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鞍钢田园二手房:红花岭工业园为“和谐园区”探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21:55
红花岭工业园为“和谐园区”探路

“和谐企业工作室”发挥着从基层化解劳资纠纷的作用。 资料图片
红花岭工业园为“和谐园区”探路
近日,“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357家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43个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获表彰。南山区桃源街道红花岭工业区南区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称号,也是深圳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工业园区。
红花岭工业区是一个聚集着160多家企业的大型工业区,拥有25000多位员工,涵盖了计算机、电子、通信、生物、制药、新材料等多种类型的企业。
正因为企业类型多,几年前,红花岭工业区一直是一个矛盾多发的园区,2007年发生劳资纠纷375宗,其中还包括数宗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事件,例如上街堵路等,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从一个劳资纠纷多发的工业园区到今日的“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红花岭工业区是如何做到的?近日,记者走进了红花岭工业区,了解这个“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光环背后的故事。
“和谐企业工作室”将劳资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以前企业对我们有抵触,认为我们要找他们麻烦,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磨合,我们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为他们好,现在去,企业都很欢迎我们。”
在红花岭工业园南区大门的左侧,静静地立着一间小屋,白色的外墙,30平米的空间,朴素无华,甚至和门口的岗亭看起来无甚区别。但是,小屋门口挂着的牌匾却昭示着这间屋子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南山区桃源街道红花岭工业区和谐企业工作室。
这是南山首家“和谐企业工作室”,成立于2008年2月,由街道派驻的三名工作人员组成,为企业和园区员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由于常驻工业园,他们能听到企业和员工一线的声音,发现隐藏在企业中的矛盾,并及时化解,达到“把矛盾调处在车间班组,把问题解决在企业,把冲突化解在现场”的目标。
周发生是这个和谐企业工作室的负责人,工作室成立了多久,他就在这里工作了多久。
每天,除了留一个人在办公室值班接待投诉外,周发生和他的团队都会走访园区里的企业,而走访的焦点基本集中于五个:合同定没定?最低工资是否已经保证了?加班工资是不是按照劳动法执行?工资发放是否准时?买没买保险?除了这“五大焦点”外,还有其他一些问题,比如在大运会期间,周发生就到处到企业里宣讲有关大运会“开四闭三”的相关规定,随着中秋和国庆“双节”的来临,最近他又开始向企业宣讲要增强消防意识,注意防火等。
“我们和谐企业工作室的重点是‘变上访为下访’,我们带着问题下去,就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周发生对记者表示,在他看来,“下访”的好处实在很多:“首先,可以加深我们和企业之间的关系;第二可以潜移默化地、经常持久地把相关法律法规和经验向企业宣讲;第三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和隐患,及时提醒防范和改正。”
“和谐企业工作室”成立五年来,企业对工作室的态度也慢慢从排斥到接受:“以前企业对我们有抵触,认为我们要找他们麻烦,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磨合,我们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为他们好,现在去,企业都很欢迎我们。”周发生说。
在“下访”之外,工作室内还专门设立了“人民调解室”,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种劳动纠纷,并建立起了预防、调处、救济环环相扣的劳动争议防范化解体系。如今,红花岭工业区“和谐企业工作室”已经唱响全国,成为政府和企业沟通的桥梁,被誉为“红花岭模式”,也成为红花岭工业区和谐运作的基石。
“和谐企业工作室”在化解劳资纠纷方面的成效显著。2007年,红花岭工业区发生劳资纠纷375宗,2008年下降到127宗,2009年下降到69宗,2010年减少到61宗。2011年1至7月,劳资纠纷只有22宗。
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基础
通过挖掘“隐性党员”、培养和发展党员、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有意识地优先录取党员求职者等工作,红花岭党总支38个支部所属党员由2008年初的176名增加到2009年的459名,目前党员数量更是达到800余人。
“2010年1月17日,星期一。到思达影视公司找乔总,提醒他们春节前后做好稳定工作……”在周发生的办公桌上,堆着五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从2008年以来每天的工作,一天都没有遗漏。
其实,早在2008年“和谐企业工作室”成立之前,周发生就已经在红花岭工业区从事党建工作了。“党建工作也是红花岭工业区能获殊荣的原因。”周发生说。
早在2007年,红花岭工业区就成立了片区党总支,在38个有党员的非公企业建立了党支部。近年来,通过挖掘“隐性党员”、培养和发展党员、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有意识地优先录取党员求职者等工作,红花岭党总支38个支部所属党员由2008年初的176名增加到2009年的459名,目前党员数量更是达到800余人。
