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网店创业策划书:非利不动,非得不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8:36:42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

——读兵法奇书,度盛夏酷暑(十一)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

 

春江水暖鸭先知,近水楼台先得月。政策研究部门是一个组织的中心枢纽部门,最先知道领导者对组织变动的意图,也最先感觉到组织变化的节奏。用一句俗话说,最先看到首长火起来,也最先看到组织火起来。然而,从辩证的角度来看,“火”既是好事,也未必是好事。火既助人,也易伤人。组织太火了,树大招风风撼树;个人太火了,人为名高名害人。所以,我常认为,图虚名,招实祸。而且,有些首长为了组织能火起来,往往个人先火起来。这既有首长的状态火,也有首长的心态火。而有“心火”的首长,脾气较大,喜时易轻诺,怒时易拒人。其实,有些事情急也没用,要看到矛盾存在的普遍性。这就是古训常说的:欲速则不达,水到则渠成。

 

一个组织的发展,总是有高潮,有低潮。往往一个领导者将一个组织搞得较红火后,下面上来的领导者就很难有所作为,守成也是硬功夫。等到一段时期过后,下一个高潮自然会火起来,且风助火势,火助风威。火是个好东西,火起来也是个好东西。《孙子兵法·火攻篇》,谈的就是“火”。本篇主要论述以火助攻而夺取胜利的有关问题。基本内容有二:一是有关先秦火攻作战经验的总结性文字,主要论述火攻的种类、条件、实施方法以及火发后的应变措施等问题。二是强调“君贤将”要审慎考虑战争可能产生的后果,含“慎战”的思想。

孙子说,火攻的方式有五种,一是焚烧敌军人马,二是焚烧敌军粮草,三是焚烧敌军辎重,四是焚烧敌军仓库,五是焚烧敌军粮道。实施火攻必须有一定条件,烟火器材必须常有准备,放火要看准天时,起火要选准日子。同时还要根据五种火攻所引起的不同敌情变化,灵活机动部署兵力进行策应,以发挥火攻的威力。总之,用火来辅助军事进攻,效果是至为显著的。将帅对此应充分了解和掌握。

说实话,孙子所说的“火攻”之法都已成了历史的陈迹,不过,他表述的慎战思想却仍十分可贵。孙子认为,对待战争要慎重,应做到没有利益不行动,不能取胜不用兵,不是危迫不开战。符合国家利益就行动,不合就停止。“主不可以怒而必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孙子明白一个道理,怨忿还可以变成喜悦,恼怒也可以重新变成高兴,但一旦国家亡了,就不能复存,人死了就不能再生。所以,明智的君要慎重,贤良的将帅要警惕,这是安定国家和保全军队的重要原则。

善燃战火,不闹心火之人,才是高人。主席早年并不是一个不闹心火的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个“论理持极端,论人喜苛评”的人。但长征之后,他改变了许多,许多人发现主席成熟了。在延安时期,毛主席为人处世有了一种超然的态度,而这种超然态度中蕴藏着某种神秘和不可思议的力量。他逐渐从一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热血青年,变成了一个“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政治家。斯诺的夫人也曾经去过延安,她以女性所特有的敏感发现了毛主席的“成熟”。她说:“我再一次注意到这个人的从容,没有什么能够打动他。”她给出了这样的结论:“毛泽东有辩证的思想,是一位复杂的人,西方的概念讲不清他和他的事业。毛泽东总是等待矛盾达到一触即发的时刻,然后,他不得不采取行动,重新确认自己的领导,改变航程。毛泽东尤其有耐心,直忍耐到一触即发的时候。争取命运的转机,不能太急,也不能太迟。他顺应历史,有走在历史的前头。”

这些年来,我在政策研究做所谓“顶层设计”工作,在不同的领导者身边做了相同的事情。顶层设计,是指对战略目标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展现形态和实现方式的设计。在这篇文章中,对我而言,最重要和最核心的教益,就是要搞明白“战火”和“心火”的关系。孙子说:“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意思是说,发起战火,搞军事斗争,而不审慎考量和正确对待它可能对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所产生的后果,那是很不妙的,而这也就是浪费钱财的所谓“费留”。所以,在政策研究部门的人要重视“修身养性”,要学习毛主席“贵我”和“通今”之法。不要太急躁,不要想一口吃出个胖子,不要想毕其功于一役。我们这个部门要“闲”得下来。我们不闲,天下大乱。还是我给学生常说的那三句话:“闲人出思想,无事就读书,天下事从来不急!”

