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校园网登录:轻视茅盾文学奖的理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20:52
2011年08月25日 05:53 AM

轻视茅盾文学奖的理由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老愚 【作者微博】 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评论 打印 电邮 收藏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揭晓,五张老面孔的五部不怎么好看的作品获奖,全然没有神秘感,也没有期待——因为该奖未能推出一位新作家,也未有一部让人真正信服的作品,几乎可称得上一个最平庸的结果。平心而论,莫言、张炜、刘震云、毕飞宇、刘醒龙都算得上体制内优秀作家,可以进入获奖者行列,但你把另一组作家放入这个行列也不会错,比如:韩少功、李锐、格非、冉平、方方或者李洱、刘亮程、苏童、韩东、铁凝。

一个可以任意置换获奖对象的奖,是可以被人轻蔑的。

即使获奖作品,其实也大可商榷。比如,莫言因《蛙》而获奖,但他最受好评的长篇小说是《檀香刑》,最有争议的是《丰乳肥臀》,此次授奖完全是为颁奖而颁奖,哪怕他写出了一部平庸的“计划生育题材”作品《蛙》。

一个可以置换作品的文学奖,真的难以让人尊敬。

用最严肃的方式,花费不菲的钱财,评选出一个最平庸的可有可无的结果,这难道不是最滑稽的事情吗?

但这是一个注定的结局。

该奖评选旨在有利于倡导四种思想和精神: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曰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曰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这是阉割思想和文学想象力的普罗克汝斯特斯之床,用这把尺子选出来的作品唯一可以保证的是政治正确:即作家本人的恭顺,以及作品思想倾向的合乎规范。不言而喻,创作者是要默认对自己思想尊严的审查。

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作协为了确立已经非常微弱的权威性,打消公众对近几届评选诸种不公的诟病,启用实名制改革。评选委员由各省作协推荐,经由作协书记处审查钦定,在平衡中央与地方等诸种关系后,选定所谓专家名单。这是文学体制内的权力再分配,他们试图运用这种数结合的方式,评选最具个人鉴赏性的精神产品。大多数评委基本不为人所知,有限的十几位知名评论家,在被如此大的基数稀释勾兑后,即使有自己独特的判断,也终将被平均化,最后的结果一定是符合组织预期的结果,是作协集体意志的产物。

政治目标确立后,作协煞有介事地进行一系列组织保证配套:设立评选办公室,组织评委集中阅读作品,还设立纪律监察,以为由此便可实现公开公正公平。

复杂的审美活动被貌似森严的制度框死,评委在一个半月要通读178部长篇,尽管评委会宣称可以保证让评委读完这些作品,但最终还是露出了马脚。张炜450余万煌煌巨著《你在高原》以58票高票获奖(总共62位评委),有人讥讽看过这部书的恐怕只责编一人而已,评委盛子潮回应说:“至少有十几个评委通读过,大多数评委看过四五部(该书共10册)”,评委麦家称自己以前读过几部,评选前“咬着牙用一天半的时间把剩下四部读完了。”评委雷达解围说,“阅读可以是精读、细读、浏览,不一定非得一字一字阅读。”众多评委把票投给一部自己都无暇看完的作品,此事岂不滑稽?

张炜是一位有持久精神追求的作家,其作品口碑甚好,但他愿意这样获得认可吗?评委都懒得付必须的阅读责任——而他们是有不菲的报酬的,你还指望他们会公平对待每一部候选作品?说穿了,这不过是一场瓜分国家荣誉和纳税人钱财的团伙分赃而已。

老愚上一篇文章:

五道口的涡流 2011-08-18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在京沪高铁的怀抱里 2011-08-11
陌生的汉字 2011-08-05本文涉及话题:剃刀边缘 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