多年来,企业的党支部和党员与“和谐企业工作室”相结合,在企业维稳,调处各类纠纷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企业里,这些党员既是信息员,在企业和“和谐企业工作室”之间上传下达,出了问题又是调解员,必要时还是宣传员,面向企业经营者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园区企业守法经营、依法管理,改善用工环境,面向劳动者着重宣讲维权途径,引导员工合法维权。
事实上,和“和谐企业工作室”一样,在企业党支部建立之初,许多企业是不理解甚至反对的,刚刚建起党支部时,很多企业误认为党支部和企业是站在对立面的,党支部只会盲目为员工维权和干涉、忽视企业的发展。
对此,周发生对记者表示,建立在企业里的党支部有许多原则,譬如党员参与但不干预,建议但不决议,不仅要维护员工的权益,也要维护企业的正常发展。
前段时间,有名女员工找到和谐企业工作室,投诉她所在的企业开除了她并且扣了她一部分工资。工作室和企业党支部经过调查发现,这名女员工是自己主动离职的,并且没有按《劳动法》的规定提前通知企业,所以企业才扣了其一部分工资,其实是完全合法合理的,最后,工作室和企业党支部驳回了这个女员工的投诉,并再次向这名员工讲解了《劳动法》。
未来将更加注重人文关怀
未来,在园区一些大的企业里,将会陆续建起企业图书馆,让企业员工在业余时间既能丰富生活,又能打发时间;园区里还会设置起篮球场和一些健身器材,让员工下班后有一个锻炼身体的场所。
在周发生看来,劳资纠纷下降并不是真正的“和谐”,也不是“和谐企业工作室”的最终目的,在劳资纠纷等面上的矛盾解决到一定程度后,更为重要的是人与社会、员工与员工、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发展,也就是社会所说的“人文关怀”。
统计表明,在红花岭工业园区内2.5万名产业工人中,90%以上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是企业发展和稳定的生力军。但是,这些新生代劳务工没有像上辈那样吃过苦,对生活的期望值较高,而且多数来自偏远省区,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心理素质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甚至有时容易走极端。
除此之外,由于员工数量庞大,员工生活习惯、生活风俗不一致,相互之间难免缺乏沟通,这种缺乏沟通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无可避免地成为悲剧的导火索,这使得“人文关怀”格外重要。
为了丰富员工的精神生活,在“和谐企业工作室”的主导下,红花岭工业园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例如与企业、物管公司一起组织员工进行各种职工运动会、球类比赛、拔河比赛、外出集体活动、职工生日晚会,送电影下园区等,既给员工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企业自豪感。去年,工作室还从广东医学院请了10个志愿者,到企业里义务就诊,并联系了有关医院到企业进行免费讲座。
今年6月,在南山区关工委的帮助下,红花岭工业园成立了园区关工委,一些离退休老同志被请到企业里讲课,告诉企业员工们怎么当企业的主人,怎么感恩,怎么学会与人相处;另外,园区还整合了附近深圳大学城的资源和南山科技部门的人员来企业做义务讲座,进行公益知识的培训。
这个中秋节,为了让员工们感受到家庭和节日的温暖,红花岭工业园再出新意,将要举办“一封家书抵千金”的活动,让每个员工给家里寄一封信,向家人表达节日的祝福。
依照“和谐企业工作室”的设想,未来,在园区一些大的企业里,将会陆续建起企业图书馆,让企业员工在业余时间既能丰富生活,又能打发时间;园区里还会设置起篮球场和一些健身器材,让员工下班后有一个锻炼身体的场所。
记者手记
从这里,看到“和谐” 的真正含义
“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这个称号,让红花岭工业园再次受到社会关注。
顾名思义,正是因为“和谐”,才能让红花岭工业园获得这个荣誉。深圳仅此一家工业园获此殊荣,也恰说明,与其他数百家工业园相比,在“和谐”方面,红花岭工业园有其过人之处。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讲“和谐”,一直在说“和谐社会”。究竟什么是和谐?有些时候,我们会把“和谐”仅仅定义为表面的数据,例如劳资纠纷数量的下降,上访人数的减少,可是,我们看到,现代人需要的,不是这些数据化的“表面”,更不是强制措施带来的成效,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力量。
上班时间长,下班后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没有交流,年纪轻轻却精神迷茫,这似乎已经成为诸多工业园和员工的通病,也带来了许多悲剧的发生。
作为一个跑线记者,采访红花岭工业园和红花岭工业园的“和谐企业工作室”已不是第一次,对于这个“和谐企业工作室”的一些做法也早有耳闻。但这一次针对“和谐”的采访,却让我感受到了这里不一样的力量。在与周发生聊天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他对于这份工作数年如一日的热情,感到了南山各级党政部门紧跟时代的执政理念,更感受到了“和谐”的真正含义,正如周发生所说:“解决劳资纠纷不是我们的目的,最终目的是和谐相待。企业要稳定,社会要和谐,这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大家的要求。”
我们应该庆幸,相关部门和企业家们已经慢慢关注到了精神力量,并且开始将人文关怀和精神关怀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在单纯的追求业绩之外,也尽力为他们的员工送去一份心灵上的温暖,“科学发展观”正日益深入人心。
我们同时也更应该警惕,这种关怀不应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更不应是一场“表面文章”,这是一场持久战,是一场足以让社会、民众改头换面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