 

【附录1

1997年下半年,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全校进行了一次教育思想大讨论,经过讨论,确立了三个基本观点,即“实力是根本、发展是硬道理”,“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兴学习之风、兴实干之风”。1998年上半年,学校着重抓了学科建设、后勤改革及学校机关机构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有关人员对我校第三次大发展进行了战略研讨,并对各院、系的学科发展进行了规划。这篇文章就是当时的一个成果,十年过去了,读起来还是那么充满激情,还是那么亲切,我对当时主持和支持这项工作的领导还是那么崇敬。他们都是那些“肩有担当,心无负重”的人,要做到这点谈何容易!

 

华中理工大学第三次大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我校第三次大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今后20年内,切实增强综合办学实力,把华中理工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国际知名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第一流社会主义大学。

 

把一个充满朝气、富有活力的华中理工大学带入新世纪,为科教兴国做出贡献,实现学校的第三次大发展,既是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的强烈愿望,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办好一所大学,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办学目标,要有一整套符合学校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战略措施。目前正处于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应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总结经验,认清形势,规划未来,认真研讨、确定我校第三次大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模式及战略措施。

 

一、制定第三次大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

 

 (一)华中理工大学发展的历史沿革

华中理工大学是为适应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于1953年建立的。建校时,虽以当时中南地区几所主要大学的机械、电力、动力等学科为基础,但教师只有314人,仪器设备总值不过73万元,设8个本科专业和4个专修科,学生人数2673人,是一所机电类工科院校——华中工学院。

45年来,我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经历了两次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次大发展是从建校初到“文革”前,我校在一片田野上创建了一座大学城,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进入了全国重点大学的行列。

第二次大发展是在“文革”以后的20年,我校在办学格局上实行了“三个转变”:即由单纯的工学院向工﹑理﹑文﹑管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转变;由基本上只从事教学向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转变;由基本上只有本科教育向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教育及成人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型办学方向转变。80年代中期以后,学校以“提高质量,充实内涵”为方针,在抓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这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过第二次大发展,我校已经成为国内一流的重点大学。

我校现有教职工6000余人,在校学生近20000人,其中研究生3000多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和其它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10个,总覆盖博士点41个,7个博士后流动站,71个硕士点,56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专业实验室;校园总面积达280公顷。我校1995年顺利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 “八五”期间,在国家三大科技奖获奖项目的排序中名列全国高校的第四名;在国内发表科技论文数量1993年—1995年连续三年名列全国第一;1995年在全国33所高等学校的研究生院评估中居第九位;1996年通过了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1998年在有关研究机构公布的“中国大学评价”的排行榜上名列第七。

我们可以自豪地讲:我校是凭借新中国自己的力量建设起来的一所重点大学,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历史同步。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华中理工大学的发展历史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二)华中理工大学发展的优势及差距

 综观发展历史、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我校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时具有以下主要优势:

 1.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已初步建立,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居全国重点大学前列,在国内已有较强的影响力,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知名度。

 我校的学科覆盖面较宽,在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校加强了新兴和交叉学科的建设,加强了基础学科的建设,加强了管理学科的建设,加强了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使得学科结构更趋合理。近年来,我校狠抓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的提高,因而基础更为扎实,在全国学术排行榜的位置逐步靠前,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2.有一支团结实干、能打硬仗的教职工队伍。

我校有一支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2500多人,其中教授近400人,副教授近1000人,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教师成为了学校办学的主体,教师的质量逐年提高。我校还有一支很好的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广大教职工勤奋工作,甘于奉献,为学校发展作出了贡献。

3.优良的校风已经形成,学校精神面貌良好。

校风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成员的综合素质。我校在45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进取、创新、实干”的华工精神,确立了“ 团结、 求 实、严谨、进取”的八字校训。

我校在发展中始终保持勇于进取的精神状态,“有朝气”是高等教育界同行对我校比较一致的评价。正因为有着这种当仁不让、敢于竞争、勇于进取的精神状态,使学校的发展始终保持在高水平上。

我校在发展中勇于创新并善于抓住机遇,始终注意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方略;在办学过程中,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出奇制胜,使学校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我校在办学实践中,不但勇于提出自己的办学新主张,而且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办学主张。我校在发展过程中,每逢机遇就牢牢抓住不放,对时代的变化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努力在一些关键时刻把握有利时机,实现飞跃。

“团结”和“务实”是我校的传统。我校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得到迅速发展,并且在某些学科领域能跻身于国内前列,靠的就是强大的内聚力。立足于实干、立足于自己,不浮躁、不急功近利,脚踏实地,几十年如一日,成为“华工人”的精神品质和基本标志。

但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并考虑到21世纪激烈竞争和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我校的差距是明显的,困难是严重的。对此,我们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感,保持清醒的头脑。

