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情人韩语版: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52:16
环境的运用
人在环境中生存,环境必然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在一个事件发生,或一些情节需要用照片来表述的时候,环境往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比较容易利用的表意因素。

图例一
图例一是去年印尼海啸发生后的一个场面。一个小女孩儿坐在已经夷为平地的“家”上痛哭。摄影者选择的环境是被海啸冲毁的居住区,小女孩儿——请注意以前曾经讲述过的,灾难场面与弱者的呼应——被摄影者用作主体,这种呼应关系非常有效地强调了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后果。背景中一望无际的,被海啸夷成的平地,进一步告诉人们这种灾难的严重性。这可能比只选择一部分残迹,或干脆没有考虑到环境的效果要好得多。应该说,在这样的灾难面前,可利用的环境是非常多的。如何能够使自己的画面产生更为突出的,更深的印象,或更准确,更深层次地描述灾难,就需要多观察,多思考了。

图例二
图例二是在印度加尔格达街头拍摄到的情景。两个小男孩儿在一支巨大的管子中午睡。2004年5月印度这一区域奇热,至少已有7个人因无法抗拒这酷热而死去。摄影师选择这样一个场面,来说明热与贫困人群的关系,是动了一番脑筋的。铁管中似乎能传来一袭凉风,但也可能烫热难耐(注意管子外剌眼的阳光),这是描述气温的绝妙选择。两个贫苦的小孩儿在这样的地方相依而卧,明确地告诉人们摄影师的态度:酷热面前的穷人可能更需要关注。主题(描述酷热)和态度都能够得到最佳的传递效果。

图例三
图例三表现的是美国俄亥俄州的一次洪水袭来之际,两名男子正在最后一次跳入干净的游泳池。这两个对比几乎让人是不可思议的:处在浑浊洪水之中的洁净的游泳池;一场已经来临的灾难和两个仍要享受哪怕是最后一次快乐的男人。完善的保险和求援制度,可能是他们能够如此潇洒的主要原因。摄影师能够在这种场合拍到这样的有情趣的画面,也只能说他同样以兴奋的,“幸灾乐祸”的心情面对这场洪水。我们无法回避地通过照片读到摄影者,包括被摄者的这种感觉,画面上那种鲜亮的对比和明媚的阳光让人感不到一点压抑和焦躁。
类似的画面可参见(图五),这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座教堂。一场飓风过后,教堂被夷为平地。一位教徒坐在已经露了天的椅子上发誓,一定要重新修好这座教堂。画面里同样没有流露出任何悲观。在这样的场合前,那老人如此悠闲的姿态反倒给人一种幽默感。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很有益的借鉴,它让人在灾难面前更多看到的是信心和乐观的态度。至少是一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图例四

图例五
图例四是去年10月在伊拉克拍到的画面。两个在连续作战中早已疲惫不堪的美军士兵,毫不客气地在刚刚缴获来的伊拉克人家的卧室里睡去。这种环境与主体之间的呼应反差极为强烈,充满了戏剧性,人们可以由此而联想到相当多的东西。注意,尽管这种现象让人感到惊讶,但人们并不会对它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因为在特殊的情况下,这种场合的出现是合情合理的。
行为的运用
人类的交往,包括整个社会生活,都是由无数的行为组成的,因此要想通过一幅图片交待清某个事件,或传达摄影者的思想感情,直接捕捉现场正在进行着的行为,并有意识地把这些行为放在具有足够说服力的环境背景之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表达手段。

图一
图一是表现医务人员为孩子服用疫苗的题材,众多的孩子在后面等候,一个孩子正在接受喂食。摄影者使用了一个大的特写镜头,最大限度地突出了喂食药物的动作,从而让读者得以体会这药物和给孩子服用这些药物的行为,与整个国民健康的密切关系。孩子的脸让人得以从近处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的健康情况,背景对准更多的孩子,体现出这一工作的普遍性。你当然可以选择其它的景别,但这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可能就不存在了。不要盲目忌讳强烈的视觉效果。对于新闻照片而言,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效果对于抓住读者,并有效地传达新闻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图二
图二表现的是当前国际事件中的一个重大题材,以色列计划(当时)执行“单边计划”,从加沙地带撤出所有移民和军队,但一些居住者并不情愿从那里撤出。摄影者选择一个已经被拆的房屋为背景,借用一个在此留恋不舍的移居者的背影,很好地表现了这一主题。背影可以让人放弃对具体人物的识别;观望的行为体现出留恋的意图;自然出现的一小片天空给人留下不少的遐想空间;成几何形状的画面结构,创造出充分的美感,读这样的画面,人们很容易生发出无限的思考。

图三
图三的题材一般来看,很难用图片表现,但摄影者却拍摄的极为精彩。这是一个难得一见的戏剧性场面,警察追到了杀人嫌疑犯,却又处在难于下手的境地。关键在于标题“Smoking gun”。这本是一句成语“确凿的证据”,直译应该为“正在冒烟的枪”,摄影者紧紧扣住这句成语,并且成功地捕捉到十分相似的画面,实属难得。主人公本来无此意识的行为被摄影者巧妙地利用了一下,从而使一幅可能很普通的新闻画面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

