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看中国花样游泳:于田县红柳大芸种植科技扶贫项目案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1:23:30

 

于田县根据自治区及和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地区提出的“两个加速、一个突破”战略目标,积极发挥科技扶贫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推动作用,有效改变了贫困地区生产技术落后的现象,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贫困农牧民收入偏低的现实状况得到了缓解,科技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 基本情况

于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全县辖21个乡(镇、场、办),174个行政村,总人口24.47万人,其中维吾尔族23.88万人,占97.58%,汉族3800人,占总人口的1.5%,其他民族占总人口的0.92%。农业人口18.71万人,占90.5%,人均占有耕地1.5亩,农村富余劳动力57882人。有14个扶贫重点乡镇,164个扶贫重点村,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近年来,于田县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坚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工作方针,以项目为载体,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自2006年以来,累计投入科技扶贫资金200万元,实施项目3个。科技扶贫项目的投入使用,带动了全县50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安置了420名贫困户及其子女就业。项目所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使农牧民依靠科技致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09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9243亿元,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30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2555元,比上年增加398元。                                                                                    

二、 主要做法

(一)  依靠科技扶贫,不断发展产业经济

引进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提高贫困地区生产力水平、发展贫困地区经济,解决群众温泡的有效途径。于田县采取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扶贫措施,利用国家扶贫优惠政策,按照“依靠大农业脱贫,依靠农业产业化致富”的发展思路,申请科技扶贫资金,实施了管花肉苁蓉饮片厂建设及玫瑰深加工等新产品开发项目。大幅度提高了管花肉苁蓉饮片的质量和市场竟争力,拉动了红柳大芸种植业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红柳大芸种植面积达到8.5万亩,仅红柳大芸年产量达1270万吨,产值达7620万元,人均仅红柳大芸收入就达31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同时于田县申请科技扶贫资金70万元,实施了真空冷冻干燥玫瑰萃取精油技术开发项目,该项目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玫瑰资源,通过提高玫瑰生产环节的科技含量,使玫瑰深加工技术迈上一个较高的台阶,从而带动我县玫瑰种植业的发展。2009年,全县玫瑰花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玫瑰鲜花年产量达到8600吨,覆盖农户3598户、14750人,其中贫困人口3215户、13500人,有1600户种植能手因此富了起来。目前,红柳大芸、玫瑰花等种植业已成为我县农牧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来源。

(二)  依靠科技带动,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近年来,于田县紧紧抓住五大开发重点,对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科技扶贫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真空冷冻干燥玫瑰萃取精油技术开发项目和管花肉苁蓉饮片厂建设及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实施,带动了红柳大芸、玫瑰花等种植业的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县域内新增林地面积48万亩,40万亩农田得到有效庇护,2万亩的沙化面积得到有效治理,3万亩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基本控制,整个于田地区的干旱、水土流失、风沙危害及干热风、霜冻等灾害比2006年减少了4%,无霜期延长了2天左右,受益农户达15598户,其中受益贫困户13122户。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

(三)依靠科技培训,不断增加贫困农牧民收入

近年来,随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家门,外出务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使务工人员“输得出、留得住、能挣钱”,按照“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采取长短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2006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扶贫培训资金167万元,先后举办了手工地毯编制、双语培训、劳动力转移培、服装设计与加工、红柳大芸种植管理实用技术、林果业技术、玫瑰花实用技术等培训项目18个,累计举办培训班48期,培训120000余人次。这些年来,我县农牧民外出务工的劳务输出意识明显增强,由以前的政府组织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外出务工,由以前的少数人外出发务工发展到现在的大批量自发外出务工,劳务创收逐年增加。仅2009年全县劳务输出4.84万人次,总创收1.098亿元,外出务工人均创收2268.69元,全县农民人均劳务增收177元,比2006年人均劳务创收增加98元。科技培训为农牧民外出创收搭建了平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四)依靠科学管理,不断提高资金项目效益

科技扶贫资金项目严格执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暂行)》(新财扶【2006】5号)要求,及时完成了审批下达科技扶贫项目数据的录入工作,项目实施严格按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准文本)内容执行,批复项目严格实行报账制管理,并始终确保贫困农牧民优先收益、增加收入。

一是建立健全科技扶贫项目资金申报机制。依据国家、自治区、地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方针和目标任务,采取参与式的方法,形成扶贫开发规划,作为选择科技扶贫项目的基础,以规划为依据确定科技扶贫项目,由县各项目主管部门组织或委托专家、咨询单位进行评估论证。项目的申报审查严格按照自下而上申请,自上而下审定的程序。

二是建立健全科技扶贫项目实施机制。科技扶贫项目严格按照自治区批复下达的项目计划实施项目,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明确项目建设目标、时间、责任及奖惩办法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扩大和更改项目实施内容和范围。项目实施前,通过广州广播、电视、公示栏对项目所在县、乡、村实行逐级公示,提高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科技扶贫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严格按照自治区报账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扶贫资金实施报账,并按时上报报表,及时准确反映科技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情况。同时,对科技扶贫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制,从项目立项到验收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全部归档管理。

三是建立健全科技扶贫项目监督机制。县财政局、扶贫办及项目实施单位加强协调配合,逐步建立项目跟踪机制,实现全过程监督项目组织实施,加大项目验收和后期管理工作力度,确保项目持续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保障贫困农牧民长期受益。

三、经验和体会

(一)科学发展,服务人民,是做好科技扶贫工作的真正动力。贫困地区经济建设是值得付出和奉献的一项事业,是全县人民服务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县委、政府搞科技发展困难重重,专项培训经费和专门项目支撑较少,贫困覆盖面广,科技扶贫更多是从政治责任感出发。如果不能主动克服困难、没有科学发展的意识,没有对于田人民的浓厚感情,科技扶贫工作就寸步难行。

(二)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是取得工作实效的关键。县委、县政府历来对科技扶贫工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一系列惠民政策,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经常听取汇报,进行研究部署,带队考察调研,关心推动具体项目的实施。

(三)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与当地需求相结合,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方法。结合县情,在科技扶贫工作中突出重点,依靠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发挥政治、智力、人力、联系广泛等优势,从发展规划、项目示范、科技培训、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突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示范效果。

(四)加强科技示范,及时总结经验,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基础。总结出经验,总结出成效。科技扶贫项目管理和机制具有典型性和推广价值,项目效益示范作用大,带动范围广。总结科技扶贫投入规模、产业投向、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情况,分析当前科技扶贫的新情况,才能为今后加强和改进科技扶贫工作,提供可将借鉴的成功做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