1.所培养的学生中缺乏一批在各个领域堪称杰出的人才。

建校45年来,我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有待提高,特别是称得上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领域里的杰出人才较少,这与许多国内一流大学相比差距甚为明显,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更大。

 2.学术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差距明显,学校的影响力不大

 我校缺少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缺少符合国际潮流的新兴学科,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学科还很少 ,相当一部分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不明显,学术氛围不浓,发展后劲不足。在国际和国内突破性和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较少,社会效益巨大的工程项目也不多。校办科技产业在规模、效益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我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不大,在社会上知名度还不够高,对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影响也不够大。

 3.缺乏国际知名的学术大师和顶尖的学术带头人

近几年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最困难的时期,队伍不稳、质量不高严重制约着我校的发展。特别是缺乏国际知名的学术大师和顶尖的学术带头人,高水平中青年学术骨干也不多。出色的管理人才较少,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 管理水平差距较大。        

     4.办学条件困难,办学经费不足

 办学条件困难,办学经费不足,长期制约着我校的发展,在进入大发展时期尤其如此。我校每年的财政支出仅为国际著名大学的几十分之一,办学经费来源渠道不多、力度不够,经济实力明显不足。学校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不全,教学、科研、科技产业基地较为落后。

(三)华中理工大学发展的宏观背景

1.中华民族腾飞的历史进程对华中理工大学发展的影响

 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是中华民族现代化建设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腾飞的一百年。我校的发展历史正好与新中国建设的发展历史同步,第一次大发展与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同步,第二次大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的高潮同步,第三次大发展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高潮同步。这是我们发展的最大的社会背景。

“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将对中国社会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也必然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要看到,两个根本性转变给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带来了强大的社会需求,这种需求给我们这样一个以理工科为主的全国重点大学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因此,教育工作要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要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我国丰富多彩的区域经济态势正在形成,我们必须看到这一趋势,充分认识到为区域经济服务的重大意义,并积极调整战略部署。我校地处华中腹地,是中南地区实力最强的大学之一,因此, 立足“两湖两广江河海港”(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西、河南、海南、香港),特别是湖北省对我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北京”、“上海”这两个国际化大都市对我校发展的重要性。

 2.与科技革命相联系的知识经济对华中理工大学发展的影响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而且是第一生产要素。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以科技为核心的知识;高科技产生的效益在社会新增财富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利用知识和智力开发富有自然资源作为载体的知识财富,将大大超过由传统技术用稀缺自然资源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学习和教育有了全新的内容和意义,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即将到来。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在于创新,应该说,我校能够在这样一个时代进入第三次大发展时期是一次历史性机遇。如果我们能够认清形势,看到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看到中国正面临着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双重挑战,看到当前世界正处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急速转变的关键时刻,制定超常规的发展战略,采取超常规的战略措施,我们就可能取得超常规的发展。

3.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华中理工大学发展的影响

我国原有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之一是“条块分割”,教育资源被不能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从而影响了整体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在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国家将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因此作为已经成为国家一流大学的我校,有可能得到特殊的发展机遇。原有体制的主要弊端之二是政府对大学统得过死,大学缺乏足够的办学自主权。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将不仅影响着大学发展的外部环境,也会对大学发展的内部运作机制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学校获得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利。

我们在看到宏观背景的变化对我校的发展带来历史性的机遇的同时,也应看到它所带来的挑战。因为宏观背景的变化不仅是我们所特有的,在这场革命性的变化中,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要使我校快速发展,就要变革,就要创新。

 

二、第三次大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模式

 

    (一)华中理工大学第三次大发展的战略目标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来世界、探索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根据江泽民同志的指示精神,面对21世纪的挑战,面对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要求,面对国内外高等学校的激烈竞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将发展的远景目标定位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个远景目标将分两个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是到2020年左右,经过20年的奋斗,实现我校的第三次大发展,把华中理工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国际知名大学。

第二阶段是到2050年左右,在我校建校100周年时,把华中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依据以人为本,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我校将第三次大发展的战略目标定位为:在今后20年内,切实增强综合办学实力,把华中理工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国际知名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第一流社会主义大学。其主要标志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创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一流科研成果;提供对社会产生深刻和重大影响的一流服务。

   (二)华中理工大学第三次大发展的发展模式

华中理工大学在思考自己的发展战略时,认真研究和学习了古今中外许多一流大学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其中特别强调对外学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内学习清华大学,同时认为,第三次大发展的发展模式应该建立在第二次大发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校第三次大发展的发展模式用“五个转变”来概括。