图四
图四的成功主要在于客厅内静坐的小孩子。特别是她那冷酷的表情,与街头巡逻的士兵紧密配合,将摄影者的想法,以及当地的实际状况,准确地表现了出来,昏黄的天空为此图增添了充足的情绪感染力。拍摄这类已经满不错的画面(指景别、人物和天空),如果认真观察和思考(客厅内人物的行为),可能给画面增加点睛之笔。 属性的利用
任何东西都会具有某种属于自己的独特性质,这些性质常被艺术家所利用,并因而使艺术作品产生某种象征意味或暗示某种想法,我把这种性质称为属性。中国艺术家是运用属性的高手:松之伟岸,菊之高洁,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梅花之敢迎风而傲霜雪,无不是利用物的属性喻人的范例。
摄影也不例外。写实摄影的拍摄现场必然会有许许多多可资利用的东西,物、人,天空、大地。聪明的摄影者一定会根据主题,迅速选择恰当的东西收进画面,并因而使自己的画面体现出更丰富的含义。
在这种属性的利用方面,写实类摄影有其弊,也有其利。弊在主题所在,未必有理想的属性可以利用。但利往往又因弊而生,因为如果选择、利用得巧妙,人们必然会十分信服,甚至拍案叫绝。
其实,许多东西的属性是多重的,富于变化的。例如水,可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也可以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柔情似水”、“水性杨花”,就看摄影者是否有这个智慧,能否正确地利用。

图一
威斯康辛州州报记者斯蒂夫(图一)表现大雪给交通带来的不便,不仅直接拍摄到汽车的横七竖八,更巧妙地利用刹车时的红色尾灯制造气氛。如果注意,就知道在红色信号灯亮时,尾部朝向自己的车流本来就会是红灯一片。但在这里,红色又给人以紧张、不通的气氛,因而使这幅照片得以出众。

图二
军人和海滨美女是不相干的事物(图二),考比斯图片社记者Shaul Schwarz却把这个细节捕捉到了。我都说不清他是怎样将那张插在头盔里的照片搞得那样亮的,但这幅作品确实非常耐人寻味。注意,他是有意将左面那支枪拍到画面中的,这会使头盔的战争指向更加明确,破损的部分能说明生活的艰辛,并因而表现出记者对战争的观点,以及人在战争中的心理状态。

图三
有些东西的属性本来与主题是不相干的,但利用得好,同样产生艺术效果。西巴图片社记者Nic Bothma拍摄的那幅法国援助组织向苏丹难民发放食物的画面就是如此(图三)。一个依靠在木桩上等待食物的人看起来就象是受难的耶酥,这就使画面的表意性大幅度增强。这是十字型的木桩产生的特殊效果。还记得表现9.11美国国贸大厦的那幅照片吗?同样是用十字架点题。对西方人而言,耶酥十字架的意味太过强烈了,只要稍加点醒,便能准确地表达摄影者的意图。

图四
美联社记者Petros Karadjias拍摄自贝鲁特的那幅画面(图四),这种手法的使用就更加普遍了,大胆地扩大,实际上是最大限度地强化想突出的效果,而并非只是强化画面的冲击力,它会使你的意图牢固地刻印在读者心中。  神态的利用
对于已经学习过一些摄影技巧的摄影师来说,神态的捕捉应该是一个比较熟悉的概念。神态对于一幅摄影作品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已无须多谈。问题在于,许多摄影师捕捉到了精彩的神态,并没有使自己的作品增值——这便进入到如何正确看待神态的更高一些的层次中了:神态并非生动就有意义。它一定要与某种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应有的作用。
在摄影的画面中,任何形象的出现,都会作为整个作品的一部分参与表意,因此它一定是在某个集中的主题下的某个方面的恰当参与,而绝非孤芳自赏。神态更特殊些。因为读图片,人们最关注的往往是人,而人的神态又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感受。大多数情况下,神态所表露出的内容,也就是图片的主题了。那样的话,神态当然不需要考虑配合其它形象。但这只是最直接,最简单的应用罢了。事实上,更多的时候,神态结合着即定的主题恰到好处地捕捉,可以使更多类型的主题蓬荜生辉。

图一
图一就是神态最直接的使用。主人公的表情是这项运动最大的关注点。而摄影者拍到了体现这一主题的最佳的,也是十分难得的瞬间。这样的拍摄,只需要把这种最能体现主题的神态找到,并捕捉得尽可能到位。

图二
图二则并不那么简单。主题是政府要抑制传染病,所以要喷药。老妇人的神态并非一定需要,但摄影者高人一筹就在这里。老妇人的表情看起来是在向人们描述药很刺鼻,或工作人员很粗鲁,这是现场的一个生动瞬间。但只要稍加认真就能意识到,病害给这些老弱妇儒所带来的灾难是更加严重的事。那神态把一切都融入其中了,而摄影者把它十分有力地突显了出来。

