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烤肉培训:茅盾文学奖的“金缕玉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11:52

茅盾文学奖的“金缕玉衣”

 

肖 鹰

 

   对于绝大多数评委没有通读而绝大多数评委投票评选的《你在高原》,公众是有理由担心它是茅盾文学奖的“金缕玉衣”。假若时过境迁,《你在高原》等获奖作品也归于“金缕玉衣”的宿命,本届茅奖评委们是否也要重复四位文物鉴定专家对“作古老大”的推诿呢?

 

据9月5日《法制晚报》报道:一起巨额贷款诈骗案透露出惊天秘密: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等5名顶级鉴定专家,为骗子自制的“金缕玉衣”开出24个亿的天价评估。建行两位行长由此轻信了骗子的经济实力,发现被骗贷6个多亿后不但未报案,还继续为其违规提供资金4个多亿,导致银行最终损失5.4亿多元。经过三个月的努力,记者翻阅350多本卷宗,联系到当时的鉴定专家深入采访。他们承认,评估时大家连“金缕玉衣”的玻璃罩子都没打开,只围着走了一趟,“过程不太合规矩”。

文物鉴定,尤其是“金缕玉衣”这样的国宝级文物鉴定,是有复杂的专业程序的,“肯定要上手”。五位专家在文物鉴定界均是响当当的权威、“国宝级专家”,为何会违规操作呢?据其中人物事后供认:一是因为“金缕玉衣”的主人承诺这不是商业鉴定,只是私人珍藏品的“估价”,“这个鉴定是比较随便的,算是帮朋友一个忙。大家就是聚一聚、坐一坐、走一走、看一看,证明这个资产的价值。”二是自认为权威专家自有超人的眼力,鉴定文物无需走规矩程序,“两个人如果长期在一起上班,20年、50年,隔着800米就能认出来,玉器也一样,在眼前一晃就能感觉出来,这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客观事实。”

五位专家“鉴定金缕玉衣”,显然是“看人不看货”,是“定而不鉴”。令当代文物鉴定界蒙羞受辱的是,这次不仅五位顶极专家集体“看走眼”,而且“金缕玉衣值24亿”的评估报告成为之后“金缕玉衣”的主人、诈骗犯谢根荣从银行骗取巨额贷款的工具。然而,这种 “定而不鉴”的“专家鉴定”,并非文物鉴定界的“专利”,而是在当下中国文化活动中非常普遍、市场广阔的“专家游戏”。比如,今年8月进行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活动,其评奖程序设置和评选的实际效果,就很可以与五位专家鉴定“金缕玉衣”一比。

由中国作协主办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选,根据评委会设置的评奖程序:今年五月中旬,自评委会公布评委名单和参评作品名单,至8月20日评奖揭晓,在大约95天的时间,61个评委进行要对178参评作品的审读、研讨和评选,并在其中最后20天的集中评奖中,经过6次5轮投票,终选出5部获奖作品。评奖工作开始以来,无论来自评委会内部,还是社会舆论,都证明,绝大多数参评作品没有得到评委的阅读,而深入细致的研讨参评作品,更谈不上。这是中外文学评奖史上,史无前例的“好大喜公”的评奖设计。实际上,评选程序提供的评选工作时间和参评作品数量的严重失调证明,从评选设计层面就决定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工作只能是不负责任的“走一走,看一看”,这与五位专家隔着玻璃罩“鉴定”谢根荣的“金缕玉衣”并无二致。

这次茅奖评选,质疑声音最大的是在评选投票一开始就表现出来的“看作者不看作品”现象。这样的质疑一再被中国作协官方和评委会否认,中国作协副主席、本届茅奖评委会副主席高洪波明确宣称:“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文学最高奖项,评委只看作品本身,不看作者身份。”然而,据媒体报道,在评奖揭晓后,不只一位评委表示,评选不需要通读所有参评作品,“本来就是对国内现当代文学的创作非常关注和熟悉的评论家,4年来产生的优秀长篇小说,尤其是那些反响比较大的作品,大家都有相当的了解”。五位专家做鉴定,是“看人不看货”;不读作品就做评选,茅奖评委难道不是“看作者不看作品”吗?