 1.向综合性大学转变

我校要致力于走综合化的道路,要努力达到学术生态平衡,力求做到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有很强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能力,实现理、工、文、管诸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要特别强调用综合化的思路,对传统学科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改造,建立和发展符合国际潮流新兴学科。

2.向学研产协调发展转变

我校要致力于走学研产协调发展的道路。学研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育人为本,三足鼎立”,即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教学是基础,科研上水平,产业出活力。我校要以培养学生作为办学的根本宗旨,努力培养出社会公认的优秀的创造性人才,将其视为办学质量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志。我校也将成为科研中心,成为技术创新方面最重要的中心。要坚持“顶天立地”的原则。“顶天”,就是要创造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立地”,就是要将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研成果在国家的支柱产业和主导行业发挥重大作用。我校要充分认识到: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业将成为主导性产业,高等学校具有办好知识产业的优势和条件,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中国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此,要致力于将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3.向办学的高层次、多类型转变

我校要致力于用自己的教育资源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人才。要注重保持本科生教育高质量的优势,把本科生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和传承学校精神的最重要的群体。同时要非常注重培养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快速提高研究生在学生总数中的比例。要充分认识到加快培养研究生的意义,一是有利于为社会输送更多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二是有利于增强学校的科研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21世纪将是“终身教育”的时代。“学会生存和发展”和“学习化的社会”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因此,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将成为现代大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加速发展继续教育,改变传统“成人教育”的模式,特别要抓好在职人员的研究生教育和高新技术培训工作。

4.向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转变

我校要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结合,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使我校培养的学生能从多方面认识人类和自然社会,加深对多种文化和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使广大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发展。

5.向国际化转变

我校要致力于走国际化的道路。21世纪是开放的世纪,是全球化合作发展的世纪。我们要建设国际知名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国际化”的主要目标是使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国际接轨,即所培养的学生具有国际意识,有能力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培养人才;研究世界上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课题;建立起良好的国际声誉。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是:全面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进入国际学术界,提高国际影响力,努力成为世界科学文化交流的中心。

 

三、第三次大发展的战略措施

 

在制定我校第三次大发展的战略措施时,要以“加快发展,勇于创新,重点突破”为基本指导思想。我校历史上的两次大发展,都是因为抓住了机遇,加快了自身发展,增强了实力。我们要坚信“实力是根本,发展是硬道理”,实现“快速发展,规模发展,高水平发展”。创新是我校第三次大发展的灵魂。我们要勇于创新,形成特色,异军突起,出奇制胜。我们的人力、财力都十分有限,必须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方针,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寻找好战略突破点,投入重兵,打歼灭战;特别是要集中力量,争大项目,组大团队,建大基地,出大成果,获大效益。同时,要坚持“抓大放小”的原则,放手发动群众,形成生动活泼、全面推进的发展局面。

1.坚定不移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提高培养质量,扩大培养规模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学校的主要优势在教育。我校在第三次大发展中,应以培养一流人才为中心,注重提高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要组织全校师生员工认真分析我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与不足,研究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要通过各种教育环节与实践锻炼,使广大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增强素质,将“进取、创新、实干”的华工精神变成华工学子的内在品质和外在标志。要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特别是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工程大师、学术大师、政治家、经济学家、企业家及其它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才。为此,必须加大教育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体系、内容、方法的改革。

要在近五年的时间里,根据国际一流大学通行的师生比标准、校园面积与学生比标准重新规划我们的教育规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和各类继续教育的学生人数都要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2.围绕学科建设,狠抓学研产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术水平

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重点建设一批学科。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学校发展的水平。要在提高全校学科总体水平的基础上,建设一批重点学科,首先要抓好211工程建设中确定重点建设的六个学科群。要围绕重点学科、博士点(特别是一级学科授予博士点)、硕士点的建设和申报,精心提出规划,下大力气加强建设。在第三次大发展中,要强调加强信息、生命、环境、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学校要重视理科、文科、管理学科的发展,制定和实施扶持理科、文科、管理学科发展的措施和政策,根据我校的特点和优势,力求在理科、文科、管理学科的若干方向取得突破性发展。

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科学研究和科技产业实力。在科学研究上,要继续实行“上水平,抓转化,提高竞争能力,努力形成纵向、横向、国际合作新的三足鼎立格局”的发展战略。建立新的科研模式,调整科研组织形式来增强承接重大项目的能力。重视基础研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资强度。要巩固和发展对国防和军事学科的研究,力求使国防军事学科成为我校科研的特色和科研经费的重要的增长点。要树立全面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观点。我们应该:(1)瞄准地方经济建设中的难点和重大项目,与地方科研、产业部门开展合作研究攻关,特别注意同大中城市和大中型企业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2)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技术和产品,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3)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为企业培训人才,使高等学校成为继续教育的基地。要承接国际化的课题,集中优势兵力拿下这些课题。要特别重视扩大在武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影响力,起到类似于斯坦福大学对“硅谷”的发展、MIT对环绕波士顿的128号公路科技企业综合体的贡献。