图三

图四
神态的有机参与,可以使一幅看起来很平常的画面变得不再那么一般,一切都看这神态使用得是否得当。图三的神态使现场的气氛得以恰到好处地强化,那孩子的衣着和眼神拍得不得不让人叫绝;图四的神态也使画面变得非常生动。篮筐里的孩子不仅在画面中拉出了视觉上的力度,更有意暗示这种束缚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原作的标题是《Basket case》,这是一句西方成语,有失去四肢的,不能行动的,处于无助境况的意思)。

图五
图五表现主题的手法非常精炼,饼子、脏衣服、杂乱的头发——别忘了漂亮的小脸,这一切都用这期待的眼神聚合了起来,突出了她们生活的困境。图六的手法比较极端:在美军士兵巨大的阴影和倾斜构图的作用下,主人公的处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渲染……以往拍照大多让人笑一笑,而今最时兴愁眉苦脸,但照片并没有因此而增色。开动脑筋,巧妙地利用现场的神态,可以使作品的档次大幅度提升。 情节的叙述
相对而言,人们对写实性摄影在情节叙述方面的能力是普遍接受的。读者一般都会主动寻找图片中拍到的情节,也会主动通过这情节认识图片的主题,就象面对现场一样。这是写实性摄影对读者而言最为轻松的部分。但对摄影者来说可能并不轻松,他必须满足读者对一个事件尽可能完整、正确地了解真相的需求,因此,他必须在瞬息万变的现场,尽可能完整、准确地捕捉到有关事件的各个细节,并迅速地组织好画面,以使读者能够得以正确地、完整地了解事情的真相。
拍摄情节最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没有受过训练的摄影者象普通人一样,很容易被某个趣味点吸引,并不断因这个趣味点的刺激而按快门。他可能根本没有想到要去捕捉更能完整、准确地交待事件的其它形象。相当多的时候,这些画面拍回来已经无法说明问题,只不过捕捉到了这个事件中的某个瞬间而已,根本无法构成情节。所以新闻摄影的专家在讲述新闻摄影的拍摄时,非常强调单幅画面的叙述能力,强调完整、准确和丰富。

图一
图一看起来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按上述要求去看就并不一般了:它同时描述了三个搜救人员的三个不同趋向,动作、神态和显露出来的程度都比较到位,并因此而使一个普通的画面看起来不再普通。摄影者只有有这个意识,才可能因这个明确的目的而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等候最佳的拍摄时机。

图二
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试图用一幅图片完成一个主题,或者在拍一组图片中起概述作用的那幅图片,画面要求是以尽可能完整为基本要求的,例如图一、图二等。但我并不强求拍摄一个题材尽可能只用一幅图片,那样有些过于“技术化”了。我们还是应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捕捉不同内容,不同景别的画面,以使自己回去后的使用更为灵活。

图三

图四
其实,图三、图四同样是符合我们“完整、准确”的要求的,只不过更精炼了一些而已。摄影者在满足“完整、准确”的前提下,加入了要求画面的洗炼和形象更为突出的要求,并因此而使主要形象,主要情节,以及所要描述的主题显得更为有力,因此仍可以做单幅使用。而一般来说,象图五这样的画面就不一定适合做单幅了,它使视觉的效果达到了峰颠,但对情节的介绍已经快消退光了,更适合于做一组专题中的引导照片。

图五

图六
描述情节的极致作品要数图六,它可以把几乎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幅画面中的内容,同时捕捉到画面上,所以一定会被人们叫绝。这样的例子我可以举出很多。大多数时候,因为摄影者对现场事件的演变有着聪明的判断,并成功地捕捉到理想的画面,这样的照片最让人敬佩。但有些画面只能是“撞大运”撞来的,人们也会叫绝,也会羡慕,但未必敬佩,因为它与技巧或摄影者的智慧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特写点题
“特写”这个概念较早使用在电影的技法中,主要是指通过人、物的局部来传递信息。这种手法的特点是强调细节,并通过细节来说明主题。一般来说,仅有一个细节,难以说明较复杂的主题,因此特写多用在成组的照片中。但不排除细节可以独立担当主题的重任,有些细节本身就是主题。


许多事情看起来复杂,但大多可以通过一两个细小的局部体现出来。集中画面突出这细节,就好比强制读者必须关注这一点,让他再也无法分心了。这与艺术追求中的简化原则是一致的。形象越多,越容易分散人们的关注点。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各取所需,各取所好,但却干扰了作者的希望。所以,简化是几乎所有艺术形式的基本要求,简化到极致,就是特写。
这是特写的典型用法:强调人物脸部。脸是人类表情传递的基本部位,人的内心世界多可通过脸表现出来。但仅有表情还不一定能使主题有效深化(当然要看什么主题),一些微小的参照物可能一下子就实现这一目标。例如特殊的衣服、手,脸上的伤、斑、附着物等。这幅作品便是利用眉毛、胡须上冻着的冰雪,强调环境的恶劣和运动员的坚韧。