多少步,没有具体的规定,视情况而定,以随意为好。
    总之,开始练习时,可以只练向前或向后的活步推拉试力,而后进一步就要打乱顺序,随意进退,以应实战的需要。
    在以上推拉木板的试力练习有了相当的基础,我们可以改变意念活动,重复进行推拉活步试力练习,具体方法与前面一样。意念活动可进一步设想站在水里,双手扶按的不是水中的木板,而是一个浸没在水里的球。
    前面我们做推拉木板练习时,木板上下飘浮感较强,双手比较容易控制。但现在意念活动改变了,双手推拉的是一个球,要想在推拉的同时,控制好手中的球,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因为在推拉过程时,我们总是要推着球向前去,或拉着球往后来,而球在水里不仅上下浮动,很可能向左向右向其它方向滑动,很不听“使唤”,双手控制起来的难度较推拉木板就大了许多。双手在水里推拉这个很不听“使唤”的球时,要感觉这个球在推拉中的方向变化,并迅速加以控制,不使其脱落或滑走,体会在双手控制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整个活步推拉试力,还能不能象推拉木板一样做得协调均匀,舒适得力。
    活步试力练习内容很多,限于篇幅,在此我们仅以活步推拉试力为例,谈了谈活步试力的基础,相信读者依此锻炼,会有良好的效果。此外,习者只要不违背意拳的原理原则,尽可在任何定步试力锻炼的基础上,配合摩擦步进行活步试力练习。
                         意拳发力概要
   
   前五期文中,我们着重介绍了意拳站桩、试力、走步等基本功的具体锻炼方法和步骤,相信对爱好意拳的朋友会有所启发和帮助。接下来,我们谈谈意拳发力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弄清什么是发力。先师姚宗勋先生言:“发力是拳术有效打击力量的动力。”拳术的发力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用力和一般体育运动的发力,它是拳术专项素质所特有的力,俗称功力。具体讲,功力就是力的发出在不同情况下,可快可慢,经过的空间路线可长可短,动作或大或小,体位或正或斜,均可发出均整的力。练习发力的目的是如何将力发挥出来并作用于受力对象。意拳发力,简单地说,就是浑元力的发动。既然是浑元力的发动,因此要发力就首先必须有力。如何才能有力呢?这就需要通过站桩、试力以及走步来解决怎样有力这个问题。所以,发力练习我们总是放在站桩、试力和走步后进行。

    事实上,有了站桩、试力、走步等基本功,并不等于就一定能练好发力,但没有笃实的基本功作基础,发力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为了练好发力,我们必须明白发力的道理和练习发力的方法。
   意拳发力可分为蓄力和发力两个过程,没有蓄力,就不可能有发力,二者密不可分。蓄力要求无论动静,周身都要保持似松非松、松紧适度的待发状态,过松发力迟缓,易给敌以可乘之机,过紧则无力可发。意拳发力离不了松紧转换,具体一点,就是松紧转换速度的问题。发力是在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和意念支配下,将内在蓄而待发的劲力,瞬间从身体某一部位迅速地爆发出来。可见,发力要求的是瞬间的爆发力,而爆发本身就突出表现为两个字──速度,没有速度,也就称不上爆发,更无拳术真实力量可言。
    那么,意拳发力时瞬间爆发出来的巨大力量从何而来呢?概括地讲,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来自意念假借所产生的神经激发状态的某种意境。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大脑在这时发出的信号大小和我们平时站桩锻炼时的意境是分不开的。
    第二,具体力量来源于后足蹬地的反作用力推动整体,利用整体运动产生强大惯性力量,而这种力量是在后脚蹬地的同时,前脚踩地而产生的争力所发出的惯性力量。
    第三,力的来源是发力时躯体各部位瞬间的互争而产生的争力。争力是意拳的核心之一,周身的争力越丰富,所发出和力量也就越大。