在科技产业上,要坚持“依靠学科优势,发展重点产业”的方针,以学科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学科。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理顺校办科技产业的管理体制,创造一个有利于校办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努力作好高科技企业改制上市工作;继续实行“扶植院系产业”措施。

对内营造学术氛围,对外扩大“学术影响力”。要重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强调开阔学术眼界,清醒、敏锐地了解国际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影响力是学校的宝贵资源。要充分利用学术团体和社会组织扩大我校的“学术影响力”。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派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参加国内和国际上的学术会议。要全力支持各学科的中青年教师担任学术团体的负责人。要广泛与世界各国的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及大型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国际知名学者建立良好的组织和个人关系。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增加我校在国际杂志发表的论文数。要有意识、有分寸地将我校的学术成就报道出去,特别要充分利用各学术成就榜对我校的评价。

3.采取超常规措施,加速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对加速师资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队伍的重要性提高到怎样的程度都不过分。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学科带头人,基础是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一所学校的水平直接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首要任务。要继续认真执行“师资工作20条”,力求师资队伍建设取得超常规的成就。一方面,形成“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氛围,稳定一支较大规模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使之符合一流大学的要求。要继续依照“精选﹑重用﹑严育﹑厚待”的政策,促进学术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成长,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大力提高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人数,增加具有院士荣誉职务的教师数。要对中青年教师实行“非升即走”政策,保留住最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年学术骨干和中青年管理骨干。要逐步实行对顶尖教师岗位实行跨区域遴选政策,对某些重点建设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实行国内外公开招聘的办法。要在不增加学校总的人员编制情况下,提高教师的比重,同时增加流动编制,压缩固定编制。

学校要重视和加强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流水平的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干部和职工要增强服务观念,想师生之所想,帮师生之所需,同时又要受到应有的尊重,得到相应的发展提高。

4.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办学效益

通过自我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实力。实力,从本质上讲,一是指人力,二是指财力,三是指基础设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力尤为重要,没有市场观念、没有经济实力,学校要取得超常规发展是不可能的。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指导思想,向发展要实力,向规模要效益。对此,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强调发展教育的规模、科学研究的规模、科技产业的规模。要发扬华工人进取、创新、实干的精神,不等、不靠,积极“开源”,认真“节流”,争取学校财政状况和办学条件的根本性好转,为第三次大发展创建坚实的物质基础。

学校要努力建设一流的教学基地、科研基地、产业化基地以及人才培训基地。要特别重视国家级教学实验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部省级开放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建设,要向这些机构进行政策和资金倾斜。学校要努力建设好计算中心及网络中心、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出版社等公共基础基地。学校要认真实施校园建设规划,建设既具有浓厚的传统精神又具有强烈的现代化气息的校园,要建立一流的后勤服务和保障体系,为全校师生员工创建一流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借助社会力量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实力。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解决科技和教育体制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进步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探讨重点大学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地位和作用。要全面推行“借力发展”的战略,可以采取与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合作办学的形式,直接向社会各界直接募集的形式,以校办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集团公司上市等形式募集资金,寻找课题。

5.深化体制改革,强化规范管理

改革可以解放生产力,改革可以出效益。根据我国经验,凡是改革搞得好的,发展就快。改革是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潜力和调动积极性,这也是我们求发展、创一流的关键之所在。我们要用“结构调整,制度创新”的思路指导我校体制改革工作。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强管理,重心下移;制度创新的重点是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聪明才智,激发巨大的工作热情。

要树立高水平发展的观念,高水平就是高质量。质量是靠管理保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要将“积极发展,规范管理”统一起来,强调制度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强化规范管理。

 

45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只是“弹指一挥间”,对一个大学的发展而言也不算长,华中理工大学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实属不易,这一靠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二靠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但更重要的是靠我们自己,靠一代又一代华工人的不懈努力。在学校提出“切实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实现我校第三次大发展”的今天,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爱校之心,积极参与华中理工大学面向21世纪发展战略的讨论,群策群力,共同为我们自己勾画一幅在21世纪生存和发展的蓝图,并努力将这张蓝图实现于喻家山麓!

 

【附录2

《火攻篇》第十二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则上。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五火之变,以数守之。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夫战胜攻取而不惰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惰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上。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