当然,集中体现本届茅奖评选有似于“五专家鉴定金缕玉衣”的“定而不鉴”,最莫过于10卷本、长达450万字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以最高票获奖。然而,在评选揭晓后多媒体报道,据本届多位评委透露在61个评委终选投票中以58最高票当选的《你在高原》,却是绝大多数评委没有通读的“不可超越的巨著”。该书总策划、出版人,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公开撰文表示:《你在高原》在当下中国文学界具有不可超越的意义,在茅盾文学奖中获得“状元”,这是评委们对这部具有“时代大作”标志意义的现实主义长篇史诗性小说的最好肯定。连作品都没有通读,58个投票的评委根据什么判定《你在高原》“具有‘时代大作’标志意义”,并且“给予最好肯定”呢?

没有通读作品,无论投票赞成还是反对评奖,都是违背评奖规则的。评委雷达却辩护说:“阅读可以是精读、细读、浏览,不一定非得一字一字阅读。这样大体量的作品把握起来的确有难度,但不是不可以把握。评委们都有丰富的阅读经验,对它的文学艺术价值是可以做出考量的。”茅盾文学奖是长篇小说奖,不是中、短篇小说奖。一部长篇小说的优秀与否,不是可以用根据其中某些“杰出”的部分、章节做结论的;而一个优秀的长篇小说作家的出色,必须体现在他对整部作品从人物到情节的自始至终的精彩驾御。如果评选长篇,无需细读全书,评委仅凭“丰富的阅读经验”就可以评判,那么,根据是什么?大概还是要归结为对“作者的熟悉和信任”。这种“信任”难道不也是五位文物鉴定专家“看一看”玻璃罩中的“金缕玉衣”,就可做“价值24亿”的“评估”的依据同出一辙吗?

实际上,《你在高原》并非是作者在统一计划下“用20余年时间去写一部书”而成就的“一部长篇小说”,而是作为作家出版社社长的何建明先生对作者张炜既有多部独立小说的扩展策划的结果――说得白一点,《你在高原》是多部长篇小说打包和集装,相互之间并没有构成何建明先生公开撰文所宣称的“这部‘时代大作’标志意义”的整体性。已有多位评论家指出《你在高原》各卷之间的零散性和良莠不齐。我本人阅读过该书早期的《家族》、《我的田园》和《柏慧》等卷(篇)。我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认为张炜与王安忆是当代中国最具大作家潜力和希望的作家,对于张炜的《古船》和《九月寓言》极其推崇。但是,阅读《家族》等作品,我明确感受到张炜的社会透视力和文学创作力的双重退缩和危机。我曾应某报编辑之约为《外省书》(2000)写过基本肯定的评论,但也委婉指出了书中表现的作者写作危机,而阅读《能不忆蜀葵》(2001)之后,我决定不再关注张炜的创作。因此,我不能赞成何建明先生所宣称的《你在高原》展示了“作者的创作精神和文学追求上的不可超越性”。

本届茅奖评选,为什么《你在高原》会出现“读者少,爱者多”的“特殊风景”呢?有一则报道也许可供嗜好“文学索隐”的朋友参考。9月4日《钱江晚报》的标题文章《茅盾文学奖评委盛子潮:对张炜的抨击太毒舌》报道:盛子潮说,得知张炜获奖后,最高兴的人是作家出版社的社长何建明。“当天晚上我们在一起喝酒,何建明那叫一个高兴啊。《你在高原》这部作品确实太长了,张炜本人的要求又很高——要求10本一起出,而且首印至少5万册,当时辗转了好几家出版社,没一家愿意出。作家出版社认为他们有这份责任,就坚持出了这本书。”盛子潮说,何建明知道张炜获奖了之后,一高兴就跟书商一桌桌地敬酒,一边喝酒一边还念叨着:“肯定可以回本了!还能加印!”

在这个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书处书记、《你在高原》的总策划、出版人何建明先生与给予《你在高原》“最好肯定”的茅盾奖评委和数以桌记的书商觥筹交错的庆功盛宴中,一定会有这部被标榜为“具有‘时代大作’标志意义”的《你在高原》被茅奖评委“特宠”的消息散出的。

五位文物专家“鉴定”谢根荣的“金缕玉衣”在2002年,这个骗局今天大白于世,经历了近10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五位专家中的“老大”,是曾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史树青。史先生已于2007年作古。据媒体报道,其他四位尚在世的专家均不约而同的声称,当年的“24亿评估”是听了“老大”的。“史树青是公认的老大,史老说什么我们就跟着说什么。”

对于绝大多数评委没有通读而绝大多数评委投票评选的《你在高原》,公众是有理由担心它是茅盾文学奖的“金缕玉衣”。假若时过境迁,《你在高原》等获奖作品也归于“金缕玉衣”的宿命,本届茅奖评委们是否也要重复四位文物鉴定专家对“作古老大”的推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