    第四,发力是全身肌肉的收放和意力之后倚与前撞所产生的振动。这种振动的强弱和我们站桩及试力的功夫深浅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形式上看,意拳发力主要有前发力、下(后)发力、左右发力等,有定步发力和活步发力之分。下面我们主要谈谈定步前发力和定步下(后)发力的问题。定步前发力是意拳最基本的发力。练习定步前发力,应先从平步开始,然后过渡到丁八步。方法是:
   先按撑抱桩姿势站好,两手向上抬起与肩平,距离胸部约尺许,两手相距约二、三拳,腋下虚涵,两手虚握拳,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指尖轻触掌心,拇指和食指成环状,虎口微撑,拳眼向上,拳心向内。其它部位要求与站桩相同。设想两手各抓有一把沙子,发力时,两脚蹬地,促使身体前移,向前撞击手臂,同时两手向内拧转,旋转着向前方伸去,当转到拳心向下时,手指突然弹直,意念将手里的沙子向远处扔出去,比如前方远处有一堵墙,能将沙子扔到墙上。然后迅速自然地恢复待发状态,以利再次发力。依此方法,反复练习。
   注意,初练时要着重加强将沙子扔到墙上去的意念活动,发力一定要保持似松非松的状态,以免身体用力造成筋肉凝滞,影响发力的速度和效果。两脚蹬地时,头部须向斜上方领,额头相应向前撞击,同时要有头部向上顶而顶不动的意念活动,这样能增大身体向前撞击的力量。当定步练习有了相当基础后,可改为丁八步进行练习。方法是:
   按浑元桩姿势站好丁八步,两手抬起在胸前呈抱树状,虚握拳,前手拳眼斜向上方,后手拳眼向上,前手略高于后手四、五公分,其它部位要求与站桩相同。设想肩到肘这一段好象没有,肘和手这一段象是一枚大钉子,发力时首先是后足蹬地,催动身体前移,整个身体象一个大锤骤然向前撞击手臂肘关节。与此同时,双手向内拧转,旋转着向前方伸去,假设在与对方身体接触的一瞬间,手指突然弹直,弹直的一瞬间好象接触到烧红的灼铁上,时间稍长就会被烫坏,手指要迅速恢复到待发状态。发力瞬间,后胯要往后下靠,前腿膑骨力向前指,前脚猛然往地上一踩,似能踩到地里去一样,一踩即提,不可延长,身体重心前移,两腿支撑体重的重量分配为前七后三,但必须象手指一样迅速弹回,恢复前三后七的待发状态,以利再发。发力时仍然要求头向斜上方领劲,要有向上顶而顶不动之意,此外还要注意左右横撑分拧之力,发力时,两臂要同时向左右分拧,整个发力过程中,手臂不可伸直,要求形屈力直。发力瞬间意力要指向很远的地方,注意意念活动的真实感。
   定步下(后)发力同定步前发力一样,练习时也应先从平步开始,再过渡到丁八步。方法是:可先按平步站桩(如撑抱桩)的要求站好,姿势可略高,然后两手直臂向上抬起,肘部可向左右微撑,两手置于头部正前斜上方,手指指向斜上方,手心向下,两臂距离略比肩宽。设想面前高处有一滑轮,两手拽着一根绳子,绳子另一端通过这个滑轮系有一重物(如石块)。练习时,臀部向下后靠,身体重心骤然下降,手臂不可用力,尤其是两肩不可僵滞,这时的意念活动要注意是利用身体的整体向下后运动,通过手臂牵动绳子来拉起重物,重物刚被拉起即止,利用重物向回坠落的之力,使身体迅速地弹回到未拉之前的待发状态,准备再拉。注意,练习中最容易肩手先动,这种局部的运动,不会有好的锻炼效果,应该是整个身体先运动,通过手臂来拉起重物。练习时的意念活动一定要真切,要注意整个身体的弹性,弹回待发状态时,膝关节不可挺直,要保持微屈姿势,以利再发。
   定步练习一段时间后,可以过渡到用丁八步进行练习。方法是:丁八步站好,两手抬起略高于肩,手指向前,虎口微撑,拇指第一节微屈,食指稍上松而前指,中指、无名指前指而微敛,小指斜向下,手心相对,两手之间如挤一圆球,腕部下屈如勾物状。仍然设想面前高处有一个滑车,滑车下方吊有一重物,两手好象是轻轻搭在滑车的拉杆上。发力时,凝神定意,猛地向下降低身体重心,后胯向斜后靠,同时前脚往下蹬地,膑骨处力向前指,身体重心降低,整个身体向斜后靠的同时,双手用腕关节的尺骨茎突猛然往下一砸,双手突然间一紧由掌变为虚握拳。意念好象是用整个身体的力量将滑车下的重物一下子给拉起来,如同平步一样,一拉即可,要利用重物的力量,身体及双手迅速恢复到未拉之前的待发状态,以利再拉。练习丁八步下(后)发力,注意后脚踩地时,要设想是踩在一个弹簧板上,踩下去马上就被弹回来,使整个身体保持着一种弹簧状态,利于连续发力。
    意拳发力同站桩、试力、走步等基本功一样,内容很多,在这里我们不可能谈得很详尽,有关定步左右发力、各种活步发力等容以后再谈。此外,限于篇幅,推手和散手的内容我们就不再行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